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粉世家:她有冷清秋的氣質,白秀珠的性情,卻在貪婪糾結中沉淪

2020-08-27 小梨有話說

若問小說《金粉世家》中的紈絝公子金燕西一共「愛」過哪些女子,很多人一定會迅速報出白秀珠、冷清秋的名字。

其實在原著當中,還有另外的一個女子,恰好也符合金燕西「愛」上一個人的標準:肯為她砸錢,砸時間,肯對她逢迎遷就,甚至主動提出要她做自己的「愛人」。

這個女子,便是剛剛出道的女戲子:白玉花。



01 登場:一場刻意安排的「邂逅」

白玉花的出場毫無徵兆。

那時候金燕西的父親金銓已經去世,金家已初現敗落之象,而金燕西與冷清秋的婚姻也已經狀況百出、勉強支撐。

就在這樣一種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氛圍之中,曾經與金燕西關係不錯的女戲子白蓮花主動登門:由於近來白蓮花生意不好,於是只能費盡心機求見尚在居喪的金燕西、乞討一樣求得金燕西「捧場」的許諾。

但白蓮花已明顯感覺到自己在金燕西眼裡的魅力不如往日。於是她耍了個手腕,藉故將金燕西「騙」到自己家。而就在金燕西掀開她房間的門帘時,一場驚豔的「邂逅」開始了:

原來白蓮花屋子裡,這時卻另有一個女子在那裡,看那年紀,也不過十六七歲,身上穿了一件黑色雁翎縐的長袍,一直拖平了腳面。烏的顏色不算什麼,最妙的是沿衣服四周,釘了一匝白絲瓣盤的花邊。……這個女子的皮膚,白得像雪搏的一般,有了這烏衣在身上一襯,就黑白分明了。她是鵝蛋臉兒,天生的白中帶紅的顏色,沒有擦上一點脂粉,配上那微鬈下梢的黑髮,如黑漆一般的眼珠,實在由那絕不豔麗的當中,表示豔麗出來。真不料白蓮花家裡,有這種人才。

金燕西吃菜愛「清爽」的,觀美人也喜歡「清純不俗」的。而眼前這位花季少女不僅秀美絕俗,而且不苟言笑。用後來金家三少爺鵬振的話形容,正是「長眉入鬢,美目流盼,清淡之中,別具風流」。

清秀脫俗的美貌,固然有吸引力;更妙的是「高冷」的性格,即便在金燕西這樣的「金主」面前都表現得一本正經、嚴肅莊重——這更是勾起了男人「越得不到、心裡越躍躍欲試」的徵服欲。

於是,金燕西就像是被掐住了「七寸」的蛇,好不容易才建立起的一點「守著餘財過日子」的念頭在白玉花面前頓時灰飛煙滅。白玉花一句話都還沒說,他就主動獻媚:「好極了。她也要上臺嗎?我一定捧場!

那一天,金燕西身上帶的一千塊現金,眨眼之間就拱手獻上。這痛痛快快的花錢態度,連白蓮花心裡都免不了有幾分嫉妒「自己和燕西的交情,恐怕要讓妹妹奪去」。

但這終究是白蓮花希望看到的效果。畢竟白玉花的登場,可謂一開始就背負著「特殊使命」:她是白蓮花的殺手鐧,更是金燕西的迷魂香。



02 索取:一場「千金買笑」的美人局

白蓮花、白玉花姐妹的策略簡單而明確:

妹妹白玉花負責扮演「高冷」的冰山美人形象,誘使金燕西源源不斷地砸錢,換美人一笑。而姐姐白蓮花更精於人情世故,於是負責察言觀色、查缺補漏,在適當的時候暗示白玉花露幾分笑容,給金燕西一點甜頭嘗嘗,使其更有幹勁。

於是,一場「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的財色曖昧開始了。

明明只是身份低微的戲子,白玉花卻總能板著一張俏臉愛理不理;明明是「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的「前豪門」公子,金燕西卻涎皮賴臉、做小伏低,百般奉承。

偶爾白玉花展顏一笑,「兩腮上微微露出兩個小酒窩兒」——這兩個金燕西「最愛看」的小酒窩讓他在神魂顛倒之餘,越發揮金如土。

最明顯的一次,金燕西帶著這姐妹兩個、坐著小汽車出門買東西。姐姐白蓮花負責拉下臉皮掃貨,妹妹白玉花則負責「立人設」——故意在一旁裝作渾不在意的樣子,在姐姐挑完之後輕飄飄說一句「照你選的樣子(給我來一件)就行」。明明利益一件都沒少,卻還要擺出一副清高的面孔。

