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下午去養老院看望母親,因為持續下大雨,只好在母親那裡住了一晚上。
養老院是鎮醫院的康復中心改建的,母親的房間在養老院的三樓,三樓上一共有三十個房間,陽面有二十個,陰面有十個,母親的房間在陽面的中間位置,房間大約二十平米,有獨立的衛生間,還有一個陽臺,陽臺上有一個大衣櫥和晾衣架,母親常站在陽臺上看著外面,房間裡有兩張單人床,就像醫院裡的病床,每張床頭上都有一個床頭櫃,可以放點常用的東西,還有一個茶几,兩把藤椅,電視掛在牆上,我覺得生活足夠了。
因為是夏天,養老院住的人不多,冬天的時候老人們都來這裡過冬,要提前預定。母親的樓層上一共住了二十個老太太,樓頭還有一對老夫妻,年齡最大的九十歲,其餘的都在八十歲以上,可以看出女人的壽命比男人長,她們都能自理。
下午五點母親她們去餐廳吃飯,我在房間裡隨便吃了點水果和點心,吃過飯以後,老太太們都在走廊裡來回走動,也有一些在樓頭的按摩椅上按摩,走廊很寬敞,大部分老人拿著馬扎坐在一起說話,因為外面下雨,她們說的最多的是天氣,有時候回憶他們共同經歷的災年,有大澇也有大旱,不到七點就各自回房了。
母親回房以後,自己先洗了腳,然後就躺在床上看電視,因為陰天,天黑的早,七點半母親就準備睡覺了,我也關了電視,躺在床上看書,不到八點我到走廊上溜達了一會兒,老人們的房間都滅燈了,沒有一點聲音,只有樓頭管理員的房間和走廊裡亮著燈。
母親耳朵不好,有點聲音對她沒有影響,她很快就入睡了,我一直在看書,期間也到走廊活動活動,整個樓上沒有一點聲音,只聽到我自己的腳步聲。
也許是換了地方換了床,我入睡很困難,母親起夜兩次,回去很快就發出均勻的呼吸聲,老太太的睡眠還是蠻好。
一直折騰到接近三點我才迷迷糊糊睡著,四點母親準時起床,起床後的母親先喝水,然後泡上點心吃了一碗,這時候聽到走廊有動靜,看來已經有老人起床了,母親拿著自己房間的掃帚就出門了,她要早早把走廊掃乾淨,母親說晚了就有人幹了,這是樓上的老太太顯示自己還有用的機會,誰起得早誰才能幹這活。
不到六點老人們就都坐到走廊說話,有的聲音很大,她們在等著吃早飯,母親讓我再睡會兒,她也坐在外面聊天。
六點半多一點,聽到服務員喊了一聲「吃飯了」,母親回到房間,洗了手,拿著吃飯時專用的小毛巾到對面的餐廳去了,我到餐廳門口看了看,他們都低著頭專心吃飯,沒有人說話,都吃的很慢,服務員過一段時間幫她們盛點稀飯,取點鹹菜什麼的,據母親說,早飯一周七天不重複。
吃過早飯後,有些年齡較大的就回房休息,母親和幾個身體好點的,沿著樓上的坡道,去花園裡散步,雨過天晴,空氣很清新。
在養老院住的一天最大的體會就是時間過得很慢,好多時候老人們都是在等著,每天三餐前一個小時就在等著吃飯,除了聊天散步曬太陽沒有別的事情可幹,大多數老人不識字,所以也就偶爾看點電視,對外面的世界她們知道的很少。
農村的老人們已經很滿足了,這是周圍地區最便宜的養老院,冬天有暖氣,有專門的服務員做飯和給她們收拾房間,床單被罩定期清洗,不必去看孩子們的臉色過日子,他們最擔心的就是生病,一旦生病後不能自理,養老院就讓他們回家,所以她們特別注意,稍有不舒服就讓管理員陪著去醫院看病。
不管什麼時候,自己能照顧自己是生活有質量的前提,年輕的時候有一定的積累,年紀大了選擇一家好一點的養老院,是我們這一代人未來唯一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