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雍正王朝》中,年羹堯倚仗青海之功,簡直狂上了天,他大肆安插自己的親信,導致他的這些親信到任後,也是借著年羹堯的威勢狐假虎威,可以說是狂得沒邊。
當然了,這也就是沒碰上硬茬的,如果碰上硬茬的,估計就要丟官了。
比如那個河道汪大人。
這位汪大人其實在劇中出鏡次數還挺多的,他第一次出鏡是在年羹堯舉辦的一場宴會上,他宴請了自己的許多黨羽親信,觥籌交錯,推杯換盞。汪大人這時候敬了年羹堯一杯酒,有些畏難地說:「我放了河南的河道,可據說河南巡撫田文鏡很難相處……」
年羹堯哈哈一笑,讓他放心,因為他覺得這位汪大人是他保舉的官,誰還能跟他這個炎威赫赫的大將軍過不去?
結果,這位河道汪大人到了河南,黃河就發了大水。田文鏡日夜鎮守在河堤上,由於人手不夠,他勒令所有士紳、官員到河堤上當差,並派兵丁衙役到他們家中去催促驅趕。
而這位河道汪大人,他不僅不去河堤當差,還全家總動員,把家搬到高處,避免洪水過境時淹沒他家。
田文鏡得知後,立刻派人將他抓到河堤。他來到河堤後,還不依不饒,不僅不幹活,還態度強硬。
於是,田文鏡說要參他,沒想到汪大人卻針鋒相對:「你沒有權力參我,我是年大將軍保舉的官!」
田文鏡也不含糊,斬釘截鐵地表示:「那我就連年羹堯一起參!」
然後,田文鏡還立即免去了他河道一職,並當場指定他人擔任。可嘆這個汪大人,好不容易靠著年羹堯的路子當上了官,本想借年羹堯這棵大樹威風一把,卻沒想到碰上了有雍正撐腰的田文鏡,只一個回合,便丟掉了官職。
可見,在田文鏡心裡,只裝著皇上和百姓,至於其他人,無論他是什麼高官,只要他膽敢反對皇上,反對新政,欺負百姓,他就完全不介意跟對方硬剛到底,這也是田文鏡一貫的為官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