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皇帝》中雍正為何一定要殺年羹堯?

2020-08-26 錦欞齋


這個問題我頭兩次看書,沒看明白,看電視劇也沒看明白。年羹堯跋扈也好,殘暴也罷,但終究是雍正的藩邸舊臣,還有那麼大的功勞,最後已經被貶到大頭兵了,怎麼就不能留條活命呢?為什麼雍正一定要年羹堯的命呢?雍正為什麼那麼憎惡年羹堯?難道年羹堯真的要造反嗎?

看到第三遍,終於看明白了,因為年羹堯是個狐疑的人。

所謂狐疑,就是年羹堯在雍正的奴才中,屬於不太堅定的一個人。無論是在奪嫡的鬥爭中,還是在後來八爺黨的陰謀中,年羹堯雖然從來沒有參與過雍正對手的任何活動,從來也沒做過哪怕一件對雍正不利的事兒。但是呢,年羹堯始終有一個心態:一旦雍正真的倒臺了,不行了,那他立刻就會打包下船,去投奔新主子。年羹堯就像一頭狐狸一樣,總是在審度局勢,總是在給自己留退路。他肯定沒想過要害雍正,在雍正還能維持住局面的時候也為雍正立下過很多功勞,可他總是在盤算,一旦雍正被八爺他們取代了,自己該怎麼辦?用九爺的話說,一旦京城裡,八爺登基,那年羹堯絕對是第一個上請安摺子的人。可八爺的任何陰謀,年羹堯都不會參與,他只會靜靜的看著局勢的發展。

在這一點上,年羹堯跟李衛是完全不同的,雍正拼到最後一個人,也一定是李衛在他身邊保駕。李衛效忠的是胤禛本人,無論胤禛是親王還是皇帝,李衛就認他。年羹堯呢?效忠的是親王和皇帝,誰是親王,誰是皇帝無所謂,誰是,他就效忠誰。如果說李衛是胤禛的奴才,那年羹堯就是皇帝的奴才。這一點在很多讀者看來,或許區別不大,但在雍正看來,一個可愛的去做封疆大吏,一個可惡的必須賜死。

其實,以雍正的地位和手段,年羹堯輕易是不會背叛他的,小說中從頭到尾,年羹堯簡直就是雍正手心的一隻小螞蟻,雍正隨時隨地可以碾死他。可以說年羹堯對雍正是沒有什麼實質上的威脅。對於自己這種始終在打小算盤的心態,年羹堯覺得是可以原諒的,至少是能保住人頭的。可是在雍正看來,這是不可饒恕的。

小說中,雍正的性格是這樣的:你做他的奴才,生是他的人,死是他的鬼,你一輩子都不能背叛他。哪怕他最後真的失敗了,你也必須給他殉葬。而且這個忠誠不能只是行為上的,內心裡絕對不能有三心二意,像年羹堯這種行為上並無什麼大問題,但內心上始終在留後手的人,雍正是一定要除之而後快的。至於像高福那種在行為上背叛他的奴才,直接給捂到雪堆裡活活悶死。當雍正的奴才,要麼跟允祥一樣最後累死在雍正眼前,要麼跟張廷玉一樣,起五更爬半夜始終小心伺候,全身心的圍繞在雍正周圍。類似年羹堯和隆科多這種人,是絕對沒有好下場的。

有人可能會問,隆科多同樣也對雍正不忠,為什麼隆科多沒有死?這主要是因為隆科多畢竟出自佟佳氏,雍正不敢殺他。隆科多和十四爺允禵之所以能留下一條命,還是因為他們與雍正的親緣關係,在雍正看起來,這倆人是自己的舅舅和親兄弟,他們對自己有不忠誠是可以忍受的,而年羹堯是個什麼玩意兒?一個抬籍奴才而已,他哪怕是在思想上對自己有不忠誠,那他就該死。

《雍正皇帝》這部小說,寫奴才是一絕,不光寫那些赤膽忠心的奴才,也有年羹堯這種尚存一絲獨立人格的奴才。其結果就是這種還有獨立思維的奴才被雍正利用完之後就無情的幹掉了。其實你說年羹堯有什麼錯?不就是要給自己留個退身的餘地嗎?難道都跟允祥一樣把自己活活累死才算拉倒嗎?在雍正的意識裡,所有奴才就都該像允祥那樣,允祥是自己的弟弟,尚且如此,何況是那些奴才呢?

