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臨死之際的年羹堯,為什麼要特意把那串佛珠還給雍正?

2020-08-20 竹刀青史

作為一部經久不衰的歷史正劇,《雍正王朝》裡的很多細節,都值得我們細細品味。比如,太子與鄭春華姦情被發現時,人精圖裡琛的「尿遁」避禍,說明其能夠伺候兩代君主而不倒,絕非偶然;又比如,在本劇開始時,四阿哥與八阿哥的「乾濕」鞋底對比,不經意間就把四阿哥的實心用事與八阿哥的只會誇誇其談,巧妙地暗示出來。

毫無疑問,在《雍正王朝》裡,幾乎沒有一個多餘的鏡頭,也沒有一個多餘的場景。可以說,它裡面的每一小細節,都有著深刻的寓意。

那麼,問題就來了:在年羹堯被賜死之際,曾特意讓李衛將那串佛珠還給雍正。那麼,他為什麼要這麼做?年羹堯歸還佛珠的背後又有著怎樣的深意?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起聊一聊。

從火燒江夏鎮,年羹堯真正得到四阿哥的重用,到被「一擼到底」,最終賜死。說起年羹堯與雍正的君臣際遇,絕對離不開那一串佛珠的「索取與歸還」。

我們都知道,年羹堯臨死之際特意歸還的那串佛珠,並不是雍正主動送給他的,而是年羹堯自己索要來的。

在「火燒江夏鎮」之後,年羹堯由於殺孽太重,做事太狠,被四阿哥安排到了柏林寺去「面壁思過」。後來,「大徹大悟」的年羹堯在臨別之際(升任四川巡撫),特意賣乖,向四阿哥討要了其隨身佩戴的佛珠,並且說道:「主子您是菩薩轉世,奴才應該做一個護法的金剛!」

毫無疑問,年羹堯的這一系列舉動,是在故意討好主子四阿哥。但是,我們不要忘了這樣有一句話:最好的謊言就是七分真三分假,因為只有這樣,才能以假亂真。

也就說,雖然年羹堯的那句話肯定有討好逢迎的成分,但是卻道出了一個不爭的實事:四阿哥能夠成佛(奪嫡成功),確實需要年羹堯這個護法金剛(得到重用);也就是說,他們二人的際遇,其實是一個相互信任、相互成全的過程。

說到這裡,小編覺得,我們非常有必要深思一下:年羹堯在西北時,為什麼會那麼殘忍弒殺。

以前,我們在看待這個問題的時候,往往從年羹堯的性格出發,認為其本身飛揚跋扈、酷愛殺戮。但是小編覺得,單純以這樣一個觀點,去看待一個能夠指揮千軍萬馬的「大將軍王」,絕對是有失偏頗的。

那麼,年羹堯為什麼要殺那麼多人?

小編覺得,在討論這個問題是,我們應該先明白這樣幾個背景:

第一、此時的雍正登基不久,根基十分不穩,朝野內外不聽指揮的官員比比皆是。那麼,在西北地區,不聽從年羹堯調遣的官員肯定也都有很多;

第二、當年,八爺黨為了奪取西北軍權,曾不惜故意斷絕大軍糧草,逼死了傅爾丹的六萬大軍。

在鄔思道前去年羹堯大軍中指點迷津之際,年羹堯也曾明確說過,他之所以這樣天天殺人,就是因為他知道自己身上有著天大的干係(雍正能否坐穩帝位)。

現在,我們再結合一下,年羹堯的那句「主子您是菩薩轉世,奴才應該做一個護法的金剛」,就很容易理解,年羹堯在西北得罪那麼多人的原因了:他在做一個護法金剛該做的事——替菩薩(雍正)承擔殺戮之名,掃清障礙。

而且,我們不要忘了:在年羹堯初到西北之際,為了擺脫八爺黨的束縛,誘殺富寧安六萬軍隊的事情,是請示過雍正的。更為主要的是:雍正明確回復年羹堯,「心大膽的幹,有什麼事,朕替你擔著。可以說,年羹堯承擔惡名,雍正在後面「兜底」,已經成為了他們君臣之間的一種默契。

那麼,年羹堯的很多飛揚跋扈之舉,就很容易理解了。

比如,孫嘉誠被殺之事。我們都知道,孫嘉誠之所以被雍正派到西北,除了牽制年羹堯之外,還有一個重要人物就是推行「火耗歸公」的新政,意圖在西北地區解決年羹堯十萬大軍的軍需糧草問題。

但是,我們不要忘了,在場決定生死的火鍋宴席上,年羹堯曾當著雍正的面,直接拒絕了在西北推行「火耗歸公」的提議。

也就是說,年羹堯眼裡,這個一意孤行在西北推行「火耗歸公」的孫嘉誠,完全是在和自己唱對臺戲——皇上那裡我都拒絕過的提議,你卻在一味推行實施,豈不是看不起我?那豈有不殺之理?

