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壁老王挪車記(小小說)

2020-09-11 百品參茸

隔壁老王今年四十三歲,不過看面相起碼得有五十三歲。地中海髮型,配上標準的啤酒肚典型的中年油膩男。

老王在一家外資企業做部門經理,收入尚可,家有一個小他十五歲的二婚嬌妻。兩人一直成雙入對示人,感覺恩愛有加。不過不清楚的還以為是父親帶著女兒出門遛彎呢。

一天老王下班回家,發現自己車位被別人給佔了,不過還好上面留了一個非常醒目的電話。於是老王打過去,很快就看到一個年輕小夥子小跑著過來挪車,並且連說對不起。老王也沒計較,標準的停車入位。

幾天後老王回家又遇到了自己車位被佔,而且還是上次那輛車,老王氣不打一處來狠狠地踹了幾腳然後開始給車主打電話。車主還是上次一樣一溜小跑的前來挪車,老王就納悶了這麼多空車位不停偏偏停在老王車位上,欺負人到家了吧。不過老王還是忍了,畢竟剛才幾腳下來老王火氣也算是出了大半了。接下來的一段日子,老王總會遇到遇到車位被佔,這讓老王心裡十分不爽。

一天老王和幾個朋友出去吃飯,老王說起來最近遇到的挪車奇葩事,其中一個朋友告訴老王別吃飯了,趕緊回家看看吧,今天車位一定也被佔了,不過讓老王不要給佔位車主打電話,而是直接回家。老王似乎通過朋友的眼神看出點什麼,於是放下酒杯,找了一個代駕借著酒勁怒氣衝衝的往家趕。

等老王到小區停車位,還沒等自己下車,就看見之前那輛車快速的駛離自己的停車位,留下了在獨自在風中凌亂的老王。此時老王的酒勁還沒散去,於是三步並作兩步衝上樓。打開房門的一刻,看到自己的小嬌妻獨自一人在廚房忙活著熬紅糖水。此時的老王瞬間就被感動了,難得如此嬌妻,如此善解人意,知道自己喝酒親自給自己做醒酒糖水。

小嬌妻看到老王的瞬間愣了一下,然後神色稍緩說到「去拿兩隻碗,剩下的交給你了,我生理周期還得伺候你!」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作者刪除

