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泥瓦匠無意來到陰間,發現妻子嫁給了陰司判官

2020-09-07 小諾說奇聞趣事

明朝天順年間,南京城外有個泥瓦匠,名字叫黃旭,他的手藝非常好,請他幹活的人非常多。

黃旭今年四十歲,說來有些悲哀,他的結髮妻子在五年前生了場重病而去世,並未給他留下一兒半女,如今他仍是孑然一身。

這天幹完活已是傍晚,黃旭匆匆往家趕,走了一半,天上雷聲滾滾,一陣大風過後,豆大的雨點「啪啦啪啦」開始往下掉,不一會兒,便形成了傾盆大雨。

好在前方不遠處有座破廟,黃旭急匆匆跑進破廟去避雨。

走進小廟一看,才發現這裡十分破落,地上布滿了厚厚的塵土,斑駁的牆壁上掛滿了蜘蛛網,廟裡的幾個神像也都胡亂地倒在地上,一看就是很長時間沒有來過人了。

黃旭本是一個愛乾淨之人,他將裡面打掃了一番後,又把倒在地上的神像扶了起來,這才發現,這泥像是牛頭馬面和陰司判官。

因年代久遠,那陰司判官的身上已經顯得坑坑窪窪、破敗不堪。

黃旭在廟內躲雨,閒來無聊,便將工具拿出來把這泥塑判官修復了一番,經過他精心雕琢,那陰司判官變得煥然一新,顯得更加威嚴了。

不久後,外邊的雨停了。黃旭走出廟門,繼續往家趕。走著走著,他感到有些不對勁:這路怎麼如此陌生?不像是自己平時走的那條路啊。

剛下過雨的夜晚,外面顯得霧氣騰騰,黃旭以為自己迷路了,只好硬著頭皮向前走。

又走了幾裡路,他發現前面有個石碑,石碑上寫著三個字:陰陽界!

