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榮光
無錫的竇榮光,是道光鹹豐年間的大俠。他長得四方大臉,身材魁梧。吃飯用一尺長的銅筷子,用來當武器刺人,從不落空。他也以自己的武力沾沾自喜。
他在山東遊歷的時候,走到一個地方,這裡民風狡詐彪悍,強盜很多。有些歹徒在僻靜的地方開旅店,誘殺過路客商,劫奪財物,當地人把這樣的客店叫黑店。竇榮光見多識廣,能區分出哪個是黑店。有幾次,他假裝住宿,殺強盜燒黑店,自己一點沒受傷,所以認為強盜們也不過如此。
某一天傍晚,竇榮光路過泰山腳下,看到路旁有家客店。心下猜疑,這裡很僻靜,店家在這開店,不怕強盜,應該是家黑店。於是進去住宿。進了門,看到櫃檯後有個老叟,雪白的鬍鬚擋在胸前,一隻眼睛瞎了。牙基本掉光了,口水掛在嘴角,說話也口齒不清,好像又老又病。幾個跑堂夥計貌似也很普通,沒有高手。
夥計把他領到裡面,只有兩間客房。西面的住了兩位女子,一個二十多歲,一個十四五。燕地口音,看樣子像跑江湖耍雜技的。東面的客房已經有個和尚住在裡面,看樣子好像會武功。夥計安置他和那個和尚一起住。然後逐個問旅客們吃什麼飯,兩個女子不吃,和尚要了很多肉和面,竇榮光要了和尚的一半量。
送來飯後,和尚一邊吃一邊打量竇榮光,看了一會說:「出家人飯量這麼大真是慚愧,你能吃多少?」竇榮光心不在焉的回答:「是你的一半。」和尚又說:「你知道危在旦夕嗎?」竇榮光一驚,對和尚重視起來,認真的說:「我看這像家黑店,但是沒發現有高手。」和尚又說:「你沒看到櫃檯後面的老翁?他是個大盜,可不是個好對付的人。」竇榮光誇口到:「不好對付又能怎麼樣?我殺死的強盜多了,還會怕一個殘疾衰老的垂死老叟?」和尚笑起來,再次說:「知道你不是普通人,但願今晚平安無事!」
竇榮光看和尚好像比自己還強壯,聽他這麼說,也隱隱有些擔心。熄燈後,睡不著,而和尚已鼾聲如雷。
半夜,起了風,聽到門外有打鬥聲。和尚一躍而起,趴在門縫上看了好一會兒,然後閃開讓竇榮光看。他貼在門縫上向外觀望,只見院子裡兩道劍光,像閃電一樣飄忽不定。這才知道剛才的風聲是有人快速舞動寶劍形成,不由大驚。和尚推倒後牆,竇榮光跟著他跑到後院,院牆很高,和尚躍上院牆,跳到牆外。竇榮光也向上跳起,差了一尺,掉落回院內。再次跳起時,西屋那個少女也跑到這裡,飛起一腳踢在他臀部,竇榮光借力跳出牆外。和尚責備說:「你怎麼這麼笨!」
竇榮光不敢出聲,跟在和尚後面飛跑,看到和尚爬上路邊一棵大樹,他也趕緊爬上去。只見一道白光在前,一道白光在後,也奔這個方向而來。竇榮光嚇得差點掉下去,緊緊抱著樹枝絲毫不敢動彈。和尚從懷裡拿出一個鐵缽,對著其中一道劍光扔去。兩道光芒一閃,停下來,只見那個二十多歲的女子手裡拎著客店老翁的頭。
過後,和尚非常誠懇的勸竇榮光回家,說:「你看不出敵人的強弱,自以為高強,不回家早晚會丟了性命。」
竇榮光回到江南,不再出遊。他曾對人說:「唐朝的劍仙,像聶隱娘,空空兒等,聽說他們殺人只看白光一閃,已經取人首級。我那次看到強盜老叟追逐那女子,二人都是運劍如風,身形幾乎被劍光擋住。我猜古代的劍仙也是這樣,不是有法術,只是舞劍特別快,別人只看到白光,看不到用劍的人。」
