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西遊記後傳》「平反」了。
看了下評分,已經是7.8,這樣的評分在國產劇裡,稱得上中上水平了。
評分上揚程度可不是一星半點,2013年時還是4分多,妥妥的不及格「差生」,,生生提了兩個段位。
這麼多年來,《西遊記後傳》一路走高,而且還有往上升的趨勢,為何?
不排除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以前沉迷這部劇的那群孩子們已經長大了,童年濾鏡開滿,狠狠地加持了一把。
其實更為重要的,還是許多觀眾回過頭再看時,發現了它的好,猛然發覺《西遊記》的故事有這樣的後續也是蠻不錯的嘛。
於是20年來它漸漸被觀眾所接受,並且一步步登上了「經典」的寶座。
20年前的創新佳作
早年《大話西遊》、《西遊記後傳》等以《西遊記》為背景的改編作品,都曾因為「非主流」而被批判。
《西遊記》原著給讀者最直觀的收穫,就是為後世塑造了一個新奇的神話世界。
那麼後來者出於對這個神話世界的熱愛,在這個世界觀的基礎上衍生出更多的作品又有何不可呢?
其實他們所做的不是要打碎經典原著,而且想在巨人的肩膀上,再出一個好作品。
當然,歸根結底還是要改得好拍得好,作品夠硬,才能有底氣。
這些作品好在哪?
就是在於有的放矢的創新和顛覆,而且還能把故事講得很完整,引人入勝。
《西遊記後傳》就做到了,不僅能與《西遊記》無縫連結,甚至還將這個新奇的神話世界做了擴展。
故事從取經後講起,師徒四人的生活都開始歸於平靜。但那只是他們的平靜,世界各處仍舊上演著各種不平靜。
最大的不平靜就是出了個大反派無天,人如其名,無法無天,他像早年的孫悟空一樣大鬧三界。
不同的是,無天的武力值遠高於孫悟空,他囚禁了三界眾仙佛,並把佛祖逼得轉世。
這時候主角光環顯現了,拯救三界的重擔落到了孫悟空身上,他既要護住佛祖轉世靈童喬靈兒,還要找到十七顆舍利子打敗無天。
最後,當然是成功了。
在劇情上,《西遊記後傳》不再只是打怪升級的模式,而是以無天布局、孫悟空破局的形式來構建一條完整的故事主線。
推理、臥底等元素的加入,使得故事有趣又有深度。
人物塑造也可圈可點。
首先是師徒四人的重塑,孫悟空變得穩重了,唐僧變得不那麼頑固刻板了,豬八戒變得有擔當了,沙僧也不再是喊「大師兄,師父被妖怪抓走了」的小透明了。
與其說是顛覆,不如說是經歷九九八十一難之後的成長。
在原著基礎上,結合其他典籍,還加入了一些角色,將仙佛世界做了延伸。
比如阿依納伐這個角色就頗有看點,他本是如來佛祖座前大弟子,原以為前途無量,沒想到佛祖斷言他只能修成羅漢果,所以他選擇了背叛。
他的出現,傳遞給觀眾一個信息,就是仙佛拋開法力不談,其實與凡人無異,也會有私慾、憤懣等負面情緒。
對仙佛固有印象的顛覆,在此劇中比比皆是。
顛覆最大的還是佛祖這一角色。
劇集開頭的涇河龍王冤案,孫悟空找佛祖主持公道,佛祖卻以不插手天界事務拒絕了。等到孫悟空大鬧天界時,佛祖再出來當和事佬,解決此事。
如果沒有孫悟空正義感爆棚,或許涇河龍王的冤案將永遠無法昭雪,然而早已洞察真相的佛祖一直都無動於衷。
原來仙佛為了維護勢力平衡,也是會將秉持的原則放在一邊的。
還有轉世後的佛祖也是槽點滿滿,先是和白蓮花定了終身,接著又勾搭碧遊,到手後又拋下碧遊去找白蓮花,之後還和陳五真玩了十八禁。
最讓人哭笑不得的是,白蓮花和碧遊最後都成了菩薩,這讓無天和阿依納伐情何以堪啊。
要知道無天不就是因為阿羞才不被接納的嗎。
反而是大反派無天處處展現著他的人格魅力,他不僅信守諾言,還很是惜才,更令人欣賞的是他的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氣勢。
回過頭來想想,或許這是編劇留給觀眾的一個隱喻吧。
《西遊記後傳》最大的槽點就在於鬼畜,實在太影響觀感了。
