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寫的幾篇春秋各甲的文章,吸引了許多朋友的討論。你如果不知道春秋十三甲是誰,那你肯定是沒看過《雪中悍刀行》。如果你只知道劍甲李淳罡、兵甲葉白夔、算甲書甲棋甲黃龍士等等,那只能說你看過《雪中悍刀行》。如果說你能夠說出炮甲軒轅大磐、床甲裴南葦、路人甲顧劍棠,那可以說你是一個雪中迷了。而如果你還能夠熟練的說出義甲溫華、肺甲楚狂奴,那你估計看過雪中好幾遍了吧?而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個人,就是幹啥啥不行,吃飯第一名的春秋胃甲或者說吃甲——隋斜谷。
當然了,說他幹啥啥不行,那絕對是我為了押韻寫的。隋斜谷,在雪中全書當中,也是有數的高手。雪中的劍道佔據了江湖武道的一半風流,而站在這個風頭浪尖的人物,有呂洞玄、有李淳罡、有鄧太阿、有吳素,還有就是這個吃劍怪人隋斜谷。
但是如果說他是一個劍客的話,似乎又並非如此,在與徐鳳年對話的時候,隋斜谷曾經感嘆道:我劍術劍意從不輸於任何人,但是我卻從來不佩劍,反而是以名劍為食。所以李淳罡說我根本算不得一名劍士,說得對。那麼我到底算是什麼呢?隋斜谷的劍術是毋庸置疑的,與李淳罡互換一臂,雖然沒有對上李淳罡最強的劍開天門,不過那一手兩袖青龍也不是一般人能夠抵擋的,但是就是這麼一個劍術高手,卻被李淳罡說是根本不算是一名劍士,而隋斜谷也自認為他說得對。
李淳罡所修的是劍道,鄧太阿所修的是劍術,雖然有所不同,但是都是極情於劍。而隋斜谷則不同,他雖然也是用劍,但是他所求不是劍道,而是天道,就如同洪洗象一樣。不過洪洗象是道法自然,在自然當中去參悟天道,而隋斜谷則是以劍為媒,藉助劍道去修天道。所以說他對劍道是沒有太多的感情的,只不過是工具而已,李淳罡說他並非劍士也沒錯。
雪中的江湖有名劍十柄,但是還有未上榜卻不遜色於這些名劍的寶劍。可以說雪中的寶劍就如同他的劍道一樣,從不興崇古貶今。鑄劍之術隨著時代一起進步,寶劍也隨著時代一起變得越來越鋒利。除了西蜀的鑄劍越古越珍以外,天下十大名劍的頭銜一直都是在變遷的。事實上無論是「春秋」還是「滿甲雪」,這兩把新鑄的寶劍都是雖無十大名劍之名卻有十大名劍之實。不過就是這些令劍士們都趨之若鶩的寶劍,卻在隋斜谷的嘴裡報銷了不知道多少把。
當然了,雖然隋斜谷號稱將無數名劍吞入腹的「吃劍老祖宗」,但是在原文當中有跡可循的名劍,隋斜谷吃到的還真不多。他想吃吳家劍冢的素王劍,但是礙於吳家劍冢無法下手,也曾經心心念念大涼龍雀二十多年,但是最後也未曾對其下手。以他的實力並非拿不到這些劍,只不過是他看似無情,實則在很多時候也是講等價交換的,因此也退還了徐渭熊最喜愛的扶乩和蜀道。
在書中,隋斜谷吃得最出名的一把劍,應當是春秋劍了,出身西蜀鑄劍世家的鐵匠,以春秋士氣為玄胎,鑄造了二十多年,未曾出匣,便已是劍氣沖斗牛。在溫華斷劍出江湖以後,隋斜谷曾經去找過徐鳳年,而那時候他們也達成了一個交易。將春秋劍給隋斜谷,但是什麼時候給徐鳳年會給通知。以此為陷阱,徐鳳年利用隋斜谷留在春秋劍當中的劍氣,讓隋斜谷千裡喚劍,重創了人貓韓生宣,給了徐鳳年擊殺韓生宣的機會。而春秋劍的結局沒有再細寫,但是九成九是被隋斜谷吃掉了。
而僅次於春秋劍的一把名劍,應當就是霸秀劍了,棠溪劍爐最後一柄存世鑄劍。鋒芒還算不上天下名劍前三,但是論堅韌性,卻可以排得上是榜眼位置。本來是棠溪劍仙盧白頡的佩劍,但是在盧白頡就任兵部侍郎後,劍道方面就停滯不前了,與溫華比劍後就贈送給了他。而在溫華放棄殺自己的好兄弟徐鳳年後,就自斷一臂一腿,折斷親愛的木劍,將霸秀劍留給了黃三甲,最後黃三甲也就將其投餵給了隋斜谷。
除此之外,隋斜谷吃得一些劍就沒有太出名的了,在武帝城與王仙芝談話的時候吃過幾把沒有名字的劍。然後就是在北涼王府了,吃了數把聽潮閣藏劍。一柄劍身篆刻有「雲峰缺處湧冰輪」七字的古劍;鋒芒比七字古劍更盛的萬壑雷;還有在聽潮閣珍藏多年的京師、龍鱗四劍,這些劍都換做了隋斜谷最後出席北拒城之戰的代價(當然了,隋斜谷並不是單純的為了這幾把劍來的。)
在隋斜谷吃這幾把劍的時候,我的心都在滴血啊,真是敗家老爺們兒……
圖:瀟湘過客莫念《雪中悍刀行系列插圖》
文:悠然布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