皇帝做夢都想不到,蘇培盛忍了一輩子,為何面對這個女人忍不了?
甄嬛傳裡的每個人物都細思極恐,在深宮生存,哪怕是不願意踏足後宮的甄嬛,最終也還是雙手沾滿鮮血,一步步走上了太后的位置。皇帝身邊的老太監蘇培盛,雖說是太監是奴才,但是囂張跋扈的華妃見了他都得尊稱一句蘇公公,誰不知道,蘇培盛的話就是皇上的話。
蘇培盛對皇帝是最忠心的,得以重用多年,這也與他的智慧有關,前朝後宮的事情是皇上頭疼的根源,後宮爭風吃醋也是常有的事,不過皇帝的女人哪個得寵,哪個聰慧,蘇培盛也會找準自己的一顆大樹,準確的迎合皇上的心思。
除夕夜皇上說酒醉要出外走走,只帶了蘇培盛一人,雖有果郡王跟著,但畢竟是王爺,對皇上的心思不便隨意揣測,蘇培盛知道,梅林裡許願的女子入了皇上的眼了,不論這個人是誰,將來都是一位新貴得寵,所以餘鶯兒出現時,蘇培盛表達出來應有的尊敬,只可惜這位新貴,不愧是奴婢,一點規矩都不懂,仗著是華妃一黨,仗著自己有寵愛,在宮中是橫行霸道。
蘇培盛跟隨皇上多年,怎麼不知道皇上的性子,這樣的女子皇帝也是圖個新鮮,遠不及端莊賢淑的後宮女子恩寵長久,但是風口浪尖上.
自己該有的尊敬還是要有的,對自己的徒弟小夏子也是這般教育的,餘鶯兒僅僅是個答應,在侍奉皇上的時候,不僅隨意使喚蘇培盛等人,還讓小夏子徒手剝核桃,言語裡皆是對太監的嘲諷,這雖然說得是小夏子,但是同樣是太監的蘇培盛卻是牢牢記住了餘答應的話。
此時甄嬛與皇上的緣分也到了,臥病多日的甄嬛在逛御花園的時候與皇帝相遇,豈料遭到餘答應挑釁,比之餘答應的張揚,皇上顯然更喜歡賢德溫婉的甄嬛,一句話就將甄嬛封為了莞貴人,餘答應的恩寵就算告一段落了,蘇培盛雖然是太監,但是奉皇上旨意打發餘答應為官女子時,可謂是為自己出了一口氣。
這等迎合皇上心意的做法,是宮中必備的手段,餘答應氣數已盡甚至還在賜死時不肯就死的時候,蘇培盛想的也是儘快將這個棘手的問題解決了,只不過安陵容給了自己一個臺階下,自己怎麼做是聽從吩咐而已,所以安陵容一走,蘇培盛立刻讓小夏子別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