當然,這也是年羹堯被殺的深層次原因之一,和雍正政見不合,阻礙新政推行。但是,小編認為,年羹堯在殺孫嘉誠之時,是不會想這麼多的。他最多是認為,這個人挑戰了自己 在西北的權威。

再者,很多朋友經常會問這樣一個問題:被免去大將軍身份之後的年羹堯,為什麼還要那樣的「高調」作死。

其實,小編認為,除去性格原因之外,年羹堯之所以這麼做,還有兩個重要原因:

第一,年羹堯認為自己立有大功,是皇帝的「恩人」,就算是一時做錯事(殺孫嘉誠)受到貶謫,但是,以他和雍正的交情,復起是遲早的事。

第二、年羹堯為了西北大捷殺了太多的人,在「落難」之際絕對不能認慫,否則,那些政敵就會認為年羹堯好欺負,而立馬彈劾他。

小編可以負責任地說:年羹堯一再作死的背後,無非抱著這樣一個心理:只要雍正不發話,他越顯示自己的強勢,就越安全。

可以說,正是年羹堯對雍正的心存幻想,導致了其加速死亡。

結語:我們知道,年羹堯最終還是被殺了。他以為自己作為護法金剛,為菩薩殺了那多人,做了那麼事,就會一直得到菩薩的庇護。因為,那個菩薩曾經把自己稱作「恩人」!

豈不知,在政治家的眼裡,你要是擋了他的道路,前一秒可能還把你捧在手心裡叫「恩人」,後一秒就會把你踩在腳底,當禍害。

可憐的年羹堯,在臨死之際才終於明白了這個道理。於是,他把那串屬於金剛的佛珠還給了菩薩。無異於是對雍正最大的控訴!

