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七九年我在黃梅縣小池化肥廠時,被廠煤炭股股長兼煤球車間主任鄭國坤同志安排到黃石市、鄂州市從事煤炭調運工作。
我喜歡這種中等城市的江湖式生活……,散漫、自由、隨意,可以接觸很多的人和事。
這天下午,我從鄂州市(當時還稱鄂城縣)招待所走出來,迎面見到一張熟悉的面孔,有點驚詫:這不是化肥廠造氣車間龔主任,龔金榮同志嗎?他來幹嗎?老龔同志當過兵,後來轉業到工礦企業工作。性格半靜半動,言談比較適度,但我與他沒有深層次接觸。
他不緊不慢地告訴我:廠裡對煤炭股人事做了調整。老鄭調到另外一個車間了,我從造氣車間調過來接替老鄭的職位。
我聽懂了……。
坦率說,心裡有一點「失落感」。因為我是老鄭同志的下屬,彼此都有了一定的信任度。換了老龔,工作是一個什麼狀態? 還是個未知數……。
老龔簡單說明來意:來這裡一是了解一下你在鄂城這邊工作情況,二是準備我倆到北京一趟……。
什麼什麼?到北京一趟?
快開晚飯了,我到食堂安排好晚餐。然後又要了一個單間,讓老龔住下來。
再之後,又購了戲票,看省楚劇團演的楚劇:《五女拜壽》。看完楚劇又在主街買了汽水逛逛夜景……。
老龔和我間相隔十三、四歲。他如果興趣來了還是比較健談的。
在聊到我時,他說了真話: 我聽說你是老鄭安排這裡的,所以過來接觸一下。說直話,對你不了解……。我是準備把你換掉用我了解的人。
邊逛夜市邊聊……。
「人事上都要用自己放心的人。換人也是正常的。」他慢悠悠地說。
我平靜地略帶點開玩笑口氣問他:不知道龔主任現在換我啵? 「要是換你還跟你談這些想法?」他反問。
也是,到底他是當兵人出身,有主見但又不刁鑽古怪。於是,我的戒心也鬆動了許多。
&34;。順帶他還說:你適合外頭跑,還直道也比較會弄……。說得我不好意思了。
第二天到武漢花樓街縣政府駐漢辦,廠裡有採購員給我們買好了火車票直達北京。
這是我生平第一次到北京。
沒到北京有一種神秘感,到了北京覺得除了機關招牌大一點之外也就是個典型北方都市而已。比如:中華人民共和國糧食部,中華人民共和國鐵道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這些牌子很雄勢也很震撼。有的單位招牌旁邊還有武警站崗,更顯得幾份森嚴威武和霸氣……。
我們抽時間遊了天安門廣場、故宮、歷史博物館、軍事博物館、動物圓……。我喜歡照相,特別是每到一個城市都留個影。遺憾的是這些照片由於年代久遠都已經「雲捲雲舒&34;嘮嗑」,他們還以為我是河北保定、石家莊人。哈哈……,我是地地道道的湖北佬。
&34;大米換煤炭"的談判工作,即我們用大米去換他們的煤炭(有點市場交易性質)。中間牽線人是本縣駐京部隊某師部一黃梅籍營職幹部(老鄉)田叔。他也是熱心幫家鄉化肥廠忙。我和龔主任逗留幾天得到他照顧不少。
上世紀八十年代我調出化肥廠後,大米換煤炭結果如何不清楚。但田叔駐軍大院、師首長工作樓,他的夫人孩子……都讓我記憶深刻。
據說國坤同志走了好多年,龔主任退休身體尚好,我也在衛生系統退休了……。
記得有一首歌是這麼唱的:
就這樣我們慢慢變老
就這樣我們退休了
就這樣我們回首歲月
就這樣我們年事已高
人生好比賽跑
不必把成敗計較
世事本就過眼雲煙
平安健康就好……。
作者簡介:汪曉洋,筆名艦泊陽光。黃梅城關鎮人。公衛專業藥品高級技師,學校衛生防疫醫師。有小說、散文、詩歌和素描先後在《人民日報》、《中國青年報》、《工人日報》、《遼寧日報》、《浙江日報》、《湖北日報》、《長江日報》、《青春》月刊、《芳草》月刊、《花地》雜誌、《當代青年》雜誌、《北京晚報》增刊發表。 也結合專業工作發表過衛生科普文章60餘篇。喜交善友。性格爽朗淡定,有點人生閱歷。愛好旅遊、書法、垂釣、烹飪和遊泳、爬山運動。對堪輿學、骨相學、風水地理、區域文化和中草藥也比較感興趣。下過鄉,修過鐵路,當過工人,做過煤炭採購員,讀過中專學校,跑過不少地方。在本地衛生系統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