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三藏為何要西行求取真經,其實他不願,只因此人的一件衣服

2020-08-29 熠書史話

西遊記作為四大名著之一,很多人應該都是看過電視劇的,很多人應該很少會真正地看過原著的西遊記,大多時候對西遊記的認識也都停留在電視劇上面,其實西遊記的精彩程度電視劇是趕不上原著的萬分之一的。

縱觀西遊記一書,倒不如說是一路向西,主旨在於師徒一行四人到西天求取真經,那麼他們都是自願要去的嗎,很多人會認為只有唐僧才是,唐僧為了學習更高深的佛法,電視劇就是這麼演的,很有主動性。而孫悟空是為了擺脫五行山,豬八戒是被貶了職,不得不為,而沙僧是為了擺脫萬箭穿心之苦,但事實並非如此,其實唐僧也是不願意去的,你知道嗎?

今天就來給大家談談各種原因,首先來看唐僧當時的處境和地位,當時唐僧作為水陸法會的第一主講,那地位可想而知,千百僧人中的第一人啊,可以說是名利雙收,如此安安穩穩的做一個吃喝不愁,受著供養不好嗎。所以依常理來論,吃得好穿得好幹嘛還要去受苦呢?要你願意嗎?

然後正當舉辦水陸法會之際,觀音菩薩說了句:「你這小乘教法,度不得亡者超升,只可渾俗和光而已。」太宗一聽當然不高興,堂堂中土上國怎能如此不堪,接著觀音就拋出了誘餌,「我有大乘佛法三藏,可以度亡脫苦。」如此,說到唐太宗的心坎裡去了!隨後被太宗迎入殿中。

太宗問:誰肯領朕旨意,西天拜佛求經。唐僧道:貧僧願效犬馬之勞,為陛下求取真經祈保我王江山永固。透過這句其實不難看出唐僧心中多有不願,不是自己要去,而是為了皇帝才去的,那就有人要說了,不去不就行了,誰讓你搭話的,其實這也是有原因的。

我們都知道,太宗迎觀音入殿後,觀音便開始了獻寶,袈裟要五千兩,錫杖要二千兩,這可不是白銀而是黃金,這可不是一筆小數目,而太宗仍然直接買下,並要送給唐僧,你說皇帝之賜你敢不受嗎,受了如此大禮,你還能不做點什麼嗎?原著中其實都有明確說明唐僧的意願:我已發了弘誓大願,不取真經永墮沉淪地獄,大抵是受王恩寵不得不金鐘已報國兒,我此去真是渺渺茫茫兇吉難定。

由此可看出啊,唐僧其實是不想去的,只是皇命難為啊,所以可以說不是我要去取經,而是為了這件袈裟,收了好處又退不掉,不得不去啊。

趣說歷史故事,帶你了解不一樣的奇葩歷史,野史傳說,別太認真,有時你認真那你就太傻了,看歷史故事,感悟生活,歡迎大家訂閱熠書史話,參與評論,和小編一起品讀真假歷史故事!

