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八爺給雍正的遺書有何深意?從中看出兩人有何不同?

2020-09-05 建榮說歷史

《雍正王朝》的最後一集,八爺允禩故去。臨終前,八爺給雍正寫了一封遺書。遺書只有百餘字,全部引用如下。我們就根據這封遺書品讀一下八爺內心的真實想法,對比一下雍正與八爺的不同。

愛新覺羅·阿其那 謹上雍正皇帝四哥御覽。

四哥,你累了吧!歇歇嘛!爭了四十多年,到這一刻,你還不願意撒手嗎?

不要這樣子看著我。我這一生不佩服任何人。但到今天我才發現,我的心底裡只佩服你。

四哥,我輸了。可你呢?卻並沒有贏。你咬著牙苦苦地熬著,得到了什麼?得到的只是生前和身後的罵名罷了。

其實輸也罷,贏也罷。到頭來,不過是過眼煙雲。你太放不下啦!

八爺 選自《雍正王朝》

八爺想對雍正說什麼?

通過百餘字的遺書,八爺想向雍正表達的意思我們可以歸納為三點,一點欽佩,一點貶低,一點奉勸:

一點欽佩:今日方知,我只佩服你。八爺一生自信,不佩服任何人。可生命到了最後時段,他終於承認雍正身上擁有自己不具備的剛毅和魄力,還有就是那一份執著。

一點貶低:我輸了,你卻沒有贏。在八爺看來,雍正並沒有比自己多得到什麼。為了推行新政,雍正幾乎得罪了全天下的讀書人。雍正得到的不過是生前和身後的罵名。

一點奉勸:塵埃已然落定,我們都該撒手了。如今八爺徹底敗了,他已經看淡了一切。他奉勸雍正也不要再固執了,也應該看淡輸贏,是時候放下了。

雍正看完信後,便一把火把它燒掉了。雍正從心底裡認同八爺對自己的評價和勸言嗎?小編的答案是——未必

八爺自以為了解雍正,看透了雍正。但是他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用自己的標準去衡量雍正。事實上,八爺和雍正卻有著本質的不同。

雍正 選自《雍正王朝》

不同點一、八爺求名,雍正求功

在八爺心中,人生一世追求的莫過於生前萬人稱頌,死後千古留名。八爺一生愛惜自己的名聲。他的雙手從不沾血,怕玷汙自己八賢王的美名。他一生都收買人心,收買讀書人之心,收買名流士大夫之心。他要利用這些人的口和筆為自己稱頌讚揚。可是他忘記一個詞叫做「實至名歸」,他忽略了「實若不至,名何以歸?」

反觀雍正。如果說雍正一心只想著江山社稷,天下蒼生的話,未免偏離實際。至少不完全是這樣。在雍正看來,最幸福的事情,或者說他畢生追求是勵精圖治,使國家在自己的手中富強起來。值得強調的是國家不但要富強起來,更重要的是通過自己的努力,在自己的手中,而非其他人。他不甘心把這份使命讓給別人。他期待結果,也享受過程。他不願意平庸,他想要大有作為。只要能把想做的事情做成,他不在乎千難萬險,也不在乎背負罵名。

雍正與八爺 選自《雍正王朝》

不同點二、八爺爭輸贏,雍正爭始終

八爺給雍正的遺書,如果用兩個字總結的話,小編認為這兩個字應該是「輸贏」。八爺一直在糾結於同雍正爭鬥的輸和贏。他當初幫弘時爭奪儲位時,弘時問他為什麼要幫自己?他回答:「就是要和你皇阿瑪爭個輸贏。我只是想把前半輩子在自己身上輸掉的,後半輩子從你身上贏回來。」在八爺看來,輸贏就是人生的終結。如果繼續追問他,真的有一天他贏了雍正,把雍正從皇位上拽了下來。那時他又要追求什麼,或許八爺會沉吟良久,尋找不到答案。

雍正則不同,他有自己一生不肯捨棄的事業,他有明確的方向和終點。與八爺鬥爭的勝利並不是終結,而只是他崢嶸歲月的一個插曲。雍正苦苦地熬著,是因為他真正想做的事情還沒有做完。達成夙願,指導蒼生,看到民殷國富才叫有始有終。

