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熱播的電視劇《三十而已》,通過不同人設,不同性格的三個三十歲的女性,講述了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人生中的種種不如意,令當下很多人都覺得生命或可期,我們才不過「三十而已」!
我沒有讀過該小說,現在追劇到第28集,三位主角的各自人生在三十歲時都迎來轉折,或好或壞都是自己的生活,做為朋友的建議可能並不正確,但是朋友的陪伴卻是最能夠治癒一切的良藥!
劇中的三位閨蜜,是現實生活中的很多人物的縮影,她們是引起觀眾共鳴的地方,也是我們引以為戒的實例。而現實中我們的「三十而已」,可能大多是追劇後產生的短暫「衝動或不甘」,而我們並沒有劇中人物的光環,「不過而已」或許是大多數人都不能真正說出口的...
顧佳的角色在現實中應該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可以說是「上的了廳堂,下得了廚房,抓得了小三,打得過流氓」的理想家庭伴侶!
從小在單親家庭長大的她,獨立又強勢,丈夫是典型的理工男,家庭和事業都是由她為主來操持。在自己事業小成時,為了家庭,成為了專職媽媽。自己有明確的生活追求,沒有被家中的瑣事壓倒,更磨練出了「能扛能打」的性格!
這樣的女性是所有事業男的福音,因為有她,自己會鬥志昂揚無後顧之憂的勇往直前,但這樣的女性卻也因強勢而會讓自己的男人覺得太過於緊繃,抵不住想要去找人洩壓。劇中,丈夫在顧佳的鞭策下將公司越做越強,家庭在顧佳的規劃下越來越好,一切看似順風順水的幸福生活,卻在顧佳將要三十歲時產生了轉機。
由於走「太太圈」的「捷徑」,在為公司得到了遊樂園的訂單後,盲目投資了虧損的茶廠,讓家庭資金周轉困難承擔著風險,由於自己的強勢,讓「襁褓」中的丈夫被「綠茶」乘機拐走。茶廠危機和家庭危機在接下來的劇情中將要上演...
鍾曉芹的角色在現實中可能相對來說都比較平淡,可能大多都沒有電視劇中的那樣轉變,在經歷婚姻後就會變得成為另一個人,或不甘、或埋怨…
身為獨生女,從小到大一直在父母身邊,自己並沒有什麼明確的規劃和目標。由於父母給予了太多的關愛,感恩世界,只希望自己能夠達成父母所願,能夠被身邊的人喜歡,隨遇而安,平淡一生!
這樣的女性對於大多數強勢、寶媽型的男性來說非常喜歡,因為她們會讓我們覺得可愛,想要保護,會按照我們的意願,讓我們覺得滿足,似乎只要我們能夠給予她足夠的呵護,她們就會永遠快樂。
劇中,她嫁給了一位事業編的「寶媽」丈夫,不用為家庭瑣事操心,活得依舊像沒有結婚一樣開心,但卻在將要三十歲時,因為孩子與丈夫產生分歧,最後在自己三十歲生日當天與丈夫提出離婚…
這樣的人設在現實中可能相對顧佳角色來說較多一些。
很多家庭在組建時,大家並沒有明確的想法,或是因為短暫甜蜜期的愛情,就定下終身。會因為自己的一廂情願,就把所有人都當成「父母」對待,會認為自己只要聽話,能夠保持穩定,別人就會像父母一樣對我們疼愛、保護、放任!但現實中的很多不確定因素,總會給「傻白甜」的我們創造出來很多問題,而除了我們的父母會為我們無私奉獻、做後盾,其他人可能並不會一直為我們的錯誤或任性買單!
一旦如此,我們「傻白甜」的性格就會產生扭曲,在我們得不到初遇時的被關愛時,我們覺得失落,會否認所有,會將以前的幸福都當作不幸。離婚後的鐘曉芹,在同事鍾曉陽的關懷下,投入新的懷抱,而當過了新鮮感的愛情甜蜜期後,她會不會又將迎來一個「分離」...
王漫妮的角色可能是現實中大部分人的遭遇,人到三十,工作穩定,不敢生病、不敢離職,期待著能夠相遇命中的「TA」,卻總是歷經磨難,到頭來還是發現自己在原地徘徊!
選擇「上漂」的生活,遠離家中的親人朋友,想要美好的生活,期待美好的相遇,但卻發現,生活總是那麼無可奈何,自己的努力只是讓自己能夠活著,自己想要的生活卻總是那麼遙不可及,盲目、自卑!
這樣的人設,原本可以這樣平淡的活著,但不甘平庸的我們卻總是覺得要抓住機遇,珍惜相逢,期待相知,當別人比身邊的一般人對我們多出那麼一點點關心,我們就會覺得是莫大的幸福,盲目樂觀,放下戒心。
王漫妮在劇中工作上盡心盡力,看似事業一帆風順的路上遇到了「心中的王子」,三個回合就放下了戒心,認定他為一生的伴侶,願意為他成為一個不婚主義者,想要佔有,想要陪伴!然而,迎來的也將是刻骨銘心之痛,被當小三,被拋棄,最終選擇放棄了上漂的生活,在自己將要三十歲時,回到老家,想要重新開始...
當然,每個人的心中都會有「夢」,追夢的我們並沒有錯,只是當我們感覺自己經歷了萬般苦難,我們要麼是太過於期待美好,以至於我們很容易放鬆警惕;要麼我們就把自己包的嚴嚴實實,怕會讓自己失去什麼。但往往如此,我們越是是會得不償失,要麼因放鬆警惕而得到了更多的苦難,要麼因謹慎而錯失了更多的機緣,而真正該有的狀態該是怎樣呢?
而電視劇中人物的主角光環總是會讓她們成為現實中那些萬裡無一的存在,現實中的我們並不會像她們那樣勇敢、智慧、敢拼敢幹,我們能夠做到的可能更多的都是默默承受,隨遇而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