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花?她攪黃了明蘭的婚事,嫁入夫家為何只能為妾?

2020-08-28 當歸居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中,作為主角的盛明蘭女士是徹底的贏家。不過,在通往贏家的路上,盛女士曾被一朵小白花攪黃過婚事。這朵小白花就是與賀弘文青梅竹馬的曹表妹。但是,讓人不解的是,曹表妹嫁入賀家,為何只是一位妾?

在原著中,盛老太太為明蘭擇婿的候選人有三個:胡泰生、賀弘文和李鬱:

胡泰生是盛家大房盛紜的兒子,明蘭的表哥,知根知底。泰生家雖然是商賈人家,但家境殷實。最重要的一點,盛紜欠了盛老太太的人情。所以,盛老太太可以直接對盛紜和泰生說:「你這小子,娶了明丫兒,一輩子都不許給我納妾!如果敢欺負明丫兒,我打斷你的狗腿!」

賀弘文是白石潭書院賀家的子孫,雖然是旁支,但是賀弘文自小鑽研醫術,賀老太太又是盛老太太的手帕交,(這交情可和林姨娘的老娘不一樣)。如果明蘭嫁過去,在賀家受了委屈,盛老太太也可以殺過去,和老姐們理論一番。怎麼看,明丫兒都不吃虧!

李鬱是明蘭大伯母的親外甥,是明蘭的轉折親,也是知根知底的。李家是商賈之家,家境比賀家還要殷實,李鬱小小年紀就考上了學生。家中兄弟三人,李鬱最小,將來兄弟間也有幫襯。當然,也是不錯的婚事。

其實,盛老太太最中意的並不是賀弘文,之所以賀弘文能PK掉泰生和李鬱,有以下兩個原因:

盛老太太最中意的人選是泰生,奈何盛家大房老太太和李氏(盛家大房盛維之妻,盛老太太侄媳婦)都表露出要把品蘭(明蘭的表姐,李氏的嫡次女)嫁給泰生。盛老太太一生都好面子,又不願意讓親戚為難。所以,泰生就這樣從準孫女婿,進入了備選名單,到最後直接剔除了。

李家雖然更有錢,但畢竟是商賈之家。在古代,商賈之家是排在最末位的,於世家中也沒有根基。相對比於白石潭賀家,自然就被PK掉了。

泰生和李鬱相繼出局,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賀弘文生母的身子不好,一直泡在藥罐子裡,只留著一口氣。待兒子成婚,她就完成了最後的心願,也就可以去找賀弘文的老爹了。

也就是說,明蘭過門後,不用受婆婆轄制,過門就是當家奶奶,而賀老太太畢竟是婆祖母,不好過多插手孫子房中的事情。外加賀老太太精明著呢,既然討了明蘭這個庶女做孫媳婦,自然用火眼金睛看出明蘭是中用的!

賀老太太

待賀老太太和盛老太太達成一致協議後,兩位老人就奔著做親家去了。賀母雖然擔心明蘭是庶出,怕是有些小家子氣,可誰知一看就喜歡的不得了。這婚事,也就成了90%,還有10%就是等著明蘭及格,辦婚禮了!

其實,賀母的擔心完全是多餘的,畢竟那永昌候這種有錢人家的夫人,第一眼瞧了明蘭,也是中意的!

本來,所有的事情都向著好的方向發展,明蘭都已經開始暢想婚後夫妻舉案齊眉的美好生活了。這時,卻殺出來了一個曹表妹。

曹表妹是賀弘文姨母的女兒,從小與賀弘文青梅竹馬。明蘭與賀弘文初見時,賀弘文就曾神色黯淡的提過曹表妹。可見,曹表妹在賀弘文心裡還是有分量的。

賀老太太

明蘭初見曹表妹時,她是低垂著頭,弓背含首,形相瘦削得厲害......露在外頭的一雙手顯得枯瘦乾癟。

如果說林姨娘是偽裝成小白花的食人草,那麼,曹表妹就是貨真價實的小白花:

卑微,憔悴,家世破落,她望向賀弘文時的目光,充滿了絕望的欣喜,好像是地府裡的靈魂仰望人間。

而且,林姨娘和盛紘是後來的情愫,曹表妹和賀弘文卻是青梅竹馬。

賀弘文人品儒雅,性格純良,又因為是大夫,最是憐憫弱小。弱小可憐的曹表妹,讓賀弘文的心慢慢傾斜於她,也攪黃了明蘭與賀弘文的婚事:

1.憶兒時:曹表妹被流放回京後,見到賀弘文,首先就是敘舊:你為我爬樹摘石榴花,你親手為我做的兔子燈.....

