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4大表現,說明你已經徹底淪為烏合之眾了

2020-09-10 識用

來源:讀者大學

作者 | 胖貓

「什麼是烏合之眾?」

這讓我我想起電影《悲傷逆流成河》裡的一個鏡頭。

電影裡,女主易遙站在河堤的一頭,她的背後是一望無盡的大海,在她的對面,她的同學們站在岸上,他們都認為:「易遙是兇手,易遙殺了人。」

圖片:電影《悲傷逆流成河》

想像一下這個畫面,一個人對抗全世界,光是唾沫星子都能把人淹死。

面對千夫所指,易遙說:「殺死顧森湘的人是誰,我不知道,但殺死我的兇手是誰,你們都清楚。」

說完,易遙轉身跑向無盡的大海。

是誰逼死了「易遙」?是謠言嗎?不是。

是相信謠言並傳播謠言的人殺死了易遙,是那些高高在上,站在岸上「指點江山」的易遙的同學,他們殺死了易遙。

在這個片段中,他們就是「烏合之眾」,他們一些行為表現,也符合書中勒龐對群體行為社會心理特徵的描述:

第一,衝動和多變,當危機出現時,他們往往是情緒壓倒理性、盲目衝動代替思考。

對於易遙是不是兇手,傳謠言的人並沒有明確的證據支撐,因此當看到易遙跳海,他們很快改變了自己的想法,說:「我什麼事都沒做,這不管我的事兒。」

第二,易受暗示和輕信。

故事一開始,他們就受到了「易遙不是個好女孩」這樣的暗示,於是問題出現時,他們便相信這就是易遙做的,只有易遙才會做這樣的事。

第三,情緒的誇張與單純。

指責易遙時,他們如同受害者家屬一樣義憤填膺,那一刻,他們自認為自己是正義的化身。

第四,偏執與專橫。群體中的個人會表現出明顯的從眾心理,在心理學範疇這又被稱為「匿名狀態」,個體藉助「數量即正義」之名行不負責任之事。

這表現在,當有人提出質疑,說「易遙沒有殺人時」,他們強烈指責說:「你是不是沒有人性啊?」

從上面這些心理特徵來看,好像「易遙的故事」裡,那些傳謠言的人就是勒龐筆下所謂的「烏合之眾」,但其實二者之間還是有一點的細微區別。

勒龐筆下的「烏合之眾」更多偏向於「暴民」,沒有任何理智,被情緒衝昏了頭腦,是愚蠢的,是野蠻的。

但「易遙的故事」中的「烏合之眾」,他們並沒有表現出狂熱,相反他們十分清醒地知道自己在做一件「好事」。

於是他們便打著做好事的旗幟,開始對他人進行「精神霸凌」。

而在資訊時代,這種「霸凌」也變得越來越容易。

圖片:電影《悲傷逆流成河》

網絡暴力便屬於其中之一。

這種新形式的「烏合之眾」,最可怕之處在於人們進行「霸凌」、「暴力」的時候,並不覺得自己有什麼錯,相反他們覺得自己在做一件「利國利民」的好事。

兩年前,重慶一輛公交不幸墜江,最開始的報導裡稱,由於女司機逆行致使公交車墜江。

消息一經發散,各路網友紛紛出動,開始口誅筆伐女司機。

有網友甚至惡毒地說:「如果我是這個女司機,當場就跳下去算了,你還有臉活著嗎?」

很多評價裡,還包含著對「女司機」這個名詞不懷好意的偏見。

後來事情出現逆轉,女司機在這件事情中沒有任何責任,只是很不幸地出現在了那裡而已。

收到最新消息後,人們開始轉向,指責那些「網絡暴力」女司機的人,以及對「女司機」這一名詞,有所偏見的人。

沒有人反思,沒有人去道歉,沒有人說自己當初做錯了,仿佛當初指責女司機的人不是他們一樣。

前前後後兩次網絡暴力,施暴人最大的共同點就是,他們是懷揣著自以為是的正義感自發聚集的。

雖然跟勒龐的「烏合之眾」有些不一樣,但是這種新形式的「烏合之眾」破壞力可能更強。

勒龐的「烏合之眾」個體需要隱匿在「群體」中才能施暴,而新形式的「烏合之眾」只需要隱匿在網絡背後,就可以施暴了。

這也許就是「網絡暴力」頻發的原因。

從表象上看,「烏合之眾」現象只是人們的一種從眾行為,而背後表現出來卻是人性的弱點。

首先是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很多人可能不解,這怎麼能說是人性的弱點,但從本質上說它也是人性弱點的表現。

