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根據二月河老師小說「帝王系列」的第二部《雍正皇帝》改編。
小說本身,便是根據正史、野史等資料,外加作者的加工而成,與正史已經差的有些遠了。電視劇把改編自正史的小說再度改編,使其與正史更加的遠。
電視劇《雍正王朝》,取材於《雍正皇帝》的同時,還部分取材於《康熙大帝》。
刪減,那是肯定的,比如一些野史的內容,電視劇還是做出了刪減的,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一下《雍正皇帝》,內容更加的吸引人。
前文中,書生提到了電視劇裡的諾敏和張廷璐,他們與正史相差甚遠,正史裡的諾敏和張廷璐都是好官。
本文書生要說一位,他沒被拍成是壞官,但也好不到哪裡去,被拍成了敗軍之將,被年羹堯殺死,被弓箭射成了「刺蝟」。
誰呢?
富寧安。
此人在《雍正王朝》裡沒出現幾次,沒活幾集便死了。
武將,那是肯定的,只是正史裡的他的結局比電視劇裡好太多太多了。
富寧安,富察氏,滿洲鑲藍旗人,其父為大學士阿蘭泰,官至武英殿大學士、工部尚書。
富寧安與其他滿清貴族一樣,承襲了爵位,他承襲的是堂祖父尼哈納的拜他喇布勒哈番世職。
像他這樣的人,一般情況下入宮做的都是侍衛,富寧安從侍衛幹起,幹到正黃旗漢軍都統,改授左都御史,遷吏部尚書。
康熙帝喜愛他,因為他孝順,時常稱讚其德行。
康熙五十四年,策妄阿拉布坦侵襲新疆哈密地區,康熙帝命富寧安去青海西寧視察軍隊,許以便宜調遣。
康熙五十六年,富寧安被授為靖逆將軍,駐軍巴裡坤,與將軍傅爾丹等分路出兵擊敵。
康熙五十九年,清軍進兵烏蘭烏蘇,康熙帝派散秩大臣阿喇納等用書信招降了闢展的回人,進擊吐魯番,招降其酋長。
後來,阿喇納接連擊敗叛軍,叛軍逃竄,富寧安沒有被調回朝廷,而是繼續駐紮在巴裡坤。
雍正帝即位之後,富寧安被授為武英殿大學士,與之前一樣掌管糧草。
直到雍正四年,富寧安才還朝,受到嘉獎,雍正帝賜他御用冠服、雙眼花翎、黃轡鞍馬,授世襲侯爵,進一等侯,加太子太傅,署西安將軍。
雍正六年,富寧安坐事奪爵,但仍留大學士任。
同年,富寧安在西安逝世,諡文恭,與父阿蘭泰同祀賢良祠。
此人一生,雖無太大作為,但也為滿清西北戰事立下大功。
犯錯被奪爵,這種事在朝廷裡常見,伴君如伴虎,指不定那一天誰就犯錯被皇帝奪爵。
影視劇裡他死的慘,敢跟大將軍王年羹堯較勁,因獨自率領八萬多兵馬追擊敵軍中了埋伏導致全軍覆沒,被年羹堯處死,這是根據正史他「坐事奪爵」的改編。
他是富察氏,很容易跟乾隆帝的皇后富察氏聯繫到一起。
很可惜,他倆沒什麼特殊關係。
富寧安的父親是阿蘭泰,孝賢純皇后富察氏的父親是察哈爾總管李榮保,只是同屬富察氏而已。
正史關於富寧安的記載並不多,但提到了康熙帝和雍正帝對他的高度評價。
康熙帝:「富寧安自武員擢用,人皆稱其操守,是以授為吏部尚書。今部院中欲求清官甚難,當於初為筆帖式時,即念日後擢用,可為國家大臣,自立品行也。」
雍正帝:「富寧安端方廉潔,年來領兵將軍聲名無出其右者。」
這兩段話並不難理解,書生不多做解釋了。
富寧安,像眾多清朝大臣一樣,有功有過,不同的是他的形象被改編成敗軍之將,並且慘死。
參考文獻:
1、《清史稿·卷二百五十·列傳三十七》
註:本文部分來自網際網路圖片很難核實明確出處,如涉及侵權,請聯繫書生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