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寫火工頭陀事件最根本的目的是什麼?為了射鵰中的一個缺憾

2020-10-26 天天一葉書

倚天開篇前兩回的故事是緊接著神鵰末期寫的,比倚天主線時代要早近百年。其中,金庸在第二回寫了一個歷史性事件,也就是少林寺的火工頭陀事件。

關於這個事件我們都很熟悉了。表面看,火工頭陀事件是為了引出少林不得偷學武功的規矩,為張君寶被趕出少林製造一個合理的藉口。但是,這背後,也許還有金庸另一個目的。而這個目的可能更為重要。

當年火工頭陀事件造成的直接影響是,少林因此事大亂,苦慧遠赴西域,少林一蹶不振,從此在江湖上地位嚴重下降。

我們知道,金庸主要作品中,少林的戲份都很重,而且地位都很高,都是江湖上有極高話語權的門派。比如,天龍中,少林儼然是武林正派之首,江湖上但凡有大事,都在少林解決。而當年中原諸俠圍剿蕭遠山,帶頭的大哥也是少林方丈玄慈,他比丐幫幫主汪劍通號召力還強。

再比如笑傲江湖中,少林也是三大名門正派之首,任我行如此桀驁不馴,也對方證大師禮讓三分。鹿鼎記雖然涉及的大門派不算多,但少林正是其中之一。而俠客行雖然只是稍微提了提少林,但妙諦被請到俠客島,足見龍木島主對他的重視。

倚天不必說了,六大派之首就是少林。就連不怎麼提及少林的神鵰俠侶,也說到了一個少林派的無色禪師,此人是楊過的至交好友。和名滿天下的神鵰大俠結交上,可見此人的綜合實力。

說了這麼多,是不是有一部經典作品沒說?

是的,射鵰英雄傳。

射鵰中,金庸對少林的漠視簡直是路人皆知。整部小說,只是提及枯木大師師從仙霞派,而仙霞派是少林旁支。此外,再無關於少林的說明。而枯木在射鵰中算是什麼角色,我們都清楚,換句話說,這裡的少林,提了也等於沒提。

其實射鵰江湖格局很小。整部小說說來說去,也就是五絕那幾個門派。當時還沒有武當,華山等大派,明教也躲在暗處,入不了主流。所以,我們看射鵰時明顯感到人太少。

而最主要的,門派都這麼少了,竟然還沒有最重量級的門派,少林。這說得過去嗎?

所以,金庸寫了火工頭陀事件,其實他的目的,就是為了說明,為什麼射鵰中沒有少林的戲份。

那麼,火工頭陀事件真的發生在射鵰時期嗎?

答案是肯定的。

心禪堂老僧回憶火工頭陀事件時,金庸寫明這是七十多年前的事。倚天開篇的時代是神鵰末期,當時郭襄十八九歲,郭靖大概六十歲左右。而七十年前,郭靖還未出生,離出生還有十年呢。

我們知道,前兩次華山論劍相隔了二十五年,第二次華山論劍時郭靖二十歲出頭,所以第一次華山論劍進行時,郭靖還未出生。因此,我們可以大致推斷,火工頭陀事件發生在第一次華山論劍前的五六年。

