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衛尉替蕭何鳴不平,劉邦只好認錯。
審食其氣喘籲籲地跑到呂后那裡,將蕭何被劉邦關進死牢的消息告訴了呂后。
呂后聽後,並沒有審食其所想像的那樣吃驚!
呂后只是輕聲說:「難為了蕭丞相!」
審食其聽了呂后的話,心涼了半截!
審食其還是有些不甘心,試探著問:「我們要不要利用蕭何這件事情,給劉邦製造些麻煩?」
呂后嚴厲說:「劉邦關蕭何,就是小孩兒過家家,鬧著玩的。關不了幾天,劉邦自己就會放了蕭何,我們不要去趟這股渾水!」
審食其說:「丞相年紀大了,在監獄裡呆著,身體吃不消!」
呂后說:「這個不用你擔心,有人替蕭何著急的!」
呂后沒有說錯,召平就為蕭何擔心!
召平離開蕭何後,徑直去了皇宮,找到一個姓王的衛尉,對王衛尉說:「皇上把丞相拘禁了,衛尉與皇上親近,適當的時候,幫丞相說幾句好話,讓皇上放了丞相。」
王衛尉說:「這件事情我知道了,我也想替丞相說幾句公道話,但是我卻不知怎麼說!」
召平讓王衛尉靠近自己,對王衛尉耳語了幾句。
王衛尉笑著說:「我知道了!」
幾天以後,王衛尉獨自一人侍奉劉邦。
王衛尉抓住這個機會,上前問劉邦道:「丞相犯了什麼彌天大罪,陛下把他拘禁得如此嚴酷?」
劉邦有些不高興,說:「你認為我不應該關蕭何的拘禁嗎?」
王衛尉笑著說:「我認為丞相平生做事一直小心謹慎,任勞任怨,不會有什麼差錯。皇上要關他的拘禁,可能是皇上誤解的丞相!」
劉邦說:「你怎麼認為是我誤解了蕭何,而不是蕭何工作中出現了差錯呢?或者說是蕭何誤解了我呢?」
王衛尉說:「丞相每天處理的事情很多,每一件事情又親歷親為,也許會出現差錯。但這不是丞相能力與責任心的問題,應該是丞相的精力有限,而出現的疏忽!」
劉邦說:「我覺得你這個王衛尉好像處處向著蕭何似的!」
王衛尉說:「我可能有這樣毛病,是有一點向著丞相!因為丞相每天太辛苦了,做事情太認真了。這些讓我感動,所以就或許有點向著丞相了!」
劉邦說:「你認為我應該怎麼辦呢?」
王衛尉說:「皇上應該放了丞相!」
劉邦說:「我聽說李斯輔佐秦始皇時,有了成績歸於主上,出了差錯自己承擔。而丞相卻不能像李斯這樣做,讓我很難堪!而且丞相還大量地收受奸商錢財,由此還為這些奸商請求佔用我的苑林,以此向民眾討好,我不應該把他銬起來治罪嗎?」
王衛尉說:「丞相這樣做,是在履行他的職責,沒有過錯,不但不能拘禁丞相,還要獎勵丞相。皇上懷疑丞相收受了商人的賄賂,這更不應該,丞相不是一個貪財的。聽說當年皇上押送勞役去鹹陽,丞相在自己不寬綽的情況下,獨自一人送五十兩銀子給皇上做盤纏。丞相當時這樣做,皇上懷疑過丞相是為了撈取名譽嗎?再說秦始皇正因為聽不到自己的過錯而失去天下,李斯分擔過錯,又哪裡值得效法呢?陛下為什麼懷疑丞相到如此淺薄的地步!」
劉邦說:「不是我懷疑蕭何到了如此淺薄的地步,而是蕭何確實讓我懷疑。我這次回朝的路上,一路有人告蕭何的狀。說蕭何以低價強買百姓的地產、房舍,你對這件事情怎麼看?」
王衛尉一時不知怎麼回答!
(劉邦 劇照)
劉邦說:「這不是犯罪嗎?你們都說蕭何廉潔。如蕭何真的像你們說的那樣廉潔,又哪裡來的那麼多銀子購買千萬戶百姓的田地、房舍呢?」
王衛尉說:「我想起來了,丞相哪有錢去低價強買百姓的田地、房舍呢?只不過是丞相擔心自己的名聲太好了,讓皇上猜忌,才故意讓百姓攔住皇上告狀,以此自汙!」
劉邦說:「如果是這樣,那就是大錯特錯。這是明目張胆地糊弄我,是欺君之罪。欺君之罪怎麼治罪,你知道嗎?那是死罪,我現在僅僅是拘禁蕭何,關他的死牢,並沒有處死他,這算是寬待了他蕭何!」
王衛尉說:「丞相這麼做,是不對!但這些不都是皇上逼迫的嗎?皇上對丞相不猜疑,丞相會這麼做嗎?」
劉邦說:「你這還賴上我了?」
王衛尉說:「本來就是這樣!皇上要是信任丞相,不猜疑丞相,丞相就不會採用這種自汙的方式來防備皇上了!」
劉邦說:「你越說越遠了,好像都是我的錯!」
王衛尉說:「確實是這樣!皇上想想,皇上每一次御駕親徵,總是不斷地派人到京城來詢問丞相的情況,皇上這樣做,對丞相不僅是不放心的問題,而且讓丞相十分擔心自己的安危。為了自身的安全,丞相不得不想法子來防備皇上!」
王衛尉的話雖然聽著逆耳,但是對劉邦還是有影響!
