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瑞安 劍指侵權掀司法風雨】

2020-08-27 自成一派溫瑞安










【溫瑞安 劍指侵權掀司法風雨】

作者:江迅

*著名武俠小說作家溫瑞安二零一六年將多部作品的IP代理授予藍智投資後被私下轉給奇俠影業,他指控遭受矇騙欺詐至聲譽和作品IP價值受損,在六所法院立案訴訟。*

說起正在推進的涉及溫瑞安作品影視化開發爭議的幾場官司,四月二十九日,武俠小說大家溫瑞安對《亞洲週刊》說:「我也只好回到當年新馬臺創神州社試劍山莊的原來初心,一如當年一九八九年撰寫《少年四大名捕》的秉持的筆法和應世的題旨:以惡制惡、以善待善,我願意讓你踩著我肩膀攀上高處去,但若他真的一腳狠踩到俺頭頂上,俺就一個大甩肩把他狠狠的摔下來。你要我讓路,我誠心為你開路都可以;但你故意踩我腳趾,我只好斫斷你的尾巴。我這種情態決不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有時候其實只是義所當為、情非得已。」 據悉,二零二零年三月二十五日,上海市嘉定區人民法院已受理溫瑞安針對藍智投資、奇俠影業所提起的確認合同無效糾紛之訴。據溫瑞安稱,「自二零一六年以來,藍智投資與相關人士勾結實施了一系列欺詐行為。我受其矇騙,將多部作品的『影視化開發運營權利』授予給了藍智投資。藍智投資為謀私利蓄意破壞已有項目,私下成立奇俠影業並編造事實將其所獲授權轉讓給奇俠影業。藍智投資、奇俠影業及相關人士,其後合謀欺騙本人、打著本人旗號四處兜售IP授權並『一權多賣』,致使我聲譽和作品IP價值蒙受不可挽回的巨大損失」。 溫瑞安年逾花甲,出道五十多年,自南方異域一路走來,筆耕武俠小說至今,寫下了二千餘萬字創作,出版品已逾二千種。筆下故事傳遍多年成了傳奇,流風所及,深深影響幾代人。 據悉,二零一六年中,溫瑞安與藍色光標集團屬下的「藍智投資」籤署許可協定,將《四大名捕》系列相關網絡視聽作品的改編授權開發,並協定邀請溫瑞安擔任改編作品的文學顧問且對改編文學作品即網絡視聽作品的劇本內容享有最終編審權。是年,溫瑞安分別到訪「藍標投資」北京總部及上海華東總部,會面多位領導高層,擬定四方聯營方式,即以IP方溫瑞安、策劃方藍標集團(後轉至「藍智投資」)、攝製方上影集團、資金營運為一家銀行。是年末舉行了「上影四大名捕重出江湖電影啟動發布會」,以及翌年六月「上影之夜暨四大名捕宣發會」。

