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帶給年羹堯恐懼與疑惑,終使鄔思道得以從西北全身而退

2020-09-03 雍親王府

《雍正王朝》中的年羹堯,絕對堪稱整部劇作中殺伐之心最重的人物角色。

在年羹堯與張廷玉面見的劇情中,張廷玉對於年羹堯「動不動就用兵彈壓」的舉動,曾給予了一番意味深長的教導:

「多一點仁心,少一點戾氣,不但是百姓的福分,也是你自己的福分。」

可轉眼之間,年羹堯就將張廷玉的勸諫拋諸腦後,不僅將江夏鎮上下七百餘口百姓盡皆屠戮,更是在進行完劫掠後,將整個江夏鎮付之一炬。年羹堯的殘忍與暴戾由此便可見一斑。

(圖片來源於網絡)

而在年羹堯被雍正任命為撫遠大將軍,統領二十餘萬西北大軍平叛期間,年羹堯更是將他的這份擅殺之心,展現的淋漓盡致。

這其中,既有年羹堯管轄之下的地方督撫,還有並非年羹堯直接管理節制的其他省份的官員,可是只要稍微觸動了法紀,年羹堯便直接來個先斬後奏,絲毫不留情面。而這也使得全國上下各級官吏是人心惶惶,甚至將年羹堯喚為「魔頭」,進而對其猶如「談虎色變」一般,誰也不敢踏足西北軍營半步。

(圖片來源於網絡)

可即便是如此,還是有人不懼年羹堯的「淫威」,明知運送大營的糧草數量不足,同時運糧期限已過,按照既往情況肯定會被處死的情況下,依舊欣然前往,而這個人便是鄔思道

最終,事情的結果也沒有如同此前,鄔思道不僅被年羹堯封為上賓,受到了熱情招待,其本人也從西北大營之中全身而退。

當然,這其中有著兩人之間的深厚情誼以及年羹堯對於鄔思道的一份尊重,而鄔思道的出現的出現所帶給年羹堯的那份「恐懼」與「擔憂」,才是年羹堯如此熱誠對待鄔思道,並聽從其勸諫,迅速出兵平定叛亂的根本原因。

(圖片來源於網絡)


年羹堯在西北的作威作福,很大程度上是在「待價而沽」。

年羹堯雍正的關係可謂是非同一般。

他是雍正的藩邸故人,這份標籤不僅是年羹堯本人一生都在背負,就連其家人也永遠無法改變這一現實,可以說從八旗制度上來說除了依附於雍正,年羹堯再無其他選擇。與此同時,此時的雍正已經迎娶了年羹堯的妹妹年秋月,兩人之間既有著主僕關係,更是有著親緣關係,已經結成了利益共同體。

可對於年羹堯來說,他一直都想要獲得更多的自主與自由,以至於他從「九子奪嫡」的時候開始,就在進行著瘋狂的試探。

雍正和十三阿哥胤祥只是安排其前往江西鎮去捉拿任伯安和劉八女兩位欽犯,同時查明《百官行述》的下落,可年羹堯卻將全鎮百姓進行了屠戮,並且還瞞著雍正私自侵吞了整個江夏鎮的財富。

在這之後的年羹堯,在得知自己將要成為陝甘總督的時候,在沒有和雍正做任何匯報的情況下回到北京,並且也沒有優先到雍正府上進行請安與協商,擅自一人在北京城內上躥下跳,想要「脫離」雍正以謀求「自立」的心思可謂是昭然若是。

最終,雍正還是通過一系列的雷霆手段,讓年羹堯暫時性的認清了現實,更是明白了自己除了依附於雍正再無其他出路,於是從這個時候開始,年羹堯便「老實」了下來。

(圖片來源於網絡)

然而,西北戰亂又起,年羹堯奉命領兵出兵西北,前去平定叛亂,這無疑是讓年羹堯看到了新的契機。

當然,此時的年羹堯並不是想要「自立」或者是背叛雍正,畢竟雍正已經登基稱帝,所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年羹堯要的只是更多的權力、地位、財富,以及此前他一直就非常在意的自主和自由。

於是,為了讓自己能夠更好的「待價而沽」,以換取更多的政治利益,年羹堯便是選擇了「拖」的策略。

(圖片來源於網絡)

一方面,年羹堯對於叛軍,是極為的「寬容」。

年羹堯統領的西北大軍雖然將整個青海團團包圍,看似擺出了一副要將叛軍活活圍困死的態勢。可實際上,年羹堯並未真的下「死手」,他給予了叛軍充分的「生存空間」,並且主動導演了一出「燈下黑」,故作不知叛軍主力位置,極力延緩決戰時間,以使得西北的局勢維持現狀。