相關焦點

  • 西行紀:如來為救蒼生套路唐三藏?唐三藏再踏西行之路復活悟空
    另外一邊的唐三藏也被託付再一次西行,踏上妖怪大道。今天就帶大家來看看最新一集的劇情。面對這個神秘小孩突如其來的懇求,唐三藏也沒有立馬回應。而是先識破他的身份,原來他就是如來身邊的玉桃。看來上一話中,如來的下一步行動就是讓玉桃去找唐三藏,踏上妖怪之路,去解決三界的動亂。
  • 唐僧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才取來的真經,為何後來無人看呢?
    ,那個被戲劇化後的角色,認為他就是比較軟弱,十分絮叨的人,是取經路上最大的累贅。但是實際上,唐僧是唐朝十分著名的佛學家和佛經翻譯家,一生致力於弘法活動,用了17年的時間到中印度摩揭陀國(當時佛學最高學府所在地)求取真經,途中歷經138個國家,全程長約五萬裡。
  • 唐僧師徒為什麼要去西天取經
    我們看了這麼多年西遊記的連續劇,知道西遊記主要是記錄師徒四人西天取經的心路歷程,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他們四人為什麼要去西天取經?如果把取經作為一樁生意來看待,那麼賣方自然是以如來為首的西方佛教,他們是經書的出品方,至於觀音菩薩的角色則是西方集團的銷售總監。那麼買方可能很多人都沒有去琢磨過,作為如來傳經東進的這個過程中,最大的買方也是最積極的買方,無疑是南瞻部洲的領袖唐太宗李世民。
  • 不一樣的「西行路」
    在《西行紀》中,時隔十六年,唐僧師徒再次踏上西行之路,這一次,不為別的,只為自己,在這十六年裡,對於他們來說,都是一種煎熬。再踏西行之路,以堅強為力,剛毅為心,什麼「天道」,都臣服於他的腳下,他不願再做那個苦行僧,一改從前的施齋念佛、唯唯諾諾的形態。
  • 真正的唐僧取西經原來是這樣子
    「貧僧唐三藏,從東土大唐而來,去往西天拜佛求經...」看過《西遊記》的朋友都知道,唐僧每到一個新地方就用這句話跟別人搭訕化緣。細細盤算劇中情節,不難看出他其實是佛祖「內定」的取經人。為求佛學真諦,玄奘在27歲這一年決定西行,去佛教發源地天竺學習佛法,而並非《西遊記》所言為了&34;。《西遊記》中寫唐玄奘出發時,&34;,又寫唐太宗贈與玄奘通關文牒、紫金缽盂還有長行從者以及銀駔的馬一匹。實際情況大相逕庭,他只是&34;。
  • 經歷生活的苦,依然選擇善良的人。只有唐三藏做到了
    小時候啊,我們都討厭唐三藏,覺得他迂腐、固執又愚蠢,同樣一個坑,他能一遍又一遍的往裡掉。三打白骨精,明明前兩次悟空打死的妖怪已經現形了,可第三次,他還是要攔,還是要救。當時看的時候真是讓身為孩子的我氣得咬牙切齒,肝部隱隱作痛啊。
  • 唐僧到底為何西行取經
    很多人就接受不了,其實啊,人家周星馳拍的這個電影才是符合原著精神的,你可以翻開吳承恩的西遊記看一下,裡面孫悟空,豬八戒,沙僧就是吃人的妖怪,他們在歸順唐僧之前幹過不少壞事,也吃過人,所以我們熟悉的是電視劇,不是原著。
  • 西行紀:陰界輪迴師喜怒無常,石猴成妖欲走西行路,悟空成關鍵點
    「還好有牛小妹能夠制止他,否則後果不堪設想」悟空在人間的石身也出現了問題,雖然擁有相同的能力卻不是一個人,唐三藏的不認同只能讓著石猴另尋他法,只有這世上有一個孫悟空那自己便是真的那個,所有的交集都在悟空身上,先來看看他現在的處境吧。
  • 風雲中帝釋天為何收童皇為手下?覬覦他的童心真經?聖心訣能證明
    為何說童心真經和帝釋天自創的聖心訣有著相似度呢?有兩個相似點,第一點就是童心真經能夠令人返老還童,第二就是童心真經能夠造就出幻象來攻擊敵人。,這幻影世界能整合人的幻想,並加以升華。帝釋天為何要收下他作為自己的手下?原因很簡單,因為帝釋天想要得到他的童心真經。
  • 《天道》女主角:為何脫光衣服站在丁元英面前?為了愛情,值得嗎
    文丨曹鏡明題丨《天道》女主角:為何脫光衣服站在丁元英面前?愛上這樣一個男人歡迎大家留評交流,對於芮小丹的看法!悟道休言天命,修行勿取真經。一悲一喜一枯榮,哪個前生註定?袈裟本無清淨,紅塵不染性空。幽幽古剎千年鍾,都是痴人說夢。在這一點上,丁元英自己也很清楚。相信也正是出自這個原因,才會想要去五臺山禮佛解惑。然而,這個惑就是陽謀,除了丁元英自己以外,誰都沒有辦法幫忙參破。
  • 死活要得到九陰真經,他曾被獨孤求敗吊打
    ,又沒說不給他生孩子,卻遭到了王重陽的單方面提出分手,後來林朝英轉念一想,肯定是因為王重陽得到了天下第一,膨脹了,要甩了她,於是林朝英勤練武功,已有新招,就要跟王重陽幹仗。其實沒錯,歐陽鋒在害怕一個人,這個人就是獨孤求敗,當年歐陽鋒正是遭受到了獨孤求敗的吊打,那麼故事到底是怎樣的呢?且聽我細細說來。當年歐陽鋒還不是一代宗師,於是苦練武功,但是要想內力呈指數爆炸式增長,每天按時修煉蛤蟆功,進展很慢,後來歐陽鋒從嫂子那裡得知,用蛇毒修煉蛤蟆功,效果將會達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 酷說西遊1:九世孤兒唐三藏,十世輪迴等悟空
    市人驚奇,卻也從不餓著它。直到有一天猴子再也沒來集市,人們奇怪,前往乞丐所住的茅舍查看,才發現乞丐已經死了,猴子在乞丐身上堆了一些土,竟是要將他埋葬。而那猴子就撞死在桌角,大家都覺得不可思議,被這猴子的忠義所感動,於是為它立了一座「義猴冢」,以作紀念。
  • 從修訂版開始,金庸為何要刪掉成昆傳授張無忌少林九陽功的情節?
    那麼為何金老要把這段情節給刪了?在羽菱君看來,這裡面能說出的原因不少,但最主要是為了情節前後統一、改變張無忌人物的形象特點,還有就是修改《九陽真經》對少林派的影響。因為殷素素死前,曾故意要將謝遜的下落告知空聞,實際上使的卻是禍水東引之計,因而在她死後,不少人尋上少林逼問,引起了不少衝突。少林因此事可以說張無忌他娘恨之入骨,此時張無忌就在少林,空智為了出惡氣,馬上把梅石堅的矛頭引向了他。當年梅石堅曾派賀老三假扮丐幫長老想擄走張無忌,張無忌跟他算是仇人見面。
  • 徐少華扮演唐僧太美,為取真經義無反顧,朱琳女王為愛放手境界高
    唐僧師徒一路西行基本上形成了一個固定形式,唐僧救妖怪、上當、被捉走、打妖怪、趕路,所以82版《西遊記》根據原著根據原著改編拍攝也是這樣一個形式。在82版《西遊記》中唐僧一路西行,歷經九九八十一難,多次被妖怪捉去,男妖怪要吃他的肉
  • 同樣是修煉《九陰真經》,為何周芷若要勝過梅超風?
    說到三部曲影響最大的武學,那毫無疑問就是《九陰真經》。從一開始的雙鵰五絕華山論劍,到了後來江湖爭奪倚天劍屠龍刀,都是為了奪得九陰真經成為武林至尊。九陰真經是天下武學之大成者,所記載的武學乃是武學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