相關焦點

  • 《雍正王朝》:為什麼康熙都放過鄭春華,雍正卻一定要她死
    畢竟雍正在歷史上確實是一個非常反覆的人。老話說得好,帝王一怒,伏屍百萬,流血千裡,這可不是空穴來風。那雍正到底有多腹黑呢?今天我們就借雍正王朝中鄭春華之死,這一案例給大家剖析剖析。事實上,鄭春華之死和年羹堯之死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雍正能在九子奪嫡中完美勝出,他的帝王心術自然不言而喻。
  • 《雍正王朝》:隆科多和年羹堯的罪名一樣大,為何除掉年而放過隆
    我們就《雍正王朝》電視劇論,隆科多夥同八爺黨調兵逼宮亂政,差點就將雍正弄下臺了,但是年羹堯之死驕縱跋扈,並沒有要反雍正,為什麼雍正卻要殺年羹堯而保全隆科多呢?難道真的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君臣綱常在作怪嗎?咱先看他倆的出身。
  • 《雍正皇帝》中雍正為何一定要殺年羹堯?
    年羹堯跋扈也好,殘暴也罷,但終究是雍正的藩邸舊臣,還有那麼大的功勞,最後已經被貶到大頭兵了,怎麼就不能留條活命呢?為什麼雍正一定要年羹堯的命呢?雍正為什麼那麼憎惡年羹堯?難道年羹堯真的要造反嗎?看到第三遍,終於看明白了,因為年羹堯是個狐疑的人。
  • 《雍正王朝》品讀:手握重兵的允禵為什麼不起兵反抗?
    在電視劇《雍正王朝》中,雍正在繼承了皇位之後火速派圖裡琛馳往甘州,命令時任大將軍的允禵交出大將軍印信並回京給康熙奔喪。允禵聞此消息如晴天霹靂,他不相信康熙臨終前把皇位傳給了雍正,他覺得皇位本應是自己的。所以氣急敗壞,一路上先是質問圖裡琛,而後又大鬧靈堂。
  • 《雍正王朝》中,為什麼太后烏雅氏一直對親兒子雍正帝很刁難?
    《雍正王朝》改編自二月河同名長篇小說,由胡玫執導拍攝,由唐國強、焦晃、王繪春、杜雨露、徐祖明、杜志國、趙毅、李穎等主演,演繹了雍正皇帝一生的風雨經歷。康熙派老十四平亂的同時,派大將年羹堯署理後方,負責大軍前線的軍需糧草。年羹堯是誰的人不用解釋了,雍正心腹。康熙死後,雍正即位時,他是手握重兵,但在萬裡之外的青藏高原上,一路打回京城的可能性基本沒有,所以他沒有機會跟雍正爭奪皇位!
  • 雍正王朝:帶給年羹堯恐懼與疑惑,終使鄔思道得以從西北全身而退
    《雍正王朝》中的年羹堯,絕對堪稱整部劇作中殺伐之心最重的人物角色。年羹堯統領的西北大軍雖然將整個青海團團包圍,看似擺出了一副要將叛軍活活圍困死的態勢。可實際上,年羹堯並未真的下「死手」,他給予了叛軍充分的「生存空間」,並且主動導演了一出「燈下黑」,故作不知叛軍主力位置,極力延緩決戰時間,以使得西北的局勢維持現狀。另一方面,對於自己這一方的人,年羹堯又是出奇的「狠辣」。
  • 雍正王朝中胤禛為什麼要舉薦一向不和的胤褆出任大將王?
    根據二月河小說改編的歷史劇《雍正王朝》中,胤禛與胤褆雖是一母同胞的親兄弟,但因兩人立場黨派不同,所以競爭非常激烈,一直都是死對頭。既然兩人一直都是死對頭,那胤禛為何還要舉薦十四弟呢?圖為雍正王朝中康熙劇照當年,傳爾丹全軍覆沒,並非自己無能,在劇中鄔思道分析到:一是受制於後援補給。
  • 雍正王朝:年羹堯血洗江夏鎮,老八使六萬大軍覆沒,為何都沒事?
    表面上波瀾不驚的劇情,暗地裡卻充斥著各種陰謀、背叛,人性的惡沒有赤裸裸的擺在臺前,卻總是在不經意露出兇狠的獠牙,使人深感人性之惡,感同身受何為「最是無情帝王家」的殘酷,壓抑之餘,又有著各種人情世故,使人領悟到了職場套路,還有為人處世的經驗,更是有著各種人生道理,看似只是一部電視劇,其實裡面大有學問,沒那麼簡單,這就是觀看完經典電視劇雍正王朝電視劇給人的特殊感受
  • 《雍正王朝》死局亦有生門,年羹堯死局裡的生門在哪?
    >1、鄔先生說《雍正王朝沒去找鄔先生,直到被貶都不去找鄔先生,這是年羹堯最大的失誤。死局中最大的生門,就這樣被年羹堯浪費了。這件事的來龍去脈,年羹堯比誰都清楚。年羹堯傻嗎?不傻,他很清楚孫嘉誠要做什麼,更清楚雍正帝把孫嘉誠給他要做什麼。孫嘉誠雖然不喜歡年羹堯,但他卻是年羹堯的生門。假如年羹堯把孫嘉誠帶到西北,不加阻攔,任由其發揮,並且極力配合他發揮,那年羹堯用不了多久就能取得孫嘉誠的信任。那個時候,雍正帝派去的孫嘉誠也就成了擺設。
  • 《雍正王朝》究竟是怎樣一部電視劇
    小蝶·年羹堯》,而《雍正王朝》恰恰在這部劇播放完畢之後上映,可謂你方唱罷我登場;而最關鍵的一點,前者側重於戲說,而後者則側重于澄清史實,一改以往雍正在社會大眾心目中的暴君形象,當年在央視一套播出時創下央視收視的高峰,最高收視率16.7%,並且包攬了該年所有電視劇獎項的大獎,成為機關單位推薦收看的電視劇
  • 故事:年羹堯三箭定雍正
