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養媳》之卷十一:孽緣(上)

2020-08-30 萍常心WLP

《童養媳》___萍常心

卷十一:孽緣(上)

秋風清,秋月明,落葉聚還散,寒鴉棲復驚。十月以後,秋意愈濃,奶奶望著院中一地的落葉,枯黃幹焦,被秋風攆著飄至各個角落,她覺得自己也和這落葉般無依無著,一時呆愣著怔怔出神。一陣喧譁笑語從小天井那邊傳來,很快的一幫人的腳步聲已至東院儀門。奶奶趕緊迎上前去,見是門房何叔已接了三少爺林渠、珍珠小姐回家,還有兩個奶奶不認識的女子一道。前些日子,林大先生接到上海二先生的信說侄子和么妹兒想家想得厲害,要回家來看看,主要還是三少爺林渠有相中的女子,要帶回讓父母看看。

婆婆和林嫂、秀姑也都從房中出來,接過他們帶來的箱籠物件,便笑語盈盈的迎著都往廳堂裡去。濟濟一堂,婆婆喜笑顏開,一雙明眸打量著兒子,只見他相貌堂堂落落大方,已不是離家時的青澀少年,心中更是喜歡。珍珠小姑仿佛更清瘦了些,秀麗的臉上帶著幾分愁容。三少爺林渠此時拉過一個女子,上前和母親說:「娘,這就是二叔給我介紹的女學生,她叫潘玉琴,和我同歲呢!」方氏見這女子一頭短髮,一身女學生裝,眼睛彎彎的,娃娃臉,膚色白淨,看著清清爽爽倒也歡喜。回頭看一眼坐在邊上的奶奶和秀姑,道:「看來我這三個媳婦兒排不了大小了,都是同一年的。」大家都笑起來,三少爺林渠和叫潘玉琴的女子見方氏同意兩人的事,對視一眼,兩人眼中的濃情便溢出來般的蕩漾在臉上。另外一個女子是二叔家的女兒,年已二十,已經定下婚期,面貌長得頗像二少爺林影,這次跟著小姑和堂弟回老家,實是想著在出嫁前再看一回老家的親人們。

第二天一早,早飯吃過,珍珠小姑便讓門房何叔趕著馬車去方村,林嫂陪同。她給自己的兒子買了很多禮物,吃的用的穿的,裝滿了一個大皮箱。 待三人到了方村,尋到珍珠小姑婆家,敲門,婆婆出來卻無論如何不肯讓珍珠小姑見她的兒子。珍珠小姑眼中一直蓄著的眼淚便如珍珠米粒般傾瀉而下,她拉住婆婆,苦苦哀求,林嫂也在邊上不停的說好話,婆婆終是動了惻隱之心,讓僕人拎上皮箱,請珍珠小姑和林嫂進屋。孩子很快被帶出來,是一個很秀氣的小男孩,長得很像珍珠小姑。孩子一直依偎在奶奶身邊,任由珍珠小姑十遍、二十遍的哄他開口叫「娘」,就是抿著嘴唇一聲不吭,也不讓碰,拉他的手,馬上甩開。最後,珍珠小姑近乎哀求的「璉兒,你叫我一聲娘!叫我一聲娘吧!!!」孩子眼神冰冷,完全是一個陌生人無二了!珍珠小姑號啕痛哭,被林嫂拉扯著離開了方家。回到林家後,珍珠小姑把自己關進房中,中飯晚飯都不肯吃,把林大先生夫妻兩個急的只在房門外打圈圈。第二天一大早在餐室見到她,眾人都是大吃一驚!只見小姑的臉塌下去,臉上的肉仿佛被刀削了去,瘦削的可怕。珍珠小姑回上海後,再也沒有回過樟村,她把二哥的兒子女兒當成了親生子。直至她八十歲離世成為一捧骨灰,被裝在骨灰盒中再被侄子侄女們送回樟村老家埋進了林家祖墳。