黃旭一看不對勁,想要掉頭返回去,卻發現來時的路已經消失不見了。他大吃一驚,不知該怎麼辦,只好把牙一咬,跨過了陰陽界。

往前走了二裡路,他忽然發現有個女子正在河邊洗衣服,於是便向她走過去,準備打聽一下道路。

誰知,當他走近一看,卻吃了一驚,因為這位女子不是別人,正是死去多年的妻子!妻子看見他也吃了一驚,急忙問道:「你怎麼會來這裡?這裡是陰間。」

黃旭便將自己的遭遇告訴了她,又問妻子:「你怎麼在這裡洗衣服?」

妻子指著前方不遠處的一座大宅子告訴他:「那裡是我家,我生前為人善良,死後嫁給了陰司的判官。」

黃旭聽了,剛開始心裡有點不是滋味,但是隨後又為妻子高興起來:妻子嫁給判官,不說榮華富貴,苦是肯定受不了。

妻子又說:「既然到這裡了,不如跟我回家歇一會吧。」

黃旭點點頭,問道:「我還能還陽嗎?」

妻子說道:「這我真不知道,我得回去問問判官。」

兩人來到家中,坐在一起聊了些家常,無非就是日子過得好不好,工作累不累之類的。

過了一會兒,外面傳來了敲門聲,黃旭有點害怕,便找了個地方躲了起來。不一會兒,陰司判官走進了屋子。

一進屋,他忽然問妻子:「怎麼有生人的氣息?」

妻子見狀便把黃旭拉了出來,她還把黃旭的遭遇告訴了陰司判官,請求他幫忙救救他。

陰司判官見是黃旭,忽然上前施了一禮,並且對妻子說道:「就是你不說,我也應該幫他的,他是我的恩人啊!」

判官又拉著黃旭的手說道:「你是一個忠厚善良之人,就算不能還陽,在陰間你也受不了苦,我一會兒看一下生死簿,看看你的陽壽是否已盡。」

說完,便拉他坐下,讓妻子擺了酒席,兩人對飲起來。

喝完酒,判官便走到隔壁的帳房去看生死簿,不一會兒,他又興高採烈地回來了,說道:「你的陽壽未盡,可以還陽,我正好明天去陽間辦事,就送你回去吧!」

第二天,判官拿出一粒藥丸,對黃旭說:「王員外家的小女翠萍今年二十多歲,為人善良賢惠,只是害了重病,已病入膏肓,但是她陽壽未盡,你就幫我把這粒安魂丸送到她家吧。」

此時,妻子也出來了,她對黃旭說道:「我早就聽說過此女子,是個安分守己之人,不如藉此契機你就娶她為妻吧!」

判官和妻子對視一笑,覺得這是個一舉兩得的好辦法。

回到陽間,黃旭拿著那粒安魂丸來到了王員外家,此時他家上下都處於一種悲傷的氣氛當中,翠萍姑娘躺在床上已經奄奄一息了。

黃旭急忙說明來意,並把那粒安魂丸給翠萍服下,沒過一會兒,她的臉色逐漸紅潤起來,呼吸也穩定了下來……

一個月後,翠萍果然嫁給了黃旭,婚後兩人生活幸福,第二年,翠萍生下一個大胖小子……

圖文來源於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故事:民間故事:陰司貪官
    言罷遞文書給述白,述白一看,見是陰司的狀子,原因是秦二誣告其無端杖責擊打,使他斃命,遂申訴於陰司。述白懼怕,兩吏挾其而去,回頭看,則自己暫時死於塌上。不久,至冥府,有紅衣官升堂,質問此事,言辭聲色俱厲。述白道,秦二因酒誤事,合該懲戒,其死是半年之後的事,那時候他已經痊癒,怎麼還能強怪我呢?
  • 判官筆的故事
    今兒這期呢,給大伙兒講一個關於判官筆的故事。 這故事,發生在民國時期,地點呢,是在陝西省一帶的一個鎮上。 話說有那麼一天早上,鎮上出了件大命案,鎮上有五個人,同時死了,死的呢,那是極其的詭異。 怎麼個詭異法呢?首先啊,這五個人,都是昨晚睡了一覺,今兒一大早發現沒氣兒了的,死法也一樣,經當地仵作驗屍之後,發現這五個人渾身上下是一沒傷口二沒中毒。
  • 故事:人鬼皆是一途 陽間陰間哪有分別
