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皇帝死後,在陰間無聊的很,時間長了就多了一個習慣,每天傍晚的時候圍著大清文化展覽館轉圈散步。
這天,雍正正在溜達,忽然耳中傳來嗡的一聲,雍正弓馬嫻熟,一聽就知道這是弓弦的響聲,心裡一驚,正要躲避時,一隻羽箭已經射在了他前面腳下的泥土裡,箭尾的羽毛兀自微微顫動。
雍正見到了箭反而定下心來,如今自己已經來到了陰間,反而最不怕的事情就是有人刺殺他了,而且這支羽箭的主人他是認識的。
於是,雍正一邊四下觀看,一邊朗聲說道,「是年大將軍來了嗎?」
果然,前面不遠的大樹下轉出一個人來,正是年羹堯。年羹堯手裡提著長弓,後背背著一個箭壺,裡面還有兩支羽箭。
「雍正,你的兄弟們和你算完了帳,呂四娘和你算了帳,今天我年羹堯也要和你算一下舊帳。」
雍正微笑道,「哦,那你又想怎麼算?」
年羹堯指著射在地上的羽箭道,「這第一箭,說的是當年你繼位時,你的親弟弟十四阿哥胤禵本是最大的威脅,當時支持他的人多且不說,單就他手中的二十多萬精兵,就會讓你的皇位坐不安穩。」
雍正嘆道,「不錯,前幾天我們九龍會時,還曾討論過這個問題。當時胤禵雖然是統帥,但帶兵打仗的人卻是你,若不是你支持我,手握重兵的胤禵的確可以起兵造反,而且成功的可能還不低。」
年羹堯道,「這一點,你我都是心知肚明的,你之所以能繼承皇位,無非是內有九門提督隆科多,外有我年羹堯而已。」
雍正點頭道,「不錯,我能繼位,你們二人可謂居功至偉。」
年羹堯冷笑一聲,突然抬手從箭壺裡抽出羽箭,彎弓射箭,嗖的一聲射在了雍正左邊的泥地上,雍正雖然看到了年羹堯射箭,但由於動作太快,他完全來不及躲閃。
雍正處變不驚,贊道,「年大將軍身手不減當年啊。」
年羹堯說道,「這第二箭,說的是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你助你繼位後,又平定了西北的叛亂,幫助你鞏固了皇位。可你是怎麼對我的?將我從大將軍貶為杭州將軍,再被貶為參將、再由參將貶為千總,最後貶為城門吏,就這樣還是沒擋住你殺我的心。」
雍正皺眉道,「這事咱們在陽間的時候說的很清楚了啊,你擅自殺了朝廷命官孫嘉誠,又多有逾制的地方,飛揚跋扈,招搖過市,甚至在做城門官時,還故意每日穿著黃馬褂行走於鬧市之間,你這是對皇權的公然蔑視,我豈能容你?」
年羹堯冷笑道,「既然你也知道這是陰間,說話何必還如此虛偽?你明知孫嘉誠與我在火耗歸公的問題上意見不合,卻派他到我身邊,以激怒我而犯錯,你敢說這不是你的刻意安排?至於飛揚跋扈,我或有之,但若說對你的皇權有什麼威脅,真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詞!」
雍正默然不語,他心裡明白的很,他當年繼位,隆科多和年羹堯知道的實在太多了,所以這兩個人絕不能留,但這些話又怎麼能說出口呢?有些話,就算是到了陰間也不能說的啊。
正沉思間,第三支羽箭又射入了雍正右邊的泥地裡。
年羹堯說道,「這第三支箭,說的是當年你定我九十二條罪狀,其中哪一條不是誅殺九族的大罪?張廷玉說過,即使功過相抵,我年羹堯也死有餘辜。可是……我年羹堯一輩子做了你的工具就算了,你要殺變殺,但我既然在獄中已經自盡,你為什麼就是不肯放過我的家人呢?」
雍正仰頭望天,喃喃低語,「都是為了殺人滅口啊。」
年羹堯似乎沒有聽到,繼續說道,「我的父親年遐齡和哥哥年希堯被奪官,兒子年富被處斬,其餘15歲以上的兒子都被發配到了邊疆戍邊,我堯的幕僚鄒魯、汪景祺也被你先後處斬,親屬被發配給披甲人為奴,你做得何等決絕!」
雍正沉默了半天,終於開口問道,「事已至此,你想怎麼樣?」
年羹堯收起弓箭,手一揮,說道,「這裡是陰間,我的確無法奈何得了你,只是此路不通,雍正皇帝請原路返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