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中,作為主角的盛明蘭女士是徹底的贏家。不過,在通往贏家的路上,盛女士曾被一朵小白花攪黃過婚事。這朵小白花就是與賀弘文青梅竹馬的曹表妹。但是,讓人不解的是,曹表妹嫁入賀家,為何只是一位妾?
在原著中,盛老太太為明蘭擇婿的候選人有三個:胡泰生、賀弘文和李鬱:
胡泰生是盛家大房盛紜的兒子,明蘭的表哥,知根知底。泰生家雖然是商賈人家,但家境殷實。最重要的一點,盛紜欠了盛老太太的人情。所以,盛老太太可以直接對盛紜和泰生說:「你這小子,娶了明丫兒,一輩子都不許給我納妾!如果敢欺負明丫兒,我打斷你的狗腿!」
賀弘文是白石潭書院賀家的子孫,雖然是旁支,但是賀弘文自小鑽研醫術,賀老太太又是盛老太太的手帕交,(這交情可和林姨娘的老娘不一樣)。如果明蘭嫁過去,在賀家受了委屈,盛老太太也可以殺過去,和老姐們理論一番。怎麼看,明丫兒都不吃虧!
李鬱是明蘭大伯母的親外甥,是明蘭的轉折親,也是知根知底的。李家是商賈之家,家境比賀家還要殷實,李鬱小小年紀就考上了學生。家中兄弟三人,李鬱最小,將來兄弟間也有幫襯。當然,也是不錯的婚事。
其實,盛老太太最中意的並不是賀弘文,之所以賀弘文能PK掉泰生和李鬱,有以下兩個原因:
盛老太太最中意的人選是泰生,奈何盛家大房老太太和李氏(盛家大房盛維之妻,盛老太太侄媳婦)都表露出要把品蘭(明蘭的表姐,李氏的嫡次女)嫁給泰生。盛老太太一生都好面子,又不願意讓親戚為難。所以,泰生就這樣從準孫女婿,進入了備選名單,到最後直接剔除了。
李家雖然更有錢,但畢竟是商賈之家。在古代,商賈之家是排在最末位的,於世家中也沒有根基。相對比於白石潭賀家,自然就被PK掉了。
泰生和李鬱相繼出局,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賀弘文生母的身子不好,一直泡在藥罐子裡,只留著一口氣。待兒子成婚,她就完成了最後的心願,也就可以去找賀弘文的老爹了。
也就是說,明蘭過門後,不用受婆婆轄制,過門就是當家奶奶,而賀老太太畢竟是婆祖母,不好過多插手孫子房中的事情。外加賀老太太精明著呢,既然討了明蘭這個庶女做孫媳婦,自然用火眼金睛看出明蘭是中用的!
賀老太太
待賀老太太和盛老太太達成一致協議後,兩位老人就奔著做親家去了。賀母雖然擔心明蘭是庶出,怕是有些小家子氣,可誰知一看就喜歡的不得了。這婚事,也就成了90%,還有10%就是等著明蘭及格,辦婚禮了!
其實,賀母的擔心完全是多餘的,畢竟那永昌候這種有錢人家的夫人,第一眼瞧了明蘭,也是中意的!
本來,所有的事情都向著好的方向發展,明蘭都已經開始暢想婚後夫妻舉案齊眉的美好生活了。這時,卻殺出來了一個曹表妹。
曹表妹是賀弘文姨母的女兒,從小與賀弘文青梅竹馬。明蘭與賀弘文初見時,賀弘文就曾神色黯淡的提過曹表妹。可見,曹表妹在賀弘文心裡還是有分量的。
賀老太太
明蘭初見曹表妹時,她是低垂著頭,弓背含首,形相瘦削得厲害......露在外頭的一雙手顯得枯瘦乾癟。
如果說林姨娘是偽裝成小白花的食人草,那麼,曹表妹就是貨真價實的小白花:
卑微,憔悴,家世破落,她望向賀弘文時的目光,充滿了絕望的欣喜,好像是地府裡的靈魂仰望人間。
而且,林姨娘和盛紘是後來的情愫,曹表妹和賀弘文卻是青梅竹馬。
賀弘文人品儒雅,性格純良,又因為是大夫,最是憐憫弱小。弱小可憐的曹表妹,讓賀弘文的心慢慢傾斜於她,也攪黃了明蘭與賀弘文的婚事:
1.憶兒時:曹表妹被流放回京後,見到賀弘文,首先就是敘舊:你為我爬樹摘石榴花,你親手為我做的兔子燈.....
在「青梅竹馬」關係上,吃過虧的盛老太太最有發言權,她與盛老太爺夫妻反目,就是因為盛老太爺貼身通房的挑撥。
2.身子破了,已是殘花敗柳。只希望做個小丫頭跟著賀弘文,每日見到他就好,多麼的真心真意啊!
當初林姨娘害死衛姨娘後,在盛紘面前為自己反駁時也曾說:我對紘郎是一片真情,你就把我當作貓兒、狗兒養在生身邊就好。
3.曹表妹是賀弘文母親的親外甥女,是貴妾。將來一旦進門,明蘭就是心裡不願意,也不能說什麼。畢竟,人家上頭有婆婆兼姨母護著,下頭有生母兼姨母保著。可能還得排個表,一三五在明蘭房裡,二四六在曹表妹房裡,為顯示公平,禮拜天賀弘文就睡書房吧!
明蘭
除卻這些,最重要的是,賀弘文在整個事件過程中,都沒有下決心站在明蘭這邊,反而像牆頭草一樣,搖擺不定:
1.曹表妹與賀弘文人約小桃林,曹表妹對明蘭一番哭求,只為明蘭能同意她守在賀弘文身邊時,賀弘文紅了眼眶。甚至,開口要為曹表妹說上幾句話。
2.明蘭擺明曹表妹雖然可憐,但是她那些庶妹比她更可憐,而小梁山那些孤兒寡母更可憐。又建議賀弘文給曹表妹找戶好人家時,賀弘文覺得明蘭說的對!
