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
永興縣博物館位於永興縣人民路人民公園內,始建於1998年,總佔地面積2293平方米,總建築使用面積為1748平方米,2009年起實行免費開放,是展示永興風貌、謳歌改革開放成就的一個形象窗口。2001年8月被中共郴州市委宣傳部評為「郴州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10年10月被中共湖南省委宣傳部評為「湖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在永興縣人民公園的山坳中,一座兩層的四合院,在茂盛樹木的映襯下顯得格外打眼,而最引人注目的當屬建築正上方鐫刻在漢白玉石上的「博物館」三個大字。
走進永興縣博物館,一樓的四個專題展廳分別呈現在兩側。這些展廳,通過對圖片、文字及實物的展示,向大家介紹了永興縣歷史發展情況及中國共產黨永興歷史、出土的文物、永興大布江拼布繡等情況。
「紅色教育展示和傳承是我們館的特色。」永興縣文物保護中心主任王健生介紹,原本二樓還有黃克誠生平業績陳列室,裡面展示了黃克誠同志生平事跡及不同時期生活情況的各類圖片130張和22件實物。為了適應新時期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發展要求,提升紅色傳承功能,深入挖掘黃克誠大將光輝一生的紅色資源,更好地開展全方位的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博物館如今正在進行提質改造。
1921年至1949年,永興作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和湘贛革命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永興人民團結一心、甘灑熱血、奮起抗戰,以磅礴的氣勢,大無畏的精神,渲染出了可歌可泣的革命歷史。
記者了解到,永興縣博物館自建設完成後,除「七一」「八一」「十一」等重要節慶日期間,定期舉行愛黨、擁軍等愛國主義教育活動外,還與單位、企業、學校等緊密合作,結合國家公祭日、開學第一課、祭掃黃克誠大將等主題,開展愛祖國、愛社會主義的一系列活動,年均接待各界群眾11萬人次以上,其中青少年3萬人次以上。
王健生表示,永興縣博物館對弘揚優良革命傳統,激發全縣人民特別是廣大青少年的愛國熱情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下一步,永興縣博物館還將創新思維,整合資源,拓展內容,更加廣泛深入地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將博物館打造成永興乃至湘南地區的紅色高地。
基地尋寶
陳列室展示黃克誠光輝一生
對永興縣博物館來說,黃克誠生平業績是館內一個重要展示內容。
黃克誠是湖南永興人,中國工農紅軍及中國人民解放軍主要領導人之一,1955年9月被授予大將軍銜和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
「為人復何求,少逢國危,堅信馬列,青年從戎,畢生盡瘁,幸得見中華民族光榮屹立。即死無憾矣,仰不愧天,俯不怍人,國運日興,人才輩出,惜不隨全黨同志再盡綿薄。」這是黃克誠一生的真實寫照。1902年10月1日,黃克誠出生在永興縣油麻圩下青村一個貧寒的農民家庭,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在投身革命後,他始終奉行「為人民利益奮鬥到底「的信念,想人民群眾之所想,急人民群眾之所急,解人民群眾之所難。
「目前黃克誠生平業績陳列室正在進行改造,但明年改造完成後,將會成為一個主題突出、內容豐富、特色鮮明、深受社會各界歡迎的精品陳列室。」王健生介紹,改造後的黃克誠生平業績陳列室,在原有生平業績陳列內容的基礎上,將突出展示黃克誠大將的軍事業績和浩然正氣,陳列黃克誠大將的遺物、歷史圖片,結合相應的輔助展品,運用多種陳列手段,使陳列內容與藝術表現形式進行有機結合,其展示內容包括探索真理、樹立救國之志,徵戰南北、立下赫赫戰功,主政家鄉、奠基新湖南建設,履職軍委、勇挑國防建設重任,公正無私、對黨忠誠的楷模等五個方面。
王健生說,黃克誠大將的光輝一生,可以讓我們學到許多優良的傳統和作風,汲取豐富的營養,值得我們永遠懷念。
編輯:謝莉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