這樣一來,時間就對上了。火工頭陀事件就發生在射鵰主線故事開始之前,所以它造成的影響,基本可以輻射整個射鵰時期——這個時期,少林基本沉寂,所以金庸沒寫少林的故事。

相關焦點

  • 火工頭陀為何會那般毒辣?看看他在少林都經歷了什麼,令人深思
    《倚天屠龍記》中寫到過一個火工頭陀,他雖在少林寺沒名沒分,但武學天賦極高,居然全憑偷學武功成長為一代高手。後來還遠走西域,在西域創立了金剛門。,但是總有那麼一些不肖弟子會變成另外一副模樣,火工頭陀不過是佛門中的敗類而已。
  • 金剛門第一高手阿二,超越火工頭陀卻被完虐,因缺乏少林頂級內功
    一張三丰一生中遇到的最大挑戰就是在六大門派圍攻光明頂之後,趙敏帶著手下悍將滅少林誅武當。趙敏也是相當聰明,他深知武當派有張三丰坐鎮,他的手下齊上都不見得能夠勝過,為了減少損失,她就讓金剛門下弟子剛相冒充少林弟子空相,以此來算計張三丰。
  • 《射鵰》中除了林朝英,還有2人能爭五絕,可惜金庸刻意不提他們
    熟悉金庸作品的人一定對「射鵰三部曲」的劇情不會太陌生,畢竟這三部作品應該算是多數人的「入坑之作」,三部故事的劇情環環相扣,連著讀起來頗具史詩感,記敘了從南宋理宗時期到元末明初時期的武林故事,期間高手層出不窮,但要論令人印象最為深刻的莫過於「五絕」高手,在三部曲的開篇之作《射鵰英雄傳》中首次提出了「五絕」的說法,那五人在第一次華山論劍之後成為世間公認的頂尖高手,不過金庸武俠的世界觀格局是十分龐大的
  • 倚天屠龍記:少林70年衰落,火工頭陀不應背鍋,禍根在心禪堂
    一說起少林寺這個打雜的火工頭陀,不少人都覺得這人很隱忍很有能耐但也很陰鷙毒辣,是一個需要呸呸呸的惡人,最後更是把造成少林寺「就此中衰」的黑鍋讓這個火工頭陀背上了。這是不夠客觀的,試想,一個火工頭陀能有什麼能量?難道刺殺幾個高僧就能重創少林寺以至於令其衰落幾十年?這顯然高估了火工頭陀,也低估了少林寺的樹大根深。
  • 金庸筆下到底哪一字輩的少林高僧最厲害?靈、玄、渡、空、方?
    文/琳琅原創眾所周知,作為金庸筆下第一大派的少林;幾乎在金庸的主要作品中都出現過,而且基本都實力不俗。比較為人熟知的,有這麼幾個字輩:《天龍八部》、《射鵰三部曲》、《笑傲江湖》等作品中的靈、玄、渡、空、方;我們來一起探究下,這麼多字輩的少林高僧,到底哪一輩綜合水平更厲害些?
  • 比武招親的真實目的,用心良苦,金庸在書中早給出了答案
    他的真實目的是什麼?楊鐵心與郭靖是如何相認的?並非電視劇演的那樣,83版電視劇竟然騙了我們很多年!下面我將逐步分析和解答這個問題。83版電視劇射鵰英雄傳這樣設計改動情節,故事銜接還算順暢,必然出於其合理的構思和考慮,觀眾也很認同,以至於觀眾可能忽略了原著的真實情節。事實上,根據三個版本的《射鵰英雄傳》小說的描述,比武招親發生的時間,是郭靖剛到金國都城所在地中都時候,郭靖在逛街時候偶遇比武招親事件。
  • 《射鵰和神鵰》中為何沒有少林寺的人?難道不知道有華山論劍嗎
    射鵰英雄傳中,第一次提及少林寺。楊過那屆參加華山論劍同樣在延續射鵰事的神鵰中,開始也是一樣,大理絕學六脈神劍在射鵰中沒出的絕學在神鵰一開始神奇的出現了新五絕,郭靖黃蓉,楊過小龍女等人與少林寺這段只在書中有表現,最早期的影視劇中有很少一段,新版拍的壓根都沒有,古天樂版這版本也是沒有!
  • 27年過去了,它仍然是金庸武俠影視中最受歡迎的作品
    張無忌的角色脫離原著太多,以今天的眼光來看,不得不承認,王晶才是最懂張無忌的人。從此之後,他活著的目標只有一個:復仇。跌下懸崖,然後獲得絕世神功的橋段基本是武俠片的標配,這部影片當然不能免俗。張無忌遇到了張三丰說過了的火工頭陀。
  • 金庸武俠作品十分經典,為了吸引讀者,與網絡小說做法一樣
    爽文」,只有一個目的,讓讀者閱讀時,覺得很爽。  以《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組成的射鵰三部曲為例,分析傳統經典武俠小說,與現今流行的爽文,都有一個共同的追求,讓讀者覺得很爽。第一,通過讓主角獲得,製造爽點。
  • 《射鵰英雄傳》是無法超越的經典?時勢成就了歷史,也成全了金庸
    在《射鵰》熱播之前,金庸的大名還是鮮為人知的。隨著電視劇成為街頭巷尾熱議的話題,金庸的小說像燎原之火一樣成為校園內傳閱最多的課外讀物。說是課外,很多人都是在教室裡看得如痴如醉。我親眼看到同桌把金庸的小說套在課本裡看,對講臺上的老師視而不見,直到老師被他的專心驚訝到,直接走到他面前才發現別有洞天,當場把小說收繳了。
  • 倚天中,他差點顛覆少林,武功吊打張三丰,聯手百損道人吞併明教