我覺得二月河在向我們展現奴才文化的時候,最出彩的地方除了刻畫各種奴才,同時也刻畫了雍正這種主子的心態,實事求是的說,雍正其實根本沒把年羹堯當人看,基本上就是把年羹堯當成自己的一個附屬品,或者一隻寵物,只要寵物對自己不忠誠,就是滔天大罪,自己就要處死他。從這個角度看,雍正的人格和人性也扭曲到了一定程度——奴才文化中,你幾乎找不到一個正常人類,無論是奴才還是主子。

相關焦點

  • 故事:年羹堯三箭定雍正
    雍正皇帝死後,在陰間無聊的很,時間長了就多了一個習慣,每天傍晚的時候圍著大清文化展覽館轉圈散步。這天,雍正正在溜達,忽然耳中傳來嗡的一聲,雍正弓馬嫻熟,一聽就知道這是弓弦的響聲,心裡一驚,正要躲避時,一隻羽箭已經射在了他前面腳下的泥土裡,箭尾的羽毛兀自微微顫動。
  • 雍正王朝:臨死之際的年羹堯,為什麼要特意把那串佛珠還給雍正?
    那麼,問題就來了:在年羹堯被賜死之際,曾特意讓李衛將那串佛珠還給雍正。那麼,他為什麼要這麼做?年羹堯歸還佛珠的背後又有著怎樣的深意?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起聊一聊。從火燒江夏鎮,年羹堯真正得到四阿哥的重用,到被「一擼到底」,最終賜死。
  • 連雍正都不放眼裡的年羹堯,蘇培盛一個動作,為何乖乖聽話了?
    年羹堯,蘇培盛一個動作,為何乖乖聽話了?」甄嬛傳中,後宮之中的每一個人都是有心機有城府的人,可以說在後宮中沒有幾個人是乾乾淨淨的。為了在後宮中生存下來,所以要學自保的能力,尤其是在皇帝身邊伺候的人,更是如此。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在雍正身邊伺候的蘇培盛。
  • 《雍正王朝》:隆科多和年羹堯的罪名一樣大,為何除掉年而放過隆
    我們就《雍正王朝》電視劇論,隆科多夥同八爺黨調兵逼宮亂政,差點就將雍正弄下臺了,但是年羹堯之死驕縱跋扈,並沒有要反雍正,為什麼雍正卻要殺年羹堯而保全隆科多呢?難道真的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君臣綱常在作怪嗎?咱先看他倆的出身。
  • 《雍正皇帝》中,鄔思道為什麼能得善終?
    所以你看《雍正皇帝》這部書裡的胤禛絕非善類,最後能逃脫他魔爪的就三個人:接班人弘曆,天天裝瘋賣傻的弘晝,最後還有個鄔思道。就這師生三個人,差生弘時自己把自己玩死了。鄔思道這個人,雍正能讓他活下來絕對是個奇蹟——鄔思道太聰明了,在九龍奪嫡環節,鄔思道就是整個王府的大腦和參謀長,雍正幾乎所有的行動策略基本都是出自鄔思道。
  • 《雍正王朝》:為什麼康熙都放過鄭春華,雍正卻一定要她死
    畢竟雍正在歷史上確實是一個非常反覆的人。老話說得好,帝王一怒,伏屍百萬,流血千裡,這可不是空穴來風。那雍正到底有多腹黑呢?今天我們就借雍正王朝中鄭春華之死,這一案例給大家剖析剖析。因此,他將鄭春華接到府中,好吃好喝的供養著。然而,復立後的太子,急於當皇帝,選擇了起兵謀反,被康熙鎮壓之後,二度廢除,永遠的失去了爭奪皇位的資格。
  • 雍正寵愛年氏,是因為年羹堯?其實年羹堯的影響力沒那麼大