雍正 選自《雍正王朝》

如今八爺魂歸西天,一切塵埃落定。八爺想當然地認為雍正擊敗了自己,也應當可以釋懷了,可以不那麼拼命了。所以他信中對雍正說:「爭了四十多年,到這一刻,你還不願意撒手嗎?你太放不下啦!」在他的心中,他和雍正似乎就是為了爭個輸贏才來到世間一場的。可惜他錯了,雍正還有更多的事情要做。

最後我們不禁要替雍正感慨一句:「老八,其實你根本不懂朕。」


了解更多請關注

相關焦點

  • 《雍正王朝》八爺死前給到雍正的遺書要表達什麼?他怎麼想的?
    《雍正王朝》的最後一集,八爺允禩故去。臨終前,八爺給雍正寫了一封遺書。遺書只有百餘字,全部引用如下。我們就根據這封遺書品讀一下八爺內心的真實想法,對比一下雍正與八爺的不同。八爺自以為了解雍正,看透了雍正。但是他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用自己的標準去衡量雍正。事實上,八爺和雍正卻有著本質的不同。不同點一、八爺求名,雍正求功在八爺心中,人生一世追求的莫過於生前萬人稱頌,死後千古留名。八爺一生愛惜自己的名聲。
  • 《雍正王朝》品讀:如何理解雍正即位後對鄔思道的安排?
    在《雍正王朝》中鄔思道可以說是心思縝密、智謀廣遠。他精通法術詐力,而且總給人一種深不可測的感覺。雍正還是皇子時候,有一次下江南辦差,經人舉薦結識了鄔思道。於是雍正把他請到了自己北京的府邸,僱用為幕僚。這才有了後來的輔佐雍親王一步一步奪取皇位。
  • 《雍正王朝》中,鄔先生為何讓高福送信給八爺,害得高福慘死?
    在《雍正王朝》中,鄔先生堪稱是四爺登上帝位的第一功臣,足智多謀,運籌帷幄,雖然行的是陰詭計謀,但總給人一種正氣十足之感。第一:他要借八爺之手扳倒太子,為四爺鋪路。儘管太子行事不正,但卻深得康熙寵信,而且四爺從名義上來講,只能算是太子黨的一員。太子不倒,四爺對太子之位,始終都是想而不敢。只有扳倒了太子,四爺才有更進一步的機會。
  • 雍正王朝中胤禛為什麼要舉薦一向不和的胤褆出任大將王?
    根據二月河小說改編的歷史劇《雍正王朝》中,胤禛與胤褆雖是一母同胞的親兄弟,但因兩人立場黨派不同,所以競爭非常激烈,一直都是死對頭。圖為雍正王朝中八爺劇照一:扛著為國舉賢的旗子,獲得康熙的讚賞圖為雍正王朝中十四爺胤褆劇照滿朝上下都知道,十四爺胤褆是八爺黨的人,四爺胤禛又自成一派,兩人水火不容。
  • 《雍正王朝》品讀:手握重兵的允禵為什麼不起兵反抗?
    在電視劇《雍正王朝》中,雍正在繼承了皇位之後火速派圖裡琛馳往甘州,命令時任大將軍的允禵交出大將軍印信並回京給康熙奔喪。允禵聞此消息如晴天霹靂,他不相信康熙臨終前把皇位傳給了雍正,他覺得皇位本應是自己的。所以氣急敗壞,一路上先是質問圖裡琛,而後又大鬧靈堂。
  • 雍正王朝:雍正真正的敵人一直在潛伏
    雍正王朝這部局相信大家都看過,焦晃老師扮演的康熙皇帝舉手投足間霸氣盡顯,唐國強老師的雍正皇帝也是精彩絕倫。當然,這是小說中虛構的一位人物,但正是這樣一個人,把故事線完美的串聯了起來,試想,如果沒有鄔思道這個角色,雍正在電視劇中的「逆轉」,怕是找不到原因來解釋了。
  • 《雍正王朝》:鄔思道是大清國的諸葛亮?其實大智另有高人