在姐妹二人一唱一和之下,金燕西給她們買了項鍊買白金戒指,買了鐲子買衣料,又買了最時髦的新款鞋子。而且,每一種都是雙份兒。



不禁讓人想起小說前半部分,金燕西追求冷清秋時的表現,與此時一樣的揮霍無度、鋪張揚厲。所不同者,冷清秋雖也難免有幾分虛榮之心,但畢竟不是主動索取錢財;而表面上清純高冷的白玉花,卻是從一開始就存著「撈錢」的心,將金燕西視為人傻錢多的「冤大頭」。

但金燕西完全不在意,滿腦子都是怎樣討得白玉花歡心:

「玉花,我對於你,總也算鞠躬盡瘁了,何以你對於我總是淡淡的神氣?要怎麼樣,你才可以回心轉意呢?」

有一首歌唱得好: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被偏愛的都有恃無恐。倒正像是金燕西與白玉花的生動寫照。

03 另一面:白玉花最讓人「恨不起來」的兩句話

按理說,這樣一個「假清高」的白玉花,足夠讓讀者憎恨。然而書中偏偏寫了白玉花說過的兩句話,一下子讓人又對白玉花的看法變得複雜起來。

  • 其一,是關於感情的。

面對金燕西的百般殷勤,以及明確表示希望她能「做我的愛人」的請求,白玉花的反應卻是:

白玉花將嘴一撇,鼻子哼著一聲道:「我算把男人看透了,只要是乍見面的女子,模樣兒生得端正些,其餘都不管,就想著人家做他的愛人。或者在相識了以後,或者在做了愛人以後,不論遲早,總要把那女子嫌成一堆狗屎,再去重新找人。你想,男子們口裡說出來的愛人這兩個字,能值錢嗎?」

這番關於男人感情的見解,也許是白玉花從戲文裡感悟出來的,也許是聽家人談論交際場上的花邊新聞聽來的。雖然未必適用於每個男人,但放在金燕西身上,儼然就是金燕西與冷清秋愛情悲劇的縮影,令人不得不佩服白玉花眼光之毒辣。

  • 其二,是關於志向的。

某次白玉花在家看書,讀的是武俠小說。金燕西見了,奇怪她為何不看言情小說,白玉花的回答讓人頗為意外:

玉花道:「一個人一天到晚只是醉生夢死地談愛情,哪還有什麼振作的精神?我現時全過的是胭脂花粉的生活,再要看言情小說,就一點丈夫氣都沒有了。我不是一個男子,我要是個男子,決定要轟轟烈烈幹一幹大事,不能夠整天的……」

後半句被姐姐白蓮花連忙打斷、岔開了話題,雖然不完整,但可見這並非是姐妹倆事先安排好的劇本,屬於白玉花自己臨場發揮的真心話。

以白玉花的職業與地位,在當時想「轟轟烈烈幹一幹大事」幾乎不可能;但這份理想卻大有巾幗不讓鬚眉的氣勢。讓人不禁覺得:也許白玉花與她的姐姐白蓮花真的不完全一樣。



作者張恨水先生也在文中給了白玉花一句評價「畢竟還不曾深受社會陶鎔的」。所以相比白蓮花而言,白玉花撈金歸撈金,心底裡對於善惡是非卻還殘存著幾分本能的清晰判斷。

  • 在面對金燕西的百般殷勤時,白玉花的「愛理不理」,一半是出於姐妹倆的人設分工不同,另一半也算是她「瞧不起金燕西」的本色演出。前有父喪未久,後有妻子臨產,而金燕西卻依然流連花叢——這樣的男人,無論怎樣殷勤,在她看來都是「不值錢」的。
  • 在隨同姐姐一起掃貨、讓金燕西買單的時候,白玉花心裡還有幾分「見好就收」的知足,有幾分「良心上不能再讓人家花錢了」的膽怯與不忍。畢竟花的是別人的錢,她總還記得要顧忌一下別人的感受。
  • 在偶然討論「言情」與「武俠」小說時,白玉花那一番「振作精神」「幹一幹大事」的言論,也許不僅僅是圖個嘴上痛快,更是反映了心底裡的憋屈與無奈:也許她原本想做個青史留名的梁紅玉,而今卻屈心地做了一個憑畫皮美貌榨乾人家錢財的吸血鬼。