不過,據溫瑞安文化傳媒(深圳)有限公司發言人披露,藍智投資原合伙人浦曉江、王律之,自二零一六年騙取溫瑞安信任,獲得溫的多部作品「影視開發運營權利」以來,實施了一系列「假借溫之名、壓榨合作方、謀取私利、貶低聲譽的行為」。浦王二人先是為謀私利蓄意破壞已有項目,已有注資,已有基金,而且揑造事實,使溫的版權部門誤信其具有北京藍標、上海影業集團的背景,而且旋又將「藍智投資」所獲授權轉讓給蓄意註冊於霍爾果斯的「奇俠影業」,形成惡意串通欺騙溫瑞安。 這位發言人稱,他們又以溫瑞安名義「四處兜售IP授權並『一權多賣』,且通過脅迫、謊言,毀信棄諾,讓原已投資溫IP者以為是溫先生所指使而隨意悔約,讓支持溫書改編影視動漫遊戲的支持者大受挫折、大失所望,而且矇騙溫先生在他們的擺佈之下,更利用溫先生的交情與名聲,讓他們兩面三刀的壓榨合作方合理利潤,而惡名全由不知情、全因惜才和信任才委任他們代理對接的溫先生承擔,致使溫先生的聲譽和作品IP價值蒙受了不可挽回的巨大損失」。 發言人聲稱,「此浦王二人對合作方詭言、誣衊溫先生『行將就木』、『吐血病重』、『不能視事』,甚至訛稱『溫先生已經託孤於之(浦)』……以及攻擊原來負責了二三十年營運溫書IP的工作人員是『不諳囯情』、『不懂營運』、『已遭廢棄』……這些種種虛構的流言已構成對溫先生的侮辱和誹謗,同時也傷害了那些有志於發展溫書與深愛溫書的粉絲們和合作方」。 溫瑞安已於二零一九年六月委託律師,向深圳市羅湖區人民法院對浦、王二人提起名譽侵權之訴訟。被告二人自知無理,卻借管轄異議之名,故意拖延訴訟進程。最終經法院一審、二審裁定,已經駁回被告無理管轄異議,確定名譽侵權之案件仍然歸屬於深圳市羅湖區人民法院審理。據溫瑞安一方稱,「我們已分別在上海、北京、深圳等六所法院立案訴訟,指控及針對藍智投資、奇俠影業的欺詐、惡意串通的事實,作民事起訴,並已獲得接受申訴」。 溫瑞安接受採訪時說:「我近七十歲,故寧可把時間消耗在與時俱進上。有關那『代理』的侵權已交法務去處理跟進,訴訟已經立案。在年前的『大掌門遊戲抄襲四大名捕形象』、『綿繡未央抄襲溫瑞安作品』,兩案均勝訴並成國內維權的案例廣受注目,國內對維權的穩步發展有目共睹。」

他說,「其實『代理』就是利用了我和第三方的信任與期待,來刮大筆大筆的錢進他們的兜裡,這種跡近金融炒家的欺騙行為:一是辜負了我對他們的授權,其實他們在這個圈裡一個鋼鏰也沒賺過,之前連一個成績單也交不出來;二是他們還欠我的錢,對我的承諾,對我讀者的期待,還有購買版權企劃製作方的損失,應該還我們一個道歉和公道」。

溫瑞安說:「以前曾經歷過逾七年以上的流亡時期,深明人間常存:一貴一賤、交情乃見的悲哀與無奈,既然天道無親常與善人,我就只好儘量和我的溫派作諸善奉行,但是結果還是人善被人欺,世間總是佈滿了魑魅魍魎,欺善怕惡,但這也是百花盛開必有蟲、刀光劍影必見血一樣的惡之華,也就是人生的曖昧性和趣味度:」(江迅)

【汾酒杯.溫瑞安神州奇俠文學獎】

*溫瑞安關心武俠新生力量,主辦神州奇俠文學獎,推動中華武俠文化。*

英雄不寂寞,執劍踏江湖。溫瑞安親辦「汾酒杯•神州奇俠武俠文學獎」。溫瑞安認為,武俠小說不要再停留在以前的套路,要體現明顯的武俠精神和俠義目標,俠是來自偉大的同情,俠是從絕處見人情,俠就是能夠知其不可為而義所當為者為之的這個方向,這是主題。 自金庸、梁羽生、古龍、溫瑞安等新派武俠小說問世後,新武俠風靡華人世界,深受海內外讀者歡迎。特別在武俠宗師金庸、梁羽生、古龍先後仙逝後,只有溫瑞安獨擎超新派武俠大旗,並竭盡所能,扶持新人,推動武俠文學發展。為此,在成功舉辦前兩屆「溫瑞安杯」世界華文武俠微型小說大賽基礎上,經溫瑞安授權,結合微型小說為廣大讀者喜聞樂見的一種文學體裁,舉辦溫瑞安神州奇俠文學獎,以推進微型小說發展,豐富武俠小說多樣性。微型(武俠)小說每篇不超過二千字。溫瑞安出任神州奇俠文學獎總顧問、總評審;濮陽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等四機構聯合主辦,溫瑞安文化傳媒(深圳)有限公司、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團等六家機構承辦;五月三十一日前截稿,經初選、複審,七月一日決審。 據悉,文學獎主辦方認為,小說在創作的形式和格式上,不要再逗留在模仿金、古的這幾座高峰,大山能另創一格。主辦方強調彰顯溫派精神,提倡武俠,讓「俠」字能在現代社會生存和屹立,有助於整個國家、民族精氣神,這才是一種創新方式。(江迅)

