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佔了「真情」的便宜,卻矢口否認「真情」的存在。這真的是有倒打一耙的嫌疑。
上一章我分析了,安陵容背叛甄嬛的心理建設已經完成,就差臨門一腳了。
但是古語有云:凡事論跡不論心,論心世上無完人。
就是說儘管安陵容敏感多疑,儘管她處處想與甄嬛攀比,但是只要她實際上並未作出傷害甄嬛的舉動,只是心裡想想,那也算不得「黑化」。
但是實際上,安陵容不僅跨出了這一步,而且這一步跨的非常遠,不僅導致甄嬛第一個孩子未出生,更在甄嬛父親下獄的時候危及他的性命,那麼不僅是論心,還是論跡,安陵容都算「黑化」的非常徹底了。
這一章就是要剖析她實際「黑化」的過程,從心懷怨恨,到下手害人。
她與皇后的組合,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珠聯璧合。
安陵容的「競爭力」在什麼地方?
心思細膩,心機深沉,執行力強,幾乎沒有道德底線。
而且安陵容非常善於偽裝自己,可以幾乎沒有情緒波動的做出傷害別人的事情,所以在本性沒有暴露之前,殺傷力是非常強的
是不是和皇后一模一樣?
所以皇后看中她,幾乎是必然的,只有安陵容可以在不動聲色間害甄嬛,就像皇后以前可以在不動聲色間害自己的親姐姐一樣。
但是皇后不是甄嬛,甄嬛是那種「我如果看不上你頂多不用你,但是我不會主動來害你」的領導,但皇后是那種「想上我的賊船先交投名狀,交了你就再也別想下船」的那種人。
所以皇后在讓安陵容害甄嬛之前,先讓安陵容去害富察貴人。
因為突然讓一個手心乾淨的人去害自己昔日的「閨蜜」,任誰心裡都會有一些或多或少的牴觸情緒,所以皇后就先讓安陵容去讓懷了孕的富察貴人發生一點「小意外」。
這個行為,徹底將安陵容與敬嬪與欣貴人劃清了界限。
因為只要心存一點仁念,就算受盡欺凌,要下手去害未出生的孩子,估計還是有巨大心理障礙的。富察貴人並未過分傷害安陵容,只是口角上的欺凌與仗著懷孕霸佔了蒼朮,不算大事。
但是在安陵容這種人的心目中,大事小事不是按照客觀事實來認定的,而是按照她的主觀情緒來認定,就是說她也像皇后一般自私、冷血、情緒化,自己受到傷害,針尖大的事也可以變成天大的事,別人受到的傷害,天大的事只要不牽連到她們,她們就連些微的愧疚之情都沒有。
別光覺得可怕,這種人真實存在。
接受這個現實,適當保護自己才是正理。
安陵容一開始對於甄嬛的「依附」,是飄若浮萍的弱者想要找個安穩的棲息之地。
但是自從淳常在的強勢介入,導致安陵容看清了她在甄嬛心目中分量沒那麼重,所以也不可能有什麼「安穩的棲息之地」之後,她就轉投皇后的懷抱。
皇后挑撥安陵容說她的好姐妹背叛了她,安陵容看似輕信皇后的挑撥,倒不如說安陵容是就驢下坡自己給自己找個理由拋棄甄嬛,好轉投皇后的懷抱(皇后不管說什麼理由她都會信的,只不過讓她自己心裡好受點罷了)。
等交了投名狀正式投靠皇后之後,安陵容便與皇后起了同仇敵愾之心。
劇中有一個非常明顯的細節,甄嬛頭胎,皇上非常重視,在「月圓之夜」(按規定要陪皇后睡覺)那天,硬是就在碎玉軒要陪甄嬛。
當皇后接到蘇培盛的通知的時候,那面部肌肉微妙的抽搐顯示她在竭力壓抑內心的失落與憤怒,最後還很得體地說:莞貴人是頭胎,皇上多陪陪她是應該的,到庫房去找一對白玉如意,給莞貴人安枕吧。
什麼「應該」不「應該」?