在「青梅竹馬」關係上,吃過虧的盛老太太最有發言權,她與盛老太爺夫妻反目,就是因為盛老太爺貼身通房的挑撥。

2.身子破了,已是殘花敗柳。只希望做個小丫頭跟著賀弘文,每日見到他就好,多麼的真心真意啊!

當初林姨娘害死衛姨娘後,在盛紘面前為自己反駁時也曾說:我對紘郎是一片真情,你就把我當作貓兒、狗兒養在生身邊就好。

3.曹表妹是賀弘文母親的親外甥女,是貴妾。將來一旦進門,明蘭就是心裡不願意,也不能說什麼。畢竟,人家上頭有婆婆兼姨母護著,下頭有生母兼姨母保著。可能還得排個表,一三五在明蘭房裡,二四六在曹表妹房裡,為顯示公平,禮拜天賀弘文就睡書房吧!

明蘭

除卻這些,最重要的是,賀弘文在整個事件過程中,都沒有下決心站在明蘭這邊,反而像牆頭草一樣,搖擺不定:

1.曹表妹與賀弘文人約小桃林,曹表妹對明蘭一番哭求,只為明蘭能同意她守在賀弘文身邊時,賀弘文紅了眼眶。甚至,開口要為曹表妹說上幾句話。

2.明蘭擺明曹表妹雖然可憐,但是她那些庶妹比她更可憐,而小梁山那些孤兒寡母更可憐。又建議賀弘文給曹表妹找戶好人家時,賀弘文覺得明蘭說的對!

3.曹家母女逼迫明蘭同意曹表妹進門為妾時,賀弘文只是在一旁看著,始終沒為明蘭說一句話。看到盛老太太帶走明蘭後,他害怕失去明蘭,去曹家攤牌得到了毒打。

4.整個過程中,賀弘文搖擺不定,但得知曹表妹不生育後,遂對曹家說明,以後不算正經親戚了,立了字據為證,卻也納了曹表妹為妾!

賀弘文和曹表妹

賀弘文的表現,處處都自證了清白,既做了好人,又把問題推給了明蘭。畢竟納妾是一時,妻妾相處卻是一世啊!

細看賀弘文與明蘭的緣分,說是好事多磨,卻也是一波三折:

第一次從鹹陽回來後,賀家和盛家都滿意這門婚事,準備定下親事,卻碰上了「申時之亂」。

「申時之亂」結束後,盛家大老太太病危。本來打算回京後定下婚事,誰知又碰上了「荊譚之亂」。

「荊譚之亂」結束後,又來了一個曹表妹。把盛老太太氣個半死,都準備給明蘭另覓佳婿了。最後,不得不妥協了,同意曹表妹進門為妾。

這一番折騰,明蘭準備嫁給賀弘文時,又殺出來一個顧廷燁。

這一波命運加人為的神操作,明蘭嫁給了顧廷燁了,而賀弘文終於不用背負心裡愧疚,可以光明正大迎娶曹表妹了。

有曹表妹這位貴妾在堂,賀弘文肯定是討不到好老婆了。現下沒有了阻礙,為何不迎娶曹表妹為正妻?將來給賀弘文找個通房,納個妾,有了一兒半女,再來個去母留子就更加圓滿了,為何曹表妹過門後還是個妾?

古代講究聯姻來擴大關係網,盛紘娶了王氏,在仕途上,王氏娘家助力不少。長柏娶了海氏,在仕途上也頗得嶽家照拂。最厲害的是齊衡,申大娘子的娘家直接在朝堂上護著女婿了。

再來看看曹家,此時曹家已經破落,賀弘文如果迎娶曹表妹為正妻,將來賀弘文雖有為官的大伯和族人照拂,但終究不如找一個得力的嶽家。就像明蘭這樣的,父兄都在朝為官,而且官位不低!

曹家不是省心的,天天打秋風,只知道在賀母處哭窮,要銀子。且曹家的兒子也不是省心的,整天尋花問柳。如果曹錦繡做了正妻,相當於把賀家三房的家底都交到了曹家。賀弘文就是給曹家賺錢的工具,以一人之力,供養曹家全家。

精明如賀老太太,自然會護著孫子賀弘文。所以,如果賀母給曹表妹正妻一個正妻之位,那麼賀老太太很可能做主,直接送兒媳婦休書一封,外加一句:再見,不送!