相關焦點

  • 噓,千萬別說是隔壁老王幹的
    我叫王綠(化名),今年42歲,有個兒子已經讀高中了,我和老婆在一座三線城市開了家小賣部,生意一般,雖不能大富大貴,但是解決一家人的溫飽沒有問題。我店鋪旁邊是一家茶館,茶館看上去裝修的很不錯,茶館裡每一間都掛著字畫,並搭配有紙墨筆硯,給人一種清心淡雅的感覺。
  • 隔壁老王中計了(幽默小故事)
    這天傍晚,隔壁老王獨自去公園散步老王習慣使然,眼珠子又在姑娘身上滾來滾去。姑娘撇了老王一眼,埋著頭,抽噎起來。老王好奇,忍不住多嘴,問姑娘:怎麼回事,這麼傷心?姑娘頭也沒太抬,繼續抽噎。「可別想不開。」最近網上老說有人想不開自殺的事,老王靠近姑娘,開導她。姑娘還是沒應,抽噎更猛些了。老王覺得沒趣,想離開。
  • 小小說:隔壁老王怎麼沒動靜了?是不是出事了?
    李局長和隔壁老王的妻子曉倩在一個單位共事多年,他當局長,曉倩當辦公室主任,配合的相得益彰。有一天李局長接到通知到昆明學習考察二十天,於是順利成章的帶著曉倩一起,白天,倆人一本正經的旅遊、開會,晚上曉倩就從自己的房間鑽到李局長的屋裡玩貓膩。 兩人在街上閒逛時,品嘗到當地的特產雞蛋果特別好吃,李局長就想讓老婆嘗嘗鮮,吃到在自己家鄉從來沒見過的雞蛋果,買了一些快遞給自己的老婆。
  • 老王已不住隔壁(寫實故事)
    隔壁老王是神一樣的人物,是虛擬世界裡大部分華人都認識的網絡紅人之一。 他的多從身份讓他成了很多婚外情劇本的主角。今天我講的的故事的主角老王不住在隔壁,他住在我們公司的門衛室,是公司門衛。老王今年五十六歲,老伴三年前因病去世,兒女都己成家,老王去年就通過熟人介紹,到我們公司幹門衛工作。
  • 隔壁老王的故事(原創)
    老王打開手機找到軟體商店一搜索。乖乖,看手機抽獎贏華為P40手機!老婆的OPPO A11也有幾年了,老卡機,本想過年好好奮鬥一把給老婆換個新的,怎奈事總不能如己所原,偏偏碰上疫情隔離。老王這麼想著,想給老婆一個驚喜。老王下載了一個,開始手機碎片積攢,《鄉野小神醫》​、《超級上門快婿》、《榮耀王者的毒藥》……一章接著一章,一個連著一個,如醉如痴的忘乎了所以。
  • 警犬(小小說)
    警犬(小小說)----2020年8月20日前幾天的一個早晨,老王正在公園晨練。一位英國婦女,年齡肯定是六十以上了。她在遛狗,那是一條狼狗。老王對那英國婦女說:你的狗真厲害,象警犬。英國婦女回話說:是的,它原本是一條警犬,只是太軟了,對誰都友好,也就被淘汰了。老王相信英國婦女的話,只是好奇:人有兇狠軟弱,沒想到狗也有。
  • 隔壁老王風流事兒
    剛開學時,辦公室裡只有我和隔壁老王。也可以說老樓二層整整一層,就只有我和老王。 一日,冷不丁地對站在飲水機前接水的老王說: 「以後上廁所,發現我在裡面時,你不要害怕啊!」 我和老王,在任教的每個班裡,都已經上過至少十四節課了。剛才課間,有個初一男生一直在辦公室門口逡巡…… 巧得很,隔壁老王出去打水吃,那男生見他出來,兩眼如遇真神般地閃閃發光了,滿臉尊敬地問老王:「老師,您知道王某某老師在這裡嗎?」
  • 小小說《老王》
    這可是老王幾十年來連聽也沒有聽說過的事情。村裡看在老王是鄉裡的下沉幹部,加之年紀比較大,晚上的行動就沒有安排老王參加。 第二天一早,聽說上級督導組要來,村裡的幹部徹夜未眠,已是手忙腳亂,實在忙得踹不過氣來。第一書記突然想起了老王,他在這裡工作幾十年,群眾都很熟悉,就安排他負責去管理村口那最重要最複雜的地段,要求就是「一隻鳥也不允許飛出來」。老王雖然心裡有些嘀咕,但還是應允了。
  • 他當俘虜後被隔壁老王解救了
    隔壁鄰居老王被他的哭聲擾得心緒不寧,偷偷爬上院牆觀察。看到威公哭得那麼傷心,忍不住上前去問:「老鄰居,發生什麼事了,你怎麼哭得這麼慘?」威公邊哭邊回答:「老王,不好了,我們國家要亡了,我們要當亡國奴了。」老王一聽:「威公,你胡扯什麼?當今國君英明神武,國力強大,老百姓安居樂業,怎麼會亡國?」
  • 小小說:尋證記
    阿蘭今天很開心,不光是因為領到工資、獎金,受到經理表揚,更因為自己幫助了一位陌生的老奶奶,最關鍵還經歷了一場有趣的尋證記……請欣賞小彩老師創作的小小說《尋證記》。小小說: 尋證記 作者:小彩老師