    文/趙睚眥胤禛最終奪得大寶,鄔思道居功至偉,也可以說沒有鄔思道的運籌帷幄就不可能有雍正帝,所以在《雍正王朝》裡鄔思道的作用就有點三國時期的諸葛亮的味道了,未出茅廬,決勝千裡。在《雍正王朝》裡面我們可以看出心術最厲害的幾個人,有康熙帝,有佟國維,有張廷玉,還有鄔思道,而鄔思道正因為布局四爺一步步走上帝位顯得特別的神秘和出彩。
  • 雍正王朝:年羹堯血洗江夏鎮,老八使六萬大軍覆沒,為何都沒事?
    「最是無情帝王家」的殘酷,壓抑之餘,又有著各種人情世故,使人領悟到了職場套路,還有為人處世的經驗,更是有著各種人生道理,看似只是一部電視劇,其實裡面大有學問,沒那麼簡單,這就是觀看完經典電視劇雍正王朝電視劇給人的特殊感受。
  • 《雍正王朝》:為什麼康熙都放過鄭春華,雍正卻一定要她死
    仔細一推敲,原來這裡另有深意,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一旦你看完這部劇,你就會發現雍正其實是一個深藏不露的腹黑高手。畢竟雍正在歷史上確實是一個非常反覆的人。老話說得好,帝王一怒,伏屍百萬,流血千裡,這可不是空穴來風。那雍正到底有多腹黑呢?今天我們就借雍正王朝中鄭春華之死,這一案例給大家剖析剖析。
  • 《雍正王朝》八王議政時,為何只有王文昭和張廷玉力挺雍正
    《雍正王朝》改編自二月河同名長篇小說,由胡玫執導拍攝,唐國強、焦晃、王繪春、杜雨露、徐祖明、杜志國、趙毅、李穎等主演,演繹了雍正皇帝一生的風雨經歷。該劇講述康熙皇帝駕崩,繼位者四阿哥胤禛,在當政後出現的&34;、&34;、&34;、&34;、&34;等一系列旨在推行新政、抑制官紳斂財和宮廷內部黨爭、擠壓的歷史事件貫穿雍正的一生和雍正王朝。但其中真正將劇情推向高潮的便是八王議政。
  • 《雍正王朝》中,八阿哥的實力到底有多大?答案讓人心驚
    因此雍正繼位後對其忌憚無比,卻不得不通過命其總理事務和進封其為和碩廉親王等來穩住他,當然雍正如此做是為了拉攏人心,並非太過忌憚於老八的實力,所以等到雍正三年,老八便被雍正輕輕鬆鬆的擺平,到了雍正四年老八被圈禁,然後不明不白的「病重」而亡。
  • 揭秘歷史巨製《雍正王朝》——因治河賑災而結下的皇家恩怨
    《雍正王朝》是一部基於康熙晚年九子奪嫡和雍正在位推行系列新政為歷史背景而寫就的巨著改編而成的影視劇,更是成為了超越原著般的存在,這是一部職場應變百科書,這是一種權謀捭闔讀心術,每一句臺詞都那麼有深意,每一個眼神都那麼有故事,蘊藏在情節背後的是數不清的哲理,融合在劇集其中的是難悟透的玄機,細品之頗有滋味,常看之很有嚼頭!
  • 《雍正王朝》中,為什麼太后烏雅氏一直對親兒子雍正帝很刁難?
    《雍正王朝》改編自二月河同名長篇小說,由胡玫執導拍攝,由唐國強、焦晃、王繪春、杜雨露、徐祖明、杜志國、趙毅、李穎等主演,演繹了雍正皇帝一生的風雨經歷。但是這個烏雅氏是沒有什麼心機的,不管是正史中,還是我們今天要講的《雍正王朝》中,都是「真性情」的體現。她十四五歲就進宮了,在康熙十七年生下了胤禛,也是康熙帝的第四個兒子,其實在胤禛之前還有七個哥哥呢,只不過都沒成年就夭折了。但是當時的烏雅氏是沒有資格撫養皇子的,所以老四胤禛其實是貴妃佟佳氏撫養長大,但是養到十一歲的時候佟佳氏去世了,臨終前被封為了孝懿仁皇后。
  • 雍正王朝:臨死之際的年羹堯,為什麼要特意把那串佛珠還給雍正?
