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到底為何西行取經

2020-08-27 王姑娘的國

我們對西遊記都很熟悉了,大部分人都看5過周星馳拍的西遊降魔,票房非常好,可是很多人看了這個電影之後都有點接受不了,裡面孫悟空,豬八戒沙僧都是吃人的妖怪, 他們不是都是專門打吃人的妖怪呢嗎?很多人就接受不了,其實啊,人家周星馳拍的這個電影才是符合原著精神的,你可以翻開吳承恩的西遊記看一下,裡面孫悟空,豬八戒,沙僧就是吃人的妖怪,他們在歸順唐僧之前幹過不少壞事,也吃過人,所以我們熟悉的是電視劇,不是原著。




當你打開吳承恩的西遊記原著看看,你會發現書中的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僧四人和你頭腦中認識的師徒四人有多大的差別,今天先說唐僧。



唐僧是個什麼形象呢?多數人認為唐僧是一個有點軟弱,能耐也不大,心慈面軟這是他的缺點,但是他的優點非常突出,就是取經路上他最堅定,百折不撓,那麼在原著裡真的是這樣的嗎?其實不是。



首先唐僧的出生就很可疑,從小出家他的親生父親究竟是誰?我們看電視劇裡面演的很明白,是按照書中第九回拍的,其實第九回就不是吳承恩寫的,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唐僧的要歷經九九八十一難才能圓滿,滿月投江這是第三難,明顯是說唐僧滿月時被扔到江裡了,但是第九回裡面寫的是出生第二天就被扔江裡了,如果是同一個人寫的,怎麼會前言不搭後語呢?所以後人研究第九回不是吳承恩寫的。



師徒四人加上白龍馬除了唐僧其他人的出生寫的都很清楚,只有唐僧的出生不清不楚的,所以說他的出生就很可疑。



那麼西天取經之路上唐僧真的那麼堅定嗎?其實不是,他去取經是被逼無奈。那麼怎麼回事呢?當是唐朝的皇帝李世民開水陸大會呢,來兩個和尚,當然菩薩變得,推銷東西來了,袈裟和禪杖賣的挺貴,折合現在人民幣一百三十多萬,李世民眼睛都沒撩,買,皇帝嘛,有的是錢,轉手給了唐僧,書裡寫到唐僧穿上是興高採烈,蹦蹦跳跳的,兩個和尚一看,就你們這個水陸大會沒用,你們這是小乘佛法,傳道不正,不是大乘佛法,這李世民就信了,問哪個人願意去,大臣沒人應答,就看到唐僧了,唐僧剛穿上人家貴的東西,只能說:臣願孝犬馬 之勞為陛下取回真經,你看這句話,說明不是他自己不願意取經的,是為陛下取,後來徒弟又說,那去西天路途遙遠,妖魔鬼怪甚多,師傅你不害怕啊,唐僧又說了句啥話:得蒙聖上恩寵,不得不盡忠報國耳,這是《西遊記》原話,說明他不願意去,沒辦法了,逼到那了。



你看唐僧一開始在路上總哭哭啼啼的,就是害怕不想去,其實唐僧和豬八戒一樣,豬八戒一見到美女就走不動了,老說散夥,其實唐僧也不是沒有想法,只是沒在嘴上說而已。



有人說你怎麼知道,咱們可以把原著打開,有一回叫「四聖試禪心」,就是一個四個菩薩變的一個母親帶著三個閨女招女婿,就是試試四個人到底想不想取經,電視劇演的我們都知道了,原著裡寫的是:老媽媽問唐僧,你願不願留下,問好幾遍都沒吱聲,後來招架不住了,就問的三個徒弟,你們如何啊?結果孫悟空和沙僧說不留堅決取經,唐僧才沒辦法只能走,其實內心他就是不想走,不然為啥不直接拒絕呢?一直問徒弟,自己也不說話,他就是動搖了。書中描寫的很細膩。



還有女兒國,原著裡唐僧就是個感情大騙子,不是女兒國國王看上唐僧了麼,意思你想要通行證護照就得留下,唐僧就和孫悟空商量假結婚,就和女兒國國王說行,咱們結婚,結果結婚當天說我那幾個徒弟得取經去呀,我得送送幾個徒弟,結果一上馬跟徒弟跑了,所以唐僧就是個騙子,出家人不打誑語,他沒少撒謊,對女兒國國王聚=就是行騙。



