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郊區的靈怪——小地魔兒(原創)

2020-08-27 言簡義灃de寶媽

這個故事是父輩們傳下來的,真假難以考證,但是在我們老家附近您就打聽吧,準保都知道這回事兒。

話說在過去北京的郊區,到處都是莊稼地,到處都是大水坑,雖然沒有現在的路修的好,但是那風景秀美,是現在比不了的。


民間一直流傳著一個傳說,在大水坑附近的田地裡,每到夜深了的時候就會出現一種靈異的東西,這東西不穿衣服,通身白色,個子不高,大概有四五歲小孩子那麼高。不會說話,跑起來特別的快,力氣奇大,體力非常好。它有個非常奇怪的愛好,就是喜歡跟人摔跤,如果誰夜裡遇到了它,就會被纏著摔跤,而且,一摔就是一宿,有些人身體差的就會被活活累死。如果遇到體力好的跟它摔跤,只要聽到雞叫了,它就會結束摔跤,然後迅速奔到遠處,再看就沒影兒了。我老家的人都管它叫小地魔兒,當然跟哈利波特裡的伏地魔完全沒關係,更不是伏地魔的遠方後代。

這事兒發生在剛解放沒多少年的時候,那時候村子裡普遍人少,莊稼地多,人們經常出門兒辦事兒會趕夜路。為了節省時間,不耽誤白天幹活,都是晚上趕路。


話說在我們村兒裡住著老哥兒倆,這哥兒倆平時關係不咋地,見了面兒都不說話的那種。那一年國家準備興修水利,把潮河跟白河給攔了,建了一座水庫,這就是著名的密雲水庫。當年總理一句話,需要北京各地出勞力輪流來修。村兒裡的這哥倆都被挑上要去修水庫,幹活都是白天,為了不耽誤工,就晚上趕夜路。



哥兒倆還不在一起走,老大走前頭,老二走後頭,拉的距離很遠。老大挎著一個糞箕子(過去拾糞用的),胳肢窩夾著一個拾糞的勺,往前走著走著,總感覺後面有人跟著自己,他以為是老二在後面,回頭一瞅,什麼都沒瞅見,這時候老大後背就有點冒涼氣了,過去人都迷信,怕被髒東西跟著了。老大加快腳步,還是感覺後面有人跟著,乾脆停下來不走了,把糞勺拿在手裡,問:誰在那呢?沒人回答。老大更害怕了,腦門子都冒了汗了。這時候從荒草裡竄出來一個白色的小人,直接奔老大撲過來,也不出聲,上來就抱腿,一下子把老大摔了個跟頭。老大一看,心說:壞了,這是碰見小地魔了。想跑吧,跑不過它,沒轍了。扔下背著的糞箕子,撿起糞勺,照著小地魔兒的腦袋就掄,結果跟掄在木疙瘩上一樣,糞勺還折了,也沒打壞這個小地魔。沒辦法,只能繼續跟它摔跤了,累的呼哧呼哧的,就是摔不過這個小矮個兒。

老大累的實在受不了了,想著躺在地上,我就不起來了,看你能咋地。結果這個小地魔把老大給抱起來往地上摔,這大活人哪受得了,只能站起來繼續摔。這時候老二在後頭也趕了上來,看到老大正跟一個矮個兒的小白人摔跤呢,馬上知道是怎麼回事了。前邊咱們說過,我們老家附近的人都知道有這東西。老二手裡拿著個鐮刀,跑過去喊了一聲:「靠靠邊!」,然後就把鐮刀劈在了小地魔的腦袋上,這一下雖然沒劈壞它,但估計小地魔也是知道疼了,嗷嗷叫了兩聲,連蹦帶跳的就跑了,老二還想追,這哪能追的上呢。只能放它跑了。

這東西究竟是什麼,一直沒人說得清,總之在我老家這裡,一直就流傳著這個傳說,具體見過小地魔的,就是這兩兄弟,但是他們也早已作古了,無法求證。從老人們描述來看,跟外邊流傳的水鬼倒是很像,但是又有很多不同地方,過去的鄉村荒地多,野獸也多,奇奇怪怪的事情更多,一部分是迷信,還有一部分可能是真實經歷,但是被口口相傳後,誇大了。您有什麼好的故事,來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這哥兒倆倒也有意思,打跑了小地魔兒,還是誰都不理誰,繼續趕自己的路。

