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秦氏出生在東昌侯府,身份高貴。小時候父母恩愛姐妹和諧,讓她度過了快樂的童年時光。可隨著東昌侯夫婦相繼離世,東昌侯府開始慢慢敗落。她一個侯府的嫡小姐,到最後竟淪落到了與人做妾室的地步。
但她又經一般的妾室幸運,白氏去世後,顧偃開就將她扶正,她成了寧遠侯府的當家主母,外面不知多少人想巴結她。
但小秦氏並不滿足,她要的,是自己的兒子能夠承襲侯爵之位。
可隨著顧廷煜的早逝,顧廷燁成了新皇的心腹。小秦氏籌謀了大半生的計劃,一夜之間化為泡影。顧廷燁順利襲爵,並很快生了兒子。顧廷煒的侯爵之位,幾乎沒有指望了。
在小秦氏看來,是顧廷燁搶了本屬於兒子顧廷煒的侯爵之位。從顧廷燁襲爵第一天開始,小秦氏對顧廷燁夫婦的「懲罰」,就沒有消停過。
第一次,她想借用死去的餘嫣紅,把昌哥兒繼到嫣紅名下,讓昌哥兒成為侯府世子。可這場拙劣的表演,卻被明蘭識破了餘嫣紅是因品性不正才早亡,讓她的計謀落空。
第二次,她利用明蘭生產之際,放火燒澄園,想來個生產中母子俱亡。最後明蘭平安生產,母子平安,小秦氏的計劃再一次失敗。
第三次,她利用宮廷政變局勢不明朗時,聯合兒子合力圍攻澄園,團哥兒險些喪命,但最後澄園還是有驚無險,小秦氏的陰謀,再一次落空了。
明蘭嫁到盛家僅兩年多,就接二連三的被小秦氏暗害,雖然次次都是有驚無險,但這種提心弔膽的日子,何時才能出頭?
雖然次次都是借他人之人,來加害澄園,加害顧廷燁夫婦,但這一起起事件背後的主謀,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誰。
其實在小秦氏放火燒澄園時,顧廷燁就已經悄悄出手了。
這個從小對自己關愛倍加,從不說一句重話的小秦夫人,其殺人於無形的手段,顧廷燁稍大些就明白了。
面對她一次又一次加害自己的妻兒,堂堂七尺男兒哪裡忍得下。更何況,他只是順勢而為,並沒有故意加害。
因為利用餘嫣紅母親到寧遠侯府大鬧,餘嫣紅的母親餘方氏被餘閣老出了一封休出,休掉了這個媳婦。娘家已無餘方氏的容身之處,如果不是被小秦氏利用,餘方氏哪裡會被餘家休掉,又何以至於流浪街頭。
所以,餘方氏式將自己的「不幸」遭遇,記到了小秦氏頭上。
一開始,小秦氏認為餘家對餘方氏還有感情,對於小秦氏來講, 她就還有利用價值。所以,餘方氏很快就成了顧廷煒府上的常客,與小秦氏來往密切,兩人整日湊在一起,商量著怎樣報復顧廷燁夫婦。
小秦氏也是被仇恨衝錯了頭,她以為餘方氏也像自己一樣,恨極了盛明蘭。卻不知道,餘方氏最恨的卻是她,如果沒有她這個罪魁禍首,她現在還是餘府的嫡長媳。她恨透了小秦氏,此番到來,就是為了報復小秦氏。
當小秦氏打算進攻澄園時,餘方式也準備好了,當然,這中間也有顧廷燁看不見的手。她將染有時疫的衣服上的細灰,不經意的觸到了朱氏那一對不滿周歲的孩兒身上。
當顧廷煒忙著逃命,最終被亂箭射中時,他的一雙兒女,也死於非命。
顧廷煒走了,顧廷煒唯一的血脈,也走了。小秦氏因此一病不起,她不知道,她活在這個世上,究竟還有什麼意義。
但她沒有反省自己,而是將滿腔的怒火,用最惡毒的語言,發洩到了兒媳朱氏身上。可憐的朱氏,既要忍受失去孩兒的痛苦,還要忍受婆母無止境的痛罵。這個家,她待不下去了。
小秦氏籌謀了大半輩子,最後卻落得家破人亡的後果。實在讓人可惜可嘆。
小秦氏一生,說可憐也可憐。大秦氏死後,顧偃開的感情,似乎也隨著她一起去了。之後的白氏,包括小秦氏,都沒有體驗與顧偃開夫妻之間的那種恩愛。因為顧偃開心裡對大秦氏愧疚,讓他此生再難對其他女子產生感情。
小秦氏雖然身為寧遠侯的主母,但於寧遠侯侯爺顧偃開而言,只不過是一個擺設。他們之間,有相敬如賓的小姨子與姐夫之間的親情,卻沒有尋常的夫妻之情。小秦氏與其說是嫁給了顧偃開,不如說是嫁給了寂寞。
在夫君身上得不到關愛,小秦氏把畢生的愛,都投到了兒子顧廷煒身上。把顧廷煒扶上爵位,成了她畢生最高的目標。
當她捧殺顧廷燁,為顧廷煜娶拎不清的媳婦,都是在為廷煒的侯爵之位鋪路。只是造化弄人,她以為沒有威脅的顧廷燁,卻在廷煒即將承襲侯爵之位時,帶著赫赫戰功回來了。
小秦氏的大半生,都活在自己的籌謀中,她難道不覺得累嗎?當兒媳質問她,你怎麼知道廷煒就一定在乎這個侯爵之位時,不知她會作何感想。
也許,她不該是一個內宅的女子,而應該是一個叱吒戰場的戰士,將那滿控的抱負,留在沙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