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碼頭》講述了清朝末年,山東周村人楊瑞清貿易到實業做生意的那些跌宕起伏的故事。
有這麼一段,楊瑞清在上海成家立業有了商業上的一席之地後,要回到周村開工廠,派了得力兄弟楊立俊打前站,發小四勝幫著張羅開業前的事情。楊瑞清的死對頭,當年一把火燒了半條街毀了楊家生意逼瑞清去了上海的王家少爺新成,幾次三番找茬,想把瑞清的生意攪黃。
立俊曾經留學西洋,學的是數學系,賭術高超且深知賭場都是局,危害甚大,想關掉地頭蛇王新成開的賭坊。
王新成帶賭場的把頭約了立俊賭一把,1000塊起局,每局賭資翻倍,新成告訴把頭,他拿出了價值10萬兩的地契作為賭資,這是他開賭坊的時候,他爹給他畫的可以動用的資產的上限制。
立俊直接報出了對方的麻將牌路,把頭一看遇到了高手了,就此罷手。
新成好容易促成的局,立俊也是有備而來,他跟王新成說玩一個公平的賭局,找一個人用杯子裝豆子,裝好的豆子倒進盤子數數,五個一組五個一組,賭最後剩下單雙數。
新成覺得這事情沒有貓膩可做,可以賭一把。
新成說好事成雙,他選雙數,立俊自然就是單數。
於是雙方就開局了,結果一連幾把都是雙數,賭到了10萬一局了,挖豆子的小夥手都抖了,數下來還是雙數,新成又贏了。
四勝嚇得都不敢看了。
接下來一局,籌碼20萬,新成擦了好幾把汗,結果出來了,又是雙數,新成爽爆了,問立俊要不要停下來下午再玩。
立俊要繼續,籌碼加到了40萬,瑞清開廠子的錢都砸進來了。這會按說都贏了這麼多了,新成該收手了,但是賭徒怎麼肯收手,尤其是在手氣這麼爆棚的時候。
到了最關鍵的時刻了,挖豆子的小夥子都穩不住了,豆子數出來,剩下單數,楊立俊贏了。
賭錢的人不到傾家蕩產絕不回頭,傾家蕩產能借也要借錢去賭,這話一點都不假。
這會,籌碼加到了80萬,新成沒有這麼多錢,可他已經賭急了眼,他拿出了所有王家的生意作價70萬,加上桓臺的最好的那片地最少10萬,他是劃拉了所有的家當來跟立俊賭這一把。
結果,運氣最後沒有站在新成這邊,最後,傾家蕩產輸給了立俊,最後立俊還是放了他一馬只拿走了桓臺的地契,沒有趕盡殺絕。
新成最後是輸在了運氣還是輸給了概率呢?
雖然他跟瑞清說自己學的是數學,要靠概率,但是贏了以後的立俊說了一句話「我們籌碼比他多,他肯定會輸」,這才是賭場輸贏的真諦吧。
為什麼這麼說呢?
立俊拿著80萬進場,新成只有10萬籌碼,賭局上升到5萬籌碼之上,只要有那麼一兩次運氣好一點拿下,立俊穩穩地讓新成倒下。只不過這運氣一直沒到點,多磨了幾把。
不過呢,話又說回來,賭場最終還是玩賭性的地方,如果楊立俊真的就是點背到家輸了個底掉,那也不是沒可能,只是這個可能性很低很低。在這場賭局中,立俊算是莊家吧。
就拿股市來說吧,漲跌浮沉看似沒有定數,但是如果手裡的籌碼足夠多,無論怎樣都會翻身,如果加上大數據的信息,對方直接看到了你的籌碼,根本沒有上檯面的機會,聰明的話就該跟賭場把頭一樣,早點離場才是避免損失的最好方法。
舉個例子,如果大家都在最高點下手買了100萬,抄底抄在了山頂,每當下降10%有籌碼的都繼續買進100萬甚至翻倍買,如果跌到原價的50%的時候跌到底,他回到了高點的70%的時候早就已經回本,可是籌碼不夠的韭菜黨還在流血,沒等猶豫要不要割了的時候,第二輪又開盤了,沒下車的還是繼續流血。
立俊這一賭,最好的消息不是贏了多少,也不是誰捏了多少汗,而是最後賭場關門大吉了。周村人該收收心幹點正事了。
不過賭場換了名號,老手段換了新馬褂,一切還是外甥提燈籠——照舅(照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