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前世今生

2020-08-30 龍井故事

從前,楓林鎮有個姓趙的大善人,生意做得很成功,家中積累了不少財富。趙善人樂善好施,和鄉親們處得關係非常好,為村裡打井、修路,做了不少好事。

不料,一場災禍突然降臨到他家。半夜三更,家裡失了火,所有的財產在這場大火中全部付之一炬,趙老爺也在這場大火中喪生,只留下妻子和女兒兩人相依為命。

趙老爺的女兒名叫翠玉,年方二八, 長的是貌美如花,猶如神仙下凡。

葬完父親,母親睹物思情,整日以淚洗面,身體也是一天不如一天。

為了不讓母親這麼傷心,翠玉便帶著她搬離了這個傷心之地,靠著鄉親們捐助的銀子,母女倆在臨縣的鄉下租了個房子住了下來。

這天晚上,翠玉心中煩躁難安,便拿出琵琶,彈奏了一首憂傷的曲子。一曲談罷,她一抬頭,發現有個陌生的書生站在自己面前。

翠玉嚇了一跳,厲聲訓斥道:「哪裡來的書生,如此無禮?深夜到人家閨房,知不知道羞恥?」

那書生忙施禮道:「姑娘你誤會了,我從這裡經過,聽到你美妙的琴聲,便情不自禁過來觀看,沒想到,姑娘長得比這琴聲還要美妙!春宵一刻值千金,你我怎可辜負了這良辰美景呢?」說完,他從懷中拿出一大錠銀子放到桌子上,然後上前就要去握翠玉的手。

翠玉急忙躲避,慌亂之中抓住了床邊的剪刀,她面無懼色地說道:「看起來你也是個讀書人,竟然這麼不自重,不覺得臉紅嗎?你再不走,休怪我不客氣!」說完,便揚了揚手中的剪刀。

書生見狀,苦笑著退出了她的房間,翠玉拿起桌上的銀子從窗戶丟了出去,喊道:「拿走你的不義之財!」

書生走後,翠玉陷入了沉思,為什麼呢?那是因為他覺得這個白白淨淨、長得英俊瀟灑的書生有點面熟,又覺得十分親切,好像在什麼地方見過,但是怎麼想也想不起來。

緩過神來,翠玉苦笑一聲,自言自語說道:「肯定是記錯了,我怎麼會認識如此厚顏無恥之人?」

這夜,翠玉做了一個夢,夢到了自己的父親。父親還是像以前那樣心慈面善,翠玉又驚又喜,和他訴說著相思之苦。

父親說道:「你們都不要擔心我,我在陰間過得很好,因為生前做了不少善事,我被安排在判官身邊當了個差,沒有受一點兒苦。」

翠玉聽了這個非常開心,又和父親嘮了嘮最近發生的事,不知不覺便把今晚來了個無禮書生的事情告訴了他。

父親微微一笑,說道:「我正要告訴你此事,那天我翻看生死簿,無意間看到了你的前世,那個書生其實是你前世的戀人,如今是個鬼,他叫胡海生,你的前世叫阿蓮,他過幾天應該還會來找你,你不要怕,他是不會害你的!」

翠玉聽了一怔,說道:「難怪我覺得他十分面熟……」

父女二人又聊了一會兒,父親交代她照顧好母親,便走了。

第二天晚上,那個書生果然又出現在了翠玉的房間。翠玉想起昨晚上的那個夢,便沒有趕他走,而是讓他坐下來。

翠玉問道:「你是不是叫胡海生?」

那書生一怔,收起了剛才的嬉皮笑臉,嚴肅地說道: 「我確實是叫胡海生,只因與你有前世的姻緣,才會來找你。你是怎麼知道這件事的?」

翠玉又問道:「你為什麼對我如此無禮?」

胡海生:「實不相瞞,如今你我已人鬼殊途,況且那是前世之事,我故意那樣試探你,看你是不是依然潔身自好,還請你見諒!」

聽了這個,翠玉才算舒了一口氣,她也表示了理解,於是讓胡海生講一講前世的事。

原來,前世的時候,胡海生和她青梅竹馬,已經定下了婚約,說好考完試就成親。不料,胡海生在進京趕考的途中遇到了劫匪,不但搶劫了他的財物,還把他殺害了,並將他的肉身扔到了荒郊野外的一口枯井之中,還壓上了一塊重重的石頭。