    而且劇中華妃是因為哥哥,才最終導致了自己的失勢,而且皇帝對他的好也都是虛情假意,僅僅是為了安撫她的哥哥,而且還不讓她生孩子。其實雖然劇中是雍正對年氏寵愛是因為年羹堯,但其實這種說法反了。她的父親也是朝中的要員,為康熙立下了不小的功勞。在年氏進入了王府不久之後,很快就生下了一個女兒,得到了當時還是王爺的雍正的疼愛,即使是前有妃嬪生下過子女,也都沒有一個能讓雍正如此高興。雍正對年氏的寵愛是十分偏心的,即使是府中還有其他妃妾,但是他都很少去看望,每天下朝回來就是跟年氏一起,這也直接導致了自己的子嗣非常少,而且在年氏首次有孕之後,接下來十二年的子女都是只由她一人所生。
  • 雍正王朝:年羹堯血洗江夏鎮,老八使六萬大軍覆沒,為何都沒事?
    那麼今天宋安之就來分析分析劇中兩個看似違反常理,實則大有深意的劇情,那便是為何年羹堯血洗江夏鎮還有老八導致西北傳爾丹六萬大軍全軍覆沒,卻沒有受到處罰,反而是平安無事呢?而老八一黨之所以這樣幹,關鍵就是要奪兵權。我們再來看看這兩件事的處理結果:年羹堯血洗江夏鎮非但沒事,反而由四川提督升為四川巡撫,正式成為一方封疆大吏。
  • 甄嬛傳:華妃伺候雍正吃飯時,為何非要捂著嘴?後宮女人才懂得痛
    導語:「華妃伺候雍正吃飯時,為何非要捂著嘴?的囂張最近,在朝中一直都朝臣都在上奏說年羹堯眼中沒有雍正,一直肆意妄為,囂張跋扈。而年羹堯是華妃的哥哥,華妃之所以可以一直得到雍正的寵幸,其實很大的部分都是因為年羹堯的原因。華妃雖然不知道嗎,但是年羹堯是自己的哥哥,哥哥有難,華妃很想去跟雍正求情。
  • 甄嬛傳祺貴人進宮後,雍正為何老翻她的牌子弘曆當皇帝後才懂
    祺貴人是雍正扳倒年羹堯後進宮的,進宮的原因就是因為祺貴人的父親跟甄嬛的父親一樣,幫了雍正的忙。祺貴人進宮後,雍正很寵愛她,後來甄嬛出宮以後,基本上就是安陵容跟祺貴人兩人霸佔了雍正的所有時間。那麼,雍正為何老是翻祺貴人的牌子呢?
  • 《雍正王朝》死局亦有生門,年羹堯死局裡的生門在哪?
    沒去找鄔先生,直到被貶都不去找鄔先生,這是年羹堯最大的失誤。死局中最大的生門,就這樣被年羹堯浪費了。這件事的來龍去脈,年羹堯比誰都清楚。年羹堯傻嗎?不傻,他很清楚孫嘉誠要做什麼,更清楚雍正帝把孫嘉誠給他要做什麼。孫嘉誠雖然不喜歡年羹堯,但他卻是年羹堯的生門。假如年羹堯把孫嘉誠帶到西北,不加阻攔,任由其發揮,並且極力配合他發揮,那年羹堯用不了多久就能取得孫嘉誠的信任。那個時候,雍正帝派去的孫嘉誠也就成了擺設。
  • 《甄嬛傳》中的雍正,到底愛誰?
    看到很多關於「雍正皇帝到底愛誰?」的解讀,大致分為三類:雍正皇帝最愛純元,雍正後期真的愛上了甄嬛;還有就是雍華派,說皇上其實也很愛華妃,不過是礙於年羹堯,才不得不忍痛割愛!要我說,皇帝其實誰都不愛!不論歷史真相,只說劇中的雍正皇帝,其實一開始就有明示,皇帝愛的是他的皇權地位——至高無上的榮耀!
  • 甄嬛傳:曹貴人封嬪後,雍正為何非要殺她?只怪說錯了一句話
    導語:甄嬛傳:曹貴人封嬪後,雍正為何非要殺她?只怪說錯了一句話!但其實雍正在給她封嬪後,連太后都說做得對,雍正雖然不滿曹貴人對華妃不忠,但那時並沒有要處死她的意思。要不是後來華妃降為答應後,雍正心裡正覺得虧欠華妃時,曹貴人非要對雍正說要殺華妃,以平後宮之憤,雍正也不會覺得曹貴人太狠毒。要知道雍正雖然降了華妃分位,但不代表曹貴人曾經在華妃手下做事的能踩華妃一腳!因此,雍正派人毒殺了她。