五六天後,一行人便準備啟程回上海。林大先生和方氏商量後,讓奶奶也跟著他們去,換換環境散散心,也許有助於奶奶身體恢復,也免得大兒子跟那烏眼鬥雞般找奶奶的渣,兩人各執一端各存心事,倒不如分開一些時日,衝淡些喪子的痛苦。小叔子見奶奶要去上海,便吵著鬧著要跟了去「嫂嫂可去,雲兒也要去呀!三哥說了,大上海好大好熱鬧呢,還有好多好多稀罕好吃的東西,娘!你讓我去,讓我去吧!」他已經十一歲,正是好奇心濃重的年齡,個頭也高,不再是幼時粉嫩嫩肉嘟嘟的模樣,臉上五官菱角分明,較上面四個哥哥多了點英武之氣,而且頗為壯實,平時喜歡拎兩個裝滿水的木桶在院裡跑,剛剛開始,井水灑了一地,到後來竟是一滴不灑,每逢人誇獎,便哈哈大笑,甚是豪邁。方氏被纏磨的厲害,原本心腸就軟,便立時同意他和奶奶一道前往。

東院一時間走了那麼多人,立即便冷清了不少。塘少爺白日裡仍舊跟著父親去各個店鋪、田莊轉悠,也不得閒。晚上回到林家大院,飯後便回自己的臥房,躺在他和奶奶的明式大床上,總覺得心裡空落落,憋悶的狠。這一日傍晚,他照舊抄近道走林家祠堂的小弄堂,小弄堂盡頭往右一拐,便可進東院後花園的側門,比走大道再進林家大宅正門省去很多路,平日裡只要是一個人先回家,他都喜歡這樣。這時,他低著頭沒什麼情緒的穿過小弄堂,角落裡卻傳來柔柔的女聲「大少爺,大少爺!」塘少爺吃了一驚,聞聲近前卻發現姣姣姑娘縮在角落的陰影處,神情有些悽惶的看著他。

《未完待續》

原創作品,請多指教!