    張林一縷魂魄飄飄蕩蕩出了家門,好像是被召喚一樣徑直來到城北一片荒草地,平日不見屋舍的荒草地赫然出現一座村鎮有一間房子的圍牆殷紅似血,張林不由自主進到屋子裡,看見裡面一個老嫗正用一口大鍋煮著什麼,他走進一看差點嚇昏過去,鍋裡煮的竟然是一個個嬰兒,老嫗似乎知道張林想什麼,笑著道:「一些人死後到了陰間,竟然不服判官的判罰,偷得人身轉世投胎,這鍋裡煮的就是他們的一縷魂魄,我每日熬煮就是為了讓他們在陽間不及成年就夭折!」  「那老婆婆你是鬼吧?」  「哈哈,那你還是人嗎?
  • 故事:一個死而復活的人,說他在陰間裡的所見所聞
    豪爽非常感慨,便說起了他的所見所聞:豪爽被兩個陰差追魂和索命領著,從陽間到陰間,就好像一下子鑽進了濃霧中一樣,沒有陽光,到處灰濛濛的,路也不分好壞,走起路來腳似著地似不著地的。豪爽看見沿途有許多流蕩的鬼魂就問:「難道陰間還有要飯的嗎?」追魂和索命笑了說:「這不是要飯的,是流蕩鬼。鬼有兩種:一種是陽壽盡了的人,死了叫《終壽鬼》,就必須去陰司報到的。
  • 故事:民間故事:陰司固城令
    這時他的妻舅小聲言道,你被人推薦做陰司的固城令,任命已經籤發了他的妻舅回答說,陰司用官,只重人品正直之人,你若執意推辭,或許能免,可以試試看!正此間,門外忽至一紅衣使者,從者有兩吏。上前拜道,府君召喚你!眾人皆拱手致賀。阮閔無奈,遂從去,至花橋槐樹下,老道尤在,只見其謂紅衣使者道,使者何處公幹?
  • 聊齋故事:閻王放亡婦還陽,卻得到陰司眾官員讚許
    易母來到陰司,由於心願未了,整日向判官哭訴,判官念在易母生前多行善事的份上,將此事稟告閻王老爺。易母將三年前易方圓為了照顧自己耽誤了鄉試的事情稟告閻王,希望閻王能放她還陽,等易方圓考中進士之後再來陰司報導。
  • 民間故事:判官丟了生死簿,書生幫他來找回,知道了自己的壽命
    張天華書讀得多,知道只有陰間的判官才會持有生死簿,他好奇心大起,問道:「您是陰司的判官吧?」李思福急切地問道:「判官大人,我的陽壽如何呢?」判官說道:「你的陽壽還長,能活到九十九歲,希望你在人間多做些善事吧!」說完,便走了。李思福拉起地上的張天華,一路安慰著他回到了客棧。第二天一早,李思福發現張天華不見了。是啊,得知自己還有半年壽命,他哪還有心思趕考呢?他落魄地往家走去,不知道這半年時間還能幹些什麼。
  • 聊齋故事:陰差幫員外改命,被陰司發現,導致自己一同殞命
    其實鄧林並不會法術,他只是一直在陰司當差夜裡,鄧林來到陰司向判官打聽了周員外的陽壽,得知周員外還剩下最後三日。第二天一早,周平便來到鄧林家,鄧林告訴周平他的父親還剩下最後三日,讓他趕緊準備後事。周平大哭,求鄧林一定要想辦法救自己的父親,可惜生死有命鄧林也沒有辦法。
  • 聊齋故事:妻子為丈夫放棄重生感動陰司,閻王開恩夫妻再續前緣
    半年之後,賭坊的吳掌柜找到張生希望可以把他的房子便宜賣給他,張生很奇怪為何吳掌柜會發善心,經多方打聽得知,自從吳掌柜搬進張宅之後便睡不安生,特別是他的妻子每夜做噩夢,晚上還能聽到女子的哭泣聲。張生來到陰司找尋亡妻陳氏,陰差告訴他陳氏十多年前就去投胎了,勸他趕緊也去投胎。張生如夢初醒原來妻子說看著他只是一種激勵,自己多年來的努力陳氏並沒有看到,張生很失望但他終於釋懷,因為他知道陳氏是為了他好。
  • 聊齋故事:窮書生先中進士後成陰差,解開妻子當年突然離家之謎
    劉安實現了自己的夢想終於能讓妻子徐氏過上好日子。劉安回到家發現徐氏不在家裡,左鄰右舍都已得知劉安入朝為官的消息,紛紛前來祝賀。當劉安詢問徐氏所在時,有人告訴劉安他剛離開沒多久,有一個上年紀穿著華麗的人來找過徐氏,二人在房裡聊了很久,然後徐氏就跟著那個人走了。
  • 故事:民間故事:陰司主判