更多關注公眾號:dongwukexuejia

相關焦點

  • 與兄弟把歡,去上海的郊區
    (最近我入駐今日頭條從事原創,需要擴粉到一千位才能開通某些權益。有好心人加我關注嗎?謝謝。)到這會兒,從崇明自然就想到上海,我已經忘記了上海的酒店是否也是這樣處理自帶酒水的,好歹崇明也是上海的,雖然郊區了點.疑問歸疑問,飯總是要吃下去的,各自退一步,我們點服務員指定的啤酒,服務員同意不加收我們帶來的白酒費用。
  • 北京版《三體》紅岸基地原型,就隱藏在密雲水庫旁的一片農田中
    但好奇心旺盛的讀者們總是閒不住,列舉了幾處小說中最有可能是紅岸基地原型的地點,其中有一處就位於北京郊區,而且無論從建成時間還是建設目的「中國天眼」)實驗模型,「FAST」即「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不老屯天文臺的這座射電望遠鏡是貴州「中國天眼」的實驗微縮版。
  • 魔都郊區沒有中產生活
    郊區嘛,就是這樣的。但是小陳拿起手機迅速撥通了110,報告有人擾民。,我已經形成了標準的郊區思維。但是吧,郊區可不是美劇裡那種漂亮整齊人煙稀少的小鎮,就算上海的郊區也不是。 剛搬家的時候,我們還興致勃勃請過幾次客。後來,客人日漸稀少,甚至連客房都好幾個月沒人住了。想到這裡我就憤憤不平,當初怎麼想的,竟然花了一萬塊買一隻客臥的床。
  • 北京記事|車耳營發生的驚天故事(上)
    《北京記事|鳳凰嶺上龍泉寺的故事》),金章宗確立的「八大水院」大都是在遼國遺留的建築上改建的,其中四座就位於陽臺山與鳳凰嶺之間的山上,「清水院」位於陽臺山南麓,就是如今的「大覺寺」(見《北京記事|西山大覺寺》)。
  • 民事辦案小說連載——要獨吞家產的小妹(8)
    作者:喬威,本小說為北京承愛律師事務所喬威律師原創,未經許可不得轉載,違者必究。本小說內容系根據民事辦案經驗改編,部分內容虛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本圖片為原創拍攝,未經許可不得使用8兩口子和癱瘓的老媽住一間大的,鄭勇慶和鄭秀梅住一間(擋著帘子),鄭秀敏自己住一間小的。因為閨女年滿16歲,鄭孝賢還把鄭秀敏的戶口單立戶,落在了小房子的房號上。1973年,高玉貞又送別了一個孩子。這一年,鄭秀梅初中沒畢業就下鄉插隊了,雖然就在郊區,但很顯然鄭秀梅不想回家住了。——未完待續——
  • 又一枝老槍《一個北京大院兒子弟的兒時記憶(4)》
    (原創於2014-04-06 10:57:21) 分類: 兒時記憶 《夢——》劇中有一個情節:宋京生到辛萍萍家「刷夜」時,辛萍萍從箱子裡翻出她爹轉業到外交部之前的大簷帽、將校呢、和校官靴給京生穿,把京生美得不成!這讓我想起了一段幾乎一摸一樣的情景,是聶衛平在他的回憶錄裡提到的。
  • 山溝裡的娃娃進北京(之七)
    蘇式建築風格的北京展覽館那年除夕的時候,中蘇兒童聯歡會在蘇聯展覽館(後改為北京展覽館)舉辦。白繼先老師當時已經是北京語文教員的標杆,教育局經常組織北京其他學校來觀摩他的教學,以至組織外省城市的教員來觀摩。於是,我們班有時候上課在大禮堂,有時候在大操場,甚至在觀耕臺上布置出課堂現場。我們就像演戲一樣,似乎是在臺上表演。和演戲不同的是:事先不用背臺詞,學生的臺詞都是即興、自然的。白老師不但認真備了課,他還激情澎湃,常有神來之筆。他的語文課在育才成了經典。
  • 北京吉普賽(民間故事)
    來衛峰帶著何依琳興奮地跳上了開往北京的火車,這股子興奮勁就像當年第一次讀到那本沒有封皮的小說一樣,那陌生的快感簡直除了大聲歌唱之外沒有別的法子足以表達。來衛峰聽說北京遍地都是機會,也聽說過北京遍地都是尋找機會的年輕人。
  • (搭訕詳解)在北京八月的下午,我邂逅了糖果店裡的女孩
    )。繼續這樣下去也不是辦法」,於是我馬上調整氣息,用了NLP裡面一個技巧宏觀抽離(dissociation),這個技巧可以把自己當下的負面情緒消除。技巧其實很簡單,就是閉上眼睛把腦海裡看見的所有讓你感到氣餒或者負面的想法和信息以第三人稱的角度觀察(我之後會專門寫一些關於NLP技巧運用的文章)。