相關焦點

  • 《童養媳》之卷十一:孽緣(下)
    《童養媳》___萍常心卷十一:孽緣(下)塘少爺已經五六年沒有見過姣姣姑娘了,現在咋一見她,有些手足無措,稍稍定定神,便盯著打量她:只見姣姣姑娘清瘦的許多,眉宇間略有幾分滄桑感。身上穿著件沒有領子的素紡綢面短夾棉衫,下身一條青色縐紋袴褲,露出三寸金蓮,甚是伶俏,鬢角插著一簇淺粉的絹花,愈顯出青溜溜一簇烏雲。
  • 《童養媳》之卷十一:孽緣(下)__(錯誤修正版)
    《童養媳》___萍常心卷十一:孽緣(下)塘少爺已經五六年沒有見過姣姣姑娘了,現在咋一見她,有些手足無措,稍稍定定神,便盯著打量她:只見姣姣姑娘清瘦的許多,眉宇間略有幾分滄桑感。身上穿著件沒有領子的素紡綢面短夾棉衫,下身一條青色縐紋袴褲,露出三寸金蓮,甚是伶俏,鬢角插著一簇淺粉的絹花,愈顯出青溜溜一簇烏雲。
  • 《童養媳》之卷十七:姻緣(上)
    《童養媳》___萍常心卷十七:姻緣(上)桃花紅豔豔,楊柳碧依依,一派春情嫵媚中,林生又帶著他六代單傳的寶貝兒子田寶慶來到了大先生家。奶奶自是熱情待客,這父子倆個於大先生一家而言是老客,一年中總有四五次上門的,奶奶也跟著大先生去過林生家幾次,只是她一個婦道人家,孩子又多,倒沒有多少時間可以在外耽擱,都是大先生單獨帶著鵬兒去的多。
  • 《童養媳》之卷十三:世事滄桑(上)
    《童養媳》____萍常心卷十三:世事滄桑(上)這晚,一向沉穩內斂的林大先生喝醉了,一反常態的哈哈大笑,高聲大氣的對著滿院賓客:「老夫選了個好兒媳啊!哈哈,巧妹給我們林家生了大胖孫子,老夫年過五旬,兒孫滿堂,幸哉樂哉,祖宗保佑啊!」眾人一致點頭應和,皆說林家人丁興旺,福滿財厚。最後,林大先生踉蹌著被老管家和塘少爺攙扶著回房睡下了。
  • 《童養媳》之卷十八:變故(上) (原創作品)
    《童養媳》___萍常心卷十八:變故(上)正所謂,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大先生和奶奶辦好滑妹的婚事,兩人心頭卻仍壓著一件大事,那便是么弟五先生林雲的婚事。此時五先生年已28,是林氏族人眼中的老光棍了,遲遲不娶妻,還生出各種閒話來。奶奶對這位自己養大的小叔子是極為在意的,小叔子至今未婚,她總覺得愧對死去的公公。
  • 《童養媳》之卷十二:生兒育女(上)
    《童養媳》___萍常心卷十二:生兒育女(上)奶奶和小叔子一起回到林家大院已是十一月月中旬了。二先生的婆娘和奶奶很是投緣,再三挽留,所以多住了些日子。原本照著二嬸娘意思,讓他們過年前再回來,奶奶一來惦念著公婆,二來在她心底還十分想念塘少爺。這個丈夫雖是一時冷一時熱一時可親一時可憎,可分別了,奶奶發現自己還是依戀著他的。
  • 《童養媳》之卷十五:新族長的逸聞趣事(上) (原創作品)
    《童養媳》___萍常心卷十五:新族長的逸聞趣事(上)此後,大先生和三先生又在經營上做了諸多改善,農村的土貨又增添了好多種。他們把樟村方圓百裡各個村莊的特色土貨都搜羅了來,如方村的千納底繡花鞋墊、繡花鞋,這是方村一絕,村中小媳婦大閨女都做得一手好繡活,鞋面、鞋墊花色多而且細緻、耐穿,這也是方村人衡量小媳婦大閨女是否賢惠、心靈手巧的標準。
  • 《童養媳》之卷十六:奶奶的心事(上) (原創作品)
    《童養媳》——萍常心卷十六:奶奶的心事(上)林大先生病逝後,奶奶和大先生及林氏族人把林大先生埋進林家祖墳,入土為安。又請了和尚道士施放焰口,鐵罐施食,各種繁瑣的佛事一場接一場做下來,總共七七四十九天之後方才結束。
  • 《童養媳》之卷二十二:巨變(上)(原創作品)
    《童養媳》___萍常心卷二十二:巨變(上)豆蔻枝頭二月春。二月底,大先生家又有一樁大好事傳來,林鵬喜得一子,書信報喜,大先生和奶奶樂得合不攏嘴:「我當爺爺了,我那小孫子等過個一年,斷了奶,讓鵬兒把他送回來,可以和嘲兒作伴,小叔子帶著小侄子,養感情!」大先生說著哈哈大笑,他心裡很是有幾分得意的。
  • 《童養媳》之卷二十:崢嶸歲月(上)(原創作品)
    《童養媳》___萍常心卷二十:崢嶸歲月(上)林家老太太方氏的喪事簡單而又隆重。在戰火紛飛喪權亡國人命如草芥,今朝不知何夕的亂世,林老太太能活壽至六十有七,在自家床上安詳去世,已算是厚福之人了!林氏族人皆贊林老太太一生平順,貌美端莊,賢淑謙和,和林大先生鶼鰈情深,舉案齊眉,是世間少見的賢夫婦,真正的一對璧人。