3.曹家母女逼迫明蘭同意曹表妹進門為妾時,賀弘文只是在一旁看著,始終沒為明蘭說一句話。看到盛老太太帶走明蘭後,他害怕失去明蘭,去曹家攤牌得到了毒打。
4.整個過程中,賀弘文搖擺不定,但得知曹表妹不生育後,遂對曹家說明,以後不算正經親戚了,立了字據為證,卻也納了曹表妹為妾!
賀弘文和曹表妹
賀弘文的表現,處處都自證了清白,既做了好人,又把問題推給了明蘭。畢竟納妾是一時,妻妾相處卻是一世啊!
細看賀弘文與明蘭的緣分,說是好事多磨,卻也是一波三折:
第一次從鹹陽回來後,賀家和盛家都滿意這門婚事,準備定下親事,卻碰上了「申時之亂」。
「申時之亂」結束後,盛家大老太太病危。本來打算回京後定下婚事,誰知又碰上了「荊譚之亂」。
「荊譚之亂」結束後,又來了一個曹表妹。把盛老太太氣個半死,都準備給明蘭另覓佳婿了。最後,不得不妥協了,同意曹表妹進門為妾。
這一番折騰,明蘭準備嫁給賀弘文時,又殺出來一個顧廷燁。
這一波命運加人為的神操作,明蘭嫁給了顧廷燁了,而賀弘文終於不用背負心裡愧疚,可以光明正大迎娶曹表妹了。
有曹表妹這位貴妾在堂,賀弘文肯定是討不到好老婆了。現下沒有了阻礙,為何不迎娶曹表妹為正妻?將來給賀弘文找個通房,納個妾,有了一兒半女,再來個去母留子就更加圓滿了,為何曹表妹過門後還是個妾?
古代講究聯姻來擴大關係網,盛紘娶了王氏,在仕途上,王氏娘家助力不少。長柏娶了海氏,在仕途上也頗得嶽家照拂。最厲害的是齊衡,申大娘子的娘家直接在朝堂上護著女婿了。
再來看看曹家,此時曹家已經破落,賀弘文如果迎娶曹表妹為正妻,將來賀弘文雖有為官的大伯和族人照拂,但終究不如找一個得力的嶽家。就像明蘭這樣的,父兄都在朝為官,而且官位不低!
曹家不是省心的,天天打秋風,只知道在賀母處哭窮,要銀子。且曹家的兒子也不是省心的,整天尋花問柳。如果曹錦繡做了正妻,相當於把賀家三房的家底都交到了曹家。賀弘文就是給曹家賺錢的工具,以一人之力,供養曹家全家。
精明如賀老太太,自然會護著孫子賀弘文。所以,如果賀母給曹表妹正妻一個正妻之位,那麼賀老太太很可能做主,直接送兒媳婦休書一封,外加一句:再見,不送!
明蘭和顧廷燁
曹表妹父親為官不正,才因小梁山一案被流放。母親嫌貧愛富,當初,若是她同意與賀家結親,那麼,賀老太太也不會給孫子相看明蘭。還有一點就是,曹表妹如果真的善解人意,那就該繼續留在軍曹人家為妾,或者不去叨擾賀弘文。賀老太太這樣的人精,才不相信,歪樹能結出好果子。
曹表妹進賀家為妾後,鬧黃了賀弘文好幾門婚事。最後,賀弘文娶了五成兵馬司南門副指揮使的千金為妻。
賀奶奶過門後,曹表妹怕他們夫妻情深,故意透露賀弘文曾經有過一門極好的婚事,結果錯過了。言外之意,賀弘文娶了你,也不在乎你。但是,為了我,他能不要極好的婚事。
賀母病重後,曹表妹就給賀弘文下藥。但是,賀弘文和曹表妹的丫頭同房不過七八日,那個丫頭就被診斷出有兩個月的身孕。就這樣,直接氣死了賀弘文的母親。
細細算來,曹家有好幾個兄弟,恐怕這肚子裡的孩子是曹表妹的哪位兄長的,他們自己都弄不清楚。
曹表妹看丫頭的方案失敗,就自己出馬,素色褻衣,半開領口。然後整個人掛在尚在丁憂的賀弘文身上。
不過也沒落到好,被賀奶奶一頓毒打,賀弘文對這個表妹也失望之極!
講到這裡,是不是特別慶幸顧二叔半路殺出來,把明蘭劫走啊!其實,沒有顧二叔,沒有曹表妹,明蘭和賀弘文的日子,也只能算是相敬如賓,舉案齊眉。
至於曹家麼,本來就是歪樹,自然結不出好果子。外加曹表妹破了身子,不生育,賀母也想望子成龍,自然想給兒子找一門可以依靠的嶽家,即使同意曹表妹進門,也不會同意她為正妻。更何況,有賀老太太坐鎮,曹家想繼續打秋風,那麼,就得聰明的斷了讓曹表妹做妻的念頭。
編後語:歪樹可能真的會結出好果子,但曹表妹若是好的,知道自家醃壞事,就不應該叨擾賀弘文。
古代對於女子的名節很是看重,她又是大家小姐出身,就不該存了再嫁賀弘文,禍害人家美好生活的念頭。
這世界上,惡人不可怕,披著惡人外頭的「好人」也不可怕,最可怕的是誰弱誰有理。曹表妹就是典型的代表之一,不僅為自己圖謀了未來,連帶還坑了賀家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