阿蓮知道後悲痛欲絕,為了追隨愛人的腳步,便投河自盡了。後來,阿蓮轉世了,就是如今的翠玉;而胡海生一直轉不了世,是因為身上一直壓著重重的石頭,無人解救。

翠玉聽了也暗自垂淚,覺得這書生實在是可憐,她說道:「你告訴那口枯井的位置,我去把石頭移開。」

胡海生搖搖頭說:「還不到時候,等七月十五那天再去吧,我先在此謝謝你了!」

從那以後,胡海生每晚都來翠玉姑娘的房間坐一坐,聊一聊,再也沒有以前輕薄的舉動。從談吐中,翠玉能看出來,胡海生非常有才華,古詩名句總是能信口拈來,翠玉姑娘漸漸被他的才情所迷住。

翠玉姑娘的母親有病,胡海生就經常帶來一些名貴藥材,讓翠玉煎了,然後讓其母服下。一段時間後,母親的身體越來越好,能下床走路了。

這幾天,母親發現了一個奇怪的事情,那就是每到夜晚,就會看到翠玉一個人在房間又說又笑,母親就問她在和誰說話,翠玉總是臉一紅,不肯告訴她。

明天就是七月十五了,這天晚上,胡海生姍姍來遲,看起來有些失落,他對翠玉說道:「今天晚上是我最後一次來了,明日你搬開那石頭,我也該投胎轉世了,你確實是個好女子,誰娶了你都是他的福分!」

翠玉卻紅著臉說道:「既然我們有一段前世之緣,那麼為何不讓它在今世繼續呢?」

胡海生搖了搖頭說道:「就算我投胎轉世了,我們之間的年齡相差也會太懸殊了,我怕拖累了你啊。」

翠玉堅定地說: 「我願意等你,我只不過大你十六歲,只要你不嫌我老就行了!」

胡海生聽了非常感動,他一把抓住翠玉的手,心情久久不能平息。

第二天,翠玉僱了幾個挑夫,他們一起來到那口枯井一看,果然有一塊大石頭,她便讓挑夫將這石頭移到了別處,然後自己又將胡海生的屍骨收斂起來,選了個地方安葬下來。

這天晚上,胡海生果然沒有出現。三天後,翠玉的鄰居生下一個大胖小子,取名叫做金生,金生滿月的時候,翠玉到他家去看。

那孩子一見翠玉便「格格」笑了起來,孩子父母非常高興,說這是孩子生下來第一次笑。翠玉再一細看,這孩子的相貌還真有胡海生的影子,她確定這孩子一定是胡海生轉世!