    小吏將張晡押到判官殿,此時殿前候審的鬼有好幾十個,張晡跪在後面,遠遠見堂上一個官員正在忙於詢察,他見這個判官有些眼熟,就詢問一旁的小吏,判官是什麼人?申明:本故事為原創民間故事,不得與封建迷信對號入座,配圖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喜歡請關注小編,謝謝。
  • 故事:民間故事:陰司貴人
    興文有個叫張茅的人,家裡歷來不是很富裕,有一次他生了重病,看樣子是在劫難逃,這時候他就將兒女召來,安慰了他們一番後言道,人總是要死的,有什麼好悲哀的,不過我聽上清觀的道士說人死後就去陰間,其實日子和現在沒什麼兩樣,現在我即將遠行,唯一怕的就是到了陰間還是這樣窮困,我死後,你們應該多燒一些金銀元寶,紙馬紙車,傭人奴婢,讓我在陰間可以享用,如果這樣就太好不過了!他的兒女聽了後,哭泣著答應了他。
  • 聊齋之李伯言——殘酷的陰司刑罰
    忽然得了暴病,家人給他餵藥,他卻說:「我的病不是吃藥能好的,陰間缺一個閻王,我要去代行其職。我死後屍體不要埋葬,等著我復生。」當天果然就死了。李伯言死後魂魄被一隊人馬接到了一座宮殿,換上官服,皂隸恭敬地站在兩旁。面前的桌上放著一叢文書,有一頁寫道:江南某人,生平姦淫良家婦女八十二人(太猛了),證據確鑿,按冥律應當炮烙。
  • 聊齋故事:員外遭嬌妻下毒怨氣難消,終放下仇怨通過閻王考驗
    便用冥幣賄賂判官和鬼差,判官收到錢財,同意放夏員外回陽間了卻平生未了之事。夏員外的鬼魂返回陽間,徑直回到夏府,只見那陳美和夏春正在房中行男女之事。夏員外大怒本想衝進去將二人殺死,可轉念一想如果殺死二人自己名譽掃地,夏府的下人也將無家可歸,他克制住自己的殺念返回了陰間。返回陰司後,鬼差告訴夏員外判官放他私自返陽報仇的事情敗露,閻王正派人四處捉拿夏員外。
  • 《聊齋志異》書生屢試不中,陰司判官為其換心,一舉奪魁
    男子與判官成為好友,判官不但為他換顆聰明絕頂的心,更給他的妻子換了顆容顏驚為天人的頭顱,這種奇葩的故事盡在《聊齋志異》——陸判。突然門帘一掀,一個綠臉紅鬍子男子進來,定睛一看是那位判官。朱生說:「是不是昨天冒犯了你,今天來取我性命的?」紅鬍子一翹一翹地笑著說:「承蒙你盛情邀請,我今天是來赴約的。」朱生大喜忙讓座,接著讓家人準備菜餚,果品。妻子害怕,讓朱生躲起來,他拒絕直接自己端著酒菜走了,兩人一塊坐下後,推杯換盞,你來我往,好不暢快。
  • 給那些對地府懷有恐懼的朋友分享個故事
    很多人對陰間地府的印象大多都是奈何橋邊的孟婆,橋下的忘川,河邊的邊花,招人魂魄的黑白無常,判人功過生死的判官,斷人六道輪迴的閻王等等。也有人對陰間存在著恐懼,有些人認為地府就是地獄,好人得以升天,壞人則下去受審。今天就跟大家聊聊不一樣的地府,以下內容僅做故事閱讀,請謹慎觀看,切勿沉迷。
  • 故事:貓狗告狀,陰司索命
    酉陽雜俎裡記了這麼一個故事,說的是唐憲宗元和初年,京城裡有個惡少叫李和子,父親叫李努眼,瞧這名起得。其性情殘忍,經常偷了附近貓、狗吃肉,可謂街坊中一大禍害。走了沒幾步,來到一個僻靜處,兩個紫衣人又說道:「陰司地府命我二人來捉拿公子,請跟我們走吧!」
  • 聊齋故事:女子為替丈夫鳴冤不惜闖入陰司告狀,全縣百姓為之動容
    一日醒來謝雲妻子陳氏發現謝雲一夜未歸,當日謝雲正好在鄰縣做工,便去鄰村尋找,陳氏來到鄰縣得知謝雲傍晚時分已經離村回家。陳氏頓覺不妙,成親三年謝雲從未徹夜未歸,想必謝雲一定遇到了麻煩便沿著回村的路仔細尋找,在一個山洞外找到了謝雲的一隻鞋。陳氏拿著謝雲的鞋來到縣裡報官,知縣得知此事便開始著手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