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王朝》中的牛人周培公是否真有那麼厲害?哪些事件是虛構?

2020-08-19 九頭鳥漫談文史

周培公(本名昌,字培公),二月河小說《康熙大帝》及根據這本小說改編的歷史大劇《康熙王朝》中的一個重要角色,可以說是《康熙王朝》故事前期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周培公在劇中描述出來的非凡才幹也讓他在網友中有了相當強大的粉絲團體。

《康熙王朝》中,周培公有參與粉碎朱三太子叛亂,促使康熙在危急關頭立下皇儲,幫助康熙解決三藩的遷移難題,擔任撫遠大將軍剿滅蒙古察哈爾部的叛亂及勸降陝西提督王輔臣,製作《皇輿全圖》,向康熙推薦能解決臺灣問題的姚啟聖等等事跡,特別是獻《皇輿全圖》劇情,不但感動了劇中的康熙皇帝,也感動了萬千網友。

至少從謀略上來說,在《康熙王朝》中出現的各個歷史人物還沒有能超過周培公的,很多喜歡周培公的網友在電視劇和小說的影響下,都將故事中周培公的一切當成了歷史事實,連百度百科裡周培公的生平介紹中都有引用電視劇和小說中的描述,實際上真是如此嗎?

周培東官太小,沒資格成為康熙身邊的重要謀臣

百度百科在介紹周培公生平時,介紹其人是康熙帝身邊的重要謀臣之,且擔任過盛京提督這樣的要職。可周培公一生估計都沒有見過幾次康熙的面,原因也很簡單,他官太小,在電視劇中,蒙古察哈爾部叛亂時,康熙封周培公為正二品撫遠大將軍領軍出戰,但在真實歷史上,當時的周培公僅僅只是個七品小官,根據《清史稿》的記載:

昌,字培公,荊門諸生。好奇計。佐振武將軍吳丹有勞,以七品官錄用。圖海次潼關,以策幹之,客諸幕。

也就是說,周培公只是真正的撫遠大將軍圖海的幕僚,和電視劇中相符的歷史事實是,周培公的確參與並主導了勸降王輔臣,並因此功升為布政使參政,這個官職也僅僅只是個從三品官職,根本就達不到讓康熙看重到擔任謀臣的地步

周培公做過盛京提督?清朝從來沒有過這樣一個官職

周培公最終是在調任山東登萊道兼布政使後,和同僚搞不好關係,然後被罷官,徹底退出官場,人生結局是病死在家中。至於所謂的盛京提督,不但周培公沒有擔任過這個官職,而且,在清朝歷史上,就從來沒有過盛京提督這個官職

在清朝,提督這個官職是有講究的,它雖然是一地的最高軍事長官,但提督僅僅只是管轄綠營,也就是漢軍的軍事長官,唯一例外的就是管理京城防務和治安的九門提督,各地方上提督的管理權限就是管轄綠營漢軍,和當地駐防的八旗沒有任何統屬關係。

再來說盛京,盛京是清朝建國的老巢,自從清朝入關後,一直到晚清的二百多年間,包括盛京在內的關外東北地區一直都是清朝皇族留給自己的退路,是為了有那麼一天如果在關內待不下去了,還可以退守關外,清朝一直是禁止漢人出關居住的。

因此,至少在晚清之前,駐紮在關外的部隊和生活在那邊的老百姓,除罪犯(比如發配到更北邊的寧古塔外,全是以滿、蒙八旗為主,還有少量的漢八旗後裔,也就是說,在盛京居住和駐防的全是旗人,絕對不會有綠營漢軍出現在那裡,也就不會有什麼盛京提督。

除駐防的八旗普通士兵外,在盛京的最高軍事長官的官職稱呼是盛京將軍,而且,盛京將軍也不是周培公這樣的連漢八旗都不是的官員有資格擔任的,清朝歷史上,一共有九十三位盛京將軍,除最後一位趙爾巽是漢八旗外,其餘全是滿、蒙八旗和愛新覺羅宗室出身的將軍。