翠玉激動地把小孩抱過來,衝著他的小臉蛋親了一口,那孩子又甜甜的笑了。等別人來抱時,他就哭鬧,甚至連自己的父母都不找了。

孩子在慢慢長大,翠玉在耐心等待,這孩子對翠玉的感情非常深厚,常常一個人跑到她家去玩,餓了翠玉就給他找吃的,困了就讓他睡到自己的床上。

後來,金生長到成年,果然對比他大十六歲的翠玉情有獨鍾,終於有一天,金生向她表達了愛慕之情,翠玉也點頭同意了,很快兩人便結為了夫妻。

翠玉不知道金生記不記得前世之事,她也一直沒有提起過,夫妻兩人恩恩愛愛,生活過得十分幸福……

相關焦點

  • 民間故事——孟婆的前世今生
    而人死後進入冥界有一個重要環節,那就是忘卻前世,這就不得不提到一位傳奇的女性——孟婆。讓她在奈何橋畔熬製孟婆湯,讓參與輪迴的陰魂們忘記前世的一切。即所謂:"前世已了,今生善惡唯本心所念。"之意。這一說從元朝開始廣為流傳,到明清時期多見於文人筆記之中,亦是至今民間流傳最廣的一種說法。在關於孟婆的諸多傳說中,倒是這個說法頗具某種現實主義色彩。
  • 民間故事:與「醜」妻的前世今生
    梅夫人問僧人這是何物,僧人說道:「公子的前世非人也,而且有百年修行的神仙,但是因為貪戀人世間的兒女情長,迷戀一凡間女子,二人你痴我濃的在凡間生活,哪知此事驚動天庭,天庭派人抓走了他,臨走前,他將此物給予女子,告訴她,如若自己回不來,就將此物埋於一家院中,此物吸取天地之精華後,定能助她成仙,與他相逢。」
  • 故事:「傻女人」的前世今生
    人們常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前世今生,前世做的孽,就要這輩子來償還,就如同當今的社會,殺人償命,欠債還錢的道理是一樣的,今天要講的故事,就是一個女人的前世今生……三十多年前,鎮裡的大街上,擁擠的人群中,一個穿得破破爛爛,渾身惡臭的女人,滿大街的瘋跑,一邊跑,還一邊大叫著:「 還我孩子!還我父母!還我孩子!還我父母!
  • 前世今生文:前世冤家今世牽絆,用情至深,唯你至寶,本本高質量
    書荒必備前世今生小說:彌補前世錯,攜手今生緣,用情至深,唯你至寶,部部精選口碑佳。1.《悄悄》作者:織朱這是一個自閉症和他的黏人鬼一起看世間死別的故事,非常規靈異文。文筆很好,男女主性格也很討喜。遲到千年的佛系同居生活開始後,事情走向超出他的預想……師兄妹,玄學門派,前世今生,現代靈異,單元劇形式,總共五個故事,感情線較重,人設豐滿。女主隱藏病嬌屬性,黑蓮花,暗戀男主,寡言冷淡,外形美豔。
  • 故事二百零九:前世今生31、32
    故事二百零九:前世今生31、3231在我小的時候,我總是夢到我是一隻狗。這種感覺很強烈,在夢裡我就是狗的視角,想法也變成了狗。就是視角離地很近,而且會轉頭轉得很快去嗅。也沒什麼想法,就是經常和另一隻狗比誰先上樓梯,另一隻狗是只斑點狗。
  • 「女生臉上有酒窩,前世今生淚婆娑」竟與孟婆湯有關?古人的智慧
    民間還流傳著這樣一句俗語:「女生臉上有酒窩,前世今生淚婆娑」。為什麼會這樣說呢,對此還有兩個美麗的傳說,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但他們不知道的是,一旦跳入孟川河,可能要掙扎幾千年才能獲得生命的輪迴,而且,他們要帶著孟婆留給他們的記號去尋找他們的前世情人。
  • 《前世今生》
    僧人解釋道, 那具海灘上的女屍,就是你未婚妻的前世。你是第二個路過的人,曾給過他一件衣服。她今生和你相戀,只為還你一個情。但是她最終要報答一生一世的人,是最後那個把她掩埋的人,那人就是他現在的丈夫。書生大悟,病癒。
  • 民間故事:月老與孟婆的前世今生
    少女聽後恍然大悟,原來神的七彩靈光便是忘卻喜怒哀懼愛憎欲七情,原來她是忘不掉愛,她一隻愛著那個少年,原來自己的湯中只要加入一滴自己的眼淚便可使人喝後忘記今生的一切。她拿出那根繩子,牽住一頭,突然有一種強烈的感覺,她想起了他們過往的點點滴滴,她無比幸福,她不想成神了,因為她聽說神是沒有愛情的。看著繩子,她知道他居然要成功了,她瘋一樣去找他,她不能讓他成神,他們都不能。
  • 拉姆拉錯,前世今生總相逢
    有那麼一兩個瞬間,閉上眼,策馬奔騰,風馳電掣之感躍然腦海之間,或許這就是前世人生?靜默,祈禱,我們在這裡期望看到,遙遠而又飄渺的前世因果,從而反思今後的餘生該怎麼做才可以更快樂!無論如何,前世和今生,總會在某一時刻重逢,我們就這樣走完了一生。愛的真誠,恨得分明,前世今生,才會更加光明!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世間蒼生。愛你所愛,行你所行,不問收穫,只管耕種,總會有那麼一刻,如沐春風。對於前世的執念來源於今生的缺憾,認真度過生命的分鐘,才會迎來最後高光的劇終!
