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民間故事:書生高中皇榜,赴任後遇怪事,老道:你這書童不是人

2020-11-04 小於品詩論著

哈嘍大家好,歡迎來聽小於講故事,本故事名為《義鬼書童》,故事素材來源於網絡,由小於品詩說文整理編寫。本文為《民間故事》第154期,如果您喜歡,不妨給個關注!

很高興又到了給大家講故事的時間了,今天咱們來講一篇發生在古時候的民間小故事,希望各位看官都能有所收穫,望各位多多支持!

那麼,咱們閒話就不多聊了,馬上開講今天的民間小故事!

話說在古時候,有個叫周欣的書生,經過多年的努力,數次參加科考,終於是修成了正果,高中了皇榜。也是周欣時運大轉,一般科考得中想要步入仕途還要經過一段時間,待有空缺職位才能補上,甚至有些學子等一輩子也等不到一個機會,可周欣卻只等了短短個把月的時間就被派去了臨安做官。

周欣忙上忙下的準備好了應用之物便趕去臨安赴任,可剛到臨安後不久便發生了一件令他終生難忘的怪事。

那日,周欣帶著自己的書童外出遊逛,在集市口的西瓜攤前準備買個西瓜帶回去,就在他停足攤前挑瓜的時候,只聽有人大喊道:「官人小心啊!」

周欣聞聲轉身去看,這一回頭只嚇得他魂都沒了一半,只見一匹受驚的馬急速向他馳來,轉眼就到了他的面前,周欣想要閃身躲避,可已經來不及了,他心想:「完了完了,這下撞上不死也得重傷啊,想我周欣寒窗苦讀十幾載,好不容易得中封官,有機會光耀門楣,沒想到我連一個月的俸祿都沒拿,就要交代在這了?」

心裡想著這些,周欣絕望地閉上了眼睛,身體感受著奔馬帶起的狂風,等待著劇痛的到來。可等了好久,那驚馬帶起的風竟然停了,自己卻並沒有被撞飛啊,周欣覺得不可思議,睜開眼來觀瞧。

一睜眼他又嚇一跳,那馬臉幾乎就貼在他的臉上,周欣下意識地向後一退,這時看得仔細了,只見自己的書童正緊張地看著他,一手牽著韁繩,一手拍著馬頭安慰著驚馬,他見周欣有了動作,連忙關切地說道:「老爺,您沒事吧?沒傷到您吧?」

周欣此時還心有餘悸,用手拍了拍胸脯,稍稍定了定神後想到:「這太不可思議了,驚馬跑得那麼快,想要把它拽住簡直就是不可能的事情,可這奇蹟確實就發生在自己身邊了。」

他看了看跟隨自己的瘦弱書童,「難道是他把馬給拉住的?這更不可能了,小小的身軀走,怎能攔得住驚馬。不過不管怎樣,自己算是躲過一劫了。」

書童見周欣楞楞地看著自己不搭話,又再次緊張的問道:「老爺,老爺……,您沒事吧?」

聽見書童再次詢問,周欣緩過神來,慌忙地說道:「沒事沒事,幸好沒撞到,這馬……是你拉住的?」

書童一手拉著馬,一手攙扶著周欣,並沒有答話,周欣見此,擺了擺手說道:「罷了罷了。」轉身便欲回府。也是,經歷這麼一出,誰還有心情逛街啊。

周欣吩咐書童牽馬去找失馬之主,自己便扭頭往回走。剛剛在街邊發生的這一切,雖然街上人多,可卻並沒有人看清那馬是如何停住的,不過這其中一位路過的老道卻把整個過程看得真真切切。

書童牽馬往集市裡走,周欣走向相反的方向,那老道皺了皺眉便快步追了上來。他到了周欣身邊,手中拂塵一搭,拱手說道:「這位官爺有理了。」

周欣見老道彬彬有禮,馬上拱手還禮:「道長好。」

老道說道:「可否請官爺到茶樓一坐?」

周欣看老道慈眉善目,一副仙風道骨之樣,並非有惡意之人,正好自己剛剛受到一番驚嚇,此時確實有些口渴,於是說道:「那就麻煩道長了,請。」

周欣和老道一起來到了附近的茶樓,要了兩壺清茶便分別坐了下來,老道也不拖拉,直奔主題的說道:「官爺可知貧道請你何事?」

周欣:「正要請教!」

老道:「今日隨官爺出行的那個書童可是你府中之人?」

周欣:「他本是我當年救下的一個落魄小孩,後來一直跟隨我左右,算是我的親信了。」

老道聽了周欣的話,眉頭再次皺了皺,手捻拂塵沉吟片刻之後繼續說道:「不瞞官爺,今日之事我可是在路邊瞧得清楚,那驚馬就算是霸王在世恐怕也無法拉住,而你的書童卻有如此神力您不覺得奇怪嗎?」