    這火工頭陀本是少林寺一個燒鍋爐的,但是火工頭陀天賦異稟,在燒鍋爐之餘,喜歡觀看少林僧人練功,看完之後,回到柴房之後,拿著小木棍在地上比劃,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最終神功大成。當時少林寺燒鍋爐管事的,總是嘲笑火工頭陀,告訴火工頭陀還是好好燒鍋爐吧,再怎麼練,也不是人家少林高僧的對手,結果火工頭陀揚言,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因此火工頭陀遭到了燒鍋爐管事的毒打,每天都折磨火工頭陀,最終火工頭陀怒了,在少林寺一年一度的大校中出手了。
  • 《射鵰》中東邪西毒南帝北丐誰最強?金庸在起名時已經分出了高下
    1955年,梁羽生的小說《草莽龍蛇傳》連載即將結束,但他還沒有想好下一部寫什麼,總編輯只好找到另一位武俠迷查良鏞:於是,查良鏞開始寫一部與自己家鄉有關的武俠小說《書劍恩仇錄》,在這部小說火了之後,查良鏞將自己的名字拆開,起了一個筆名叫「金庸」。
  • 《射鵰英雄》當中的天下五絕,是貨真價實還是徒有虛名呢?
    無論是《射鵰英雄傳》還是《神鵰俠侶》,都描寫了一場武林盛宴。這場武林盛宴只有全武林當中最頂尖的高手才能參與其中,那就是與古龍筆下紫禁之巔齊名的華山論劍。華山論劍的起源是因為《九陰真經》的面世,在全武林掀起了一陣的腥風血雨。而當時的全真教掌門人王重陽,為了平息武林的紛爭,提出了華山論劍的形式,決勝者能夠獲得《九陰真經》。
  • 盤點幾部模仿金庸《射鵰英雄傳》中五絕設定的名家武俠小說
    金庸在《射鵰英雄傳》中寫了當時武林中的「五絕」,即「東邪、西毒、南帝、而諸葛青雲在《奪魂旗》中也寫了武林中的「五絕」,即「東僧、西道、南筆、 北劍、奪魂旗」。《奪魂旗》中的少年主人公上官靈受到「西道、南筆、奪魂旗」等各位蓋世高手的青睞和栽培,也與《射鵰英雄傳》中的郭靖受「北丐、東邪、南僧及老頑童」等絕世高手的青睞與栽培有相似之處。
  • 金庸一生寫了15部長篇小說,哪部小說寫得最好,最具有代表性呢?
    金庸是當代著名的武俠小說家,一生寫過了15部武俠小說,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如果你還讀過其它的作品,說明那是別人的偽作,並不是金庸的原著。在這15部武俠小說中,人們最好奇的是到底哪一部寫得最好?
  • 《射鵰英雄傳》中你最厭惡的人是誰?歐陽鋒?裘千仞?還是黃藥師
    說起武俠小說,就不能不提金庸,說起金庸就不能不說《射鵰英雄傳》,《射鵰英雄傳》以前所未有的想像、瑰麗雅致的文筆和波瀾壯闊的背景,充分展示了武俠世界神奇的魔力。因此有人認為,如果要排出武俠小說四大名著,《射鵰英雄傳》可以名列第一。
  • 張無忌的最後結局是什麼難怪金庸不寫,你看看他的婚後生活
    張無忌的最終結局是什麼?難怪金庸不寫,你看看他的婚後日子提起「江湖」、「武俠」等字眼,信任我們都會第一時間想到金庸先生,乃至他所發明了那些武俠經典。不得不說,在金庸先生的武俠著作中,仍是要數「射鵰三部曲」最具代表性。而「射鵰三部曲」中,我們最喜愛的,無非便是《倚天屠龍記》了。一同它也是金庸先生個人最喜愛的著作,從他對書中主角張無忌的偏心之中,就可以看出來。
  • 龍象般若功由金庸筆下哪個高手修煉,性價比最高?不是金輪國師
    當然,這也許和他沒有修煉到最頂層有關,但從性價比來看,龍象對金輪國師的實力提升比較片面。其實,金庸筆下有一個人物,非常適合修煉龍象般若功,此人純粹以外家功夫見長這個人就是火工頭陀。不過從倚天時期金剛門弟子的武功來看,阿二的武功造詣已經遠遠超過火工頭陀了,因為阿二不僅外功剛猛,而且內力深厚,而內力也是火工頭陀的短板,甚至他的內力基本為零。
  • 從修訂版開始,金庸為何要刪掉成昆傳授張無忌少林九陽功的情節?
    不過在後來的修訂版開始,金庸先生都把這段情節給刪了。那麼為何金老要把這段情節給刪了?在羽菱君看來,這裡面能說出的原因不少,但最主要是為了情節前後統一、改變張無忌人物的形象特點,還有就是修改《九陽真經》對少林派的影響。
  • 從阿青到歸辛樹,金庸書中武功是如何逐漸下降的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金庸筆下的武學世界,有一個大致的基本規律,那就是一代不如一代。從《越女劍》中的阿青開始,一直到《鹿鼎記》裡的歸辛樹,武功從阿青一個人輕易擊敗三千人的軍隊到歸辛樹被大內侍衛圍毆致死只能打死打傷四十多人,兩人都是書中的絕頂高手,但是差距真是用三十三層天上凌霄寶殿頂扶著避雷針和十八層地獄下面的小煤窯挖下水道來描述都不誇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