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默故事|大叔不見外

2020-10-13 鵝侯宗億內吖

亭林鎮有粥鋪一條街,遠近聞名。這天,小鍾起了個早來到一家粥店,看起來這家店的生意還不錯,坐滿了人,店外只有一兩張桌是空的。他愛乾淨,就在店外找了個位子坐下來,然後,朝服務臺舉手示意。

有個大叔一樣的服務員看見了,熱情地拐了過來。小鍾說要來一碗菜粥。大叔道了聲「好咧」,取粥去了。

不多時,那個大叔就端著一碗粥出來了。由於桌與桌之間空間很小,他一會請這個「讓讓」,一會兒又叫那個「借光」。小鍾看到他過來了,心卻猛地一沉。為什麼?原來他看到那大叔的大拇指浸到粥裡去了,小鍾皺起了眉頭,可又不好意思說破,忙提醒說:「大叔小心點,粥燙手了。」

不料大叔沒領會他的意思,只是憨厚一笑,道:「沒關係,我們種莊稼的皮厚,不怕燙!」還說,開店的是他老鄉,自己是過來幫把手的。

小鐘不再說什麼,趁人不注意,用湯勺把大叔手指接觸到的粥撇掉,這才小心翼翼地啜了幾口,眉毛漸漸地舒展開來。你別說,這味道確實不錯,吃完後還想添一碗。

不過,他不想再讓大叔插手,於是便向遠處的一個女服務員頻頻招手。不料那女服務員見了,卻給大叔打招呼,大叔一見,三步兩步就站到了小鐘面前。

小鍾心有不甘,就把碗捧起來,掌心託著碗底,遞給大叔,說:「就剛才的粥,再來一碗,」 又特別叮囑道,「注意,千萬不要舀得太滿!」

那位大叔爽快地說:「好咧!」轉過頭又體貼地問,「剛才那碗不算滿吧?」

小鍾重重地說:「滿了!」

「那也算滿呀?」大叔有點驚訝,「幸虧我溜了一口,不然你更嫌滿。」

相關焦點

  • 微小說:百泉大叔
    文|果果遠遠地,當我看見百泉大叔慢慢走過來的時候,一陣悽涼湧上心頭。已經六十多歲的百泉大叔佝僂著腰,腳步有些蹣跚,兩隻手像年輕時候一樣背在身後,走起路來一搖一晃的。陸陸續續,外出打工的人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都回來了,也有跟隨兒女在外定居的,只要百泉大叔,仍然在外面打拼,直到最近才回來。
  • 沈宏:謝恩(外一篇)|小小說
    劉高娟:夏雨幽思|散文黃莉:濃濃鄂鄉情|散文梅花:編輯部的故事|小小說李立綱:小巷故事|小小說謝沁宏:馬來熊嫂美容記(外一篇)|小小說
  • 李立綱:不能不說的故事|小小說
    好久不見了!好嗎?他說。好!你呢?也好久不見了!她問。好!他說。看的啥片?《八佰》?他問。《八佰》。她答。進場鈴聲響了。他掏出手機,加個微信以後抽空聊聊。他說。她加了他的微信。他朝她點點頭,笑笑,轉身朝影廳走去。望著他離去的背影,她心裡一動,徑直地朝一側的服務臺走去。
  • 故事:民間故事|鬼子救母
    民間故事|鬼童救母​承聊齋之志,譜靜月新篇|頌古之情義,明今世德尚從前有一個姓陶的書生,待人熱情誠懇,有人遇到困難找他幫忙,陶生一般都會相助,很有俠義之風。陶生安慰了他一會,突然想起來小童,於是準備跟魏允說自己是送魏小童回來的,但是一扭頭,卻發現魏小童不見了。
  • 《怪笑小說》東野圭吾式的黑色幽默,你讀懂多少?
    黑色幽默是與光明歡笑相對立的,是一種思想情緒方面的病態特徵,其本質是幽默和恐懼的相互融合和滲透。/03/東野流黑色幽默的藝術特徵用語言來界定幽默是非常困難的,因為幽默並不存在於語言本身,而是語言描述的場景中,這好比在大街上遇見一條狗並不能引人發笑,但是在會議中一隻狗的突然闖入卻可以讓人大笑不止。