周欣想了想後說道:「我也確實奇怪,可我問他,他不作答,也就不必強求了,好在沒出什麼意外,我也就沒想那麼多。此時聽道長之語似是話中有話,難道……」話說到此處,周欣不禁臉色一變。

老道看了看周欣,然後飲了口茶水說道:「正是如此,官爺那書童不是活人。」

此話一出,周欣頓時臉色大變,想想今天之事,卻不是一般凡人所能完成,莫非他真是鬼物,可看其樣子也並無惡意啊。

周欣稍稍穩定了下情緒之後,便向老道投去了不解的目光,老道見此,抖了下手中拂塵,然後說道:「官爺不必害怕,那書童對你並無惡意,想必他生前受你照顧頗多,亡後仍不忘報答恩情,執念不散,便一直服侍在你左右。不過,這人鬼終是殊途,一陰一陽,久在一起終是互相克制,就像你今天所遇災情,雖被他所化解,卻也因他而來。」

老道的話,周欣全都理解,只是這一直跟隨自己的苦命孩子何時變成亡人的,自己卻是一點不知,況且這孩子執著於報恩,未入六道,自己也是於心不忍啊。

於是他向老道拱手求教:「道長可有何方法,令這苦命的孩子脫困嗎?」

老道見周欣這般,心知這是一個心善之人,此時不想著自己的安危前程,卻是想著讓亡人脫困。於是笑了笑說道:「方法其實很簡單,不過卻也有些殘忍,鬼物成形最怕鹽巴,你將鹽巴灑在其身,他便會形體消散,也就不得不進去輪迴中了。」

周欣在老道這得了方法,心中有了主意,在和老道又交談一會之後,便互相告辭離去。他回到自己府中之時,那書童已是在家中等候,見周欣回來便迎向前去說道:「老爺,驚馬已經歸還其主。今天您沒受傷吧?」

周欣擺了擺手說道:「我沒事,只是日間受到驚嚇有些乏累,我回房休息一會,晚飯時再來喊我。」

書童領命退下,周欣轉身來到了府中廚房,在一個小囊包裡放了一些鹽巴後回屋休息了。

到了傍晚時分,書童按照吩咐來到周欣的臥室喊他吃飯,周欣從床上爬起,趁書童沒注意,一把將囊中鹽巴灑向了書童,那鹽粒落在書童身上之後便開始冒起白煙,書童痛苦地望了周欣一眼便消失不見了。周欣見書童回望,雙眼含淚的向書童擺了擺手,以示告別。

到了夜晚,周欣做了一個夢,夢中一小孩向他作揖道別,小孩樣子雖然模糊,卻能看出那正是服侍自己多年的小書童。

周欣眼含淚水,而那書童卻笑了笑說道:「多謝老爺成全,前年我外出辦事,結果路遇大雨,不幸被洪水衝入河中溺亡,我心中一直想著向您報恩,卻不想差點因此連累了您,如今您讓我解脫出來,我特地回來跟您道個別,您多保重。」

語罷,那模糊的影子變得越來越縹緲,直至消失不見。

本故事完!

小編結語:知恩圖報是好品質,可也要講個方法方式不是,由情懷變成執念,便有可能事與願違,就像文中的小書童這樣,害人害己的結果也是有可能的!

本故事部分素材取自網絡,如您也有故事題材需要分享,不妨私信與我留言。故事我來講,故事大家聽,我們爭取將每一篇好故事分享給每一個人!

本文為民間小故事,筆者只以故事明真理,以故事詮釋世間真諦,切莫與封建迷信對號入座,如您喜歡本故事,還請您用您那細嫩的小手,溫柔地給它點個小贊,要是您覺得故事還不錯,那麼請您幫忙分享給更多的人聽,感謝各位的支持!