*原發布於2020年5月7日《亞洲周刊》

【溫瑞安小檔案】

一九五四年一月一日生於馬來西亞霹靂州,祖籍廣東梅縣,著名武俠小說作家。有小說、詩、散文、術數作家,成果頗豐。作品至少有七國文字版本,作品改編電影、電視已逾四十部。主要代表作品:《四大名捕》系列、《神州奇俠》系列、《七大寇》系列等武俠及推理作品。

**本文文責由原刊物自負,本平臺只提供轉載發布。

相關焦點

  • 武俠名著被坑維權,溫瑞安真俠義遭遇假道義
    而這對於大俠溫瑞安來說,無疑是一大利好。因為溫瑞安的真俠義也遭遇了假道義,由其創作的多部經典武俠名著被侵權。 據溫瑞安介紹,他曾將《四大名捕》《神州奇俠》和《說英雄誰是英雄》三部作品以三元錢的價格授權霍爾果斯奇俠影業有限公司全權代理,原本希冀幫助有志向的年輕人造就一番事業,沒想到,從2016年迄今,不但IP開發沒有進展,因為代理人的不誠信和越權代理等問題,導致他的名譽受到損害。溫瑞安表示,他一方面將聲討「假道義」,另一方面要訴諸法律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並向侵權者說不。
  • 最美逆行者就是溫瑞安俠義精神的最佳詮釋
    談到「俠義精神」,有一個人的名字不得不提,他就是和金庸、古龍、梁羽生並稱為「新武俠四大宗師」的溫瑞安,他曾創作出了《四大名捕》系列、《神州奇俠》系列、《說英雄誰是英雄的筆下,也有很多的俠義英雄,比如王小石、關七、賴藥兒、李布衣等,但每一個俠義英雄並不是都是完美的,他們有缺點,也有人情味,當然,他們身上都體現著溫瑞安所倡導的「俠義精神」。
  • 溫瑞安的武俠小說至少有三點讓金庸、古龍望塵莫及
    而對於今天的主角——溫瑞安先生則需要大書特書一番。因為溫瑞安的成就至少有三點是金庸、古龍望塵莫及的。溫瑞安先生本不是中國籍人士,而是生在馬來西亞的華僑,嚴格意義上來說他不是一個中國人,後來他長居香港,並且擁有了香港的戶籍才真正成為中華民族的一份子。雖然溫瑞安在臺灣學的是中文,卻未能完成學業,但卻在武俠小說的洗禮之下表現了超具天賦的文化天份。並且在十七歲便發表了自己的第一部武俠作品。因此溫瑞安算是發表武俠小說最早的作家。
  • 溫瑞安《驚豔一槍》可以作為「老四大名捕正傳」來看
    溫瑞安先生的《說英雄誰是英雄》之所以能成為經典,主要原因是在這部作品中,溫瑞安先生難得的塑造出一位平民英雄——王小石。本來讀者還以為溫瑞安會寫一部關於老四大名捕的故事,當時據溫瑞安先生稱會有一部叫《少年諸葛》的作品面世,可是時至今時,也沒有看到這部作品,因此想要了解老四大名捕的故事,還是可以從《驚豔一槍》當中略見一二。
  • 倪匡:現代中國武俠小說,只剩溫瑞安一人在獨撐大局
    20世紀90年代後,無論是在哪,無論武俠小說市場是否熱銷亦或者並不景氣,溫瑞安的書都一直保持暢銷於市。正如著名小說家倪匡評價現今中國武俠小說的局面所言:"只剩下溫瑞安在獨撐大局"。其實,這種世家模式已經極大地增加了小說的可讀性,但為了實現劇情上的突破,溫瑞安又進一步引入了各種勢力及權力的鬥爭,成功地跳出了一直以來金古二人在武俠文學中樹立的框架。
  • 溫瑞安:江湖恆久遠,俠義永流傳