所以,周培公所謂的當過康熙重要謀臣和擔任過盛京提督這樣的一品(乾隆時期降為從一品)要職全是虛構出來的,同樣,小說和電視劇中描述的和周培公相關的歷史事件中中,也只有勸降王輔臣是真實發生過的事,其餘的也全是虛構出來,周培公沒有那麼厲害。

歷史上的周培公在清朝康熙年間只是個普通官員,他做過布政使,頂多算是勉強進入了高級官員這個團體,在《清史稿》中,周培公連單獨列傳的資格都沒有。至於二月河的小說中為什麼要把周培公虛構的這麼厲害?大概是因為需要有這麼個漢族官員在康熙的南徵北討中出大力,以顯示滿、漢一家親的和諧氛圍吧?

相關焦點

  • 《康熙王朝》中,蘇麻為什麼不願意嫁康熙?
    二月河的一部康熙大帝,成就了康熙王朝這部經典的電視劇。歷史是歷史,小說是小說。但是我們一可以在小說中窺探歷史,將歷史當成真實的演繹! 蘇麻喇姑在康熙王朝中是一個神奇的存在,淡薄名利,看淡後宮的爭鬥,最終還是沒有嫁給康熙。
  • 《康熙王朝》幫康熙做得越多,就會死得越慘?
    《康熙王朝》看起來像是歷史正劇,可稍微對照一下真實歷史就會發現,這部劇更像由同人小說改編。在看完電視劇之後,細細品味就會覺得劇中的康熙用人真的很厲害,但他要自己做事還真差點火候。《康熙王朝》中把周培公這個角色拍得太厲害了,後來也把他寫得太慘了。
  • 《雍正王朝》的官員設定和正史有哪些不符?哪些設定不正確?
    但就算如此,《雍正王朝》也只是一部電視劇,有著因劇情發展、人物設定等具體需要而進行的藝術加工。其中,劇中角色的官職設定,較之正史就有著較大改動。康熙五十六年,出身江蘇富戶的李衛,「捐資」買了一個「員外郎」的官銜,基本相當於現在的國家部委副司長,正式踏入仕途。康熙五十八年,李衛在康熙朝的仕途走到了頂點——「戶部郎中」,基本相當於現今的財政部某司司長。也就是說,《雍正王朝》為李衛遠赴四川擔任知縣、糧道的官職設定,全部是錯誤的。
  • 《康熙王朝》如果強娶蘇麻喇姑,會有什麼結果?
    剛剛又追完《康熙王朝》,感覺劇情到了後半段好像要給《雍正王朝》騰路似的變得有些「虎頭蛇尾」。特別是到了後期,康熙的冷酷無情看著就讓人憤怒。此時的康熙絕對是一個好皇帝,但他也成了一個完美的機器。但大家也都清楚,《康熙王朝》改編自小說,並非真實的歷史,可能真正的康熙並不是這樣。特別是歷史上真實的蘇麻喇姑要比康熙大得多,也根本不存在今天要說的這個話題。
  • 《康熙王朝》孝莊是收買人心的高手!
    《康熙王朝》中,孝莊真的是認可蘇麻喇姑才這樣說嗎?至少這不是主要原因。她不是真的想抬高蘇麻的身份,只是想通過這種方法,讓蘇麻更加盡心服侍康熙。作為藝術化的歷史作品,《康熙王朝》當然無法做到跟歷史記載的一樣。
  • 《康熙王朝》中,明珠接過李光地給的窩窩頭後,為什麼說有內奸?
    《康熙王朝》中,明珠接過李光地給的窩窩頭後,為什麼說有內奸?康熙皇帝最忌憚的就是朋黨,明珠的倒臺意味著康熙皇帝要對朋黨動刀子了,這一點,像索額圖這樣的老滑頭不可能沒有感知,所以就在北京城內鼓動皇太子胤礽提前登基,而登基的前提,就是讓前線的康熙皇帝不得善終。