  • 前世的債應該今生償還嗎
    人家都說「前世因後世果」,在靈魂擺渡中其中一個故事《鬼妻》中就有這麼一段。秀秀和呂哲結為連理。而接下來就講述了女鬼的故事,原來這女鬼叫嫣嫣,在前世中是個有錢人家的大家閨秀,碰上了來進京趕考的窮書生呂哲,在接下來的相處中,兩人互生情愫,私定終身,呂哲還給嫣嫣寫下了婚書,說高中狀元便來迎娶嫣嫣
  • 民間故事:一段婚外情的,前世因緣,因果輪迴。
    她哭著向老和尚訴說著自己的故事,淚眼婆娑地問道:師父,我到底造了什麼孽,丈夫要如此對我,我真是不想活了!老和尚說:這樣吧,我給你講個故事吧,聽完你就明白了!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的上海,那是有錢人的天堂,很多富豪每天都過著紙醉金迷的生活。
  • 【文學天地】「失笑」的前世今生
    寫之前,先講一個小故事這個故事流傳很廣,每當想起那句「蕎麥地殺人了」,我就要失笑一回。方言具有濃重的地方特色,對於跨地域的人們交流來說,確有諸多不便,但因此就看輕自己的「母語」,那就有點妄自菲薄了。以晉語為根的商都話,在春秋戰國時期,那也是顯赫的官話之一,五霸中的秦晉及其後秦趙魏韓,其語言絕對是當時引以為傲的交際語。晉語流傳至今,雖有變遷,但語言中自有一股風流在。就拿「失笑」一詞來說,今日商都,誰個不知?
  • 山裡江南,前世花戀!《夜書·今生緣》驚豔開演!
    沐貴與花神為愛堅守,經過幾世緣起緣滅,今生續緣,最後團圓。>浸式光影演藝依託山裡江南迷人的山水以「緣」為主題結合絢麗的音效、影像搭配完整的故事軸線(沐貴與花仙的純美愛情故事)開啟一場沉浸式的光影演藝之旅
  • 前世今生文,墨寶非寶的美人骨,是辭的《謝卻青山》,你喜歡哪本
    《謝卻青山》作者:是辭屬性:前世今生文,前世親叔侄+民國+BE,今生偽叔侄+現代+HE,年齡差十幾歲,文筆好劇情佳,入手不虧。簡評:前世民國時期南方戰亂,女主父親心疼小女把她送到男主這裡避亂,男主是女主的小叔,女主無法控制的對男主動了心,彆扭固執的從不叫他小叔,小心翼翼的試探關懷著他,為他做了很多事情。
  • 別枝,古言甜寵文,前世今生,嬌軟貌美女主,深情腹黑男主
    《別枝》作者:荔枝很甜嬌軟膽怯庶女VS腹黑深情男主關鍵詞:前世今生,非重生梗概前世,男主為帝,女主是受訓前來引誘的奸細,兩人雖然相愛,卻也誤會重重,最終天人兩隔。今生,男主難忘前塵,始終追尋畫中人。女主卻忘卻舊事,是一個謹小慎微的庶女。意外相逢,男主排除萬難將女主迎進中宮。女主落水恢復前世記憶,在女主哥哥的助攻後,與男主解除前世誤會。
  • 新鄉南太行民間傳說故事系列之老爺頂的前世今生
    新鄉南太行民間傳說故事系列之老爺頂的前世今生 八裡溝風景區的南山上有座山叫「鐘山」,鐘山下還有塊巨大的石頭叫「鍾馗石」。只是鐘山易見,鍾馗石卻不易見。
  • 故事:民間故事:仙徒王昭
    申道子說,你的前世本就應該成道,但執著於世俗間的樂趣,貪圖酒色,最終引火燒身,你的妻子因救你而死,我本想引你入正道,但你醒悟時卻無修道之心,只耿懷於對你妻子的愧疚,發誓要歷經三世折磨自己來補償這份虧欠,臨死前,我用竹仗敲打你的後背作為記號,難道你身上沒有這樣的胎記嗎?
  • 故事:民間故事《孟婆的傳說》
    關於這位仙人,民間有許多傳說,稱她常駐在奈何橋邊,專門為所有前往投胎的靈體提供孟婆湯,以消除他們前世的記憶。那麼,這位孟婆究竟是何許人也?有人說孟婆就是大名鼎鼎的孟姜女,對此,還有一個感人的故事呢。並讓她在奈何橋畔熬製孟婆湯,讓參與輪迴的陰魂們忘記前世的一切。即所謂:「前世已了,今生善惡唯本心所念。」
  • 民間故事:秀才前生
    李生在睡夢中做了一個很長的夢,夢見他前世怎樣出生長大,如何發跡,幾個兒女,最後又是如何死亡,都十分清楚。李生醒來後,猶如脫胎換骨,始終認為自己現在就是自己的前世。自己就是蘇永寧,家住青縣,有一子喚蘇仁,前世經營米鋪和茶的營生。偏偏河間與青縣相鄰,李生一刻也不能等,連夜奔向青縣而去。剛進城,李生就對附近的景物十分熟悉,恍如隔世一般,他來到前世住的宅院前,請求拜見主人,守門的僕人見他如叫花子一般,本不想搭理他,直到李生說出蘇仁的乳名,僕人才前去通報。
  • 橙子雨的純愛文:前世今生梗,非你不可的痴情小甜餅
    《釋靈陰陽錄》作者:半盞茗香本文由一個個小故事串聯,有悲、有喜,有讓人心暖的主寵情誼,有讓人唏噓的男女之情,有讓人萌化了的萌貓與小紙人,有令人感動的師徒之情,還有讓人會心一笑的同門情誼……本文故事節奏明朗,文筆自然流暢,緩緩道出人間百態,值得一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