人往往有趨利避害的動物偏向,而思考意味著你要收集足夠多的資料,然後對比分析,最後得出結果。

相信這個過程對大部分人來說,是比較痛苦的,所以他們把思考的這個選項交給別人,等別人想好了,他們跟著走就可以了。

網紅經濟就是這麼來的,人們不需要思考,跟著網紅買就可以了。

其次是缺乏責任感。

書中,勒龐有段話說得特別好:

單獨一個人必須要為他的行為承擔責任——法律上或者道德上。

但是,群體則不然,群體不需要承擔任何責任,群體就是責任,群體就是道德,群體就是法律,群體就是道德,群體的行為自然是合理的。

這也能從一定程度上解釋,有些人為什麼不喜歡做決定,因為他們怕承擔責任。

書中勒龐還寫到了「烏合之眾」現象對政治經濟的影響,這部分也比較有意思。

細想我們古代兩千多年的封建史,不就是一次浩浩蕩蕩的「烏合之眾」行為嗎?

統治者鞏固「皇權高於一切」的信仰,等這個信念根植人心的時候,統治者的統治也就越發穩定。

圖片:電影《悲傷逆流成河》

對於「烏合之眾」現象,書中勒龐的側重點在於它的弊端。

這也許跟勒龐的經歷有關。

勒龐出生於1841年,他親眼見識過法國巴黎公社革命中的許多暴行,比如焚燒盧浮圖書館。

這些痛苦的經歷,體現在他的作品中,便是不嗇筆墨地對「烏合之眾」現象的批判。

但我們知道,一件事情它是沒有絕對的好壞之分的。

之前我們推薦的一篇文章《成熟度有三個層次,可惜大多數人都在最底層》中提到了一個詞,叫「灰度哲學」。

意識是說,看人看事,不該用簡單的「非黑即白」的價值觀去判定,而是既要看到「黑」的一面,也要看到「白」的一面,也就是用「灰色」的價值觀來看。

就拿「烏合之眾」現象來說,放在戰爭年代,放在戰場上,它就能表現出它好的一面來。

在一些古裝電視劇中,經常會看到這樣的片段:

軍隊開拔之前,將軍一般會講一大段話來鼓舞士氣。

這段話一開始會抒情,要告訴士兵們:「我們這次出徵是為了保衛祖國山河,是為了守護我們父母妻兒」。

抒情的目的,其一是煽動士兵的情緒,讓他們的心變得柔軟;其二是傳達一個信息:「我們的戰爭」是正義的,讓士兵更信任將領。

但前面的都是鋪墊,最後才是高潮。

講話的最後,將軍一般會用簡短的四字成語來升華本次演講主題,順帶結束髮言,諸如:「犯我疆土,雖遠必誅」。

將領講完後,士兵在底下高聲齊呼:「犯我疆土,雖遠必誅」,這也就達到了演講的目的——鼓舞士氣。

在這些場景裡,士兵儼然就是「烏合之眾」,可在戰場上,這是取得勝利很關鍵的因素。

如果士兵沒有被鼓舞,沒有被煽動,那他們死在戰場上的可能性會更大。

圖片:電影《悲傷逆流成河》

從這方面來說,「烏合之眾」是可以被利用的,而且從歷史上看,群體力量也確實推動了一些法律制度的完善,一些不公平現象的改變。

可儘管如此,我們還是要警惕「烏合之眾」現象,避免自己成為別人手中傷人無形的利器。

作者:胖貓,一隻人見人愛,花見花開的貓。

明天就是教師節啦,我們給大家準備了超值秒殺活動哦~歡迎來約讀半徑的小店逛一逛喲~

相關焦點

  • 莫被《烏合之眾》的名聲嚇到,帶你認識「烏合之眾」的真正意義
    ,各種書單推薦的常客,裡面的某些句子常被一些人轉發,而某些大V經常也以高高在上的態度稱呼與自己意見不合者為「烏合之眾」。勒芒生於1841年,而《烏合之眾》這本書發表的時間是1895年。在這54年中,勒芒經歷了法國的動蕩時期,也觀察到了在這段時間推動了歷史發展的主體——群眾——可怕的力量。而勒芒本人看到了群眾力量的破壞性,但是卻沒有看到群眾過力量有益的一面。而我想了想,為什麼某些大V會對這本書那麼推崇呢?
  • 王熙鳳的一巴掌,平兒為什麼卻把錯歸之賈璉,烏合之眾下的你我
    賈府老奴才焦大對這個家族有一個評價,爬灰的爬灰,偷小叔子的偷小叔子。——當然,這是焦大喝醉後的酒話,可信度不太高;但,往往又是酒後吐真言。自然而然地,我們這位璉二爺時常就有些荷爾蒙爆棚。男人的錯,有的時候可以略微的體諒下,可你得選個時間、地點吧,別太隨意呀。璉二爺不,喜歡挑戰點高難度。偏偏選個老婆大壽的日子,而且還在家裡。老婆王熙鳳是誰呀?
  • 成語故事:烏合之眾
    【成語】:烏合之眾【拼音】:wū hé zhī zhòng【解釋】:象暫時聚合的一群烏鴉。比喻臨時雜湊的、毫無組織紀律的一群人。等我到長安請皇上調動漁陽、上谷的兵馬,從太原、代郡出擊,來回幾十天,便能以輕騎兵襲擊那些'烏合之眾',勢如摧枯拉朽,定能獲勝。誰不識大局,去投奔那些反賊,定遭滅族殺身之禍!
  • 《烏合之眾》剖析了季子越之流的可悲,盼國家懲治不缺席
    《烏合之眾》一書中有這麼一段話,可以從此出發來剖析下此類人渣的本質。如果我們仔細觀察就不難發現這樣一個事實:長時間參與群體行動的個人,往往會在群體發揮催眠影響或在一些不明的作用下,像被催眠一樣陷入一種極度興奮而迷幻的無意識狀態。
  • 《日出》:如何徹底「毀掉」一個好女人?陳白露身上的答案很透徹
    因此,陳白露在後期放下尊嚴,淪為一名真正的交際花既是她心理上尋求社會庇護的表現,也是她在深諳世事後,無力抗拒社會誘惑的結果。她願意離開家鄉,願意吃苦奮鬥這兩點就足以說明陳白露對自己的未來寄予厚望。而真正讓陳白露對自己的命運發生大轉彎的就是她經歷過的一段失敗的婚姻。在陳白露還沒有徹底墮落之前,她也曾像少女般追求理想中的愛情,因此,她愛上了一個浪漫的詩人,並且將自己的愛毫無保留地投入到和詩人的那段婚姻之中。
  • 4個不同版本的「宋江」,前2位堪稱經典,唯獨他淪為了笑柄
    ,唯獨有一人,將「宋江」演繹的淋漓盡致,超越了時代。01李雪健「就算你不承認央視版的《水滸傳》最經典,但是你不得不佩服李雪健的宋江。」在戲中,他已經超越自身,不再是李雪健,但這何嘗不在說明,宋江也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人
  • 《慶餘年》小說,範閒穿越後身上有這4大特點,你知道嗎?
    《慶餘年》這部小說,是貓膩的巔峰作品之一,他在裡面刻畫了多個小人物的故事,每一個都會讓你忍不住繼續看下去。在小說開篇有個引子,標題叫做「一塊黑布」,為什麼會這樣取呢?究竟是哪一塊黑布?等到了小說的開始,範閒穿越了,並且身上有4大特點,你知道嗎?01.總是身份驚人很多的穿越小說,主角的身份都會驚人,範閒也不例外。
  • 女神形象徹底跌落神壇,接盤俠淪為眾人飯後笑柄
    走著走著,突然聽到一陣輕微的爭吵聲,腳步不由一頓,心道:該不會又是什麼驚天大雷吧。反正蝨子多了不怕癢,我打定主意之後便繼續往前走,很快就透過茂密的花叢看到了一個熟悉的身影。是跟寧玉潔齊名的雙姝之中的另外一姝——周琳。跟她面對面站在一起的男人身形有些碩大,而且看身形還有些眼熟。
  • 林有有:賤命一條,你敢要?