  • 《康熙王朝》太子胤礽與鄭春華的孩子被「狸貓換太子」生了下來
    珠胎暗結,宮闈亂倫在《康熙王朝》中作為康熙年間在位四十餘年的皇太子,胤礽這太子位做的憋屈,眼見自己的皇阿瑪老當益壯肚中的孩子會不會被偷梁換柱隨著鄭春華被罰,太子胤礽也被廢,這件事似乎也完結了,但是後來十三阿哥胤祥仗義解救鄭春華,讓這件事有了後續,讓鄭春華徹底成了扳倒太子黨和四阿哥胤禛的棋子,讓各方勢力拼命爭奪。那當初她肚中的孩子是否也會被別人惦記,畢竟這個孩子血統比母親要重要。
  • 賈探春,可能就是《康熙王朝》裡的藍齊兒,而趙姨娘則是榮妃
    又比如說,能把康熙扒灰一事寫進清史嗎?顯然也不能!不過有一種辦法,我們可以先從破解人物原型入手。明白了誰影射清宮裡的誰,那麼就可解讀該事件的參與者和事件經過。比如說賈寶玉,在《紅樓夢》裡有「寶二爺」之稱,他其實影射康熙帝第二子——太子胤礽。賈環在《紅樓夢》裡被王熙鳳稱之為「老三」。那麼,他很可能影射康熙帝第三子——胤祉(1677年3月23日—1732年7月10日)。
  • 《雍正王朝》:為什麼康熙都放過鄭春華,雍正卻一定要她死
    那雍正到底有多腹黑呢?今天我們就借雍正王朝中鄭春華之死,這一案例給大家剖析剖析。鄭春華在劇中的第一次亮相,就是在雍正王朝的開局,而且還是和太子苟且,當時正是奪嫡之爭的關鍵時期,太子還在幹這種事,可見他的心是有多大。鄭春華作為康熙的妃子與太子偷情,雖說兩人並沒有血緣關係,但這麼做終歸是有違倫理。所以,這也從側面預示著太子即將被廢。果然,阿哥們在熱河狩獵期間,康熙發現了太子與鄭春華的姦情,成為了一廢太子的導火索。
  • 如果拿《雍正王朝》跟正史對比,哪些人物的官職設定並不正確?
    康熙四十七年,一廢太子時,僅為四品官銜的張廷玉正在「服孝」,沒機會更沒資格參與新任儲君的舉薦。康熙六十年,張廷玉升任吏部侍郎,這也是其在康熙朝的最高官職,一個正二品的國務委員兼副部長,和其劇中「朝廷宰相」的官職設定相差甚遠。
  • 讀二月河歷史小說康熙大帝,這三件意難平之事,16年後仍難忘懷
    當時二月河的《康熙大帝》、《雍正皇帝》和《乾隆皇帝》「落霞三部曲」,早已面世、再版。康熙王朝和雍正王朝電視劇都已經拍完好多年了。當時沒關注過劇,後來看了一點,發現還是文字的魅力大。二月河小說的恢宏和細膩,電視劇真不及萬一。
  • 《雍正王朝》品讀:手握重兵的允禵為什麼不起兵反抗?
    在電視劇《雍正王朝》中,雍正在繼承了皇位之後火速派圖裡琛馳往甘州,命令時任大將軍的允禵交出大將軍印信並回京給康熙奔喪。允禵聞此消息如晴天霹靂,他不相信康熙臨終前把皇位傳給了雍正,他覺得皇位本應是自己的。所以氣急敗壞,一路上先是質問圖裡琛,而後又大鬧靈堂。
  • 《雍正王朝》:鄔思道是大清國的諸葛亮?其實大智另有高人
    在《雍正王朝》裡面我們可以看出心術最厲害的幾個人,有康熙帝,有佟國維,有張廷玉,還有鄔思道,而鄔思道正因為布局四爺一步步走上帝位顯得特別的神秘和出彩。康熙讓弘曆說,弘曆的一席話:「王公說的不對,他說不射殺動物是慈悲胸懷,那皇爺爺一生射殺那麼多動物就不是慈悲胸懷了嗎?」嚇得老四跑上來跪下,讓弘曆住口。