另一方面,對於自己這一方的人,年羹堯又是出奇的「狠辣」。

如果說,軍前擅殺富寧安,是為了震懾軍中的反對勢力,以樹立年羹堯自身作為統帥的威信,此舉尚是情有可原,可年羹堯對於其他省份的地方官員,也一樣的痛下殺手,確實是過於的上綱上線了。

為了支援年羹堯打仗,不僅雍正掏空了國庫,就連地方府庫的存糧和存銀,也盡皆送往了西北,遇到數量不足或者行期延誤的,按理說確實是應該體諒地方的難處。可年羹堯卻絲毫不留情面的將這些官員斬殺,弄得全國上下是惶恐不安,都將西北視為「禁地」,為保自身性命只得敬而遠之。

可反觀年羹堯這面,卻是根本沒有體會國之艱難,依舊錦衣玉食,鋪張浪費,與在朝廷之中節衣縮食的雍正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圖片來源於網絡)

其實,年羹堯並不是不知道國家的困難,以及雍正的困難,他這樣做,只是希望籍此謀求更多的政治利益,畢竟,只要叛軍一天不滅,年羹堯就可以繼續耀武揚威,盛氣凌人的對待所有人。而年羹堯現在不僅要是的現在如此,即便是叛軍平定之後,也需要的同等的待遇。

所以,年羹堯只是在等一個機會,那便是雍正再也支撐不下去時候,這個時候他再出手,無疑將是挽救雍正於危難之中,其權勢與地位也必然會更加的顯赫,較之輕而易舉的消滅叛軍,更將會是不可同日而語。

(圖片來源於網絡)


鄔思道的到來,給年羹堯帶來的是深深的「恐懼」。

當年羹堯看到鄔思道緩緩走入大帳的時候,心中先是一份驚訝,隨後就是一陣惶恐,畢竟,此時圍繞在鄔思道身上的問題太多了。

首先,究竟是誰派鄔思道來的。

在年羹堯的認識裡,鄔思道起初是雍正府上的潛邸幕僚,隨後前往李衛府上「半隱」,至於其前往田文鏡府上的事情,他都可能是未必知曉。於是,這個時候的年羹堯必然會對鄔思道究竟奉誰人之命前來而倍感疑惑,到底是李衛、十三阿哥胤祥,還是雍正安排其前往,年羹堯必然是拿捏不準的。

其次,鄔思道此行的目的是什麼。

鄔思道此行押解的河南省支援的糧草,不僅數量沒有達標,並且時間上還延誤了,這樣的方式太過於的刻意,甚至是有考驗和考量年羹堯的嫌疑,這更加讓年羹堯感到了疑惑,並且猜想是否真的是因為自己此前的行為而引得雍正的不滿,還是對此要有什麼樣的說法,再或者有什麼其他的安排,年羹堯也是要陷入疑惑之中的。

再次,鄔思道究竟已經知道了什麼。

由於鄔思道與雍正的特殊關係,以及能力與遠見,都讓年羹堯不免緊張起來,畢竟當年的鄔思道雖未與康熙謀面,僅憑藉康熙的著作就能對康熙的內心所想了如指掌,那麼此時的鄔思道已經洞察到了什麼,知道了什麼,以及準備對年羹堯說些什麼,這無疑都會讓年羹堯倍感緊張。

於是,年羹堯一改此前對待其他官員的態度,先是將鄔思道的「罪責」全部免除,隨後將其奉為上賓,熱誠招待,而這為的便是了解鄔思道此行的真正的目的。

(圖片來源於網絡)

此時的鄔思道並沒有直接道破年羹堯的「虛偽」,也沒有揭露年羹堯「待價而沽」的想法與行為,而是在與年羹堯的交談中,拿來一盞燈,放在地圖上,這個時候燈柱的影子正好將法輪寺完全遮住,年羹堯也就這樣心照不宣的明白了鄔思道的用意。