相關焦點

  • 故事:民間故事:鬼書童
    冀州有個叫韓斌的書生,參加科考後皇榜高中,被安排到臨安做官,他赴任之後,韓斌聽後雖早有預料,卻還是被嚇了一跳,驚詫說道:「你當真是徐吉?你不是死了嗎?又怎會出現在這兒呢?」徐吉說自己確實已經死了,現在是以鬼身生活在陽間。韓斌非常驚訝,臉上露出不可思議的神情,徐吉見此說道:「這又有什麼好奇怪的呢?不光是我,這世上有許多『人』都不是人,他們都和我一樣是鬼。」
  • 故事:民間故事:書生趕考屢遇怪事,次次都落榜,竟是因為祖上無德所害
    哈嘍大家好,歡迎來聽小於講故事,本故事名為《祖上無德害子孫》,故事素材來源於網絡,由小於品詩說文整理編寫。本文為《民間故事》第147期,如果您喜歡,不妨給個關注!很高興又到了給大家講故事的時間了,今天給大家講一篇發生在古時候的民間小故事,希望通過此故事各位看官都能有所收穫。
  • 民間故事:書生趕考屢遇怪事,次次都落榜,沒想到是自己爺爺所害
    哈嘍大家好,歡迎來聽小於講故事,本故事名為《祖上無德害子孫》,故事素材來源於網絡,由小於品詩說文整理編寫。本文為《民間故事》第147期,如果您喜歡,不妨給個關注!很高興又到了給大家講故事的時間了,今天給大家講一篇發生在古時候的民間小故事,希望通過此故事各位看官都能有所收穫。
  • 故事:狐狸做媒被老道捉住,得知緣由,老道親自為書生做大媒
    很久以前,有個名叫史大隆的書生,天不怕地不怕,不懼鬼神。讀過《聊齋志異》後,心中特別羨慕那些與狐狸結為伉儷的書生,妄想也能有這麼一段豔遇。聽說劉太史的別墅裡鬧狐,棄置不用,跑去和劉太史家人溝通,徵得他們同意,搬到別墅裡去住。 打開別墅大門,裡面雜草叢生,蛛網連接,一派蕭條景象。家僕們打掃完別墅後,史大隆讓他們回去,獨自一人住在裡面讀書。
  • 故事:仙妻激勵丈夫讀書,成為畫中人,高中皇榜後才出來團圓
    丫環說道:「這是楊柳仙子,有感於郎君的深情厚意,故此現身來見。」丫環隱身不見,她則成為畫中人。 季學立哭喊道:「娘子,我知錯了,我不能沒有你,你回來吧!」楊柳仙子在畫中說:「你見畫如見我,我雖然不在你的身邊,但是你的一舉一動我都知曉。你要好自為之,皇榜高中之日,就是我走出畫中之時,也是你我夫妻團圓之時。」說完,再也不動了。 季學立一再呼喊,畫中的楊柳仙子一動不動。他伸手去摸,觸手是宣紙的冰涼,果然只是一幅畫。
  • 故事:民間故事:妻子好心幫丈夫練膽,卻發現丈夫不對,老道:他早沒了
    哈嘍大家好,歡迎來聽小於講故事,本故事名為《為夫練膽》,故事素材來源於網絡,由小於品詩說文整理編寫。本文為《民間故事》第155期,如果您喜歡,不妨給個關注!很高興又到了給大家講故事的時間了,今天咱們來講一篇發生在古時候的民間小故事,希望通過此故事,各位看官都能有所收穫。
  • 蝸牛講民間故事:學子夢中高中 信心滿滿卻是這個結果
    你打著雨傘,那是『吉星高照』;你懷裡抱捆青菜,這是『青中』;那人拿著棍子趕你,這是讓你趕快『進』。這一切說明,你一進京就會『中』,我先向你道喜呀!」算卦先生一席話說得讀書人眉開眼笑,就掏出十兩銀子酬謝。
  • 民間故事:書生貪戀美色,不聽道士的好心勸阻,終食了惡果
    民間故事:貪戀美色得了惡果。本文為《民間故事》之第136期,如果您喜歡看不妨給個關注。咱中國有句老話,叫「色字頭上一把刀」。古往今來,很多人因為貪戀突如其來的美色而鑄成了大錯,更有些人因此失了性命。這也難怪古人會把美色比作一把刀了,確實這東西害人不淺吶!如今社會更加開放,各種騙術橫行,大伙兒對此更要堤防。
  • 神話故事《兒子比親爹大一歲》
    人稱蔡大善人。 然而,蔡員外雖然家大業大,膝下卻人丁不旺。家中三妻四妾,卻只生了一個兒子,名曰秉君。蔡秉君自幼生得眉清目秀,天生聰慧。長大後風流倜儻,才貌雙全。時年剛滿二十歲,便是當地遠近聞名的秀才了。 這一年,蔡秉君正趕上科舉開考。因考期已近,且離京路途遙遠。蔡公子便催促僕人打點行囊,驅車上路。不料車至山中,道路崎嶇,十分艱險,不慎連人帶車跌入山溝。
  • 故事:新聊齋:鬼書生告狀
    不久後,那李先竟金榜題名,高中進士。後被任命為鄭城縣令,便帶著秀娘一齊到那裡赴任了。於是晚上就寢時,秀娘把這幾日遇到書生的怪事,告訴了枕頭邊的李先。李先聽完呵呵一笑:「我看你是想多,你那前夫是被我親手砸死的,又怎麼會出現在你眼前呢?」。兩人一夜無言,默默失眠在天亮。
