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民間故事《孟婆的傳說》

2020-10-30 蔣辣子故事集

農曆九月十三,是孟婆神誕。關於這位仙人,民間有許多傳說,稱她常駐在奈何橋邊,專門為所有前往投胎的靈體提供孟婆湯,以消除他們前世的記憶。

那麼,這位孟婆究竟是何許人也?有人說孟婆就是大名鼎鼎的孟姜女,對此,還有一個感人的故事呢。

秦朝年間,秦始皇大興土木,修建萬裡長城。許多壯年男子都被徵調到工地,孟姜女的丈夫也在其中。但是,孟姜女的丈夫體弱多病,經不起沉重的勞務,只堅持了幾個月就累死了。

孟姜女聽到噩耗後,悲痛不已。她跑到長城邊,趴在牆上大聲哭泣。突然間,雷聲大作,長城轟然倒塌。孟姜女見長城之下屍骸無數,心中一陣刺痛,知道自己的丈夫也在其中,便急切地翻找了起來,卻一無所獲。

此後,孟姜女天天以淚洗面。

一天夜裡,她夢見了一個老神仙。這老神仙給她開了個藥方,讓她按藥服用,便能忘記痛苦。孟姜女醒來後,方知是場幻夢,但她還是按照老神仙藥方,熬了一壺藥湯,喝下後,她便忘卻了那段痛苦的記憶。

