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天順年間,南京城外有個泥瓦匠,名字叫黃旭,他的手藝非常好,請他幹活的人非常多。
黃旭今年四十歲,說來有些悲哀,他的結髮妻子在五年前生了場重病而去世,並未給他留下一兒半女,如今他仍是孑然一身。
這天幹完活已是傍晚,黃旭匆匆往家趕,走了一半,天上雷聲滾滾,一陣大風過後,豆大的雨點「啪啦啪啦」開始往下掉,不一會兒,便形成了傾盆大雨。
好在前方不遠處有座破廟,黃旭急匆匆跑進破廟去避雨。
走進小廟一看,才發現這裡十分破落,地上布滿了厚厚的塵土,斑駁的牆壁上掛滿了蜘蛛網,廟裡的幾個神像也都胡亂地倒在地上,一看就是很長時間沒有來過人了。
黃旭本是一個愛乾淨之人,他將裡面打掃了一番後,又把倒在地上的神像扶了起來,這才發現,這泥像是牛頭馬面和陰司判官。
因年代久遠,那陰司判官的身上已經顯得坑坑窪窪、破敗不堪。
黃旭在廟內躲雨,閒來無聊,便將工具拿出來把這泥塑判官修復了一番,經過他精心雕琢,那陰司判官變得煥然一新,顯得更加威嚴了。
不久後,外邊的雨停了。黃旭走出廟門,繼續往家趕。走著走著,他感到有些不對勁:這路怎麼如此陌生?不像是自己平時走的那條路啊。
剛下過雨的夜晚,外面顯得霧氣騰騰,黃旭以為自己迷路了,只好硬著頭皮向前走。
又走了幾裡路,他發現前面有個石碑,石碑上寫著三個字:陰陽界!
黃旭一看不對勁,想要掉頭返回去,卻發現來時的路已經消失不見了。他大吃一驚,不知該怎麼辦,只好把牙一咬,跨過了陰陽界。
往前走了二裡路,他忽然發現有個女子正在河邊洗衣服,於是便向她走過去,準備打聽一下道路。
誰知,當他走近一看,卻吃了一驚,因為這位女子不是別人,正是死去多年的妻子!妻子看見他也吃了一驚,急忙問道:「你怎麼會來這裡?這裡是陰間。」
黃旭便將自己的遭遇告訴了她,又問妻子:「你怎麼在這裡洗衣服?」
妻子指著前方不遠處的一座大宅子告訴他:「那裡是我家,我生前為人善良,死後嫁給了陰司的判官。」
黃旭聽了,剛開始心裡有點不是滋味,但是隨後又為妻子高興起來:妻子嫁給判官,不說榮華富貴,苦是肯定受不了。
妻子又說:「既然到這裡了,不如跟我回家歇一會吧。」
黃旭點點頭,問道:「我還能還陽嗎?」
妻子說道:「這我真不知道,我得回去問問判官。」
兩人來到家中,坐在一起聊了些家常,無非就是日子過得好不好,工作累不累之類的。
過了一會兒,外面傳來了敲門聲,黃旭有點害怕,便找了個地方躲了起來。不一會兒,陰司判官走進了屋子。
一進屋,他忽然問妻子:「怎麼有生人的氣息?」
妻子見狀便把黃旭拉了出來,她還把黃旭的遭遇告訴了陰司判官,請求他幫忙救救他。
陰司判官見是黃旭,忽然上前施了一禮,並且對妻子說道:「就是你不說,我也應該幫他的,他是我的恩人啊!」
判官又拉著黃旭的手說道:「你是一個忠厚善良之人,就算不能還陽,在陰間你也受不了苦,我一會兒看一下生死簿,看看你的陽壽是否已盡。」
說完,便拉他坐下,讓妻子擺了酒席,兩人對飲起來。
喝完酒,判官便走到隔壁的帳房去看生死簿,不一會兒,他又興高採烈地回來了,說道:「你的陽壽未盡,可以還陽,我正好明天去陽間辦事,就送你回去吧!」
第二天,判官拿出一粒藥丸,對黃旭說:「王員外家的小女翠萍今年二十多歲,為人善良賢惠,只是害了重病,已病入膏肓,但是她陽壽未盡,你就幫我把這粒安魂丸送到她家吧。」
此時,妻子也出來了,她對黃旭說道:「我早就聽說過此女子,是個安分守己之人,不如藉此契機你就娶她為妻吧!」
判官和妻子對視一笑,覺得這是個一舉兩得的好辦法。
回到陽間,黃旭拿著那粒安魂丸來到了王員外家,此時他家上下都處於一種悲傷的氣氛當中,翠萍姑娘躺在床上已經奄奄一息了。
黃旭急忙說明來意,並把那粒安魂丸給翠萍服下,沒過一會兒,她的臉色逐漸紅潤起來,呼吸也穩定了下來……
一個月後,翠萍果然嫁給了黃旭,婚後兩人生活幸福,第二年,翠萍生下一個大胖小子……
圖文來源於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