  • 故事:民間故事|三年狐仙緣
    民間故事|三年狐仙緣承聊齋之志,譜靜月新篇|頌古之情義,明今世德尚早些年,白楊村有個叫王慶的人,他住在村子北邊靠山的竹林下。提著袋子到了外屋,點亮燈一看,竟然是一隻小狐狸。王慶吃了一驚,原本他以為是黃鼠狼的,沒想到竟然是一隻狐狸。若是黃鼠狼,王慶肯定就直接封住袋口,將它幾下摔死了。現在看著這狐狸,卻有些難辦。他們這地方,一直都有狐仙的傳說,認為狐狸是有靈性的,一般情況下不能打殺。可是要放了這個偷雞賊,王慶又心有不甘!畢竟自己損失好幾隻雞了。
  • 張守金:絕不服輸|小小說
    大柱說,可是它遮了我的莊稼,年年半截地不見收成。李虎說,我的樹栽到我地裡啦,又沒栽你地裡,你不見莊稼活該,誰叫你和我的地挨著了。大柱從李虎家出來時,氣得臉紅脖子粗。大柱回家後,把這事原原本本地和媳婦說了一遍,他媳婦聽了更氣,氣得咬牙切齒,他媳婦罵,狗李虎不講理咱也別和他講理了,晚天把他的樹皮揭了,他愛上哪告哪告,他愛咋地咋地。
  • 故事:民間故事|畫中狐仙
    民間故事|畫中狐仙承聊齋之志,譜靜月新篇|頌古之情義,明今世德尚信陽秀才吳青,原本出身富家,幼年衣食無憂。吳秀才雖然家境好,卻一點也不紈絝,他待人和善,喜歡交友。這天,一個道士路過他家屋外,主動進去為他治病。道士說,你家落得如此下場,是因為此地風水不好,到了你這一輩,能保住根子香火就不錯了。道士給了吳青一幅古畫,說靠此寶物能鎮住邪氣,便可活命。讓他搬出了祖屋,在附近搭一個棚子居住。道士臨走時,一把大火將吳家大宅燒了乾淨。此後,吳青住在這間小棚屋裡,天天看著古畫。
  • 故事:民間故事|天鵝真君
    民間故事|天鵝真君承聊齋之志,譜靜月新篇|頌古之情義,明今世德尚多年前,隱龍村有個叫於松的男子。他妻子三年前病亡後,就一人獨居。此時於松站在屋外,大聲呼喊兒子,不知他這時跑哪去玩了。那怪物聽見聲音,來到於松房外,他站著比於松的房屋還有高很多。他伸出巨爪就要去捉於松。於松面色大變,要躲已經來不及了。
  • 民間故事|貪財秀才,索命女鬼
    民間故事|貪財秀才,索命女鬼​承聊齋之志,譜靜月新篇|頌古之情義,明今世德尚那天晚上,王秀才在書房讀書。他覺得太熱了,放下書走到屋外,屋後是一片竹林。這時,竹林中走來一個女子,穿著輕紗長裙,像嫦娥一樣漂亮。王秀才心中很害怕。王秀才問:你是人是鬼?美女掩口笑答:這都給秀才哥哥看出來了,實不相瞞,我正是鬼,那種像仙女一般漂亮的女鬼。夜裡寂寞,想與你做個伴兒,一起耍子可好?王秀才不吭聲。美女問:秀才哥哥為啥不說話?
  • 高甜️有聲甜寵文 | 長大後的睡前故事
    宅家看劇的時候就喜歡看那些甜甜的故事很多來自於甜寵言情小說。雖然喬一記錄的是生活中的事,但是卻字裡行間透著幽默.....正如F君所說,這只是生活的一面,並不是全部也很讓人感動。她是一不小心跌入他懷中的小東西,從此,成了他寶貝兒……️6、《大叔愛上我》我聽過比較喜歡的一部總裁文,
  • 故事:民間故事|窯中仙
    民間故事|窯中仙承聊齋之志,譜靜月新篇|頌古之情義,明今世德尚清朝乾隆年間,四川蓬州有個叫盤龍的小鎮。天上沒有月亮,但此時正是農曆十幾,也是夜白朦朧天,勉強看得見幾尺外的情景,李無賴連走邊哼著下流曲兒,明顯就是個流氓混子。翻過一個叫連山灣的山灣時,他順著下山的竹林小道摸了出去,這竹林約有半裡寬窄,布滿了小半山坡。竹林裡側靠著山巖,是一口大窯。
  • 故事:新聊齋|尋仙救母