    儘管溫瑞安也已66歲,但年近古稀的他仍不服老,依舊奔波在自己的武俠世界中。而他的經典之作,也隨著武俠IP改編的風雲再起,再受熱捧。「新武俠四大宗師」們打造的武俠江湖恆長久遠,溫瑞安所倡導的「俠義精神」也將流芳永傳。回首溫瑞安那些被翻拍成影視作品的經典小說,《四大名捕》無疑是最具光環與影響的。
  • 溫瑞安的《布衣神相》中最精彩的一段就是李布衣戰心魔
    溫瑞安的《布衣神相》是真正脫離《神州奇俠》和《四大名捕》江湖體系,是溫瑞安真正的不吃老本的創新之作,而且在《布衣神相》中,溫瑞安首創以相學理論和相士形象描寫人物與情節,讓武俠小說有了新的想像空間與發展機遇,著實讓人眼前一亮。
  • 口碑佳作《虞美人之劍指江山》,冰雪聰明的她能否等來執手相伴?
    這就是《虞美人之劍指江山》的女主角,一如既往的大女主形象,聰明無雙又堅忍要強。誰不願琴瑟在御,歲月靜好,可惜卻風雨迢迢,前方的路再難也要走。或許,這個要強而深情的女子,終將等來執手相依的那一天。除了杏花微雨的兒女情長,以及攻於心計的宮鬥大戲,這本《虞美人之劍指江山》還花了很多的筆墨來寫親情。
  • 外子侵權,等於外人侵權?||「每周故事匯」之六十八
    」是的,婚姻關係不同於陌生人關係,不能直接適用《侵權責任法》去主張損害賠償。對於這一點,我個人認為《民法典侵權責任編》並沒有新的突破,夫妻之間不能直接援引《侵權責任法》。最高院的司法解釋對於《婚姻法》第四十六條的適用說得很明白,必須以起訴離婚為前提,當事人不可以一方面主張損害賠償,一方面還想要繼續保留婚姻。你想,外子不是外人啊。外子侵權與外人侵權承擔同樣的侵權責任,得把這身份去除了呀!
  • 武俠拾遺錄——溫瑞安小說推薦
    但是,閱讀溫瑞安的作品,一定要有心理準備,即他的作品,90%都是未完結的~故江湖人送外號「溫巨坑」。會京師也算是溫瑞安四大名捕最負盛名的一部作品。可惜,《風流》寫法過於露骨,且未完結,由此可見溫瑞安逐漸開始走向走火入魔了。
  • 溫瑞安的《殺楚》塑造了又一經典形象——方邪真
    再比如今天的主角——溫瑞安筆下的經典人物包括蕭秋水、方歌吟、方振眉、無情、鐵手、追命、冷血、王小石、沈虎禪、李布衣等等。可見溫瑞安先生自成一派的武俠風格果真名不虛傳。《四大名捕》已經是武俠小說中的經典之作,除了四位名捕的光輝形象之外,溫瑞安似乎並不滿足於此,因而又另起爐灶在四大名捕之外再創造更加經典的人物,像四大名捕系列之《殺楚》中的方邪真就是其中之一。
  • 虞美人之劍指江山:負重前行,終究是鏡花水月一場空。
    虞美人之劍指江山講述的就是一個被權利和秘密而消融的愛情故事。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立即刪除!我是桃花公子,用文字記錄生活裡的點點滴滴,歡迎關注我!
  • 《虞美人劍指江山》:情不知所起,有始無終
    因為白落梅的親筆序言慕名而來看的這本《虞美人之劍指江山》,感慨於她落筆生花不吝言辭的讚美,想要一睹聞情解佩佛筆下的絕世風華,誰知竟然只是盛名之下其實難副的空架子。皇朝帝王家的愛恨情仇總歸是無數古代言情小說的基石,有人依託於現實世界,有人揮墨書一筆自己的虛構王朝,總會都是帝王將相與絕世美人的愛恨交織。
  • 金庸古龍溫瑞安3本續書,有狗尾續貂,也有青出於藍