後來,她便用這種藥湯治療那些有痛苦記憶的可憐人,讓他們重新振作起來。

轉眼間,幾十年過去了,美麗的孟姜女變成了老婆婆,大伙兒都親切地稱她為孟婆,她熬製的藥湯就叫做孟婆湯。

天帝聽聞她的善行後,非常感動,便免了她的輪迴之苦。並讓她在奈何橋畔熬製孟婆湯,讓參與輪迴的陰魂們忘記前世的一切。即所謂:「前世已了,今生善惡唯本心所念。」

蔣辣子原創作品,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民間故事——孟婆的前世今生
    按照中國古代神話傳說的說法,人的肉身是不常在的,常在的只有法身,也就是靈魂。為了保持平衡,世間萬物都將在神界、人界和冥界這三界輪迴,循回往復。而人死後進入冥界有一個重要環節,那就是忘卻前世,這就不得不提到一位傳奇的女性——孟婆。
  • 盤點錦繡緣中孟婆月老神話愛情故事《第一期》
    孟婆,是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人物,常駐在奈何橋邊。她為所有前往投胎的靈體提供孟婆湯,以消除鬼魂的記憶。在中國的古代傳說裡,孟婆是地府中專司掌管將生魂抹去記憶的陰使。這一說從元朝開始廣為流傳,到明清時期多見於文人筆記之中,亦是至今民間流傳最廣的一種說法。(三)孟婆生於漢代,自小研讀儒家書籍,長大後,開始念誦佛經。她從不回憶過去,也絕不想未來,只是一心一意地勸人不要殺生,要吃素。一直到她八十一歲,依然是處女之身。她只知道自己姓孟,於是人稱她為「孟婆老奶」。後來,孟婆老奶入山修行。
  • 民間故事傳說——金牛山的傳說
    一直想寫一些民間傳說,因為隨著電子產品的普及,生活發生了巨大改變,我的父親一輩小時候的樂趣就是坐在大街上曬太陽,聊天,然後聽老一輩的講光怪陸離的故事,而我小時候最喜歡的就是搬個小板凳坐在電視機錢看動畫片,而現在的小朋友們或抱著手機看各種動畫視頻,或拿著學習機聽一些小故事,或者對著圖畫書聽媽媽講書裡的故事,而一些民間的故事反而隨著時間的推移被歷史遺忘,我個人一直很喜歡這些民間的傳說,我小時候為了聽我爸講故事可以任勞任怨給家裡幹農活的
  • 黃泉路上,忘川河畔的孟婆之謎
    "在中國的古代傳說裡,孟婆是地府中專司掌管將生魂抹去記憶的陰使,根據資料顯示,關於孟婆的由來,民間出現最多的通常有三種說法這一說從元朝開始廣為流傳,到明清時期多見於文人筆記之中,亦是至今民間流傳最廣的一種說法。在關於孟婆的諸多傳說中,倒是這個說法頗具某種現實主義色彩。
  • 美麗少女孟婆的愛情故事
    奈何橋上的美麗少女,一個關於孟婆的愛情故事歲月漫漫,人間千年的情感纏綿,有人不禁要問情能否長久,情能走多遠.在沒有孟婆的故事前,奈何橋上的一碗忘情水告訴你,情終於此,在孟婆出現後,她又告訴你情可永恆!就這樣孟婆在奈何橋上做起了發放忘情水的工作,正如閻王說的那樣,所有通過奈何橋的人都是那麼的黯然,一樣的表情一樣的神色,仿佛前世的所有都與他們無牽連,直到一天他上了奈何橋,孟婆看到非常欣喜,可是他一句話也不說,一個表情也沒有,喝過了孟婆湯後,頭也不回的走了。孟婆呆在那裡,百般滋味在心頭。她沒有落淚,她的心充滿了怨恨!
  • 關於月老、孟婆、閻王的故事
    他氣衝衝地跑過去跟閻王、孟婆理論月老:閻王你他麼的是故意的吧閻王:沒錯月老:為什麼閻王:年末了,衝業績月老:孟婆,你他麼的也是故意的吧孟婆:沒錯月老:為什麼孟婆:年末了,衝業績孟婆:對,你要是別辦好,你就等著被吊在奈何橋吧。月老:行吧!行吧!你兩不就是想要對象嗎?包給我了。
  • 神話傳說:忘川河孟婆湯的傳說
    中國的古代神話傳說裡,孟婆是地府中主要負責把生魂抹去記憶的陰使,關於孟婆的由來,民間流傳最多的通常有三種說法:這一說從元朝開始廣為流傳,到明清時期多出現在文人寫的書籍之中,這種說法也是至今民間流傳最廣的一種說法。在關於孟婆的諸多傳說中,倒是這個說法比較切合一點現實。
  • 孟婆的來歷——渴望遺忘卻又難以割捨的矛盾產物
    傳說中,冥府有一條路叫黃泉路,黃泉路連著忘川河,忘川河上有一座奈何橋,橋邊一個土臺,叫望鄉臺,望鄉臺邊,一個婦人在此處守候數千年,世人稱為——孟婆。傳說中的孟婆神來自於西漢的一位孟姓女子,自幼熟讀四書五經,並對佛經有很深的見地,最後竟做到了,凡是過去的事不思,未來的事不想的大境界。
  • 沂蒙民間故事:蒙山狐仙報仇的傳說
    《庸盦筆記》(盦an)是清代人薛福成編撰的一部筆記題材的書,中間收錄了很多民間傳說故事,有一些故事就是以沂蒙山區作為背景。其中,蒙山狐仙報仇的傳說,是比較有名的一篇,本文就給大家簡要介紹一下故事的內容。蒙山,拔起於魯中大地,龜蒙頂是蒙山的最高峰,海拔1156米,為山東省第二高峰。這裡山水相依,空氣清新,草木繁盛,在古代是很多動物的棲息地。其中,就有不少狐狸。
  • 孟婆為什麼這麼火?