  • 隔壁老王婆婆活活燒死在了屋裡
    最近常常想起隔壁的老王婆婆,老王婆婆有三個兒子。我老家地處關中平原,交通便利,土地肥沃,水利條件好。現在好多農民都在縣城買了房子。老王婆婆是一個很利索的人,育有三個兒子,一個兒子上了大學在市裡做律師;一個開小飯店;一個在家賣菜修了樓房。
  • 李利君 ‖ 熱鬧(小小說)
    她聽著那些聲音,記起自己也曾經有過這種快樂的時光。那時他們年輕,無憂無慮,心裡充滿了對世界的種種美妙的幻想,那時她的內心滿是把握這個世界的豪情壯志,當然,在很多人看來,今天,她已經成功了。凡是了解這個城市歷史的人都知道,張先生的今天,有一半是她的功勞——其實一直以來,張太對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成就也非常滿意。可是今天,她突然感到自己失去了一些東西。
  • 隔壁老王上午掛了
    你可能不知道,我們「隔壁老王」上午死了!」......
  • 老王小吃創業記(七)
    準確說,這位大簷帽是派出所的,跟工商的法令紋不一樣的制服,這憑藉老王活了四十年的經驗和多次騎車闖紅燈被交警禮貌攔下,然後舉旗維持秩序半小時的人生經歷有關,他第一眼就認出了這種制服所在的組織和所代表的的權威。
  • 老王小吃創業記(十二)
    老王是老闆,沒辦法,總不能讓小姨子上吧,於是老王就很客氣問吃啥。  領頭的黃毛看了看菜單,正反面翻了幾次,然後皺著眉頭讓拌個涼菜,拿一捆啤酒,外加五斤餃子,越快越好。  老王下意識得把一份涼菜加成了兩份,上了涼菜又上了一半冰鎮一半常溫十二瓶啤酒,然後以最快速度包了五斤餃子,煮好了分成五大盤子,上到了桌上。
  • 老王小吃創業記(六)
    作為老實本分一輩子的老王,沒跟大簷帽打過交道,只是申請執照的時候和這位臉上有著歲月深深痕跡的法令紋的大簷帽打過交道,法令紋雖然嚴肅但是確實辦事兒,不吃拿卡要,老王聽說有許多辦事兒都得準備華子一條,甚至不止一條,老王準備了一條,但法令紋沒給老王機會拿出來華子,門開著隊排著,老王怕被罵出來。
  • 老王小吃創業記(八)
    要說某團和撐了麼地推天使的效率還是非常高的,籤合同隔天就幫助老王安裝了店鋪軟體,拍照上傳了店鋪外景、內景、廚房還有各種餃子的照片,設置好了價格電話地址,地址設置周邊五公裡,調試好了隨手設置成了3折,並且告訴老王這是搞活動的正確姿勢,最好是免費吃再加上商家承擔運費,這樣影響力大,做夠一年活動你不火就跟你姓。
  • 王老五賣瓜記(小小說)
    王老五賣瓜記 (小小說)// 一江春水--- 》》》 · 《《《 ----自香港一個什麼電影在內地上映後,人們便改稱王勞武為王老五了,好寫好記。王勞武生性耿直,為人憨厚,認為名字就是一個人的記號,叫什麼無所謂的。一個願意喊,一個不計較。久而久之,大家都只知王老五而不曉王勞武了。入鄉隨俗,作者也便稱他為王老五是了。王老五家世代農民,原不在市郊住,只是近些年來,市郊的農民都進了城,在城裡買了房,一個個都搬到城裡住了。有的還做起了生意,總之原來的地不願意種了。
  • 故事:隔壁老王老了,只有大兒子照顧著,老王死後另兩個氣瘋了
    我隔壁的老王有三個兒子。老三住著嶽父給的大房子,已經不願意回老王那幾間破房子了。過了幾年,老王老伴去世了,老王也老了。老大看到父親行動遲緩了,就讓老婆好好的照顧父親,他一個人扛起了地裡的所有農活。老大給兩個弟弟打了電話,希望他們回來看看父親,照顧一下父親。不料兩個弟弟都推說走不開,讓他一個人先照顧著。
  • 網紅馮三回鄉記(小小說)
    以前是隔壁村子一個遊手好閒不務正業的無業青年,自從網絡直播行業興起以後這小子就一腦門子拱裡面去再也沒出來過。起初只是好玩,慢慢在裡面折騰出來名堂了,再後來就有很多的大企業來找他合作,再再後來就是賺的盆滿缽滿成為全村乃至全鎮的形象代言人。以前掐半拉眼珠子瞧不上他的村鄰現在連教育小孩子都捎帶上馮三:看人家老馮家那小子,多有出息,沒上幾年書,不用爹媽掏學費,你看人家現在,多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