白玉花年紀雖輕,社會經驗雖不豐富,但心裡卻有自己的一桿秤。只是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在那樣的生存環境裡,她的這一份善惡是非之心,不知道還能保持多久,著實令人有幾分悲哀。

04 結語

對於《金粉世家》中白玉花這個角色,有人罵其「綠茶」、「心機女」;有人卻為其鼓掌叫好,理由是金燕西置家中賢妻於不顧、偏要在外拈花惹草,活該被白玉花這樣的女子狠狠勒索、大大地破一破財。

白玉花身上,既有幾分冷清秋的矜持氣質,又有幾分白秀珠的驕橫脾氣,但更多的則是現實生活帶來的欲望與貪婪,以及內心「真我」在現實之中的矛盾與掙扎。

也許終究有一天,白玉花也會變成第二個白蓮花。這無疑是白玉花個人的悲哀,亦是當時那個時代之下很多類似白玉花的女子的悲哀。

也許正因如此,此時這個還會冷笑、還會拒絕、還會不安、還會膽怯的白玉花,才令人在氣憤之餘、還能有幾分心疼吧。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相關焦點

  • 《金粉世家》,白秀珠失去金燕西,不是敗給了冷清秋,而是她自己
    由張恨水同名小說改編的《金粉世家 》 不知道曾經看哭了多少人!金燕西 和冷清秋並不是因為不愛而分開的愛情總是令人唏噓、悲嘆。如果說金燕西和冷清秋最終分離,是因為門不當戶不會而導致的三觀不同。那麼白秀珠卻恰好匹配。假如沒有冷清秋,那麼是不是白秀珠就能嫁給金燕西了呢?答案是否定的,白秀珠不會得償所願,至於原因其實早就暴露在她和金燕西的日常相處中。
  • 《金粉世家》:如果金燕西先娶白秀珠,後遇到冷清秋,結局會怎樣
    如此評價,只能說《金粉世家》的文學地位,已經背後表達的現實以及情感主題。沒來得及閱讀原著小說,只是電視劇的情節,就已然讓我心生複雜之情緒。感慨,無奈,認同,幸福,悲傷...嬌滴滴的大小姐,人人都聽她話,平時看起來略高冷,一遇見金燕西便笑顏桃花般,想方設法湊近金燕西。金燕西又是什麼人?玩世不恭的大少爺,喜歡玩鬧,遇見白秀珠也會多言幾句,彰顯自己的才華。他們兩個還是有共同點的。如果真的早早結婚,倒也不是不可能,只是白秀珠心花怒放,滿臉笑意,金燕西略有不甘,也勉強接受。
  • 《金粉世家》中最幸運的女子
    《金粉世家》中最幸運的女子有人說說金粉世家有些像紅樓夢,可是不同於紅樓夢中,大多數女子的悲慘命運,金粉世家裡,大多數女子命運還是不錯的。先說金家。他自己本身智謀過人,做事有野心有能力,家中又和睦。書中對白雄起和他的日本妻子有描述,白雄起曾經留學德國,妻子是日本人,德國和日本都崇尚簡單節儉。因此兩人的生活理念完全相符,都不喜鋪張浪費。節儉,這本身就是旺家之道。白雄起家人口簡單,只有一個妹妹白秀珠。雖然白秀珠因為金燕西的緣故,反對背叛金家,可是在妻子的勸誡下,白秀珠還明白首先要顧自己家的。
  • 《金粉世家》:冷清秋新婚一周的這句話,揭開了愛情裡最常見的坑
    在愛情中「醉」得迷迷糊糊的時候,無論是才高八鬥,還是學富五車,都很容易陷入愛情的錯覺之中。這最常見的一種錯覺,便是「迷之自信」——以為自己在戀人的眼裡,是最獨特的,與眾不同。《金粉世家》中的冷清秋便是因這種「自信」而吃了大虧。結果,婚後不久,她便嘗到了苦果。
  • 金粉世家:冷清秋究竟有多不合群?得罪三嫂又讓大嫂不痛快
    金粉世家:冷清秋究竟有多不合群?得罪三嫂又讓大嫂不痛快《金粉世家》中冷清秋跨越階級觀念與金燕西成功的走到了一起,乍一看這不是灰姑娘與王子的故事嗎?白秀珠是她的表妹,她一直都想撮合白秀珠與金燕西在一起,畢竟親上加親。
