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聊齋之志,譜靜月新篇|頌古之情義,明今世德尚
清朝乾隆年間,在浙江嘉興有一戶姓李的書香門第,李父是舉人出身,李母是大家閨秀,知書達禮,兩人有一個獨女名叫李惠。
這女兒雖長得貌美驚人,身材曼妙,繼承了父母的優點,但她從小追求單身自由,年至二十三歲,終不肯談婚論嫁,任憑媒婆說破嘴皮,李氏夫妻操碎心,她始終堅持不嫁人。那時女子,到這個年齡,已是老姑娘了。
這日,李惠與家人在府中吃飯的時候又發生了爭吵,吵著吵著,李母竟忘了廚房還在生火熬湯,火苗竟意外點燃廚房的柴堆,接著很快就引燃大部分屋宅,而於廳堂內的一家三口來不及逃出,全部被黑煙嗆暈燒死了。
由於這一場大火很大,燒及鄰裡,諸多屋舍均被火燒毀,此後,很多住戶便搬離了這個地方,使得成了一處荒涼的廢墟。
時隔兩年,一天晚上,有一個叫任賢的秀才騎驢路經此地,由於喝了酒,便在原地摔落睡了過去。不知過了多久,月入中天,任秀被地面寒氣驅醒,起身拍拍衣衫塵土,發現驢子已不知去向,於是抬眼四望,看到遠處還有一處亮著燈火的人家。為此便打算敲了門,向人家借住一宿。
「咯咯咯」只見任賢伸手敲了一會門,喊道:有人在家嗎?不久一個滿臉蒼白的老婦人,開了門用沙啞聲音回道:「公子何來?是想借宿嗎?」任賢被眼前的滄桑老婦著實嚇倒,便開始心生退意,自個拱手便想告辭。
未料,老婦卻裂開幹皺的嘴巴,笑道:「公子不必多心,老朽相貌是醜了點,但心地善良,家裡還有一女兒,長得如花似玉,公子不信,就進來看看吧」。
任賢來回走了幾步,見周圍漆黑寂靜,自己無處可去,便只能答應下來。
隨後,老婦帶著任賢穿過幾條漆黑的迴廊,任賢一路跟著偶然聞到燒焦的味道,但見四處無煙無火,也不曾多想。
當入了廳堂,當燈火點亮後,任賢才頓然一驚,原來廳間八仙桌上還坐著一老翁一女子在吃飯,兩人在之前毫不點燈摸黑就食,見有客人來到,才緩緩起身點燃梁上油燈。
任賢見這家人如此詭異,心裡開始發毛,可不經意的看多了幾眼那女子,遂被對方美貌的被迷住了。那冷豔女子,雖臉色慘白,可長得貌若西施,小紅唇大眼睛,柳眉瓜子臉,嬌豔得不可方物。
老翁老婦見任賢看自己女兒入迷,臉上漸露出滿意笑容,說道:「滿意就好,滿意就好,公子快快入座吃喝」。此刻,任賢早被女子的美貌吸引,不曾多想,主動報了戶籍姓名,還加了 一句:「小生尚未娶妻」逗得兩老者呵呵大笑。
而那女子貌似也對任賢有幾分情意,竟含情脈脈的偷看了任賢一眼,便害羞低頭不語了。酒過三巡,任賢吃了兩碗米飯,幾塊燻豬肉,數條臘腸,而後老翁自稱叫李志,夫人為王氏,女兒尚且未嫁名喚李惠。
原來,這一家三口正是當日被火燒死的李府一家,因死得太慘,怨氣重,而生前夙願又未達成,遂死後化為陰魂繼續在家裡生活,目的就是要給女兒李惠尋一個如意郎君進行婚配。
起初,李惠死後也不願意,但見父母成了怨鬼不肯入地府投胎,方才應下。
夜入子時,月色變暗,李府裡的任賢不知對方是鬼,竟不停盯著人家李惠看個不停。於是李翁便趁機提出了這門婚事,任賢聽之,甚為歡喜贊口同意。
當晚,李翁王氏就匆匆忙忙給任賢與李惠辦了婚禮,兩人叩拜天地與父母,再夫妻對拜,結成了一對夫妻。
而後,任賢被李翁勸酒喝得迷迷糊糊,扶入婚房睡下。
不久,婚房的門窗自開,李惠便趁黑進入房間,摸了上床頭,兩人一下就濃情似火,糾纏如漆,雙雙歡愉一夜,直到雞鳴李惠方才起身退去。
任賢迷糊中醒來,聽到一陣脆吱的聲音,睜眼一看,才發現自己摟住的是一具燒焦女屍,而床早已成黑炭,自己嚇得大驚失色,踉蹌爬逃,一路上發現周邊屋舍皆是黑炭殘梁,形如一片火後廢墟。
他慌得剛轉身路過廳堂,見有兩具老者的焦屍,坐在廳堂飯桌上。
那桌子上哪有什麼美味佳餚,皆是香灰、蠟燭與香油,任賢這才恍然大悟,原來昨晚自己吃的全是蠟燭香灰,為此一股噁心感襲來,竟然跪地狂吐不止。
當任賢艱難爬離燒毀的李府後,幾近魂飛魄散,渾身哆哆嗦嗦,站都站不穩,嘴裡念叨著:「我到底是造了什麼孽,竟遇到如此倒黴事」。
一陣驚慌,自己便軟躺在那,幸虧有山民路過將其救回,其在人家屋裡躺了三天才恢復元氣。他向村民們打聽情況,得知李家當年的火災慘事後,也心中傷嘆不已,想起那夜的夫妻之情,病好後多次來到李家廢墟燒紙懷念。
如此這番,過了十多年,某日村中來了一個貌美女子,任賢一見大驚。
此時任賢已中了舉人,但一直沒有娶妻,他一看見此女,竟然極為神似當年的鬼女李惠,但問她前世之事,皆因為轉世輪迴,早已茫然無知。
任賢提出想娶此女為妻,沒想到她一口應答,數日後二人便做了夫妻,兩人非常恩愛。任舉人知道,他們的姻緣,是許多年前就定下的。
申明:本文由靜月齋原創(作者|唐有時),民間故事屬虛構文學,目的是以故事觀人生、明事理、知情義,弘揚中華傳統美德,請勿與封建迷信對號入座,圖片源自網絡,歡迎請關注本號。
微信公眾號:靜月齋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