【原文】無錫竇榮光,清道鹹間大俠也。巨膊廣顙,為人甚魁碩有力。飯以銅箸,長才盈尺,然持擊剌人,無不中要害,雖壯夫立蹷,頗以此自雄。
挾伎遊山左。山左地處南北衝要,民情佼桀,多業盜,往往張肆僻地,誘過客宿,伺夜半殺之,而取其貲,無得脫者,土人謂之黑店。榮光作客久,頗曉其情偽,能刺得黑店所在,偽宿,伺有變,輒設計誅盜而火其居。如是者非一矣,輒未嘗遇害,頗輕盜,為無足當意。
一日,道泰山下,日曛,睹當路有肆,心異其僻處而無畏盜,意黑店也。就宿焉。入其肆,見門左一老叟,箕踞計櫃,須雪白,蔽胸前,一目似眇,而發齒盡脫落,涎流頤外,語模糊不可辨,疑老病不任事。傭夥數人,趨走侍客,似亦無大異人者。
遂導榮光入視。僅二室,門東西向。西室兩女子居之,長者才二十許人,幼者甚稚齒,當不逾年十四五,燕音,度其舉止,似類繩妓湖海賣伎者。東室已居僧一,狀頗矯健。榮光男子與僧俱。
舍既定,傭逐問客飯未。女子言道:「食不斯須,可毋飯。」轉問東室客。僧曰:「肉十斤,面倍。」榮光半僧食。傭具如二人指。
僧且食且目視榮光,久之曰:「出家人誠自慚善飯,抑客食何多?」
榮光漫應曰:「半和尚耳。」
僧曰:「客頃知危乎?」
榮光瞿然曰:「信黑店乎?然似絕無武勇者。」
曰:「君不見計櫃一老翁?此劇盜。甚非細敵也。」
榮光乃甚自誇詡曰:「雖非細敵何害?予殲盜多矣,顧怯一殘癃老憊之垂斃叟乎?」
僧笑曰:「客故非常人,然今夕無強與人事乃佳。」
榮光殊疑勿信,然察僧似伉勇出己上,而言若此,心不能無動。既寢,竟不能成寐。而僧寢鼾自如。
夜半。大風,起戶外,戶震撼有聲。僧寤,一躍離床起,俯戶隙,窺久之,掖榮光起,曰:「客視之。」
視之,他無所睹,惟見庭中光縷縷閃闔,似電剽忽,不可端倪,蓋劍光也。然後知適所聞者,乃有人急運劍,疾舞成風。心則大驚。僧推倒室後垣出走,榮光亟隨僧出,而垣外復圍石墉,旁山甚高。僧履險騎危,疾躍踰墉出矣。榮光隨躍起,離墉巔才尺有咫,墜下。再躍不能上,危急間,忽頃所見西室稚齒女,奔走自後至,疾飛一足,蹴其臀,乃得乘勢騰空起越出。
僧在墉外待已久,咎曰:「客頃何駑!」
榮光勿復敢出聲。挾僧走數裡。僧揉登道旁大樹,榮光隨上,忽白光閃逐,似金蛇自後追至。榮光股慄,幾墜地,乃亟閉目抱樹柯伏勿敢動。
僧探懷出一鐵缽,遙逆光來所擲擊,光倏定。而盜叟首已持少女手中,倒挽其須矣。
僧乃摯榮光下見女,則西室二十許長女也。
於是僧勸榮光歸甚力,曰:「客不量敵強弱,徒自大。勿歸,必喪其軀。」
遂歸江南不復出。後嘗語人曰:「唐有劍仙,如聶隱娘、空空兒之類,聞其殺人,祇白光一縷繞頸,而首已斷。予頃者睹盜叟逐女子,其疾如風,兩人用劍精能,幾見光而不見人,以身為劍光所護掩也。疑古之所謂劍仙者,類不過運劍精捷,故劍光護掩其身,不為人所瞥見,非真別有異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