一開始騙孫悟空怎麼戴上的緊箍咒了,就是騙,所以唐僧撒謊次數多了,真正的西遊記絕不是童話小說,而是一部粉刺社會的小說。



相關焦點

  • 小白龍為何能加入取經隊伍?和唐僧他爹有關,觀音知道不說!
    西天取經隊伍的成員,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獨特的原因,孫悟空大鬧天宮,豬八戒調戲嫦娥,沙和尚摔碎琉璃盞,小白龍摔碎玉帝賞賜的夜明珠,但每個人都又不是不可替代的。那不是隨便來一個會變化之術的妖怪,然後一口吃掉唐僧坐騎白馬,然後觀音菩薩就會迫於無奈之下,「懲罰」這個妖怪變成白馬,一路西天取經?
  • 孫悟空的三個徒弟,一個稱王稱霸,一個大鬧天宮,一個西行取經
    孫悟空的三個徒弟,一個稱王稱霸,一個大鬧天宮,一個西行取經!當時孫悟空、唐僧等人途徑玉華國,不想師兄弟這三人的本領可是把玉華國三位王子勾的抓耳撓腮!就這樣,玉華國的三位王子分別拜了孫悟空、豬八戒、沙僧為師!
  • 取經後,最高的成佛最低的成羅漢,觀音為何啥也沒有?原因1個字
    看看那個觀音菩薩,她跑東跑西,走南走北,把西遊記裡的每個地方都跑遍了,為推動取經事業蓬勃發展,不知花了多少腦細胞,可到最後,她竟連個屁都沒得到?未免覺得有些不公平。唐僧五人是主要人物,四個徒弟保護唐僧,但保護唐僧的豈止四位徒弟?
  • 唐僧雖然取經意志堅定,但是卻和這個女人破了一次戒...
    它講述了唐僧和三個徒弟去往西天拜佛求經的神話故事。眾所周知,唐僧在取經的過程中要徒步十萬八千裡,歷經九九八十一難。在這些磨難中遇到了好多的妖怪,公妖怪大多是想吃唐僧肉,因為它們聽說吃了唐僧肉就可以長生不老。母妖精大多是想嫁給唐僧,目的為了得到唐僧的元陽,因為得到唐僧的元陽同樣可以修成正果!當然,唐僧取經的意志堅定,美貌的女妖精沒有那麼容易如願。那麼,唐僧就一次戒沒有破嗎?
  • 第六十九集唐僧的第二個徒弟,唐僧真得不喝酒麼
    話說悟空奉唐僧之命,第二次來到福陵山,在與妖怪的戰鬥中,悟空說自己如今保護唐僧西天取經。不曾想豬剛鬣一聽到取經人的字樣,便立馬丟了武器,對悟空唱個大喏,還問取經人在何處,麻煩引薦引薦。悟空便問,為何要見唐僧。
  • 第七十一集烏巢禪師指點西行之路,悟空憤怒的原因
    唐僧學會經文後,卻拉著不讓他走,非要問一下接下來的具體路程。烏巢禪師爭執不過,就把接下來的路程和將要遇到的妖魔鬼怪告訴了他。唐僧聽得雲裡霧裡,不是很明白。就在禪師化為金光飛向鳥巢時,另一邊悟空卻大為冒火,舉起金箍棒就打。
  • 沙僧為何被貶為妖,又為何又加入唐僧取經團隊?
    在後來的取經路上,嫦娥收服玉兔精的時候。豬八戒想上前搭話。嫦娥說:……我讓玉帝把你變得更醜…。這都說明嫦娥在玉帝面前說話分量非常重。嫦娥只不過是天上一個小仙。這都說明她和玉帝的關係遠遠超出了正常的君臣關係。而沙僧作為玉皇大帝的貼身護衛。肯定知道他們這種不正常的關係。甚至被沙僧親眼所見。玉皇大帝和嫦娥不能容忍沙僧。後來在取經路上,沙僧不近美色,在他心裡也可能產生紅顏禍水的心理。
  • 第九十集取經團隊初見四聖
    這家人乃是個富實人家,樓臺高閣,雕梁畫棟,悟空就欲進去,卻被唐僧扯住,唐僧說出家人需要避嫌,不能擅入,就在門外等候,過會兒自有人出來。過了很久,也沒有人出來,悟空是猴子性急,按捺不住,就打開門,獨自進入觀看,門開的聲音驚動了這家主人,從後門內走出個半老徐娘,問悟空是何人,為何闖入家門。悟空早就知道這肯定是哪位菩薩變化的,就收了嘴臉,乖乖答話,說是東土大唐取經的和尚,一行四人,特來借宿。婦人聽說正好有四個人,就高興得把師徒四人迎了進去。
  • 孫悟空為何不直接馱唐僧到西天
    想必好多人都會有一個疑問:唐僧不會騰雲駕霧也就罷了,但是一個筋鬥十萬八千裡的孫悟空為什麼不背著唐僧一個個筋鬥雲直接到西天呢?為什麼取經要一步步走呢?其實原著早有做答。 第一、背不動。看第十九回,唐僧見到烏巢禪師,烏巢禪師傳了一篇《多心經》與唐僧後,原著說:(烏巢禪師)要上烏巢而去,被三藏又扯住奉告,定要問個西去的路程端。可見當時唐僧只知道往西走就是,根本不知道去西天的路在何方。
  • 唐僧師徒為什麼要去西天取經