    年羹堯手裡提著長弓,後背背著一個箭壺,裡面還有兩支羽箭。「雍正,你的兄弟們和你算完了帳,呂四娘和你算了帳,今天我年羹堯也要和你算一下舊帳。」雍正微笑道,「哦,那你又想怎麼算?」年羹堯冷笑一聲,突然抬手從箭壺裡抽出羽箭,彎弓射箭,嗖的一聲射在了雍正左邊的泥地上,雍正雖然看到了年羹堯射箭,但由於動作太快,他完全來不及躲閃。雍正處變不驚,贊道,「年大將軍身手不減當年啊。」年羹堯說道,「這第二箭,說的是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你助你繼位後,又平定了西北的叛亂,幫助你鞏固了皇位。可你是怎麼對我的?
  • 《雍正王朝》年羹堯給張廷玉送禮,為何張廷玉收下天麻?
    因為《雍正王朝》裡面的情節引人入勝,尤其是在九龍奪嫡的時候,各位皇子為了皇位各顯神通。這些情節大體上還是按照歷史的。其中有一段非常有意思。年羹堯回南京述職,當時沒有空,只好安排接待。張廷玉可是朝廷重臣。年羹堯也不敢怠慢。少不了一番孝敬。
  • 《雍正王朝》此人沒活幾集,但正史裡獲康熙、雍正的高度讚揚
    《雍正王朝》,根據二月河老師小說「帝王系列」的第二部《雍正皇帝》改編。小說本身,便是根據正史、野史等資料,外加作者的加工而成,與正史已經差的有些遠了。電視劇把改編自正史的小說再度改編,使其與正史更加的遠。電視劇《雍正王朝》,取材於《雍正皇帝》的同時,還部分取材於《康熙大帝》。
  • 「雍正王朝」精講之導讀:為何雍正的故事卻要從康熙46年講起?
    從今天開始,我將用100集的篇幅給大家精講細解《雍正王朝》這部電視劇,雖然我的普通話說得不太好,但是我對這部劇的思考還是很有意思滴!歡迎大家持續關注。今天是第1期,我想做一個導讀節目,跟大家聊一聊,為什麼電視劇名字叫《雍正王朝》,故事卻非得從康熙46年開始講起呢?
  • 雍正王朝:小小河道倚仗年羹堯恐嚇巡撫田文鏡,最後結局如何?
    在《雍正王朝》中,年羹堯倚仗青海之功,簡直狂上了天,他大肆安插自己的親信,導致他的這些親信到任後,也是借著年羹堯的威勢狐假虎威,可以說是狂得沒邊。這位汪大人其實在劇中出鏡次數還挺多的,他第一次出鏡是在年羹堯舉辦的一場宴會上,他宴請了自己的許多黨羽親信,觥籌交錯
  • 《雍正王朝》之鄔先生的「金蟬脫殼」記
    如果他一無所獲,回京復命,會令雍正對他徹底失望和冷落——因為諾敏是雍正親手扶持起來的百官楷模,還賜了匾額、昭告天下。就在田文鏡焦頭爛額之際,李衛帶著鄔先生「恰好」途徑山西,和田文鏡見了一面。關於如何支走鄔先生,田文鏡同樣面臨幾個棘手的問題:1、必須確保雍正看不出任何疑問和不滿情緒。這方面來說,田文鏡有他的優勢,那就是他完全可以裝作不知道鄔先生和雍正曾經有那麼深厚的淵源。只要能把「糊塗」裝到底,雍正也奈何不了他。2、必須有足夠說服力的理由,讓鄔先生離開他。3、要確保鄔先生離去後,不會對雍正造成任何不利影響。
  • 《雍正王朝》裡的鄔思道,實質就是胤禛
    《雍正王朝》電視劇是根據由已故著名作家二月河(大名凌解放)「帝王三部曲」之一的同名小說改編而成的,是部深受好評的大劇。就兩個字,耐看。我們來說說鄔思道這個奇人。師爺、瘸子、智謀等等,都是形容鄔思道這個人物的。我們可以稱他為劇中的第一智慧巴圖魯。
  • 雍正王朝:年秋月,到底愛不愛鄔思道?如果愛,她就不會罵年羹堯
    :當時正在杭州將軍手下任參將的年羹堯,為何要讓自己的親妹妹去伺候一個落魄書生,一個六根不全的刑餘之人?2、不管在二月河先生的原著小說《雍正皇帝》,還是電視劇《雍正王朝》中,年秋月都是一個相貌出眾、身段婀娜的美人坯子。年羹堯想要在仕途上得到進一步發展,就必須將自己牢牢綁在皇四子胤禛的船上,超越和胤禛之間的單純的主僕關係。所以,年羹堯讓年秋月伺候鄔思道,就是為了能讓年秋月跟隨鄔思道回京,就是為了給年秋月製造一個成為胤禛「側福晉」或者「使女格格」的機會。
  • 如何評價《雍正王朝》
    該劇的主題曲是我非常讚賞的,開篇明義,預示著雍正一生充滿爭議,可是要做成事,不得不承受這些非議。黃河大水深深刺激了康熙,他下旨要清算國庫,這個事需要一個敢於擔當人來做,太子和八爺黨都開始醞釀自己人,八賢王為了維護自己IP推薦了太子的人胤禛,太子為了掩蓋自己欠款也希望胤禛來做。胤禛被任命清收大臣,胤祥卻不能協助了,康熙想讓他成為一個真正的孤臣,胤禛手下兩個能做事,一是年羹堯,二是田文鏡。年羹堯保障執法秩序,田文鏡主導技術上操作,胤禛做後臺的項目經理,康熙是甲方採購了他的清收服務。
  • 《雍正王朝》雍正殺高福,知道鄔思道讓高福將計就計嗎?
    《雍正王朝》中,胤禛才是最大的正派。所以殺高福,非胤禛之意。人是高勿庸殺的,原因是高福犯忌了,他曾經因為情場失意,鑄下大錯,背叛了主子。所以高福雖然很無辜,但是這是不成熟的代價。所以鄔思道一著急,自認為天衣無縫,要替胤禛去決定一些關鍵的「著」。讓坎兒高福瞞著胤禛,偷偷把那封信「偷」送給胡管家。卻不知自己此舉恰恰把自己也推入了最危險的境地,自己從一個謀士,轉而成為了胤禛的「白手套」。而「白手套」幹髒活,總會變髒,變髒後,就有扔掉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