明蘭和顧廷燁

曹表妹父親為官不正,才因小梁山一案被流放。母親嫌貧愛富,當初,若是她同意與賀家結親,那麼,賀老太太也不會給孫子相看明蘭。還有一點就是,曹表妹如果真的善解人意,那就該繼續留在軍曹人家為妾,或者不去叨擾賀弘文。賀老太太這樣的人精,才不相信,歪樹能結出好果子。

曹表妹進賀家為妾後,鬧黃了賀弘文好幾門婚事。最後,賀弘文娶了五成兵馬司南門副指揮使的千金為妻。

賀奶奶過門後,曹表妹怕他們夫妻情深,故意透露賀弘文曾經有過一門極好的婚事,結果錯過了。言外之意,賀弘文娶了你,也不在乎你。但是,為了我,他能不要極好的婚事。

賀母病重後,曹表妹就給賀弘文下藥。但是,賀弘文和曹表妹的丫頭同房不過七八日,那個丫頭就被診斷出有兩個月的身孕。就這樣,直接氣死了賀弘文的母親。

細細算來,曹家有好幾個兄弟,恐怕這肚子裡的孩子是曹表妹的哪位兄長的,他們自己都弄不清楚。

曹表妹看丫頭的方案失敗,就自己出馬,素色褻衣,半開領口。然後整個人掛在尚在丁憂的賀弘文身上。

不過也沒落到好,被賀奶奶一頓毒打,賀弘文對這個表妹也失望之極!

講到這裡,是不是特別慶幸顧二叔半路殺出來,把明蘭劫走啊!其實,沒有顧二叔,沒有曹表妹,明蘭和賀弘文的日子,也只能算是相敬如賓,舉案齊眉。

至於曹家麼,本來就是歪樹,自然結不出好果子。外加曹表妹破了身子,不生育,賀母也想望子成龍,自然想給兒子找一門可以依靠的嶽家,即使同意曹表妹進門,也不會同意她為正妻。更何況,有賀老太太坐鎮,曹家想繼續打秋風,那麼,就得聰明的斷了讓曹表妹做妻的念頭。

編後語:歪樹可能真的會結出好果子,但曹表妹若是好的,知道自家醃壞事,就不應該叨擾賀弘文。

古代對於女子的名節很是看重,她又是大家小姐出身,就不該存了再嫁賀弘文,禍害人家美好生活的念頭。

這世界上,惡人不可怕,披著惡人外頭的「好人」也不可怕,最可怕的是誰弱誰有理。曹表妹就是典型的代表之一,不僅為自己圖謀了未來,連帶還坑了賀家一把!