    新聊齋:尋仙救母承聊齋之志,譜靜月新篇|頌古之情義用了多種方子都不見效果。老者說:「從此河向南行走,三百裡外有一處深林,那裡高山疊嶂,其中最高的一座山叫秀女峰,山上住著一個狐仙,擁有一顆靈丹能治百病,如果錢康狐求得仙相助,趙氏的怪病就能治癒。」
  • 這個童話故事裡藏著黑色幽默
    轉眼間房子不見了,士兵的衣服掛在了樹上。他們看到了獵人,買了些吃了就趕緊回家了。在故事的最後:「即使回到了東京,泡了熱水澡,兩個人那如同廢紙一樣皺巴巴的臉,也無法再恢復成原來的樣子了」。這本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這本書裡除了這個故事,還收錄了16個童話故事。
  • 李立綱:暗戀|小小說
    火車開出很遠很遠,女孩倚窗久久地久久回望;淚,一點一點,順著女孩那青春的俊美的臉頰,小溪般地流淌……一別經年,芳華逝去,兩人數十年不見。他說話了。幾十秒鐘的等待,對她來說,仿佛經歷了世紀之久。他說:訂回程機票嗎?明天一早的。她說,住宿也訂了。她的心一下提了起來,她不知他往下會說些什麼。噢, 把它都退了,今晚就住我家。
  • 民間故事|女鬼阿細
    民間故事|女鬼阿細承聊齋之志,譜靜月新篇|頌古之情義,明今世德尚多年前,青柳莊有個叫阿細的紡紗女,16歲,就吊死在村後的竹林中。村裡的很多姑娘,王生都沒有見過,那個年代,未出閣的姑娘多不見外人。王生問:你是誰家姑娘?女子說:李家的。我來找公子,其實是想讓你幫我一個忙!王生問:幫什麼忙?若是我能做到,願意幫助姑娘。女子說:我叫阿細,我不是人是一個吊死鬼,死在這竹林中,已經五十年了。
  • 故事:民間故事|招魂金鈴
    民間故事|招魂金鈴承聊齋之志,譜靜月新篇|頌古之情義,明今世德尚丹陽有一個落魄書生,姓孫名良,他家中早年也是當地的豪門,父祖兩代都在朝中做官。等反應過來,發現已經處在家中了,而那惡鬼也不見了蹤影。申明:本文由靜月齋原創(作者|風起時),民間故事屬虛構文學,目的是以故事觀人生、明事理、知情義,弘揚中華傳統美德,請勿與封建迷信對號入座,圖片源自網絡,歡迎請關注本號。
  • 故事:新聊齋|女鬼壓床
    新聊齋|女鬼壓床可此時卻不見許武的身影,大家等了他一會不見人來,便不再等他了。此時的許武,正躺在屋中床上,滿頭大汗地喘氣,整個身子無法動彈。她在屋外叫喊半天,屋中卻是絲毫不應,心下大驚直接便是推門而入,看見兒子全身冒汗,身子僵硬地昏在床上,許母當即唬得大哭起來。
  • 故事:民間故事|青蛇姐弟
    民間故事|青蛇姐弟承聊齋之志,譜靜月新篇|頌古之情義,明今世德尚一個如仙女般漂亮的女子,靠在屋外的桂花樹下,看著王虎滿臉歡笑。花蛇遊過去,爬到女子身上,纏在她胳膊上。申明:本文由靜月齋原創(作者|阿飛),民間故事屬虛構文學作品,目的是借古喻今、以故事明事理,弘揚中華傳統美德,不得與封建迷信對號入座,喜歡請關注@靜月齋文化。微信公眾號:靜月齋文化
  • 民間故事|蛇新娘復仇
    民間故事|蛇新娘復仇承聊齋之志,譜靜月新篇|頌古之情義,明今世德尚多年前,大龍山下有一村莊。第二天,新房中寂寂無聲,過了中午也不見新郎新娘出來,林雄母親進屋一看,發現自己兒子身上纏著一條大蛇,二者身子僵硬,均已死去多時了。申明:本文由靜月齋原創(作者|阿飛),民間故事屬虛構文學作品,目的是借古喻今、以故事明事理,弘揚中華傳統美德,不得與封建迷信對號入座,喜歡請關注@靜月齋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