    孟婆何許人也?她是中國眾多迷信傳說中一個老太婆而已。傳說當人死後,靈魂就要進入陰間鬼門關,那裡有一條河叫忘川河,河上有座橋,叫奈何橋,橋邊有座土臺,叫望鄉臺,孟婆就在橋臺邊擺免費地攤,讓每一個經過這裡的新鬼怨靈都喝上一碗湯,叫孟婆湯,喝了這碗孟婆湯便忘記了生前所有歡喜痛苦,帶著一片空白,憑著各自的業力,經過六道中的輪迴,去投胎轉世,重新做人。
  • 《靈魂擺渡黃泉》#一個關於孟婆的虐戀故事#孟婆湯
    多為女人身,多智善謀具殊色,好食鬼,善烹湯孟婆湯以八淚為引歷久方成異香可通九霄凡鬼飲之,前世皆不復記大家好,今天給大家帶來一個不一樣的孟婆故事她叫三七,是一個孟婆,那時她只有三百歲十分年幼。他帶來了曼殊沙華的種子,但孟婆拒絕了,在打鬥中他殺死了孟婆。但孟婆臨終前,卻不讓三七為她報仇,因為這樣也是對她的一種解脫方式。
  • 不一樣的民間傳說故事
    民間故事話牛郎 早年,在離西湖不遠的地方,有一戶人家,這人命苦,自幼父母雙亡,長大後以放牛為生,人稱牛郎。 此事也感動了民間的喜鵲,每年七月七日,它們成群結對,前往天河搭起鵲橋,讓夫妻二人相會。所以,七月七日這天,民間找不到一隻喜鵲。 民間這樣說的,我遵重原述寫的,如有不合邏輯之處,請不要叫真,民間傳說故事而已!
  • (民間故事)牛郎山的傳說
    牛郎山的傳說 文/史 權 話說農曆七月初七這一天,牛郎織女在人間幸福的生活,被天上的王母娘娘發現,就派天兵天將下凡抓回織女。天兵天將強行帶走織女升天,牛郎聞訊肩擔兒女、身跨神牛在後面緊緊追趕。王母娘娘站在雲端,拔出頭上的銀簪揮手劃了一條銀河,隔斷了牛郎的追路。
  • 民間故事:月老與孟婆的前世今生
    下及黃泉,孟婆熬清湯,解一世情仇執著。相傳鴻蒙初開,女媧造人,凡間之人都想成為神。一天,神來到人間,發現一男一女。男的是一位少年,蒼白的長髮隨風而起,墨色的長裙染上了幾分悽冷。女的是一位少女,墨色的長髮無風而起,素白的衣衫憑添了幾分悲寂。
  • 「姑鳥」的傳說(民間故事)
    奶奶摸摸我的頭,坐在我身旁,給我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在舊時候,有一年因天災人禍,到處鬧饑荒,人人吃樹皮、挖樹根吃。為了一口吃的,人們已經紅了眼。我記得當時聽完奶奶說的這個故事後,心裡又難過又害怕,難過的是那兩兄妹被人們害死了,怕的是聽到「姑姑…」的叫聲會有人死。這也只是民間傳說的故事,至於奶奶說的一聽到姑鳥的叫聲就會有人死也不可信,不過在鄉下人們如果聽到姑鳥的叫聲,還是會拿小石頭把它趕跑的。
  • 石母峪(民間傳說故事)
    石母峪(民間傳說故事) 黎青屏顏萍搜集整理王母娘娘派九女下凡,管理人間,交待:風颳到山裡,雨下到川裡。九女聽成了:風颳到川裡,雨下到山裡。王母娘娘親自下凡察看,風颳在川裡,雨下在山裡。擰住九女耳朵,一擰,用勁大了點。一隻耳朵擰掉了。
  • 膠東民間故事:萊陽籍明朝忠臣左懋第傳說二則
    古人都敬仰忠義之士,往往會把他們「神格化」,關公顯靈這樣的神話故事不勝枚舉而與左懋第相關的,也有一些民間傳說。本文就簡要介紹其中的兩則。第一個傳說,講述的是左懋第生前的一件奇事。在古人的眼裡,大人物通常都是天星下凡,一般的「鬼怪」在他面前都要低頭。這則故事記載在清人王士禛的《池北偶談》當中,大概情節是這樣:左懋第在萊陽老家有一位堂兄弟,家中常有「狐仙」出沒,後者感到煩惱,但有沒有對策,在給京城的左懋第寫家書時,提到了此事。
  • 孟婆是美女還是老人,沒喝孟婆湯的人有什麼標記?背後故事很悽美
    中國流傳著很多神話故事‍‍,關於天上地下的神仙。‍其中一則故事是說,在黃泉路上有一位名叫孟婆的人。孟婆是黃泉的主人,去黃泉投胎的‍‍靈魂‍‍,大都要喝一碗孟婆湯來‍‍忘記過去的記憶,‍‍然後歡歡喜喜地投胎去。
  • 故事|孟婆的故事,孟婆在奈何橋上給行人的是湯還是茶?
    孟婆生前是賣茶的,那時候她還不叫孟婆,叫孟姑娘。孟家的茶攤開在關外,專給來往的商人和士兵們賣一碗茶解解渴。只不過地府裡的人不再叫她孟姑娘,而是叫她孟婆,她在奈何橋邊規規矩矩的守著她的小茶攤,給每碗茶都加兩倍的茶葉,來來往往的鬼混都會抱怨說:孟婆,為何你的茶格外苦?孟婆笑著不說話。沒人知道她在等一個束冠長袍的軍師前來,縱使年月徑去幾番輪迴,他們認不出彼此,但他定能認出這茶的味道,然後像當年一樣,笑著對她說一句:不苦,好喝。
  • 三國故事之關羽的民間傳說
    除了這些宏偉壯觀的關公像,其實在民間,也一直流傳著許多關羽關二爺的傳說,那麼今天我們就一起聊一聊關二爺的傳說。(這個轉折是不是有點生硬了?)關羽文武雙全,忠勇無敵,一直廣受後世追捧,人們不僅建廟來祭祀他,民間還流傳著許多關公顯聖的傳說,甚至還被羅貫中寫進了《三國演義》裡面,最精彩的莫過於以下三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