    我們看了這麼多年西遊記的連續劇,知道西遊記主要是記錄師徒四人西天取經的心路歷程,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他們四人為什麼要去西天取經?如果把取經作為一樁生意來看待,那麼賣方自然是以如來為首的西方佛教,他們是經書的出品方,至於觀音菩薩的角色則是西方集團的銷售總監。那麼買方可能很多人都沒有去琢磨過,作為如來傳經東進的這個過程中,最大的買方也是最積極的買方,無疑是南瞻部洲的領袖唐太宗李世民。
  • 唐僧根本不是觀音的首選取經人?而是取經路上被殺死的他
    如來當初委託觀音菩薩上東土尋找取經人,觀音去了,也找到了人選,那就是唐太宗的御弟,唐三藏唐僧。唐僧乃如來跟前二弟子金蟬子十次轉世投胎而來,乃根正苗紅的官二代,好像他去取經,才是最為名正言順的,可大家不知道的是,觀音菩薩也竟有一個候選人。
  • 不一樣的「西行路」
    十萬八千裡的取經之路,一路上妖魔作祟,鬼怪阻攔,十分艱難。港漫創作的源泉來自於經典,但又與經典走著截然相反的道路(逆天而行,不落俗套),《武庚紀》、《西行紀》都是繼承經典,突破傳統的很好表達。在《西行紀》中,時隔十六年,唐僧師徒再次踏上西行之路,這一次,不為別的,只為自己,在這十六年裡,對於他們來說,都是一種煎熬。
  • 唐僧為何不敢迎娶女兒國國王
    父親是狀元陳光蕊,母親是滿堂嬌,如果父母鸞鳳和鳴,唐僧的幼年應該很快樂。可惜的是小唐僧很不幸,因此飽嘗生活困苦。到了女兒國時,女兒國國王那楚楚動人的姿態,儀態萬方的舉動,雍容華貴的舉止,其實是能夠打動唐僧的。但唐僧為何不敢迎娶女兒國國王。
  • 唐僧孫悟空能成佛,為何八戒沙僧不可以?答案藏在他倆名字中
    的取經團隊是幾個人呢?白龍馬原身是小白龍,乃西海龍王太子,由於犯了天條,將被玉帝處死,是觀音菩薩大慈大悲,出面求情,救了小白龍一命,小白龍為了報答菩薩的救命之恩,便答應做唐僧的腳力,從龍化成馬,搖身一變成了龍馬,馱著唐僧西行取經。
  • 取經成功後,觀音為何唯獨不兌現給沙僧的承諾?
    唐僧加升大職正果,封為旃檀功德佛;孫悟空加升大職正果,封為鬥戰勝佛;豬八戒加升汝職正果,做淨壇使者;沙僧加升大職正果,為金身羅漢;小白龍加升汝職正果,為八部天龍馬。豬八戒對這個封號極為不滿意,說別人都成佛,自己為何當個淨壇使者?那不就是「吃貨」嗎?
  • 如來為何要安排取經之旅,因為孫悟空是拯救西天的最後一棵稻草
    我們不妨先把疑惑放到一邊,看看如來到底預見到了什麼?西牛賀洲如來信眾漸少,西天香火已經捉襟見肘。但只是經不可輕傳,亦不可以空取,向時眾比丘聖僧下山,曾將此經在舍衛國趙長者家與他誦了一遍,保他家生者安全,亡者超脫,只討得他三鬥三升米粒黃金回來,我還說他們忒賣賤了,教後代兒孫沒錢使用。
  • 唐僧問了一個問題,暴露他情商超低的本性,卻是他取經的根本原因
    唐僧明知道西天取經的路程是十萬八千裡,還要追著烏巢禪師不放,硬要問還有多遠,不說不讓走,還有比這更討厭的事嗎?由此可以斷定,唐僧是明確知道西天取經的路程的。在遇到烏巢禪師之前,他已經走過的路程,他己也是算的很清楚。
  • 唐僧欠揍式問路,一個問題暴露他情商超低,反而適合取經?
    唐僧明知道西天取經的路程是十萬八千裡,還要追著烏巢禪師不放,硬要問還有多遠,不說不讓走,還有比這更討厭的事嗎?由此可以斷定,唐僧是明確知道西天取經的路程的。在遇到烏巢禪師之前,他已經走過的路程,他己也是算的很清楚。
  • 唐三藏為何要西行求取真經,其實他不願,只因此人的一件衣服
    縱觀西遊記一書,倒不如說是一路向西,主旨在於師徒一行四人到西天求取真經,那麼他們都是自願要去的嗎,很多人會認為只有唐僧才是,唐僧為了學習更高深的佛法,電視劇就是這麼演的,很有主動性。太宗問:誰肯領朕旨意,西天拜佛求經。唐僧道:貧僧願效犬馬之勞,為陛下求取真經祈保我王江山永固。
  • 三打白骨精,唐僧明知三人是妖怪,為何還要趕走孫悟空?
    在《西遊記》三打白骨精這一段,起初唐僧可能不知道村姑是白骨精所化,可是隨著孫悟空連續打死村姑、婦人與老翁之時,早已看出對面可能是妖精,為何還要將孫悟空趕走呢?一、唐僧少不更事說實話取經的這四位年齡最小的可能就是唐僧了,別看唐僧頂著一個金禪子的名頭,實際上卻只是一個剛剛出門的小和尚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