  • 金粉世家:有一個挑事的妯娌有多可怕?看冷清秋的三嫂便知道了
    金粉世家:有一個挑事的妯娌有多可怕?看冷清秋的三嫂便知道了一大家子裡若是一個惹是生非之人家庭成員中的關係勢必會不好相處,夫妻關係、婆媳關係、妯娌關係這每一個都需要好好經營,談戀愛是兩個人之間的事,但結婚便是兩個家庭之間的事了。
  • 金粉世家:人前大度,人後計較,這才是冷清秋的真面目
    金粉世家:人前大度,人後計較,這才是冷清秋的真面目冷清秋嫁入金家是格格不入的,因為她的性格實在不適合這個大家庭,大家庭中的勾心鬥角她完全不懂,所以也和其他人說不上什麼話。即便是冷清秋這樣的女子也有這樣的願望。她的丈夫金燕西是一個花花公子,在外面有非常多的紅顏知己,電影明星邱小姐,還有富貴人家的千金白秀珠,面對這一切冷清秋內心其實是非常計較的,但她身為金家的少奶奶卻不能沒有風度,所以只能佯裝大度。
  • 《金粉世家》美女服飾的變化,其實反映的是愛恨與人心
    小說《金粉世家》中女子的穿著主要有兩大類,一類是以「旗袍」為代表的中式服裝,一類則是類似現在的連衣裙、長裙等款式的西式服裝(書中稱為「洋裝」或「西服」)。「衣如其情」冷清秋:從純淨自然的「白」,到黯然孤絕的「黑」金燕西狂追冷清秋的一個主要因素,就是被她純淨自然的美好氣質所吸引。究竟美到什麼程度呢?
  • <金粉世家>,冷清秋,人生如果可以重來,我寧願不與你相遇
    金粉世家,作者張恨水,鴛鴦蝴蝶派代表作家,<金粉世家><春明外史><啼笑姻緣>《八十一夢》四部長篇小說為其代表作。金燕西要拜冷清秋的舅舅為師傅,學習作詩,被冷清秋暗暗嘲笑。書中說道--冷清秋在一邊聽了,心裡卻好笑,心想,我們二舅舅算什麼詩人?那個姓金的人也有眼無珠,這樣敬重他。金燕西看慣了濃妝豔抹的交際花,突然出現的冷清秋,帶著別樣的清新之氣,讓金燕西眼前一亮,傾慕不已。
  • 《金粉世家》:金燕西和冷清秋,兩個太驕傲的人是不適合在一起的
    ——冷清秋《金粉世家》《金粉世家》是民國著名作家張恨水的一部長篇小說,講述的主線是金燕西和冷清秋的戀愛和婚姻,背景是民國豪門家族的興盛和衰敗但原著相較電視劇卻有更深刻的精神和內涵,《金粉世家》是有「通俗文學大師」之稱和鴛鴦蝴蝶派代表作家張恨水先生的代表作之一。
  • 讀《金粉世家》原著,發現冷清秋的「撈女」心態
    哪怕金燕西禮物送得再高明,再考慮周全,冷清秋和冷太太心裡也明白,人家為什麼對自己這麼好。第二次是去金府做客。《金粉世家》寫的是民國故事,新舊思想激烈碰撞的時代,金家算得上非常開明了,但行事風格在很多時候依然遵循舊式規矩。
  • 金粉世家細思極恐的王玉芬:豪門分家,她卻趁機改變了冷清秋半生
    《金粉世家》中世代簪纓的金家敗落了,不得不走上分家之路,幾個兒子兒媳婦各懷心事。這本是一件看似「沒有贏家」的不幸事,不料整個過程讀下來卻有意外發現:素來「尖酸刻薄」的三少奶奶王玉芬,居然成了最大的受益者。這個女人,原來並非只有「尖酸刻薄」這麼簡單,她的心思與眼光,簡直令人又驚又怕。
  • 《金粉世家》:為了孩子放棄自殺的冷清秋,母愛讓她學會了堅強
    這是作家張恨水在小說《金粉世家》裡描寫的一個片段。婚後的冷清秋對自私涼薄的金燕西失望透頂,從金家帶著孩子逃離後,她原本是一心求死的。曾經一心想要將孩子留在金家的冷清秋卻在最終帶走了孩子,只因為她看清了金燕西的本性自私,無論是對父親,對妻子都很薄情,推而廣之,對兒子自然也不會有深厚的感情。因而才會在書信裡提到:「至攜一子,為金門之骨肉,本不應與同往。然而君且無伉儷之情,更何有父子之義?」冷清秋很清楚一個薄情寡義的男人是不會成為一個好父親的。