可以說,鄔思道這是在用一手「將計就計」,瞬間點醒了年羹堯。

一方面,此時的雍正因為年羹堯在西北的戰事不利,已經到了極為不利的境地,在這樣拖下去雍正垮臺了,年羹堯自己的必然也將無法自保。所謂「皮之不存毛將焉附」,鄔思道這是在借喻催促年羹堯出兵,為的是要年羹堯幫助雍正穩定皇位,只有這樣年羹堯才能保住現有的一切,否則就真的是害人害己,最終的結果也只能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另一方面,鄔思道用這招燈下黑,也是在提醒年羹堯。年羹堯玩兒了一手「燈下黑」,從而「藏住了」叛軍,但是這在雍正的眼中,只會是「掩耳盜鈴」,雍正對此早已是一清二楚,一切依然能為雍正盡皆所掌握,所以鄔思道這也是在勸諫年羹堯能夠好自為之。

(圖片來源於網絡)

在聽了鄔思道的一番言論後,年羹堯這才恍然大悟,帶兵迅速平定了羅卜藏丹津的叛亂,幫助雍正挽救了危局,同時他自身也得到了極盡的封賞。

只不過,巨大的功勞讓年羹堯徹底迷失了自我,進而在「作死」的道路上越走越遠,最終只得以被刺自盡的慘澹結局收場了。

(圖片來源於網絡)


最後,再回到鄔思道的視角來看,其主動向田文鏡請命,願意親自前往押送糧草送至西北大營,並不是單純的為了那幾千兩的幕酬而呈一時的「匹夫之勇」,他非常清楚自己的處境是無比安全的。

對於年羹堯而言,他深知鄔思道與雍正的關係,所以一看到鄔思道其首先想到的便會是雍正,在這樣的情況下,年羹堯也就不敢對鄔思道有所造次,畢竟,如果真的擅殺了鄔思道,那只能映襯年羹堯此時的心虛與惶恐,也只會增加雍正對其的不滿與猜忌,所以年羹堯斷不會至此的。

而對於雍正來說,只要鄔思道能夠成功勸諫年羹堯出兵平叛,幫助其擺脫現有的政治困局,那就說明鄔思道內心之中與雍正還是心心相惜,密切相連的,這也是對於雍正的一次極為關鍵的「示好」,為的就是告訴雍正自己的本意,讓雍正放心。

最終的結果也正如鄔思道所料,其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讓雍正放下了懷疑與戒備,從而就此得以「全隱」,獲得真正的自由。

(圖片來源於網絡)

