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秘的角落》,今年上半年受網友讚譽最高的國產懸疑網劇之一。即便是你沒看過這部劇,但「一起爬山嗎」這個梗或是表情包,相信你一定有印象。
不過作為一個安防人,小編本次暫且不談影評、影編,咱們來說一說由劇中孩子行為特質與現實校園犯罪相對比,該如何防範潛在的危險。
不簡單的「三小隻」
相信不少小夥伴在看完了這部劇都會感嘆:「好嘛,就沒一個簡單人兒。」朱朝陽表面柔弱內心陰暗,邊與殺人犯鬥智鬥勇,一邊考試拿第一;他的髮小兒嚴良的暴戾、小女孩普普的心計,都讓我們看到不為人知的角落中,犯罪的種子如何在這幼小的軀體裡生根發芽。
根據中國最高人民法院網站2017的未成年犯罪者數據畫像顯示,在未成年犯罪者中,男孩佔比93.44%,年齡多為12~16歲,小學生佔比17.74%,初中生佔68.08%,來自欠發達的農村或縣城的未成年犯罪者佔82.06%。
而回歸網劇,初中生,生活在不太發達的小城市,父母離婚,單親媽媽在外工作很少回家,苦苦支撐並不富裕的家庭......除了優等生的身份外,劇中朱朝陽無論是年齡、性別、原生家庭和生活環境都非常符合現實中未成年犯罪者的特徵。而嚴良和普普更加不幸,從小就被送到福利院。
這一切的一切似乎都在向我們暗示著什麼。另根據羅翔老師等法律博主的不完全統計,劇中小孩可能犯下的罪行包括:敲詐勒索、故意殺人、盜竊、單向教唆殺人、做偽證......
再依照中國最高法院數據報告顯示,未成年犯罪涉案最多的類型是盜竊罪,其中16-17歲犯罪者最多,14-15歲涉訴罪名最多的是搶劫罪。青少年犯罪最常用的手段就是暴力、竊取和威脅,這三種手段在網劇中的「三小隻」身上無一例外的得到了體現。
惡,緣起
荀子在《荀子·性惡》一篇中這樣記到:「問者曰:『人之性惡,則禮義惡生?』應之曰:凡禮義者,是生於聖人之偽,非故生於人之性也。」
人性,其本質恰是無所謂善惡的「本始材樸」的自然之性,它既有轉化為惡的可能,也有發展為善的機會,後天的教育則為關鍵。
我國當前實行九年義務教育的政策,不問出身,不問來路,均一視同仁,有教無類。
但值得注意的是,當前我國雖有1600多萬教師在崗,但截至2020年,我國仍有教師缺口一百餘萬,其中缺口多集中於鄉村與欠發達地區。
還記得上文中未成年犯罪者數據畫像麼?考慮到當前適齡兒童每年過半的時間在校、其餘時間在家。在缺乏老師與家長的引導下,惡的這一面,一旦爆發,後果往往觸目驚心。
例如重慶10歲女孩摔嬰案、河北11名未滿14周歲學生圍毆男童致死案、湖南12歲女孩投毒案、廣西13歲男孩殺人棄屍案、大連13歲男童殺害10歲女童案......
而校園這一聚集性場所,作為孩提時期生活時間最長,且同時承擔教導責任的地區,如何讓這裡不成為「惡」存在的區域,如何讓孩童在接受教育的途中不受來自其他孩童的侵害,就成為了當務之急。
惡以善止
所謂安防,即安全防範的縮寫,根據漢語詞典的解釋,所謂安全,就是沒有危險、不受侵害、不出事故;所謂防範,就是防備、戒備,而防備是指作好準備以應付攻擊或避免受害,戒備是指防備和保護。 這也就帶給了安防人不一樣的切入視角。
例如從空間的維度來說,在校園的整個環境下,或多或少的都存在各類校園安全事件。但考慮到在校園環境中,涉及隱私和公共空間的存在,常規安防手段難以進行規避,這就導致了在校園犯罪中,在絕大多事件中管理者難以及時進行制止和介入,進而導致了一系列讓人「悔之晚矣」的事件發生。
結合校園安防的現狀與難點,快魚電子結合自身技術積累與實踐,為校園環境量身打造了一套智能音頻防護解決方案。
從備受關注的宿舍管理說起,在歷年的校園案件中以宿舍作為第一案發地的案例在數量佔比中可謂「一騎絕塵」。這是由於宿舍本身作為隱私空間的屬性所致,諸如監控等傳統安防手段難以布控。
快魚電子另闢蹊徑,以基於智能音頻的行為人情緒識別+特定場景檢測+關鍵字智能研判技術進行安防。憑藉宿舍智能語音安全預警系統在對諸如「救命、殺人」等關鍵字進行提取的同時,對如「玻璃破碎聲、撞擊聲、槍擊聲」等特定場景檢測,一旦發現便由系統自動上報後臺,以便管理者第一時間知曉並可以進行遠程喊話或遠程啟動強聲驅離進行主動幹預。
同時考慮到在部分情況下,預警系統可能難以及時觸發,快魚電子在該系統中還設置了一鍵式觸發報警器,實現在緊急情況下對管理中心的求助與雙向對話。
除卻宿舍之外,校園立體空間防護也必不可缺,尤其是近期受新冠疫情影響,諸多學校都開啟了限制外來人員進入的政策。除卻疫情隱患外,由外來人員引起的打架、劫持、偷竊、誘騙等事件時有發生,令人觸目驚心。
為此快魚電子採用音頻探測與分析技術,實現立體式全方位覆蓋。基於音頻技術的無限擴展性,可實現校園安全管控內無死角,全方位覆蓋。能有效判斷例如:打架、吵架、突發性暴力破壞等信息。同時採用音頻探測技術輔助結合視頻監控技術,實現現場行為動機信息的有效採集。為了進一步達到對現場情況的把控,還可以通過音視頻同步覆核方式,實現對現場行為軌跡複合判定。
在面對外來人員可能帶來的闖入風險時,快魚電子採用非致命性的強聲驅逐系統對校園出入口進行布控,能有效針對暴恐分子、非法聚集人群進行強制驅逐。
在確保學生的人身安全後,任課教師對學生的思想灌輸也需注意,歷年來時有教師因為種種因素,對學生灌輸包括但不限於邪教言論、反動思想、反國家統一等影響學生價值觀的不當言論。
因此老師對教學行為進行規範和評估,也是校園安全重要課題。為此快魚電子在教學評估應用系統中,通過關鍵詞檢索技術,通過設置一些教學熱詞,通過熱詞檢索技術,評估教學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是否通過發表一些反動言論,影響學生的價值取向,煽動學生給社會和學校製造一些破壞行動,以確保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茁壯成長。
惡因法除
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10月13日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進行二次審議。草案規定,已滿十二周歲未滿十四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情節惡劣的,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應當負刑事責任。
這也就意味著未成年犯罪者故意利用年齡門檻去規避刑事責任,甚至有少年犯稱「在14歲之前大幹一場,16歲之前也可以幹,但是到16歲之後就要收斂點。」的日子一去不復返。
或許在不遠的將來,在社會、學校、家庭的共同努力下,未成年犯罪事件將會絕跡,讓每一個孩童的童年時光,都不再會有陰影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