相關焦點

  • 知否:曹錦繡攪黃了明蘭的婚事,就是為了嫁給賀弘文當個妾室嗎?
    自從齊衡違背諾言迎娶了嘉成縣主為妻之後,明蘭嘴上說著祝福心裡卻不太好受,盛老太太對此是看在眼裡疼在心裡,想著一定要為明蘭找一個門第與盛家差不多的夫婿,這樣她將來才能為明蘭在夫家撐腰。,從而攪黃了這段還未定下的親事。
  • 賀弘文會為納曹錦繡為妾之事猶豫,也是因為明蘭的身份不夠尊貴
    明蘭差點與賀弘文定親的時候,顧廷燁打聽到賀弘文有個青梅竹馬剛剛被赦免流放的表妹,為了攪黃這樁婚事,他暗地裡安排曹錦繡母女回到汴京,給曹錦繡指了條嫁給賀弘文做妾室的明路,於是曹錦繡就利用賀弘文對自己的同情成功在賀弘文迎娶主母之前嫁進賀家做了小娘,明蘭與賀弘文的婚事也就告吹了。
  • 攪黃賀弘文明蘭婚事,靠「賣慘」嫁到賀家,曹錦秀真能有好結局?
    首先,曹錦秀嫁到賀家是沒有娘家可以倚仗,反而還要靠病重的婆母來給自己撐腰,然而賀弘文的母親也不可能成為曹錦秀一輩子的倚仗。>本來曹錦秀使手段攪和了明蘭和賀弘文的婚事已經讓賀家老太太非常不滿了大家都知道,賀弘文本身就是一個比較良善還容易心軟的人,當初將自己的表妹收為貴妾,除了母親之外就是真心想要給曹錦秀一個落腳之地的。
  • 知否:明蘭兩次遭遇「替」嫁,為何替代如蘭那次,明蘭就同意了?
    知否:明蘭兩次遭遇「替」嫁,為何替代如蘭那次,明蘭就同意了?知否中明蘭遭遇過兩次「替」嫁,一次就是姐姐墨蘭私通梁晗,並且珠胎暗結。梁夫人不想讓墨蘭入府。就算入府,也只能明蘭進府做正妻。墨蘭算個添頭進入梁府。
  • 盛家祖母如此睿智,為何不敲醒明蘭嫁入齊家的夢?她是過來人
    盛家祖母如此睿智,為何不敲醒明蘭嫁入齊家的夢?她是過來人齊衡與明蘭一開始便是不可能的一對,在等級森嚴的當時,兩個人門不當不戶對,所有人都清楚這一點,只有明蘭自己不清楚。其實她也並非是不清楚,可情竇初開的女子哪裡會管的了那麼多,遇到優秀如齊衡這樣的人物,明蘭自然是一頭栽進去不問未來如何,這也是可以理解的。
  • 《知否》梁晗如果提前看到明蘭,對墨蘭來說將是一場怎樣的災難?
    如果盛家原則性不強,或是盛紘不那麼看重盛府的名聲,那極有可能是嫁一送一,遂了吳大娘子明蘭為正,墨蘭為妾的心願。這樣一來,林氏謀劃了半輩子,女兒卻還是沒能逃出做人妾室的宿命。林噙霜的不甘,會攪起更大的波瀾同為庶女,一個為正,一個為妾,這令爭寵好勝了大半生的林噙霜怎麼甘心。
  • 知否:同是庶女嫁豪門,為何康姨母不坑害墨蘭,卻處處針對明蘭?
    康姨母這個人物是後半段,林小娘死後才出場的,與林小娘有過之無不及,而且處處針對明蘭,攪得盛家和顧家雞飛狗跳。同為庶女的墨蘭,也是嫁進了伯爵府飛上枝頭變鳳凰,為什麼康姨母卻不嫉妒她,反而處處針對明蘭,接近顧家主母,設計陷害明蘭。
  • 知否:顧廷燁的四個妾中,有父母賞賜,夫人陪嫁,還有一種最討厭
    ,環肥燕瘦都有,而秋娘則只是顧廷燁院中負責撒洗打掃的老實丫環,她喜歡少年偉岸的顧廷燁,卻只能偷偷的從遠處注視他。她在餘府是有喜歡的人的,就是三房那個不受重視的庶子。餘三太太看出了他們的苗頭,卻也沒有阻攔,只是卻暗示他們要避嫌,只要餘大太太點頭,餘三太太就會成全他們。餘大太太害怕女兒在夫家沒有貼心人,不能應付夫家的雜事,便拒絕了紅綃的請求,讓紅綃作為陪嫁丫鬟,和嫣紅一起去寧遠侯府。嫣紅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就將自己的陪嫁丫鬟紅綃給了顧廷燁做姨娘。
  • 明蘭為何厭棄唯一有自己鮮明個性和追求的大丫鬟若眉沒骨氣?
    ,被王若佛打一頓,跟了,明蘭改名若梅意思跟過去告別若梅外貌俊美又有學識,心氣較高,跟明蘭嫁入侯府從不在顧廷燁面前晃達,還教導別地丫鬟大意是說,「咱們這位主子內心跟明鏡一樣不要動什麼歪心思,要說心底那是真心善良,你真心待她,她也不會虧了你,像丹橘小桃真心侍奉的,主子也會真心為她們打算,動歪心思的,自己好好盤算」這樣一個不願意做小娘,懂主子心思的俊俏丫頭,嫁給了什麼人呢
  • 知否:墨蘭渾身傷痕被明蘭看見,明蘭於心不忍,去伯爵府討要公道