  • 《金粉世家》:金燕西送給冷清秋的珍珠項鍊有多貴?讓她不願退回
    《金粉世家》裡,金燕西在追求冷清秋的過程中送了不少禮物,從衣服,鞋子,到珍珠項鍊,一樣比一樣貴,冷清秋樣樣都很喜歡,特別是對這串珍珠項鍊,簡直是一見鍾情,愛不釋手。金燕西送的所有禮物中,這一串珍珠項鍊是最特別的,不為其他原因,只因為特別貴。冷家有多窮?按照書裡的描寫,冷清秋的同學要結婚,她穿去參加婚禮的時髦衣服是用金燕西幫她買的綢緞做的,但她還缺一雙時髦的鞋子。按照當時的物價,一雙時髦的女鞋需要五塊錢。
  • 《金粉世家》金燕西既受不了白秀珠的脾氣,也不喜歡冷清秋的嘴
    冷清秋有多不會說話冷清秋常自詡為小門小戶,家境清貧,可實際上她在家的小姐脾氣也是不少。嫁到金家,雖然步步小心,謹慎做人,對下人都要說個「請」字,可還是說話很不得當。就好像她冷清秋自己多有正事似的。燕西不是沒有為他們的婚姻努力過。他帶清秋去玩,去跳舞,一坐下,可是清秋不喜歡。燕西做東請客看戲,清秋一開始就很拒絕參加,參加了也只是坐那兒看戲,和別人做東,她做客一樣。難怪白秀珠老認為自己可以取而代之。
  • 《金粉世家》原著金燕西「折磨」冷清秋:他想要的,冷清秋不給
    他曾這樣評價冷清秋的美:「就以姿色論,那種自然美,比交際場中脂粉隊裡跳出來的人,還要好些呢。」不但不認可,她還一次次揭金燕西的逆鱗。在他們兩個人的婚姻裡,冷清秋有多麼想往好的方向走,金燕西就有多麼狼狽。原因很簡單,金燕西沒本事做到。就連白秀珠都說:「像金燕西這種人才,沒有什麼出奇,很容易找的著。」金燕西如此,那麼冷清秋呢?和金燕西正相反。
  • 讀《金粉世家》原著,發現冷清秋的「撈女」心態,葛薇龍,亦是
    讀張恨水的原著《金粉世家》,常常令人覺得脊背發冷,因為書中沒有一絲一毫對浪漫愛情的矯飾,更多的是對人性幽微的刻畫。哪怕金燕西禮物送得再高明,再考慮周全,冷清秋和冷太太心裡也明白,人家為什麼對自己這麼好。第二次是去金府做客。《金粉世家》寫的是民國故事,新舊思想激烈碰撞的時代,金家算得上非常開明了,但行事風格在很多時候依然遵循舊式規矩。
  • 重讀金粉世家,發現冷清秋真該感謝吳佩芳,否則豪門婚姻更難過
    《金粉世家》中冷清秋結婚後日子過得不舒坦,一半因為金燕西,一半因為豪門中複雜的人際關係。這種複雜的關係,不僅體現在稍不留神就會說錯話,更體現在:即使是一個從來沒見過面、而且也沒有間接的情感糾葛的人,都可能會「隔空」與冷清秋產生芥蒂。這個人,就是大少奶奶吳佩芳。
  • 《金粉世家》原著「只會哭」的冷清秋:她覺得好日子,是忍出來的
    與其糾結其不完美,不如積極地去面對,去接受。若接受不了,就努力尋找解決之法。總之,想方設法,也要讓自己把日子過舒適和精彩了。永遠不要像冷清秋一樣,費盡心機爭取來的婚姻,只一味地委屈、哭、憋悶自己,讓別人厭煩,也讓自己痛苦。
  • 不食人間煙火,恐怕是對冷清秋最大的誤解
    ,或者沒有一個國文素養有她高的,這一點也讓她深得讚賞,包括她公公的認同,這倒是一種平等,才學和身家一樣有價值,也可想像,她自然在清秀外更有一種書卷氣,讀書人大概都知道,這種氣質瞞不了人,非讀了才能有,裝也裝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