不過想想這是劇組早年因為經費緊張不得已而為之的,也就釋然了。
曹榮在2019年還放出了無鬼畜版,去除鬼畜之後,劇中的動作設計還是不錯的。
從另一角度看,《西遊記後傳》也算是開了先河,而且塞翁失馬焉知非福,若不是因為鬼畜,想來這部劇也不會在後來一再被觀眾提起。
甚至有些小夥伴還落下了「斯德哥爾摩症候群」,沒有了鬼畜反而覺得不適應了。
整體來說,拋開鬼畜場面,《西遊記後傳》在劇情鋪陳、人物塑造等方面都別具一格,飽滿且富有看點。
何況還有劉歡和毛阿敏的加持,《我欲成仙》和《相思》兩首歌至今都很耐聽。
再對比近20年來的《西遊記》題材作品,《西遊記後傳》能夠被「平反」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相思算什麼,早無人在意」
聊完作品,我們順便來看看,這部童年神劇裡的演員如今都怎麼樣了。
從央視版《西遊記續集》動作指導開始,曹榮就和《西遊記》結下了不解之緣。
哪怕過了20年,曹榮對於《西遊記後傳》仍是記憶猶新。
和曹榮念念不忘形成對比的,是觀眾的淡忘。
曹榮這些年並沒有離開影視圈,做導演或動作指導,也做演員。
但是後來就少有拿得出手的作品了,這位最早的「鬼畜達人」也就漸漸沒了以往的名氣。
就在今年3月,曹榮有一部自導自演的新作上線,名叫《降妖伏魔之定海神針》,也是《西遊記》題材。
這部網絡電影撲得無聲無息,評分3.1,百分之六十以上的人給了一星。
不只是曹榮,黑子(飾無天)、黃海冰(飾唐僧)、吳健(飾喬靈兒)、涓子(飾碧遊)、馬雅舒(飾白蓮花)等劇中主要演員如今雖然還活躍在螢屏,但也都不常被觀眾提起了。
其實他們在《西遊記後傳》之後,還成功塑造過一些觀眾熟悉的角色。
比如黃海冰演的沈浪(《武林外史》)和秦叔寶(《隋唐英雄傳》)。
吳健演的石中玉(《俠客行》)。
涓子演的昌平公主(《上錯花轎嫁對郎》)。
馬雅舒演的風四娘(《蕭十一郎》)。
他們的事業巔峰期基本上都在2000年後的那幾年,過了巔峰期之後就一直發展平平了。
馬雅舒和涓子後來都嫁給了圈外人,之後更多的是專注於家庭。
黑子拍過許多影視作品,光是金庸劇就有好幾部了,他演過任我行、金輪法王、歐陽鋒、謝遜等大佬級武俠角色,愣是沒讓他的事業更上一層樓。
黃海冰現在還是許多古裝劇裡的常客,只是片約多戲份少,出彩的角色更少。
《西遊記後傳》裡戲份多的演員尚且如此,戲份少的就更不常被想起了。
在劇中和孫悟空很有CP感的「哪吒」邱悅,在拍完《西遊記後傳》後淡出了娛樂圈。許多人不知道的是,她其實是知名演員謝園的第二任妻子,不幸的是,謝園在今年8月因突發心臟病離世了。
劇中最「大牌」的演員當屬飾演贏妖的單聯麗了,她是侯耀文唯一的女徒弟,在1988年就登上了春晚,也是第一位登上春晚的女相聲演員,此後就成了央視晚會裡的常客。
不過她2000年後就少有登臺了,轉而拍了一些影視作品,然後就悄無聲息地退出了演藝圈。
還有,到現在我才知道,原來沙僧(李京飾)就是我們熟悉的王團長(《士兵突擊》)。
「最難忘卻的是古人詩」
這些年陸續有一些童年神劇「平反」,諸如《水月洞天》(8.3分)、《魔幻手機》(8.1分)等,都是開局低分,後來漸漸上分的。
都是因為童年濾鏡嗎?還是說新生代的審美下降了?
想來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多年過去了,與童年神劇題材相似的新劇,大部分都沒什麼進步,甚至還不如以前的作品有誠意。
就拿《西遊記》這個IP來說,從央視版之後,改編的作品數量不計其數。
可是能拿得出手寥寥無幾,更別說是像《西遊記後傳》這樣跳出原有框架的作品了。
誰能想到「讓自己對得起美麗寓言」的,並且做到「天降我在天地之間,總有故事讓後人看」的,恰恰是以往許多人看不上的《西遊記後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