碼頭故事(二)

2020-08-28 張讓平

作者前幾天發表的碼頭故事,得到大家的鼓勵和支持。今天,將再次把碼頭上老百姓最樸實的人文情懷,呈現給大家。

還沒等工作人員安好跳板,這位大哥就迫不及待下船

帶著兩個孫子下船的奶奶

陸陸續續上船回家的人

把家裡的廢舊物資拿來換錢的大爺

奔上碼頭乘船的大哥

守在船前向過渡百姓收錢的羅大哥

羅大哥的家人幫著收錢

每次渡船過江一元

下船的年輕人,飛跑去趕集

船走了,羅大哥在太陽下堅守

收錢用的提籃

提籃分兩個,上面是零星小,下面是十元以上,還有百元大鈔

在碼頭洗床單的大爺和在旁邊玩水的孫子

和老伴一起擰乾床單的水

另一組船老闆,在太陽下等待上船的人買單

匆忙趕去碼頭乘船的大媽

一個不漏的收錢女人

帶著孩子奔向碼頭的年輕媽媽

碼頭上的婆孫倆

準備買江河魚的大媽

魚太大,大媽們轉身離開

工作人員扶乘客下船

推著摩託車上航的人

忙著下船趕集的人

買好日常生活用品上船回家的大媽

相關焦點

  • 王老師的故事(四)
    經獨家授權,在「今日頭條」推出《王老師的故事》專欄,每天兩期,每期發布一二則以饗讀者。有一次一位同僚出差去福建,從北京沿大運河坐船到杭州,再沿錢江往上到最後一個碼頭清湖時,船家告訴他,這裡是江山縣的地界,從這裡走旱路(坐轎)去福建(林則徐日記裡有此記載)。於是他想起這是毛尚書的家鄉。這樣在福建返回時,他特地到江山縣城拜訪了縣老爺。 因為從沒有京官到過江山,江山的縣官受寵若驚,盛情接待,請了若干江山文人士紳作陪。飯後送至碼頭上船。
  • 洪江碼頭(三):放木排到洪江,堂爺回來總是兩手空空
    洪江碼頭隔壁堂爺爺90多歲了,都說他有婆娘有兒子,但堂婆和堂叔我從沒見過。不想再聽他那老吊牙的故事了,心裡一直的好奇終於忍不住港出了口。堂爺年輕有一副好身板,渾身流淌著牛一樣的勁力。水下密功寨子排第一,遠近放排的一把好手。湘西這一帶山上盛產紅心杉木,材質優良,是修房子的好材料。
  • 迷途歸來 9:橋洞日子(二)
    水生打算先試著在碼頭找一份活幹。那天一大早水生就趕到了定海橋碼頭,只見碼頭外面人頭攢動,數百名衣不遮體的臨時工早已等候在了那裡了。約半個時辰後,看到一個包工頭帶著二個隨從過來了,只見他朝一旁的高處一站。"扛運!扛運!20個槓運!"包工頭大聲吆喝開了。
  • 迷途歸來14:碼頭搬運工
    一家四口人就擠在約十個平方大小的空間裡,晚上用一塊打滿了補丁的布帘子隔了一下就算是二個房間了,鎖子兄弟兩睡外面,父母睡裡面。 鎖子的父親陳小弟,40歲的年齡,雖是中等個子,但力氣大的驚人,棚戶區都稱他是大力士,在棚戶區很有影響力,在定海橋碼頭的搬運工中也很有威信,也是一支搬運工隊裡的一個領工。
  • 「故事」「二棉褲」
    我的家鄉在遼南某縣城西約20裡的小平原,叫小碼頭。幾百年前,這裡確實是個碼頭。如今,海水以經退去,碼頭已不復存在,但「小碼頭」這個名字卻沒有因為時間的飛逝而消失,還有那些打魚撈蝦人...... 我們村的南北兩側各有一條楊柳河,北邊的叫北河,南邊的叫南河。河水不深,河面挺寬,河裡有魚、有蝦、還有王八(甲魚)。
  • 修建好人生的碼頭