劉邦儘管聽後不太高興,但是還是覺得自己不應該關蕭何的拘禁。
經過思量,當天,劉邦還是派人持節赦免、釋放了蕭何。
蕭何從監獄裡出來,又快步趕到皇宮向劉邦請罪!
蕭何光著腳,披散著頭髮,衣衫不整,快步走到劉邦面前,雙膝跪下!
劉邦說:「丞相,算了吧!你這樣也太誇張了,讓我無地自容。丞相為民眾請求苑林,是應該做的事情,沒有差錯!我不答應,差錯在我。現在反過來向我請罪,這不是羞辱我嗎?」
蕭何說:「我沒有那個意思!我哪敢羞辱皇上?我是誠惶誠恐地向皇上認錯!」
劉邦笑著說:「我平時一直以為丞相拘謹,沒有想到丞相還如此幽默!明明是我有錯,是我對不起丞相!丞相反而說是自己的錯,丞相這種正話反說的智慧真是無人能及啊!」
蕭何說:「皇上沒有錯!錯在我蕭何,我說話的時機不適合。皇上徵剿英布班師回朝,還沒有來得及休息,我就給皇上添堵。這是我太性急了,皇上關我幾天緊閉,讓我靜心思過,這是應該的。」
劉邦說:「我錯了,就是錯了!你不斷往自己身上潑髒水,證明我錯得一塌糊塗!」
蕭何說:「皇上真的千萬不要這樣想!皇上真的沒有錯!皇上班師回朝,不說讓皇上好好休息,最少應該為皇上籌辦慶功會。皇上平定英布凱旋,這是當前需要慶典的盛事。通過慶典皇上平叛英布凱旋,以此凝聚民心,振奮精神,提振信心,開創盛世。這是多麼有意義的一件事情,卻被我忽視了。我反而以一些小事情來麻煩皇上,這說明我這個丞相辦事情分不清輕重緩急,不僅錯了,而且大錯!再說皇上這次御駕親徵還負傷了,我對皇上的龍體也不聞不問,這是我犯的第二宗大錯!怎麼能說我沒有差錯呢?皇上說我沒有差錯,才是勉勵我、激勵我。皇上才是有心胸,有修養的大智者!」
劉邦說:「丞相今天是怎麼了?一個勁地誇我,一個勁地貶自己!好了好了!我承認錯誤,是丞相有差錯,是丞相對不起我,我沒有對不起丞相!這樣怎算可以了吧!」
蕭何不做聲了!
(劉邦與蕭何 劇照)
這就是劉邦,你說他無情,也不過分;你說他奸詐,也有道理。他既喜歡製造冤案,也善於平反,還勇於承認錯誤,勇於賠禮道歉!
劉邦給蕭何敲過警鐘後,越發不安起來!
蕭何是自己老鄉、知己,為自己打下的江山立下汗馬功勞,但就因為這些自己熟悉的部下,反而讓自己對他們不相信,讓自己猜忌!
更讓劉邦起疑心的就是身邊王衛尉,這個只會耍刀弄槍的大老粗,居然能講出一番讓自己折服的道理來?
劉邦認為,這個王衛尉不可能講出讓自己折服的大道理,一定有人指點。
劉邦找來太監總管,問道:「最近,有什麼人與王衛尉接觸過?」
太監總管說:「丞相身邊的那個召平前幾天見過王衛尉!」
劉邦聽了,非常震驚!
劉邦渾身不自在!
劉邦想,自己身邊的衛尉都被人策反了,這簡直太可怕了!
劉邦感到十分悲哀!
劉邦想,一個君臨天下的皇帝,普天下卻沒有一個值得自己信賴的人,真的是孤家寡人了!
自己身邊的貼身衛尉都被人策反了,那么叔孫通呢?張良呢?這些讀書人,智力超群,心眼兒多,會與自己一心一意嗎?
還有那些跟隨自己徵戰多年的將軍們呢?他們死心眼兒,木腦殼,該不會也被人策反了吧!
劉邦失卻了過去的自信,變得患得患失!
劉邦更感到自己的身體也大不如前了,病情日益嚴重,想到自己的身體,想到這次受傷,劉邦越發想更換太子!
劉邦想,趁自己還十分清醒的時候,趁自己還能掌控朝廷的時候,儘快更換太子!
劉邦警告自己,一定不能心慈手軟,一定要更換太子!決不能讓呂后把控朝廷!
這時,太監總管又進來了!
太監總管走到劉邦身旁,輕聲說:「最近,呂后頻繁出入宮禁,先後去見了太傅叔孫通、周呂侯呂澤以及太子劉盈。另外太子劉盈身邊突然多了四個白髮蒼蒼的老人!
劉邦聽後,驚恐地說:「她想幹什麼?」
欲知後事如何,請看下一章:呂后四處活動,劉邦惶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