  • 北京的哥好暖心
    原創作者:張玉蘭圖片源自網絡那是2018年7月,我們受內蒙、通遼戰友兄弟的邀請,本來走石家莊也行,不知道為什麼,我總想走北京,也可能是我們還想重溫一下第二故鄉的路吧。從北京西站到西直門站,出站時突遇瓢潑大雨。等一個小時過去了,雨還是沒有停的意思,我們只好坐出租。上車後怕司機繞道而行,就和北京的戰友通電話。
  • 母親的回憶錄(原創作品)
    媽媽說每當幼小年齡的她經過那裡的時候,總會有那麼四五個大約十幾歲的壞孩子(大人刻意安排的),總是要搶奪媽媽給姥爺送飯的花籃子,往盛著菜粥的瓦罐子裡扔上石子或者髒土,才能放過媽媽走。圖片選自網絡 如有侵權即時刪除原創作品
  • 高五幸:回門(小小說)原創
    高五幸:回門(小小說)原創高五幸:回門(小小說)原創按白鹿原下農村的鄉俗,姑娘出嫁三天後要回門婆婆的賢慧更讓冬梅感動,瞌睡少,起來早的婆婆,等到日上三桿她(他)們醒來了,就從灶房裡端出兩碗「荷包蛋」……。「有家的感覺真好」!冬梅吃著婆婆打的雞蛋,淚花花在眼眶眶閃,婆婆見了,問「回門」高興為何還掉淚,冬梅說是激動的。婆婆從衣袋底底翻了半天,掏出一卷捲毛毛票,「給,這也上百塊呢,去給你爸買點東西。甭嫌少,是媽個心……」。
  • 恍如隔世(原創小說)
    恍如隔世(原創小小說)文:南天一劍(圖片來自網絡)那年春天,霪雨霏霏。
  • (原創)精短故事會:改姓•名片
    只見上面印著∶"楚天小學四(1)班語文課代表、少先隊副中隊長、某某市財政局局長牛某某的孫子"。我不禁樂了。( 原創不易,歡迎關注。如有雷同,純屬巧合。@生活教育園地 #笑話# #故事# #頭條# )
  • 小雪(原創)
    >我把小雪埋在了老家的院子裡,那裡有一棵剛剛栽下的葉子寬寬大大的香蕉樹……(文字原創,插圖 網絡)
  • 山溝裡的娃娃進北京(之六)
    故事開始都是鬼子兵來了(這回是德國法西斯),抓住一個小孩(這回是蘇聯集體農莊的牧童),要他帶路。他就答應了,高高興興領著鬼子兵進入森林。一路上他學鳥叫,像夜鶯叫的一樣好聽。德國鬼子聽了很開心,非但沒有阻止他還讓他學各種鳥叫聲,孩子的口技還得到其他鳥兒的呼應。德國鬼子哪知道;這孩子是給遊擊隊傳遞消息,不同的鳥叫是不同的意思。
  • 央視發布2021年 原創電視劇片單
    本報訊(記者 祖薇薇)11月26日,「大劇看總臺」——中央廣播電視總臺2021年電視劇片單發布活動在北京梅地亞中心舉行。片單中,「原創之力·總臺出品」板塊最為亮眼,包括全景式、史詩般展現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跨過鴨綠江》;全面反映建黨歷程的大劇《紅船》;首部講述北鬥人自主獨立開發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電視劇《天望》;根據梁曉聲茅盾文學獎同名小說改編的現代生活劇《人世間》;首部展示測繪人工作生活的電視劇《熱血珠峰》;展現新時代金融改革多彩畫卷的電視劇《城中之城》。
  • (原創)飄逝的紅絲巾
    我舉起對講機:讓我們腳步輕輕,緩緩地走過……——27/9,2020(本頭條號圖片均為原創攝影,請勿隨意下載,侵權必究)
  • 一個北京拆遷女孩下嫁的悲哀
    如今舒家名下,已有三套房產——郊區一套別墅,三環內兩套豪宅。2「我和你爸給你的勇氣?」舒母鐵青著臉,冷笑一聲。舒母見舒琬沒吱聲,便說:「舒琬說郭晨的父母這幾天在北京,讓我們抽個時間雙方家長見一面,沒啥的話,她和郭晨就領結婚證。」
  • (小小說)趙姐
    (文字 原創,圖片 網絡)趙姐的兒子姓趙,不是隨的父姓,是跟的趙姐的姓男人也是郊區農村的,年齡很大了,也沒有娶到媳婦,個子不高,話不多,開大車(拉貨的車,跑長途),經常出發。趙姐一直沒有再生孩子。她的兒子現在大學畢業,也有了工作了。趙姐在健身房辦了卡,隔三差五地去上個瑜伽課,個子不高,胖乎乎地,穿著也時髦,最主要的是心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