    :「我們一路上經過了許多碼頭,為什麼選擇這個碼頭停靠?」年輕人想了想說:「因為在經過的碼頭中,這裡的碼頭修建得最大最好。」隨後,那老船員意味深長地望了那年輕人一眼,依然是靜靜地說:「記住,要想有船來,就必須修好自己的碼頭。」聽了這話,望著老船員的背影,年輕人久久地思索著。
  • 成長的回憶(原創五)
    在外婆家的日子裡其實最疼我的應該是我的「太太」(媽媽爸爸的媽媽應該是一種稱謂吧)當一個小孩真正開始記事起應該也就是4到5歲左右。由於媽媽家庭的特殊性是家裡的老大兄弟姐妹眾多所以我的長輩也就特別多,最小的小姨也只比我大5歲。
  • (二)白手起家,玩弄女星,大熊哥的風流史?
    扒友娛樂 扒友娛樂 4天前Hello,艾瑞巴蒂,寶寶們,又到看咱們講故事的時間啦!扒姐聲明:以下故事人物情節純屬虛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本故事人物情節不涉及任何真人真事,小說系列,純屬虛構,切勿較真!
  • 閃小說 | 徐軍:過埠碼頭
    他喜歡看過埠碼頭上那壯美的放排景觀,更喜歡看碼頭上那位扎翹翹辮的女孩在木排上洗菜、洗衣和在堆碼的圓木上刮樹皮。 女孩窈窕的身形令俊仔心動,特別是女孩媽在碼頭上喊:「金花,回家了!」女孩回應:「好,就回了!」好甜美呀!宛如映山紅那般燦爛!俊仔記住了女孩的名字。 四十多年過去了,俊仔重訪過埠碼頭,曾經的放排景觀已無法再現。
  • 小故事,大道理(二)
    (9)話不應有人到神廟求籤,問道士詳斷。道士曰:「先送下香錢,說的話才靈;若是沒有錢,就有說話,一些也不應驗。」(10)臭得更狠有錢富翁於客座中偶放一屁。適有二客在旁,一客曰:「屁雖響,不聞有一毫臭氣。」一客曰:「不獨不臭,還有一種異樣香味。」富翁愁眉曰:「我聞得屁不臭,則五臟內損,死期將近,吾其死乎?」一客用手空招,用鼻連嗅曰:「才臭將來了。」一客以鼻皺起,連連大吸,又以手掩鼻蹙額曰:「我這裡臭得更狠。」
  • 「一夫二妻」(一)
    剛剛看到@蜻蜓立早的美文「一妻多夫」,不由想到一個真實的故事,「一夫二妻」。其實「一夫多妻」在中國的封建社會還是很常見的!不過在現代社會早已經不提倡,也不受法律保護的「一夫多妻」。依然「公然」存在著。一個真實的故事發生在一家國企單位。為人妻,為人母的安妮(化名)是個七零後,相貌身材瘦瘦小小,皮膚很黑,算不上漂亮,但也說得過去。孩子已經六歲了,是個男孩,非常可愛。她的老公任扉(化名)比她小三歲,與妻子在同一家國企上班。
  • 故事:九江碼頭捉騙子的諶老師
    下船那天正下雨,他在碼頭的地攤上買了一雙塑料涼鞋穿上。誰知,在雨水走了幾百米路,鞋子就壞掉了。原來這是溫州產的假塑料涼鞋,從那一天起,諶老師不再買溫州的產品了。那些年,溫州的假貨全國馳名。完成了對九江幼師的考察之後,諶老師第二天早晨去碼頭準備乘船離開。誰知,碼頭上張貼了船隻晚點的通知。還有三個多小時才能上船,諶老師便在碼頭附近溜達。
  • (二)明明是暗黑二代,偏偏被心機婊迷住了,暗黑少爺的往事?
    扒友娛樂 扒友基地 1周前哈嘍,寶貝兒們,準備好花生瓜子飲料和礦泉水,搬好小板凳,坐等扒姐給大家講故事~扒姐聲明:本故事人物情節純屬虛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以下故事人物情節不涉及任何真人真事,小說系列,純屬虛構,切勿較真!