利益鬥爭沒有什麼應該不應該,就是零和博弈,得到與失去。
甄嬛在得寵的時候得到的越多,失寵的嬪妃也就失去的越多,無論是情緒、自尊還是利益。
對於皇后的「傷心」與「屈辱」,安陵容感同身受。
安陵容投靠皇后,除了皇后有後宮之主的身份之外,恐怕也有皇后是「高階版」的安陵容這個原因。
皇后今日因甄嬛所受的冷落與傷懷,與安陵容當日侍寢被截胡有什麼兩樣?
但是安陵容害富察貴人小產,和安陵容害甄嬛小產,性質完全不同。
我覺得很多人看安陵容害甄嬛小產,多數是從道德層面上去譴責,說她恩將仇報,說甄嬛升米養恩,鬥米養仇,但是我覺得這件事,如果從「利益爭奪」的角度來看,也許會看的更清楚。
我以前寫過一篇背叛的本質到底是什麼?裡面詳細分析過。
所謂背叛,一定是背叛的人覺得「分配不均」,他才會用比較特殊的手段來打破這種「均勢」。
情感導向的人會以情感而背叛,就好似很多真愛至上的人,一旦「真愛」不存,TA一定鬧著要分手,不管你跟TA說什麼責任、利益、他人感受,一律無用。
而利益導向的人,就會為了追求更大的利益而背叛,不管她嘴巴上說的她有多麼「重情」,碰見利益選擇,一秒叛情絕對不帶猶豫的。
我們先來看看甄嬛小產,對安陵容有什麼直接的好處?
舒痕膠一計,精妙就精妙在,一下子打擊了兩個勢均力敵的寵妃(甄嬛和華妃),甄嬛因為小產對皇上心有怨懟,華妃又因為手段狠毒(雖然是被甩鍋的)讓皇上心生厭棄,導致宮內「第一寵妃」的位置形成了一種中空,急需有人來填補。
這種機會有多難得?
如果不是皇后和安陵容用突破底線的方式硬是創造出這種機會,安陵容永遠都不可能上位,因為她的真實實力與目標相差太遠,只有用極具破壞力的手段非常規的除掉已經牢牢佔據上風的人,她才能夠出頭。
所以,甄嬛對於安陵容上位的態度,絕不僅僅是因為心眼小而有敵視情緒,因為甄嬛本身來說是個非常理性的人,她不至於因為「情緒化」而有那麼強烈的反應。
因為就實際狀況來判斷,安陵容就是因為甄嬛與華妃兩敗俱傷之後,她才能撿漏上位的。
並且在上位之前,牢牢守住即將上位的消息,甄嬛失子生病失寵她不來探望,反倒利用咳疾養病期間賣力練歌,好一鳴驚人。
我可以說,恰恰是因為甄嬛對安陵容有真感情,所以她才一直沒有想到舒痕膠有問題。
如果甄嬛真的沒把安陵容當自己人,以她的敏銳,她會放心用舒痕膠?
如果甄嬛真的對安陵容一點沒有姐妹情,她一失寵,安陵容就得寵,她會不會懷疑安陵容弄鬼?
很多人都以甄嬛沒有對安陵容有真心來為安陵容的背叛來辯護,拉倒吧!
就是因為有真心才會中招。
沒有真心的甄嬛(熹妃)幾乎是無懈可擊的,後來安陵容暴露之後,她有得手過嗎?
你不能一邊利用別人的真情背叛別人,一邊還說這種「真情」不是真的。
這種話也只能騙騙自己了。
但是不管怎麼樣,安陵容表面上暫時是成功了。
皇上厭棄華妃的狠毒,傷心甄嬛的倔強,當時只有安陵容的柔情似水可以給他稍許的安慰,所以這段時間用「寵冠六宮」來形容安陵容也絲毫不為過。
但是讓安陵容隱隱不安的是,皇上表面上獨寵安陵容一人,其內心深處,卻對甄嬛一直念念不忘。
說的殘酷一點,安陵容就是吃了甄嬛的「殘羹剩飯」。
甄嬛因為失子一事在跟皇上鬧情緒,恩寵是她自己不要的,她若是想要回來,還有安陵容什麼事嗎?