    金牌殺手已經差不多將許幻山掌握在手中的林有有,拉著許幻山在操場上踢足球,對於許幻山來說足球就是自己的愛好,顧佳怕他影響工作,不讓他去踢足球,這讓許幻山多少有些鬱悶。,通過各種計謀將能力發揮到極致的金牌殺手,幾乎是所有渣男的噩夢,這種技能可以進行無差別攻擊,中招的渣男都將淪為傀儡。
  • 小說:女神形象徹底跌落神壇,接盤俠淪為眾人飯後笑柄
    走著走著,突然聽到一陣輕微的爭吵聲,腳步不由一頓,心道:該不會又是什麼驚天大雷吧。反正蝨子多了不怕癢,我打定主意之後便繼續往前走,很快就透過茂密的花叢看到了一個熟悉的身影。是跟寧玉潔齊名的雙姝之中的另外一姝——周琳。跟她面對面站在一起的男人身形有些碩大,而且看身形還有些眼熟。
  • 《隱秘的角落》大結局,朱朝陽徹底黑化,從母親的表情已經看出來
    但是這些都是為了可以通過審核的拍攝手段,導演和編劇又不忍心將原著的結局完全顛覆,所以採用了很多隱喻的技巧,才會造成該劇大結局有一明一暗兩個結尾,其實最後的結局還是遵循了原著,朱朝陽依然還是變成了壞小孩,從他母親周春紅的面部表情和對朱朝陽的態度已經看出來了,正所謂知子莫若母,朱朝陽確實變了!
  • 《局外人》:荒誕掩蓋事情的真相,法律淪為殺戮的武器
    寫的只不過是一個小職員默爾索,在母親去世的時候,並沒有表現出應有的悲傷的情緒,反而在母親葬禮期間抽菸、喝酒、與漂亮女人廝混、看電影,他對於媽媽的死表現的那麼無動於衷,異於常人。在默爾索平庸的生活中,他稀裡糊塗犯下一條命案,本應該可以從輕量刑,最後卻被法庭判處死刑的故事。
  • 《萬古神帝》已斷更,會淪為《逆天邪神》那樣嗎?網友:我後悔了
    就是大概二十天一章的樣子,本來這部小說是非常火熱的,但如今已經不鹹不淡,不少讀者棄坑,只是一些有情懷的讀者還在堅持。會淪為《逆天邪神》那樣嗎?因為作者飛天魚平時都會有一到兩更,或許昨天是有事情耽誤了。但是書友們也不得不警惕一下,大的習慣都是慢慢積累出來的,如果時不時斷更一天,說不定還真會淪為《逆天邪神》那樣。
  • 《重啟》第二季,解雨臣淪為工具人,天麟樓劇情開啟,主角卻不在
    《重啟》第二季已經播出了10集,所有人馬都已上線,飄飄和啞女快速上線下線,也滿足了大部分觀眾的願望。但是有一個重要角色卻淪為了工具人,出場不到3分鐘就又消失的無影無蹤了。這個人就是吳邪和黑瞎子的提款機,解語花唄(小花)。
  • 悟空大鬧天宮,看似威風八面,實則是淪為別人手中一顆棋子的開始
    當然,這只是出現在電視劇裡面,原著中並非如此。作為三界之主,掌管天庭的玉帝當然不會表現得這麼「熊」。臨走前還慫恿他去闖禍,只是不許把他的名號抖出來,孫悟空這才上演了大鬧天宮這一出。為避免兩家引起正面的衝突,所以他們不能公然去大唐「傳經」,而是大費周章的安排唐僧去他們西天「取經」。在這之前已有過9次這樣的經歷,但都失敗了,失敗的原因也一樣,全都是栽在沙僧手上。而沙僧原是天庭的捲簾大將,因失手打碎「琉璃盞」而被貶下凡間,這本身就讓人覺得可疑。
  • 小說:兄妹4人為尋母淪為乞丐,母親成女富婆,卻不願認親生兒女
    看著灰色悲涼的石碑上,母親葛明泰微笑的黑白照片,她這一生,不管是痛苦、還是崩潰絕望,亦或是被親生兒子狠狠刺了一刀時,都是這樣溫柔的笑著,只是他們卻忘了,忘了死前葛明泰曾撫摸著李勝的腦袋,笑著說:「勝兒,別恨了,也別再這樣了,媽媽希望你好好的。」十年前,在探監室裡,張慧對他們說的話還躍然耳畔。
  • 宅在家裡學習了凡四訓,對徹底的唯物主義者,你怎麼看?
    題記:由陳坤、黃渤主演的鬼吹燈之尋龍訣裡面有這麼一段情節。1969年,陳坤(飾胡八一)、黃渤(飾胖子)、楊穎(飾丁思甜)等一幫知青響應國家上山下鄉號召,來到內蒙古草原插隊。那年夏天,這夥知青讓牧民帶路,深入禁地,要找傳說中的千年神女墓,破四舊,以此表現和封建反動勢力鬥爭到底的決心。知青們不顧牧民勸阻推到了神像,之後被一群吸血的草蜢子追到日本人留下的地下工事。
  • 小說:當丈夫對你有以下表現,說明他根本不愛你,聰明女人都知道
    蘇希知道是誰,成嫣已經將諷刺她成為了一種樂趣。成嫣的聲音軟了許多,「蘇希……」蘇希並不轉身看她,她不知道成嫣又想耍什麼手段。「你是不是還為昨天的事情生氣呢?」成嫣臉上帶著笑意,蘇希不理她,她也完全不在乎。「那天的事我和你道歉。」她輕輕走到蘇希面前,見她手裡抱著枕頭,衝著枕頭溫柔一笑。
  • 傻老漢撿女孩帶回家,辛苦養大卻得到一頓罵,多年後才得到福氣
    五次叛變的大漢奸,誘佔團長的嬌妻,陳毅派3個師圍剿他在抗日時期,冒出了不少貪圖富貴的漢奸,其中有兩個大漢奸的名字非常有趣,一個是年紀大的老牌漢奸叫郝鵬,另一個是小22歲的漢奸叫郝鵬舉。此後他賣力的為蔣介石打紅軍,他是官是越當越大,在1937年抗戰爆發前夕,他已經是第30軍的中將參謀長,不過他有一個大缺點,那就是好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