  • 《康熙王朝》容妃:刷了27年馬桶慘死,明明最受寵為何淪落至此
    《康熙王朝》第45集,康熙皇帝要廢除太子胤礽,這是他從國家角度考慮,做出的必須要做的決定。但他怎麼也沒想到,出來阻礙自己的,並非朝臣,而是自己最愛的女人——容妃。從《康熙王朝》的故事情節中可以看出,即便康熙是一國之君,是說一不二的皇帝,可是,他也有太多的身不由己。
  • 鹿鼎記:風際中之後,天地會中還有康熙的線人,這人究竟是誰
    第一主角韋小寶的多料間諜身份是大家都熟知的,只是有那麼一點兒戲,充滿著胡鬧。神龍島的毛東珠假冒太后,在紫禁城長年潛伏,這就很有些看頭。而天地會中的風際中叛徒身份的揭露,很有些讓人猝不及防,也是說不出的精彩神秘。
  • 看《康熙王朝》品味人生百態之四:忍字背後的爾虞我詐
    故事背景:《康熙王朝》中康熙親政到除掉鰲拜一段可謂整個劇情的第一次高潮。面對這種情形,孝莊給康熙出的對策就是一個「忍」。鰲拜他們在康熙登基大典上要換掉司儀漢人魏承謨,孝莊同意了,康熙忍了;鰲拜要換掉康熙的老師魏承謨,孝莊批准了,康熙也忍了;鰲拜在外圈佔土地,孝莊假裝不知,康熙也忍了。這些忍的結果就是朝堂風平浪靜。如果不能「忍」,則會波濤洶湧。
  • 在金庸的《鹿鼎記》中,韋小寶歷史上是否有此人?揭秘歷史真相
    而《鹿鼎記》中韋小寶一角更是深受人們喜愛。但在歷史中是否真的有韋小寶此人或是其歷史原型呢?接下來我們來分析一下。韋小寶揚州人,母親韋春花是娼妓出身,隨後韋小寶被茅十八帶到北京,偶然進入皇宮結識少年康熙,隨後幫助康熙帝擒鰲拜,加入天地會拜陳近南為師,一路平步青雲,隨後前往五臺山探望順治帝解救順治。
  • 《康熙王朝》第一集就揭露出的真理:與其坐以待斃,不如主動爭取
    《康熙王朝》一開場,就是8歲的玄燁和師傅及伴讀之間發生的趣事,那時,大清王朝的皇帝還是順治帝,這個一心向佛的皇帝,終於忍耐不住,想要把皇位傳給下一代,自己從此一身自由無牽絆。在這一集裡面,康熙就早已展示出了過人的天賦,以及備受喜愛的地位。
  • 《雍正王朝》中八阿哥不是非常聰明麼?那他為什麼還送康熙死鷹?
    我們只看《雍正王朝》對此事的描寫。八阿哥確實扣住了老十四送給康熙的「壽石」,並且,撬開了盒子,將手伸進了盒內。等到康熙爺做壽當天,再打開時,卻成了一隻死鷹!再加上,死鷹被打翻在地後,老九老十兩人一副唯恐天下不亂的架勢,我們可以斷定肯定是老八將壽石換成死鷹!
  • 雍正王朝:雍正真正的敵人一直在潛伏
    雍正王朝這部局相信大家都看過,焦晃老師扮演的康熙皇帝舉手投足間霸氣盡顯,唐國強老師的雍正皇帝也是精彩絕倫。當然,這是小說中虛構的一位人物,但正是這樣一個人,把故事線完美的串聯了起來,試想,如果沒有鄔思道這個角色,雍正在電視劇中的「逆轉」,怕是找不到原因來解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