    雖然現在武俠小說徹底沒落了,但是提起金庸、古龍、溫瑞安,很多武俠迷心中還是泛起了波瀾。今天我和大家金庸古龍溫瑞安3本續書,有狗尾續貂,也有青出於藍,值得一觀。本書乃是溫瑞安《少年四大名捕》系列的續書。當年溫瑞安寫了《少年冷血》等書,卻沒有寫《少年無情》,武俠迷卻對少年無情的故事非常期盼。出版商看到了商機,就找到了陳天下,寫出了這麼一本續書作品。出版商堂而皇之就把這本小說包裝成為「溫瑞安」的《少年無情》,一時間風行天下,讓眾多武俠迷信以為真,以為這真的是溫瑞安的作品。
  • 溫瑞安《逆水寒》中的反派顧惜朝為何讓人恨不起來
    《逆水寒》是溫瑞安先生無上的武俠經典在溫瑞安先生的筆下,江湖本就沒有真正意義上的黑與白,更加沒有絕對意義上的正義與邪惡。人們常說江湖險惡,或許只有在溫瑞安先生的筆下才能真正看到江湖的險惡程度。然而溫瑞安先生作品的可貴之處在於,即使在如此險惡的環境之中,依然有一些人自始自終的堅守著自己的信念,他們在用自己的方式來彰顯人性的光輝與維護正義的那份堅持。
  • 四大名捕、說英雄還是神州奇俠,溫瑞安武俠小說你最喜歡哪一部?
    而金庸、古龍、黃易、梁羽生已經陸續仙去,武俠小說只剩下溫瑞安溫巨俠扛大旗了!( )溫瑞安巨俠的武俠小說,你最喜歡哪一部,四大名捕、神州奇俠,還是說英雄系列?溫瑞安,籍貫廣東梅縣,1954年1月1日出生於馬來西亞霹靂州,筆名有溫涼玉、舒俠舞、王山而、項飛夢、溫晚、柳眉色、風玲草等。
  • 說英雄、四大名捕還是神州奇俠,溫瑞安武俠你最喜歡哪一部?
    而金庸、古龍、黃易、梁羽生已經陸續仙去,武俠小說只剩下溫瑞安溫巨俠扛大旗了!( )溫瑞安巨俠的武俠小說,你最喜歡哪一部,四大名捕、神州奇俠,還是說英雄系列?溫瑞安,籍貫廣東梅縣,1954年1月1日出生於馬來西亞霹靂州,筆名有溫涼玉、舒俠舞、王山而、項飛夢、溫晚、柳眉色、風玲草等。
  • 金庸劇翻拍次數最多,古龍、溫瑞安、梁羽生作品卻沒人翻拍?
    武俠小說家中,我們將成就最高的四位並稱為「金古梁溫」,即金庸、古龍、梁羽生、溫瑞安四位大家,除了溫瑞安較為年輕,其他三位可以說是同一時代的武俠小說家,在文學上的成就也不分伯仲。一、從文字到螢屏不過很多人有個疑問,既然是同代,名氣也不相上下的情況下,為什麼金庸的小說翻拍了一部又一部,古龍、梁羽生、溫瑞安的作品卻不是那麼火呢
  • 從挑戰與突破——解構溫瑞安的「驚天一劍」
    如果沒有楊過,《神鵰俠侶》很可能只是又一部《射鵰英雄傳》,而不是一封金庸寫給世界的「情書」;如果沒有蕭秋水,「神州奇俠」或者也終難免俗,落入幫派爭鬥的俗套,而不是溫瑞安發向世界的一封「(挑)戰書」。所不同的是,《神鵰俠侶》中的楊過是世俗社會的叛逆者,而「神州奇俠」中的蕭秋水,則是強權統治下的挑戰者與突破者。
  • 古龍寫的唯一一部殺手小說,比溫瑞安《殺人者唐斬》看起來更壓抑
    由於對這部電影十分喜歡,又知道是溫瑞安小說改編而成的,於是看了溫瑞安的原著在小說中,溫瑞安花費大量筆墨,寫殺手之間的自相殘殺,偷襲、奇襲,殺人者的手段仿佛比武功還令人後怕。所謂明槍易躲暗箭難防,殺手殺人靠的就是突然襲擊和精心的謀劃。印象最深刻的一個場景還是王寇被殺,王寇踩點了很長時間,為與唐斬終極一戰而準備,結果唐斬奇襲,一刀將其頭顱砍掉,而王寇的眼睛還在詫異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