相關焦點

  • 《雍正王朝》:鄔思道是大清國的諸葛亮?其實大智另有高人
    文/趙睚眥胤禛最終奪得大寶,鄔思道居功至偉,也可以說沒有鄔思道的運籌帷幄就不可能有雍正帝,所以在《雍正王朝》裡鄔思道的作用就有點三國時期的諸葛亮的味道了,未出茅廬,決勝千裡。在《雍正王朝》裡面我們可以看出心術最厲害的幾個人,有康熙帝,有佟國維,有張廷玉,還有鄔思道,而鄔思道正因為布局四爺一步步走上帝位顯得特別的神秘和出彩。
  • 雍正王朝:年秋月,到底愛不愛鄔思道?如果愛,她就不會罵年羹堯
    以年羹堯的官職和權勢,從哪裡不能找個服侍鄔思道的女婢?年羹堯之所以這樣做,主要有兩方面的考慮:1、鄔思道是皇四子胤禛點名邀請的「智囊」,身為胤禛的潛邸奴才,年羹堯本就應該表現出絕對的忠誠和完美執行力;再加上年羹堯一直想要調回京城任職,而這個調令就只需要胤禛的一句話。所以,年羹堯必須好生伺候鄔思道,甚至不惜讓自己的妹妹親自伺候,以換取胤禛的好感。
  • 《雍正王朝》裡的鄔思道,實質就是胤禛
    《雍正王朝》電視劇是根據由已故著名作家二月河(大名凌解放)「帝王三部曲」之一的同名小說改編而成的,是部深受好評的大劇。就兩個字,耐看。我們來說說鄔思道這個奇人。師爺、瘸子、智謀等等,都是形容鄔思道這個人物的。我們可以稱他為劇中的第一智慧巴圖魯。
  • 雍正王朝:臨死之際的年羹堯,為什麼要特意把那串佛珠還給雍正?
    作為一部經久不衰的歷史正劇,《雍正王朝》裡的很多細節,都值得我們細細品味。那麼,在西北地區,不聽從年羹堯調遣的官員肯定也都有很多;第二、當年,八爺黨為了奪取西北軍權,曾不惜故意斷絕大軍糧草,逼死了傅爾丹的六萬大軍。在鄔思道前去年羹堯大軍中指點迷津之際,年羹堯也曾明確說過,他之所以這樣天天殺人,就是因為他知道自己身上有著天大的干係(雍正能否坐穩帝位)。
  • 雍正王朝中胤禛為什麼要舉薦一向不和的胤褆出任大將王?
    圖為雍正王朝中康熙劇照當年,傳爾丹全軍覆沒,並非自己無能,在劇中鄔思道分析到:一是受制於後援補給。圖為雍正王朝中鄔思道劇照四爺差點也上了康熙的「當」,先是自己練箭,接著又想保舉老十三,但經鄔思道一番指點後,頓時豁然開朗
  • 《雍正王朝》雍正殺高福,知道鄔思道讓高福將計就計嗎?
    《雍正王朝》中,胤禛才是最大的正派。所以殺高福,非胤禛之意。人是高勿庸殺的,原因是高福犯忌了,他曾經因為情場失意,鑄下大錯,背叛了主子。所以高福雖然很無辜,但是這是不成熟的代價。畢竟這事無論如何不能由胤禛去做,甚至鄔思道認為這事絕對不能讓胤禛知道,因為他知道後,必然反對,一反對,就會出現劉備讓徐州,復讓荊州的事。而如此,奪嫡大計將永遠沒有明朗的時候。所以鄔思道一著急,自認為天衣無縫,要替胤禛去決定一些關鍵的「著」。讓坎兒高福瞞著胤禛,偷偷把那封信「偷」送給胡管家。
  • 雍正王朝:胤禛為什麼不顧鄔思道的感受,非要納年秋月為側福晉?
    在《雍正王朝》中,胤禛對年秋月的處理是很巧妙的,他的主要意圖有三:第二,切斷鄔思道和年羹堯有可能形成的利益同盟。鄔思道和年羹堯雖然身份不同,但都是胤禛所倚仗的重要人物,胤禛對他們二人可以說是既用且防。此時,鄔思道和年秋月已經是郎有情,妾有意,如果兩人最終走到一起,那麼年羹堯作為年秋月的親哥哥,就會和鄔思道成為親戚,那麼二人由此形成更加緊密的利益同盟也不是完全沒可能。到時候,鄔思道足智多謀,年羹堯手中有兵,真正該擔心的就是胤禛了。
  • 《雍正王朝》品讀:如何理解雍正即位後對鄔思道的安排?
    在《雍正王朝》中鄔思道可以說是心思縝密、智謀廣遠。他精通法術詐力,而且總給人一種深不可測的感覺。雍正還是皇子時候,有一次下江南辦差,經人舉薦結識了鄔思道。於是雍正把他請到了自己北京的府邸,僱用為幕僚。這才有了後來的輔佐雍親王一步一步奪取皇位。
  • 九子奪嫡:你只知雍正有個老婆叫甄嬛,那是你不知另一個多厲害
    下面我們就通過雍正王朝中的幾個細節去慢慢體會。兄弟情深,設計太子初登擂臺便拋太子於不顧兄弟情深。婦人之見,拉攏權臣鄔思道應該是雍正奪嫡團隊的首席智囊,然鄔思道最開始是作為世子的教書先生才被請到府上的。年羹堯因江南募捐之事,獲得留京任職的機會。當此二人同時出現在雍正的府上,四福晉又是怎麼巧言令色的呢?
  • 《雍正王朝》死局亦有生門,年羹堯死局裡的生門在哪?