  • 《童養媳》之卷二十四:天翻地覆(上)(原創作品)
    《童養媳》——萍常心作品卷二十四:天翻地覆(上)一路靜默無言,大先生和虎子各懷心事,待車子駛入樟村土路時,大先生把手中的木盒子放進竹籃子中,給蓋上青粗布。到林家大院門口,大先生下車,他讓虎子把馬車趕進車棚裡,再把裝銀元的布袋子放進他的臥房,他是十分信任虎子的,知道他是一個銀元都不會去動的。
  • 《童養媳》之卷二十三:絕境求生(上)(原創作品)
    《童養媳》___萍常心作品卷二十三:絕境求生(上)大先生回到樟村老家時已是1946年的六月中旬。林家大院中的荷花池正是荷影嫋嫋香風陣陣之際,但林家人卻無心欣賞,任由它們孤芳自賞。當奶奶看到形銷骨立,面貌全變的大先生時,她的心碎裂了,整整一天,眼淚無聲的從眼眶中爬出,總是把臉溼潤。
  • 《童養媳》之卷十六:窺破(中)
    《童養媳》___萍常心卷十六:窺破(中)水榭風廊,茶香荷氣。林家大院圍廊盡頭是一處荷花池,此時已是六月,池內荷花正是盛開之際,卻也有的紅衣半卸,露出蓮房來了,南風吹過,一陣陣荷香沁人心脾。這荷池邊上還有一方打磨精巧的青石板臺面,底下是四隻同樣精美的石鼓凳,這是林家祖上專為賞荷配置下的,年數久遠。
  • 《童養媳》之卷十七:姻緣(中) (原創作品)
    《童養媳》___萍常心卷十七:姻緣(中) 這日晚間,一大家子人和著林生父子倆個一起用過晚膳,稍稍閒話幾句,便各自散開回房歇息。大先生和奶奶回到房中便說起白日裡林生求親之事,奶奶把滑妹的意思告知。大先生一愣,而後便呵呵笑開了:「想來這是註定的緣分啊!我本來還想著滑妹斷然看不上寶慶,既是喜歡的,便合了林生的意吧!
  • 《童養媳》之卷十二:生兒育女(下)
    《童養媳》____萍常心卷十二:生兒育女(下)奶奶見塘少爺如此稀罕自己生下的女兒,心裡感激。丈夫對滑妹真的是寵溺,夜裡除卻奶奶餵奶,他竟親自帶在身邊睡,兩人的臥房因為女兒的到來,生氣十足。塘少爺對自己的心肝寶貝有說不完的話,夜裡幾乎沒有再偷溜出去找姣姣姑娘,而改成了白日裡,因為大多數時候要和父親二弟一起料理家中產業,所以私會的機會也不多。
  • 《童養媳》之卷十二:生兒育女(中)
    《童養媳》___萍常心卷十二:生兒育女(中)又是十二月初八,塘少爺回到了他和奶奶的臥房。奶奶是他的妻子,兩個人已經生育過孩子,多少是有些真感情的。雖然在五天前,他還在夜間偷溜出去和姣姣姑娘私會,但現在能和分開半年多的妻子再同房,他還是有些心動的。
  • 《童養媳》之卷十三:世事滄桑(中)
    《童養媳》___萍常心卷十三:世事滄桑(中)正所謂,人在做天在看,有些事情恰如禿子頭上的蝨子明擺著那裡,是怎麼都無法掩蓋過去的。塘少爺和姣姣姑娘有染的事還是在樟村傳揚開來,只是都有礙於林大先生的威嚴,不敢公開議論,只在私下裡傳播。慢慢地,林家大宅裡的叔叔、嬸嬸、堂兄弟們也有所耳聞,七嬸上過洋學堂思想比較開放,她的反應最為強烈。
  • 《童養媳》之卷十:婚姻生活·傷子之痛(下)
    《童養媳》___萍常心卷十:婚姻生活·傷子之痛(下)光陰似箭,悠忽間林家庭院丁香海棠紅香膩粉,鳥聲聒噪,花影橫披,已是人間五月天。奶奶身著一件鑲花邊淺藍雲蝠線縐單衫,下身一條青縐綢褲,微露出一雙黑布繡荷花千納㡳弓鞋,此時她腳步緩慢,似有不便。原本她在西院和五嬸一起給請到家裡的裁縫做下手,奶奶在給兩個小叔子,四少爺林源、五少爺林雲裁幾件夏日穿的短衫。
  • 《童養媳》之卷十四:各顯神通(下) (原創作品)
    《童養媳》___萍常心卷十四:各顯神通(下)再接下來,大先生做的幾件大事,更是打開了上海商行和老家互通的開闊景象。他在縣裡洋學堂上學時,有一位最為交好的同窗,姓「田」名「林生」,是離樟村30裡地的田家莊人,父親是個老財主,在田家莊是數一數二的富戶。田家莊是個小村,只有八、九十戶人家, 卻是得天獨厚的風水寶地。
  • 《童養媳》之卷二十:崢嶸歲月(中)(原創作品)
    《童養媳》___萍常心卷二十:崢嶸歲月(中)民間老百姓有句口頭禪,說是「龍生九子,九子個不同」,可見縱是親兄弟姐妹個性差別各有千秋。溜妹和她姐姐滑妹正是一枚銀元的正反面,個性迥異,竟似不是一奶同胞。溜妹自嫁去那山巒重疊的大梁莊便如在上海般的,奶奶和大先生在兩年中僅見過她兩次。這兩次回娘家都讓奶奶心思複雜,五味雜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