    近日,電視劇知否正在熱播中,在劇中明蘭和如蘭終於要出嫁了, 兩個人的婚事都是自己願意的,如蘭嫁給了文炎敬,雖然是個現在不是什麼官宦人家,但是在長柏和盛老爹的幫助下前途不可限量。更何況後來還考上了探花,顧二家雖然亂道,但是是真心疼愛明蘭,有什麼事情都站在明蘭這一邊的,曼娘是個貪心不足蛇吞象的。
  • 《知否》和母親林噙霜一樣的心機,為何墨蘭在夫家舉步維艱
    有其母必有其女,墨蘭可以是其母林噙霜的翻版,但她的運氣卻不怎麼好,得罪了娘家人,在夫家不受待見,還要終日面對妾侍的暗算,是姐妹中過得最差的。林噙霜本也是官宦之女,家道中落,被託付到盛家老太身邊養著,只是沒想到心思會長歪,不願意嫁尋常人家,就勾搭了盛家主君,大著肚子被抬為妾侍。
  • 知否:盛家的兒媳婦大都出自文官家庭,女兒大多嫁入武將世家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盛紘是一個精明的父親,給兒女選擇婚事都毫不含糊,他對每一個兒女,不論嫡出、庶出都很上心,對他們的婚事都格外重視,所以在他的精心安排下,盛家兒女的每一樁婚事,都包含著盛紘的苦心。如果按照盛紘最初的意思,盛家的兒媳婦們都會出自文官家庭,如果沒有什麼例外女兒將都會嫁入武將世家。
  • 知否:同為盛家女兒,為何墨蘭比華蘭如蘭和明蘭差了一大截?
    從此以後,她便多方設計引導林小娘和墨蘭,抓住他們圖謀嫁入高門的貪婪心理,最後使得林小娘母女亂了方寸,觸犯盛紘大忌,違背道德底線,最終林小娘被盛紘打死,墨蘭仍嫁入梁府。生活不易。衛小娘論心地、智慧、謀略、才貌,均不在林小娘之下,只可惜,她在盛家的生存形勢不如林氏,只能屈居人下,最後一屍兩命,結局悲慘。
  • 《知否》:顧廷燁明明想娶明蘭,為何拿如蘭當幌子?
    且不說顧廷燁臭名在外,明蘭這邊有小公爺、賀弘文覬覦,顧廷燁為了能成功說服盛家長輩把明蘭嫁給他可謂是費盡心思。既然顧廷燁一早就喜歡明蘭,一定要娶明蘭,為何不直接開口提親,何必打著求娶如蘭這一幌子繞了一大通呢?
  • 林小娘看著明蘭成了嫡女,為何不給墨蘭也爭取一個嫡出的身份?
    自從平寧郡主把明蘭認作義女之後盛老太太就一直在盤算抬高明蘭身份的計劃,然後在帶著明蘭回宥陽老家的時候從盛家族譜上把明蘭記到了王大娘子的名下,給了明蘭一個盛家嫡女的名分。這件事情盛老太太雖然做的低調卻也沒有故意隱瞞大家,吳大娘子只邀請明蘭參加詩會那次,劉媽媽曾說過明蘭被記在王大娘子名下之後跟他們就是一個院子裡的人了,可見盛家上下都是知曉這件事情的。
  • 同為明蘭的大丫鬟,為何只有碧絲掉了隊?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原著中,一起和明蘭長大的,除了小桃和丹橘,還有四個女孩。她們六個同為明蘭的大丫鬟。在盛府時,她們與明蘭共進退,但是,去了寧遠侯府,為何只有她掉了隊?丹橘在明蘭心中,像姐姐一樣。雖然,明蘭懷孕時,崔媽媽提醒明蘭安排個丫頭服侍顧廷燁。明蘭心裡也知道,小桃老實,丹橘忠心.....但她絕對不可能拿小星兒(妾室)當姐妹的。丹橘溫柔,忠心,模樣也不差。明蘭身邊的兩紅四綠,她是最佳人選。丹橘服侍明蘭最是了解明蘭的品性,即使她知道,自己開口說服侍顧廷燁,明蘭不會說什麼,卻也沒有像華蘭身邊的彩簪,存了不好的心思。
  • 看了《知否》原著才知道低嫁的柳氏比高嫁的墨蘭高明多了
    01墨蘭的高嫁,是一場算計。無論是電視劇中她和梁晗的私會,還是原著中梁晗抱著她。這些傳了出去,別人自然看不起她。雖然,盛家費勁心思壓了下來。但是,真相是掩蓋不了的。大家心知肚明,只是不說罷了。在算計中,失去了娘家的扶持。嫁過去,又無法在夫家站穩腳跟,這就是墨蘭的窘迫。墨蘭費盡心思高嫁。
  • 《知否》中明蘭祖母為達官顯貴獨女,才華橫溢,為何下嫁盛家?
    府裡留著僕婦裡有不少是老太太原來的陪房,老太太要和他們說話,怕明蘭悶,便打發她到園子裡去逛逛,明蘭嘟著嘴:「我不愛逛園子。」她想逛街。 盛老太太板著臉塞給她一把小算盤:「那就練練吧,連百子都打不下來,當心以後嫁了人,把家給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