    >1、鄔先生說《雍正王朝這件事的來龍去脈,年羹堯比誰都清楚。年羹堯傻嗎?不傻,他很清楚孫嘉誠要做什麼,更清楚雍正帝把孫嘉誠給他要做什麼。孫嘉誠雖然不喜歡年羹堯,但他卻是年羹堯的生門。假如年羹堯把孫嘉誠帶到西北,不加阻攔,任由其發揮,並且極力配合他發揮,那年羹堯用不了多久就能取得孫嘉誠的信任。那個時候,雍正帝派去的孫嘉誠也就成了擺設。
  • 《雍正皇帝》中,鄔思道為什麼能得善終?
    比如高福和年羹堯。對於周用誠這種給他幹過髒活的,知道太多的,也給弄死了。能活下來的都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最後累吐血的,比如李衛和允祥。所以你給雍正當手下,基本上就是活著乾死了算,雍正要麼用死你,要麼弄死你。
  • 如何評價《雍正王朝》
    該劇的主題曲是我非常讚賞的,開篇明義,預示著雍正一生充滿爭議,可是要做成事,不得不承受這些非議。胤禛被任命清收大臣,胤祥卻不能協助了,康熙想讓他成為一個真正的孤臣,胤禛手下兩個能做事,一是年羹堯,二是田文鏡。年羹堯保障執法秩序,田文鏡主導技術上操作,胤禛做後臺的項目經理,康熙是甲方採購了他的清收服務。國庫清收一開始就遇到了極大困難,胤禛負責王公貴族,他的叔伯兄弟們都是欠債的大戶,他們都認為國庫就是愛新覺羅家的錢庫,就像十阿哥說的兒子問老子借錢還需要還嗎?
  • 雍正王朝:年羹堯血洗江夏鎮,老八使六萬大軍覆沒,為何都沒事?
    表面上波瀾不驚的劇情,暗地裡卻充斥著各種陰謀、背叛,人性的惡沒有赤裸裸的擺在臺前,卻總是在不經意露出兇狠的獠牙,使人深感人性之惡,感同身受何為「最是無情帝王家」的殘酷,壓抑之餘,又有著各種人情世故,使人領悟到了職場套路,還有為人處世的經驗,更是有著各種人生道理,看似只是一部電視劇,其實裡面大有學問,沒那麼簡單,這就是觀看完經典電視劇雍正王朝電視劇給人的特殊感受
  • 雍正王朝:為什麼弘曆奪得金如意,胤禛卻要給年秋月抬旗?
    在《雍正王朝》中,鄔思道和年羹堯是胤禛奪嫡的兩大關鍵人物,鄔思道在王府運籌帷幄決勝千裡,年羹堯則被放了外任,成為胤禛的左膀右臂。年羹堯的妹妹年秋月也是胤禛潛邸的奴才,胤禛請來鄔思道,把年秋月派去專門伺候,二人日久生情,雖然沒有挑明,但眉來眼去
  • 「雍正王朝」精講之導讀:為何雍正的故事卻要從康熙46年講起?
    從今天開始,我將用100集的篇幅給大家精講細解《雍正王朝》這部電視劇,雖然我的普通話說得不太好,但是我對這部劇的思考還是很有意思滴!歡迎大家持續關注。今天是第1期,我想做一個導讀節目,跟大家聊一聊,為什麼電視劇名字叫《雍正王朝》,故事卻非得從康熙46年開始講起呢?
  • 雍正王朝中佟國維和鄔思道誰更技高一籌
    影視劇照 雍正王朝劇中,老四和老八的背後 事實證明,鄔思道是有才的,老四奪嫡的成功,離不開鄔思道的協助,就拿追繳國庫欠款一事,他給老四的分析就十分合理,力勸老四接下差事,這與老四的想法不謀而合,鄔思道讓接下差事的目的,是讓老四替主分憂,在沒有皇子願意接下差事的情況下,由老四來接,等於是為康熙解決一個難題,康熙必定會認為,老四是忠心為國,替君父解憂,一定會博取康熙的好感,從而增加老四在康熙心目中的地位。
  • 《雍正王朝》中鄔思道為何笑納了如月?老十三又送上了哪三份大禮
    在《雍正王朝》中,雍正帝剛剛繼位的時候,馬上鄔思道就要遭殃,鄔思道當然不想死,所以經過君臣最終達成一致,鄔思道提出半隱,,這話一出,鄔思道心裡就認定了肯定是雍正帝反悔了,讓老十三來除掉他,所以面對老十三遞過來的酒,鄔思道喝也不是,不喝也不是,根本不敢接,只能裝傻用疑惑的眼神看著老十三,期望躲過一劫,
  • 雍正王朝:雍正真正的敵人一直在潛伏
    雍正王朝這部局相信大家都看過,焦晃老師扮演的康熙皇帝舉手投足間霸氣盡顯,唐國強老師的雍正皇帝也是精彩絕倫。當然,這是小說中虛構的一位人物,但正是這樣一個人,把故事線完美的串聯了起來,試想,如果沒有鄔思道這個角色,雍正在電視劇中的「逆轉」,怕是找不到原因來解釋了。
  • 《雍正王朝》品讀:手握重兵的允禵為什麼不起兵反抗?
    在電視劇《雍正王朝》中,雍正在繼承了皇位之後火速派圖裡琛馳往甘州,命令時任大將軍的允禵交出大將軍印信並回京給康熙奔喪。允禵聞此消息如晴天霹靂,他不相信康熙臨終前把皇位傳給了雍正,他覺得皇位本應是自己的。所以氣急敗壞,一路上先是質問圖裡琛,而後又大鬧靈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