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聊齋之志,譜靜月新篇|頌古之情義,明今世德尚
明朝弘治年間,鳳陽縣有一個姓李的書生,單名一個然字,叫李然。李然年輕俊朗,才高八鬥,為人又孝順善良。
他考中秀才後,縣上的趙員外對他甚為欣賞,決定把女兒趙媛媛嫁給了他,二人也一見傾心,很快結為夫妻。兩夫妻變得十分恩愛,女的貌美如花,賢惠溫婉,把家務打理井然有序,男的則滿腹才學,設私塾教書補貼家用。
這日黃昏來臨,大地變得金燦燦一片,李然從私塾回到家,不見廚房有炊煙升起,便開門叫喚妻子,也不見有回音。於是他心生好奇,思慮著平時這時辰妻子媛媛早已忙著煮飯炒菜,如今卻不見了人影。
著急之下,李然就滿屋尋找,又去問鄰居,又到街上各家各戶的詢問,可是沒一個人知道趙氏的下落。
李然找了數日,終不見趙媛媛回來,因為太過焦急與憂傷,他竟一夜白了頭。
轉眼半月過去,一天李然家中來了一位黃袍老道,那人背著青銅符劍,腰繫著大葫蘆,留著白髮白須頗為滄桑,道人見了李然就道:「你妻子可姓趙,可曾是半月前就不見了?」,李然震驚,遂點頭稱是。
老道的表情越加嚴肅起來,不容他哭哭啼啼,又道:「你妻可是陰年陰月陰時出生?」李然聽罷就好奇的問:「正是,可這有什麼關係?」。
未料,那老道一下就拉住他說:「你妻已被北冥山的鬼王抓去當小妾了,她是陰年陰月陰時出生,與那鬼王的八字相配,若想救你妻子,就快快隨我來」。兩人二話沒說,出門就騎上一頭白馬,朝山林奔去了。
深山之上,明月當空,星夜璀璨,李然與老道一路跑來,於一座高山的半山腰中停下。此間,四處寂靜漆黑,借著月光,幽然看見一陣陣白煙籠罩,不時還傳來莫名的嚎叫聲。
這時,老道與李然躲於山路旁邊的草叢之中,靜候多時,期間老道細聲叮囑李然:等下無論看見什麼怪事都不要聲張,能否救出你妻子,就看你自己本事了,李然救妻心切連忙點頭。
不久,只見明月漸漸變得朦朧,那山路盡頭突然走出一群身穿衰衣白袍的人,足有近百個,一個個腳步輕盈落地無聲,中間有八個白衣人抬著一口漆黑棺材,緩緩而來。當走近李然旁邊時,這時他才發現,這哪裡是人,根本就是鬼。
且看那群鬼怪一個個面色慘白,雙眼呆滯,走路腳跟不著地,不斷發出悽涼的哭聲。這時,老道未等李然叫出聲,就搶先一歩飛跳到棺材蓋上面,接著揮舞青銅劍砍殺那群抬棺的鬼隊伍。
頃刻間,鬼怪們招架不住高人的廝殺,紛紛鬼哭狼嚎般四處逃竄。而來不及跑的,均被黃袍老道用劍刺穿心臟,化成一股怨氣消散不見。
只見,那老道法力高深,一柄青銅劍上下翻飛,很快百餘鬼物斬殺乾淨。李然在旁邊看得戰戰兢兢,完事後就從草叢爬來,與老道合力打開那副黑棺材。此時,棺材裡躺著一個穿新娘婚袍的冷豔女子,此女正是失蹤多日的趙媛媛。
李然見到妻子趙媛媛雙目緊閉,鼻孔早沒了氣息,誤以為對方已死,遂哭成淚人,不停趴在對方身上叫著她的名字。
說也奇怪,喊了一會兒,那死去的趙媛媛竟迴光返照,活過來了。
她見到自己躺在棺材裡也嚇得不輕,只道當日在家中刺繡,窗外竄一股黑煙,自己就暈迷不省人事了。
旁邊老道見他們夫妻安然無恙,於是上前對李然道:「如今鬼王娶不到你妻子當小妾,會誓不罷休,日後仍會來擄走你妻,你想救她,現在就趁機隨我到鬼王洞府除掉那惡鬼罷」。
李然聽完甚為驚訝,可思慮一會,為了愛妻,於是才點頭同意。
此間,月入中天,老道讓趙氏脫了婚衣與紅蓋頭給李然換上,讓他假扮成新娘子,再躺回棺材裡,而趙氏則另行回家了。
當一切妥善後,老道長又施開道術從葫蘆裡放出一群多年來積累馴化的鬼怪,林林總總約有一百隻左右。只見道士念起咒語,那百來只鬼便很聽話的抬起棺材重新上路了。
四更時分,百鬼抬著棺材來到一處高闊山洞口前,裡面燈火輝煌,房屋羅列,處處張燈結彩,而兩旁站早滿了各種妖邪鬼怪,中間站著一個約兩人高的巨頭鬼,長著黑油油的身子,兩根伸出嘴外的青色獠牙十分嚇人,此鬼就是那北冥鬼王。
這時,黃袍老道也扮鬼混於百鬼中,一起將棺材抬到了廳堂。
一會兒,鬼屋大廳內聚滿鬼怪,都在等著看鬼王與抓來的小妾成親。
棺材蓋一打開,裡面的李然雖披著紅蓋頭,但早被嚇得屁滾尿流,無奈為了心愛之人,李然才咬著牙緩緩爬了出來。
接著李然與鬼王拜了天地,正要夫妻對拜之際,李然趁著鬼王沒有防備,突然從懷裡掏出一把塗抹上黑狗血的桃木匕首,唰一下就刺進了鬼王的心窩。
此間,鬼王心臟受傷流出青血,其道行大減,他正要張口生吞李然,未料那隱蔽在鬼堆裡的老道突然拔劍殺出,攔下鬼王,接著兩者大戰了三十回合。
鬼王因受傷嚴重,遂被老道士一劍把頭顱給砍了下來。旁邊看熱鬧的小鬼小妖,見鬼王一死,立馬就樹倒猢猻散,紛紛逃離得不見了蹤影。
事後,李然因道長的相助救回了妻子,兩人變得越加恩愛,幾十年來從不吵過架,且膝下兒女成群,過得非常的幸福快樂。
申明:本文由靜月齋原創(作者|唐有時),民間故事屬虛構文學,目的是以故事觀人生、明事理、知情義,弘揚中華傳統美德,請勿與封建迷信對號入座,圖片源自網絡,歡迎請關注本號。
微信公眾號:靜月齋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