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淑敏八年前的小說《花冠病毒》神預言?敬畏自然,尊重野生動物

2020-09-06 拯救不高興

著名作家畢淑敏2012年出版的一部小說《花冠病毒》,近日在網絡上突然火了起來,被許多網友譽為「神預言」。小說中描寫了:一個上千萬人口的大城市,突發瘟疫、城市封鎖、民眾出逃、口罩奇缺、搶購成風……這些場景是不是跟今日我們所面臨的新型冠狀病毒的場面有點相似呢?當然,這本書重點描寫的還是人類如何抗爭,在小說裡面,既有為大家利益自我犧牲的英雄教授,也有不擇手段大發國難財的卑鄙小人。

畢淑敏2012年出版的小說《花冠病毒》

現在很多網友重新翻出這本書,不由得驚呼:這是神一樣的預言嗎?此書封底赫然寫著:20NN年,人類和病毒必有一戰……我們能活著,本身就是一個奇蹟。在這本書的自序中,畢淑敏寫下了這樣一段話:在身體和心靈遭遇突變,就像本書中出現的那種極端困厄情況,最終能依靠的必然是你的心理能量。

2012年《花冠病毒》發布會現場

近日,畢淑敏在接受採訪時表示,自己當時寫下這部書,也希望這僅僅是一部小說,不希望有朝一日真的變成現實,我希望它永遠只是預見,而非重現。如產生災難的土壤依然存在,人類和病毒必有一戰,且很可能一戰再戰。我堅信這次瘟疫一定會過去,我們一定能勝利。不過,要痛定思痛,要亡羊補牢。我們付出的代價實在太慘重了。

《花冠病毒》自序畢淑敏如是寫到

如果說17年前的非典SARS的教訓隨著時間的推移被我們漸漸遺忘,那這次新型冠狀病毒的疫情無疑又給我們再一次敲響了警鐘。我們一定要敬畏自然,尊重野生動物,如果我們不尊重自然規律,那必將自食惡果。比較諷刺的是,根據最近相關的報導,這次的新型冠狀病毒的中間宿主極可能是穿山甲。如果是這樣,那實在太諷刺了,因為17年前非典SARS病毒與那時和吃穿山甲、果子狸有關。

華南農大從穿山甲分離的新型冠狀病毒電鏡照片,發現分離的病毒株和目前感染人的病毒株相似度高達99%

如果這次病毒放過我們,以後我們也放過野生動物,好嗎?