  • 聊齋故事——小翠(二)
    聊齋故事——小翠(二)與王太常住在一條巷子的王給諫,兩家相距有十幾戶,然而平素不能和睦往來;當時正值負責三年大計的官吏,嫉妒王太常手握河南道篆,想暗地裡中傷他。王公知道他的謀略,但沒有好的計策對付他。一天晚上,很早就休息睡覺了,女子穿好衣服帶好帽子,裝成冢宰的模樣,剪掉白色的頭髮作成很濃的髮髻,又用青衣讓兩個婢女穿上飾演虞候,偷偷地從馬廄裡牽出馬,戲說:「我將拜謁王先生。」
  • 聊齋故裡民間故事3(王二捉蠍太多命喪的故事)
    蒲聊齋民間故事3(王二捉蠍太多命喪的故事)今晚沒有月亮,天穹掛滿星辰,偶爾有賊星從天空划過(流星我們當地人叫賊星),我早早的趕到大槐樹下,佔好有利位置,等老奶講故事,老奶蹣跚的來到大槐樹下,看著等她的人們說,今晚有點不好受,但說好今晚要給大家講故事的,不能說話不算數,老奶拿著把蒲團扇子,不停的扇著蚊子,就慢慢的到來:話說在我們東山裡有個村子,有個人好吃懶做,不好好種莊稼
  • 二、再訪文家橋(文家橋故事之二)
    補脩(補修)出銀信士唐昌仁率子 先 庚 哲 烈 脩(修)經(經)理信士張(張)星華(華)匠師(師)唐永裕大清宣統二年歲(歲)次庚戌(xū)仲夏月 立 經過幾天的走訪調查,我們尋訪到對文家橋情況比較了解的老人,同時請教了文史方面的專家。
  • 《智破拐嬰案》或許車站碼頭更安全?爭取調查的時間太重要了
    《智破拐嬰案》或許車站碼頭更安全?爭取調查的時間太重要了在這個故事中,我們不妨做一個假設,紅衣女子的逃脫方案或許錯了,她應該到車站、碼頭試試,或許更容易成功。為什麼這麼說呢?首先,在這個故事裡,我們知道紅衣女子有著當地人的打扮,又在哺乳期,男嬰並沒有十分鬧騰,或許在車站碼頭那種熱鬧的地方
  • (二)得罪前輩被下降頭,從而理了發的故事?
    扒友娛樂 扒友基地 6天前哈嘍,艾瑞巴蒂,寶貝兒們,今天咱們繼續來講小雀的故事,搬好小板凳,坐等扒姐給大家講故事~扒姐聲明:本故事人物情節純屬虛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一下故事人物情節不涉及任何真人真事,小說系列,純屬虛構,切勿較真!
  • 轉載民間故事(二)
    轉載:毛野人的故事(陝北版)作者:佚名從前有位大嫂養了三個娃娃:大的叫木墩墩,二的叫鍋刷刷,三的叫門栓栓。一天大嫂回娘家,臨起身對三個娃娃安頓說:「媽走你外婆家可也,你們三個乖乖的身在家裡,把門關牢,誰叫門也不要開!小心來了毛野人。」
  • 聊齋故事——王六郎(二)
    聊齋故事——王六郎(二)第二天,許先生回家後,就要置辦裝備東下,妻子笑著說:「此次你去數百裡,既使有這個地方,恐怕土地與人不可能有共同語言。」許先生不聽,竟然到達招遠,果然有鄔鎮,尋找到鄔鎮,找到六郎說的地方,把肩上的東西放下,詢問宗祠在什麼地方。主人很吃驚,說:「您是否姓許?」許先生說:「是啊,你怎麼知道?」又問:「你是淄川的?說:「是啊,你怎麼知道?」主人不答,急忙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