  • 民間故事:古廟之靈
    許相公等了一會,沒察覺到自己急促的呼吸,片刻後無事發生,他壯起膽子尋到火摺子,點起蠟燭,這才看清來者是誰。是個約摸十五六歲的小童,雌雄莫辨,五官精緻,前朝打扮,一身藏青袍子,幾乎融進夜色中,頭髮梳成兩個丸子,見者無不心喜。
  • 故事:民間故事:書生高中回家,妻子身死屍變
    這不是傳說中的殭屍嗎?家中怎會有這等怪物?董達嚇得魂飛魄散,轉身欲逃,可驚慌之下,未跑幾步就一個踉蹌摔倒地上,眼見殭屍步步緊逼,董達內心憤恨難當,本已金榜題名,平步青雲,哪想一回家中竟遭遇這等禍事,再想到妻子楊氏怕是已遭毒手,更是傷心欲絕!「嗬!」
  • 新聊齋:書生借宿深山道觀,遇見已亡故友,從此當縣令娶嬌妻
    新聊齋:冒牌縣令承聊齋之志,譜靜月新篇|頌古之情義,明今世德尚明朝嘉靖年間,泉州有一位書生叫陳賢,鄉試落榜後,性情開始變得好吃懶做不料,到年頭時家鄉發生瘟疫,村裡很多人都相繼死了,他父母也未能倖免。落魄的陳賢只好逃難,去投靠杭州的表叔。這日他走到杭州不遠的一處山林,眼見天色將暗,前不著村後不著店。而遠處的山頂隱約有一座道觀,於是陳賢便加快腳步往山頂走。
  • 聊齋故事:書生渡劫
    默默無聞地在家苦讀,希望有一天能夠科舉高中。突然有一天家裡有人來拜訪他,來人是個僕役模樣,還帶了很重的禮物,說是要請他去給自家公子做老師。書生感覺很奇怪,這個人說不清楚自家的情況,只是含含糊糊地應付他。不管書生怎麼推辭他都不走,最後書生實在沒辦法了,看著厚禮的份上也就同意去當老師了。
  • 《降龍大師之捉妖榜》:9年趕考不順的書生如何一夜逆襲成大師?
    9年趕考不順書生的奇遇這天,窮困潦倒靠書童幹活接濟的書生修緣,正在為自己的第10次進京趕考而準備著,沒曾想他想迎來一夜逆襲的奇遇。不曾想碰見了走蛟途中被暗算的白龍,體內住進了白龍魂魄,成為了人龍一體的特別存在。
  • 新聊齋:書生妻子失蹤,救妻後假扮新娘,進棺材抬入山洞成親
    轉眼半月過去,一天李然家中來了一位黃袍老道,那人背著青銅符劍,腰繫著大葫蘆,留著白髮白須頗為滄桑,道人見了李然就道:「你妻子可姓趙,可曾是半月前就不見了?」,李然震驚,遂點頭稱是。老道的表情越加嚴肅起來,不容他哭哭啼啼,又道:「你妻可是陰年陰月陰時出生?」
  • 民間故事:桂花仙
    吟誦桂花的文人雅士也不在少數,今天這個故事講的是一個書生。清代的江寧城裡,有一戶陳姓的商賈人家,陳老闆的大兒子名叫陳思,自幼便喜好讀書,家裡人也很支持他的決定,希望他能考去功名利祿,以後好為朝廷做官去。然而陳老闆之後卻再無子嗣或女兒,只有這一個兒子在他的身邊。
  • 故事:書生愛花如命,母親卻百般阻撓,終因此舉食了惡果
    大家好,歡迎來到詩文書畫匯,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第479期,如果您喜歡,不妨給個關注!定場詩:多子多孫為何因, 前世開籠放鳥人。養子不成為何因, 前世皆因溺嬰身。念罷一首定場詩,今兒咱這篇民間小故事就要開講了。今兒咱要講的這則民間故事的主題同樣是弘揚正能量:萬事皆有因果,切莫做那害人害己之事。
  • 故事:民間故事:父子倆走夜路,途中遇怪事,一張羊皮卷救了二人性命
    哈嘍大家好,歡迎來聽小於講故事,本故事名為《救命的羊皮卷》,故事素材來源於網絡,由小於品詩說文整理編寫。本文為《民間故事》第129期,如果您喜歡,不妨給個關注!很高興又到了給大家講故事的時間了,今天咱們來講一篇發生在上世紀六十年代的民間小故事,希望各位看官通過這個故事都能有所收穫。
  • 故事:民間故事:漁夫打魚收養孩子,和尚一看,這不是人
    張全氣不打一處來,家裡窮的吃不上飯,現在連養了多年的兒子都沒有了,這瞎和尚還專門跑到自己面前大笑,分明就是來看笑話的。 他氣的揮起拳頭,就要往和尚的臉上砸去。這時和尚伸出手,輕鬆的擋住他已經餓的無力的胳膊,然後開口說道:「於你而言這是件好事啊!這孩子本不是你們家的,如今失去也不可惜。何況他的並非善類,要是沒有今天的意外,我還要提醒你們小心這個孩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