痛定思痛,響應號召,敬畏自然,拒絕食用野生動物

相關焦點

  • 2020疫情讓人重憶畢淑敏的《花冠病毒》
    因為美國微軟公司的創始人、曾經的世界首富比爾.蓋茨先生在2015年TED演講的主題就是「我們沒有準備好應對下一次病毒爆發」(https://www.ixigua.com/i6787591294962106883/)。而中國作家畢淑敏則在更早的2012年就發表了長篇小說《花冠病毒》,這本小說的內容似乎就是這次疫情的預演,當然小說的情節更加扣人心弦也更富有戲劇化。
  • 八年前的小說有著「神一般的預測」不是預言是作者用文學警示世人
    封面新聞記者 張杰翻看2012年出版的小說《花冠病毒》,讓人恍惚感到有點「穿越」。作者畢淑敏在其中描寫一個上千萬人口的大城市,突發瘟疫、城市封鎖、民眾出逃、搶購成風……當然,更多的是英勇抗擊。此書封底赫然寫著:20NN年,人類和病毒必有一戰……我們能活著,本身就是一個奇蹟。」對照當下的疫情,網友紛紛評論這本小說像一則「預言」。
  • 《花冠病毒》中祈願永不再現的疫情,8年後在武漢慘烈上演
    《花冠病毒》2012年由湖南文藝出版社出版發行,在該書的自序裡,畢淑敏說2003年SARS在北京爆發時,她受中國作家協會派遣,深入北京抗疫一線採訪,身穿特種隔離服在焚化爐前近距離貼近SARS病毒,如此經歷讓她充滿驚懼的想像。但卻一直找不到好的支點表達。
  • 「敬畏自然 堅守信仰」電影《一丈天地》10月16日上映
    該電影由青年導演鄧國慶編劇並執導,張華製片,張又升、羅彥、毛藝舟聯合編劇,陳亮、陳淋領銜主演,講述了一位曾經的獵人用生命保護野生動物,追求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故事。,企圖短時間內獵殺野生動物,以謀取巨大利益。
  • 《我的野生動物朋友》:野生動物的一生,總是以悲劇告終
    看過很多人物傳記,這還是第一次認真地閱讀為野生動物而寫的傳記。這本《我的野生動物朋友:萬獸奔騰》由動物文學之父西頓創作,真實記錄了生活在加拿大和美國西部大平原上的野生動物的生態、生活及與人類的關係。西頓以故事化的語言,講述了沙丘雄鹿、草原狼梯圖、銀狐多米諾、野兔一隻耳、蝙蝠阿特拉法、小松鼠契卡和灰熊華普的一生。請注意,這些故事都是真實非虛構的。
  • 絕妙的預言《動物莊園》
    這是我看的第一本喬治奧威爾寫的書,總共只有5萬字,篇幅極短,但作為一本現實類小說故事內容足夠詳實了。之後看的同作者寫的《1984》篇幅就相對長一些了。相比於《1984》,我更喜歡喜歡這本短小精悍的《動物莊園》。
  • 韓松「軌道三部曲」首次合集出版,他對未來的預言來自現實
    對未來的感受來自於現實在1990年代中期創作的長篇小說《火星照耀美國》裡,韓松預言了美國世貿大廈將被恐怖分子炸掉,他寫道,「人群中開始流傳關於大樓就要塌掉的消息。世貿中心建於上個世紀,遭到過三次炸彈襲擊和一次飛機撞擊,早已搖搖欲墜。」
  • 真正野生的狼!小說裡狼群的狼!你見過麼?在野外
    我正在可可西裡國家自然保護區外圍的國道邊徒步行走,拿著大炮尋找著可能出現的野生動物或者鳥類哇,我頓時被感動到了,所以在野外還是要穿迷彩服,背大炮,這樣就容易被別人關注尊重,呵呵。上了車,還沒開出去幾百米,車靠路邊,就看到一個灰棕色的物體從右側車邊閃過。狼!
  • 「童書集萃」《黑焰》走出城市森林,看見真實的自然和全新的自己
    今天的童書集萃我想介紹一本當代中國作家的作品,動物小說《黑焰》,前一陣剛剛推出的2020年中小學閱讀指導目錄中,小學5-6年級文學類圖書收錄了《黑焰》。他以對日漸消逝的荒野文化的追憶及對自然生靈持之以恆的熱愛,抒寫草原野生動物的生死命運,作品洋溢著北國的曠野氣息和對生命的尊重、凝視與關懷。黑鶴寫動物,喜歡動物,他最喜歡的動物是狗,在呼倫貝爾草原的營地中,他養了很多狗,繁育真正的蒙古牧羊犬,將小狗無償送給草原牧民。
  • 無知少年,目睹野生動物被害
    國家開始嚴令禁止食用野生動物。看到這則消息,一下便勾起我幾十年前的往事來。 故事是夏天的一個夜晚,″常文,常文,快來,快來!"那聲音叫的急促而又恐懼。我和母親剛點亮了油燈,正坐在屋裡說話,就聽到我家前面男鄰居,突然急呼我叔叔的名字。我叔叔就住在他家西面。我一手拉著母親,一手拿了手電筒,踩著雨後的泥濘,深一腳淺一腳的向他家跑去。
  • 夢中大戰新冠病毒
    蝙蝠在空中嘰嘰呱呱地叫著,想把它身上的病毒沾到我的身上。所以,蝙蝠幾次對我進行攻擊。在可惡的蝙蝠面前,我掄起鐵叉,使出渾身力氣把蝙蝠打得落荒而逃。雖然我勝了蝙蝠,但是蝙蝠逃跑前說,會讓它的同夥——新型冠狀病毒對付我。
  • 寫給孩子的童話故事:衛衛歷險記第一章,病毒軍團
    蝙蝠、老鼠、蒼蠅、蟑螂、蚊子是常見的病毒攜帶者蝙蝠的身體裡有許許多多的細菌和病毒,他們就是病毒軍團&34;,裡面還有一點殘留的食物,還有蝙蝠的糞便,老鼠的尿液,蒼蠅的嘔吐物,它們都是病毒軍團的樂園。變質食物含有毒素,也是細菌病毒的樂園他是人類健康的守護神,他是人類進化過程中自然產生的
  • 《隱藏的危險》:世界滿是危險,但我們要敬畏自然
    法國著名作家雨果曾說,自然是善良的慈母,同時也是冷酷的屠夫。世界從來都不是平平靜靜的,而是荊棘滿布,危險重重。很多很多年以後,我離開了大山,也漸漸地忘記了小時候發生的事,直到遇到了美國洛拉·M·謝弗和泰姆恩·阿姆斯特朗共同創作的《隱藏的危險:探索和發現世界上最致命的動物》。
  • 《霍亂時期的愛情》:從花冠女神與茄子的淵源,探索女性成長
    馬爾克斯在《霍亂時期的愛情》扉頁,引用了一句話:「這些地方走在眾人之前,它們已經有了自己的花冠女神。」在小說中,阿里薩稱費爾明娜為「花冠女神」。他等了她半個多世紀,那是一段漫長、焦心、柔腸寸斷的歲月。費爾明娜在外人眼裡光鮮亮麗、完美無缺的婚姻,同樣舉步維艱,讓她心力交瘁,她不得不將柔軟無比的心打磨得冷漠生硬,才勉強支撐過來。
  • 人與自然的生存之道|狼圖騰影評
    人與自然的生存之道,一直都是熱點話題。無數優秀的作品也嘗試揭示其中的奧秘,而電影《狼圖騰》毫無疑問是其中之一。這部根據小說改編的電影雖然情節簡單,但也最大程度的還原了原著。這部影片再一次將人與自然的相處法則搬上了銀幕。有人認為「非我族類,其心必異」,作為高級靈長類動物,我們應該也有權利向大自然索取一切。也有人說人的貪婪永無休止,這是又一次紅色警鐘的敲響......
  • 《一丈天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故事粉墨登場
    影片根據真實故事改編,藉助社會變遷中深山古老獵戶的去留問題引申出保護野生動物,維護生態平衡的巨大現實意義。日前,該影片預告片曝光,打獵人用生命保護動物,追求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故事開始上演!秦朗騎摩託車離山越來越遠,預示著寨子裡的人即將搬遷,古老獵戶即將駛向人們眼中更為好過的現代化生活,而與這片山林和自然生態漸行漸遠,秦朗的迷茫神情透露著對這片天地的不舍與對生活變遷的無可奈何。屋漏偏逢連夜雨在秦朗的生活中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