  • 《雍正王朝》中,為什麼太后烏雅氏一直對親兒子雍正帝很刁難?
    該劇講述康熙皇帝駕崩,繼位者四阿哥胤禛,在當政後出現的"攤丁入畝、火耗歸公"、"士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河南罷考案"、"鐵帽子親王大殿發難逼宮"、"含淚殺親子"等一系列旨在推行新政、抑制官紳斂財和宮廷內部黨爭、擠壓的歷史事件,貫穿雍正的一生。
  • 雍正皇帝的最愛,到底是誰
    孝敬憲皇后烏拉那拉氏,正兒八經由「嫡福晉」晉封為「皇后」的雍正皇帝原配正妻。敦肅皇貴妃年氏,雍正朝權臣年羹堯的妹妹,潛邸時為「側福晉」、雍正朝為貴妃、皇貴妃,為雍正朝唯一正式擁有貴妃、皇貴妃詔書冊封的后妃。
  • 雍正王朝:帶給年羹堯恐懼與疑惑,終使鄔思道得以從西北全身而退
    《雍正王朝》中的年羹堯,絕對堪稱整部劇作中殺伐之心最重的人物角色。如果說,軍前擅殺富寧安,是為了震懾軍中的反對勢力,以樹立年羹堯自身作為統帥的威信,此舉尚是情有可原,可年羹堯對於其他省份的地方官員,也一樣的痛下殺手,確實是過於的上綱上線了。為了支援年羹堯打仗,不僅雍正掏空了國庫,就連地方府庫的存糧和存銀,也盡皆送往了西北,遇到數量不足或者行期延誤的,按理說確實是應該體諒地方的難處。
  • 《雍正王朝》年羹堯給張廷玉送禮,為何張廷玉收下天麻?
    因為《雍正王朝》裡面的情節引人入勝,尤其是在九龍奪嫡的時候,各位皇子為了皇位各顯神通。這些情節大體上還是按照歷史的。其中有一段非常有意思。年羹堯回南京述職,當時沒有空,只好安排接待。張廷玉可是朝廷重臣。年羹堯也不敢怠慢。少不了一番孝敬。
  • 甄嬛傳:甄嬛為何殺雍正?並不是替果郡王報仇,原因只槿汐知道
    甄嬛傳:甄嬛為何殺雍正?並不是替果郡王報仇,原因只槿汐知道!雖然今年已經上映了兩部宮鬥劇,但說到最經典的宮鬥劇,大家還是會想到《甄嬛傳》吧?對於這部劇,很多人都是看看了很多遍的,而甄嬛更是一個宮鬥女王。在最後,甄嬛不僅殺了所有敵對的人,更是將皇帝也殺了。對於甄嬛要殺雍正的原因,很多人都認為是要替果郡王復仇,但其實原因並不是這樣。
  • 「雍正王朝」精講之導讀:為何雍正的故事卻要從康熙46年講起?
    面對如此緊急情況,老皇帝康熙決定叫上皇子大臣召開一個緊急的碰頭會,商量對策!就在這個碰頭會上,我們的主人公,四爺!自編、自導、自演了一齣好戲!他是「自己提出問題,然後自己解決問題」,主動請纓獲得了去江南賑災的工作任務!要知道借錢買糧賑災這種活兒是沒有人願意幹的!老四為什麼爭著搶著一門心思的要去?難道真的是出於一片愛民之心?是像他口上說的為皇阿瑪解憂、為太子分勞?
  • 甄嬛傳:雍正察覺頭頂綠帽後,為何要找端妃?答案就在端妃的眼睛
    導語:「甄嬛傳:雍正察覺頭頂綠帽後,為何要找端妃?雍正開始是不知道的,後來知道了,竟去找端妃。端妃病懨懨的,平時存在感低到近無,雍正為何要找她呢?端妃跟華妃和宜修一樣,都深愛著雍正,這一點雍正在沒有當皇帝的時候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