我想安陵容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意識到甄嬛對她的威脅,意識到甄嬛和她在利益方面真的是勢不兩立的。
皇上心尖尖上的位置名額有限,甄嬛若是佔著不走,勢必就輪不到她。
沒有了皇上的寵愛,榮華富貴、家族榮光,甚至是個人尊嚴,在這個宮裡都沒有可以容身的地方。
甚至因為安陵容被欺壓久了,突然一天鹹魚翻身過上「人上人」的日子,她的虛榮心得到極大的滿足。
現在不僅不需要看任何人的臉色,甚至對於甄嬛,還有一種「你如今也有今天的」得意之感。
所以安陵容想盡一切辦法延續這段恩寵,哪怕要她喪失自我,曲意討好一個她根本不愛的男人(皇上),哪怕要她背棄良心,一直阻礙皇上與甄嬛見面,她也在所不惜。
皇上覺得甄嬛太有稜角,她就故意裝出毫無心氣的樣子,怎麼柔順怎麼來。
所以她從來沒有愛過皇上,要是真愛,看見自己愛的男人對待自己如玩物,豈不心痛。
安陵容卻有本事在皇上面前睜眼說瞎話,她要的只是榮寵,不是真心。
但是甄嬛豈是「池中之物」?
長街受辱之後,甄嬛略施小計,在與皇上初見的倚梅園又是祈福,又是放蝴蝶,就把皇上的心再次收入囊中。
其實甄嬛的計謀並不有多高明,皇上之所以肯中招,就是因為皇上只等這個契機「中招」呢?
哎呦,等了大幾個月,親愛的你終於想通了,肯跟我和好啦?
類似這種感覺。
安陵容上位需要拋棄良心,沾滿鮮血,摒棄自我,才能守住手心那麼一點點利益。
但是甄嬛只需要勾勾手指,念念臺詞,放放蝴蝶,就可以輕而易舉地將安陵容苦心經營的一切夷為平地。
你苦心孤意要追的月亮,就是別人腳下唾手可得的六便士。
世間最大的不平等莫過於此。
甄嬛對安陵容到底有沒有真情?
今天這章已經正式寫到安陵容背叛甄嬛,所以想就這章來談一個非常微妙的問題:甄嬛對安陵容到底有沒有付出真情?
就我的判斷來說,是有的。
雖然不深,雖然不濃,但是不深不濃也是情,辜負了就辜負了,辜負了還倒打一耙說別人沒付出真情,這樣真的不太好。
證據一:
甄嬛幫助安陵容的事情,大致有仗義執言支開夏冬春,把安陵容請到家中度過一段日子,甄府上下對安陵容關懷備至,推薦安陵容上位,陪同安陵容一起去受華妃的折辱。
大家捫心自問一下,如果現實生活中你為一個人做了那麼多,你心裡對她一點都沒感情,你到底是圖的啥?
純粹為了秀優越感,存粹為了施捨同情,這樣根本犯不著。
像甄嬛這樣的人,如果她真的想秀優越感,她有一百種方式,為啥她偏偏要選這種吃力不討好的方式秀,還是她覺得在安陵容的面前秀優越感,更有成就感?
甄嬛與安陵容自身條件的差距是客觀事實,以此而遭到的不同待遇也是客觀事實,甄嬛真的沒有必要刻意秀什麼優越感,安陵容所受的屈辱,恰恰是客觀事實帶給她的感受,而不是甄嬛的主觀刻意。
所以讓甄嬛全然為此負責,真的是不太公平的。
證據二:
到了真的矛盾無法調和,需要用「背叛」這麼慘烈的方式來重新調配利益的時候。
安陵容手中最大的武器,恰恰是甄嬛對她的「真情」,和甄嬛對她險惡用心的「不知情」。
無論是讓甄嬛毫無防備的用帶有麝香的舒痕膠,還是多次淚眼瑩瑩的在甄嬛面前訴說自己的「不得已」,都是在利用甄嬛的感情。
若甄嬛真的無情,當時就把安陵容當做奪走自己寵愛的「敵人」,大家覺得安陵容能在甄嬛手底下走幾招?
明明佔了「真情」的便宜,卻矢口否認「真情」的存在。
這真的是有倒打一耙的嫌疑。
我雖然會理解安陵容的很多行為,但是我絕對不會為她辯護:反正甄嬛也沒用真情,所以安陵容的背叛不是背叛,她們只是利益相爭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