    作為一部經久不衰的歷史正劇,《雍正王朝》裡的很多細節,都值得我們細細品味。毫無疑問,在《雍正王朝》裡,幾乎沒有一個多餘的鏡頭,也沒有一個多餘的場景。那麼,問題就來了:在年羹堯被賜死之際,曾特意讓李衛將那串佛珠還給雍正。那麼,他為什麼要這麼做?年羹堯歸還佛珠的背後又有著怎樣的深意?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起聊一聊。從火燒江夏鎮,年羹堯真正得到四阿哥的重用,到被「一擼到底」,最終賜死。
  • 《雍正王朝》兩段不倫之情,為何留下了鄭春華,刪改喬引娣?
    《雍正王朝》有兩位推動故事情節的關鍵女性角色,鄭春華和喬引娣。這兩個女性的故事分別發生在康熙和雍正的時期,在這部男人的大戲之中,女性角色的出現都代表著更加複雜的權力之爭。 鄭春華這個女性悲劇角色的塑造是非常深入人心的,從這個女人身上,我們看出了康熙對於兒子的隱忍,太子的好色和無能,四爺的睿智,八爺的陰險以及十三爺的俠義。當然,作為推動劇情的重要人物,她直接或者間接造成了太子第一次被廢和十三爺被囚禁,以一個女性角色達到四兩撥千斤的效果,這也是二月河對人物的精細把握。
  • 《雍正王朝》:漫談「淡泊名利」的三阿哥胤祉
    《雍正王朝》中,一向以「淡泊名利」作為自己人設的老三胤祉,在眾多角色中,也是頗佔據一席之地的。作為胤祉的兄長,胤祉也是為數不多能夠善終的阿哥之一。通過後面的劇情,我們了解到,老三其實是完全具備償還能力的,而且他使用國庫的款項,是在辦一件非常重要而且必要的事情:匯集了一大批文人墨客進行修書、編纂工作,在清王朝初定天下、滿漢關係頗為混雜、緊張的當時來說,老三的所作所為,實在是一件有助於康熙王朝穩定天下的好事情。
  • 二月河歷史小說《雍正王朝》:江南被籌款的鹽商,是八爺的財團?
    前提:《雍正王朝》裡,黃河發大水,國庫空虛,沒錢賑災。問題出來了,總是要想辦法去解決的。於是,四阿哥胤禛、十三阿哥胤祥奉旨江南籌款,富有的鹽商就成了「受害者」。因為他們有錢,所以理所當然的成為了籌款的對象。
  • 《雍正皇帝》中雍正為何一定要殺年羹堯?
    所謂狐疑,就是年羹堯在雍正的奴才中,屬於不太堅定的一個人。無論是在奪嫡的鬥爭中,還是在後來八爺黨的陰謀中,年羹堯雖然從來沒有參與過雍正對手的任何活動,從來也沒做過哪怕一件對雍正不利的事兒。但是呢,年羹堯始終有一個心態:一旦雍正真的倒臺了,不行了,那他立刻就會打包下船,去投奔新主子。年羹堯就像一頭狐狸一樣,總是在審度局勢,總是在給自己留退路。
  • 《雍正王朝》雍正殺高福,知道鄔思道讓高福將計就計嗎?
    《雍正王朝》中,胤禛才是最大的正派。所以殺高福,非胤禛之意。人是高勿庸殺的,原因是高福犯忌了,他曾經因為情場失意,鑄下大錯,背叛了主子。所以高福雖然很無辜,但是這是不成熟的代價。而「白手套」幹髒活,總會變髒,變髒後,就有扔掉的風險。而且此風險巨大,直接影響到了鄔思道後來「奪嫡成功」後,無論如何也要出逃。
  • 雍正王朝:雍正破格提拔田文鏡,看似知人善任實則充滿「腹黑」
    《雍正王朝》,之所以被奉為中國影視作品史上的經典之作,在其首播二十多年之後依舊經久不衰,除了一眾「老戲骨們」出眾的演技外,環環相扣的劇情以及一系列細思極恐的細節,也是這部電視劇為廣大觀眾所認可與推崇的重要原因,而觀眾也就此在大呼觀劇過癮的同時,就此對於人生經歷與為人處世的方式方法有了新的思考,讓人流連忘返,難以釋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