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裡有一個與賈府有密切聯繫的窮人家庭,書裡說這窮人家遠在千裡之外,是芥荳之微的一處人家。這處人家姓王,祖上和賈政的妻子有一些瓜葛。
王姓人家有一後代名叫王成,王成有個兒子狗兒跟劉姥姥的女兒喜結連理,但是這對夫妻因整日務農,無暇照顧自己的兩個小孩,無奈之下,狗兒妻子只得請自己的母親來照看一二了。
劉姥姥的女婿狗兒是底層勞動人民,一年到頭即便每日在田野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如此勤勞也只勉強夠溫飽而已。一旦到了青黃不接或者天寒地凍之時,他們一家的溫飽就出問題了。
狗兒一家子,人口也算多,真正的勞動力又沒有幾個,正因如此,這年秋盡冬初,狗兒家裡便窘迫了起來。
無奈之下,狗兒在劉姥姥一番牽引之後,便將劉姥姥派去賈府打秋風了,此次打秋風說難聽一點兒就是去向許久沒聯繫的豪親戚打「要飯」。如今且來說說那個讓75歲高齡嶽母去要飯的女婿狗兒。
一、不知精打細算過日子
狗兒的祖上原來是一小京官,不算大富大貴也是溫飽有餘,到了狗兒父親這一輩,家業蕭條了,狗兒徹底成了一個靠天吃飯的勞動人民。
但是,狗兒小時候也過過一段略富足的生活,所以,即使後來家道中落,他仍舊有花錢大手大腳的習慣。
原文中有一段這樣的話:
「(劉姥姥)乃勸道:「姑爺,你別嗔著我多嘴。咱們村莊人,那一個不是老老誠誠的,守多大碗兒吃多大的飯。你皆因年小的時候,託著你那老家之福,吃喝慣了,如今所以把持不住。有了錢就顧頭不顧尾,沒了錢就瞎生氣,成個什麼男子漢大丈夫呢!如今咱們雖離城住著,終是天子腳下。這長安城中,遇地都是錢,只可沒人會去拿去罷了。」
這段話足以說明狗兒不是一個精打細算之人,從小養成的消費習慣,一時之間難以改變。但是,現在他們是一個四口之家,再加上劉姥姥住了進來,他便是五口之家了,狗兒作為一家之主,若是不學著精打細算地過日子,那他們一家老小就要餓肚子了。
二、只知怨天尤人閒在家
狗兒不僅不會精打細算過日子,還喜歡不出去自謀生路,而是待在家裡怨天尤人。在秋冬之交時,狗兒不將冬天要辦的事兒先辦好,反而待在家中喝悶酒,在家裡自尋氣惱。
一個男人,自己在外面沒本事,掙不到飯吃,就喜歡在家裡挑自己妻子孩子的不是,這是許多男人的通病。好像在家抱怨妻兒就能讓糧食和錢財自己跑上門來似的。
劉姥姥看不慣自己女婿盡在家找人的短處,就好意在狗兒面前提出了讓狗兒去城裡掙錢的建議,希望讓狗兒認識到光是在家裡唉聲嘆氣怨天尤人是解決不了實際問題的。
三、饑寒交迫遣母「要飯」
劉姥姥在幫狗兒出掙錢的主意時,就提到了狗兒祖上與王夫人的舊親關係,希望狗兒能往這層親戚關係上動腦筋,從而達到掙錢養家的目的。
狗兒在劉姥姥的勸說之下就動了去賈府攀親戚的心思,就提出了讓劉姥姥去賈府「要飯」的主意。劉姥姥七十多歲了,多少大風大浪都有過來了,這次上門投親靠友的事雖然不體面,但是卻有機會讓他們一家老小填飽肚子,劉姥姥只好放下自己這張老臉,帶著板兒就往賈府來了。
狗兒如何忍心讓一個年過七十的老人來坐這樣一件需點頭哈腰向富貴人家伸手要飯吃的事情呢?
首先,狗兒有著略強的自尊心,一個男人,他不希望自己是通過去求人家來養家。
其次,家裡真的饑寒交迫到需要有人去向富貴人家伸手要飯。再次,狗兒認為他們家與王夫人已經是前幾代的老親了,素不相識的情況下,狗兒就更不好去開口了。
最後,劉姥姥跟王夫人有過一面之緣,俗話說見面三分情,又加上劉姥姥年紀已大,板兒年齡又小,派去老幼婦孺才更能得到富貴人家的同情,因此,劉姥姥帶著板兒去是最好的選擇。
總而言之,狗兒縱然有他不去上門「要飯」的理由,但是他這種堂而皇之理所當然要劉姥姥與板兒上門「要飯」的行為很令人不齒。狗兒作為丈夫、父親、女婿,他應該承擔起養家的責任,而不是一味地過度透支家庭的消費能力,在家裡快揭不開鍋時也不出門想辦法掙錢,只知道讓年過七十的嶽母和年齡尚小的兒子上富貴人家「要飯」。狗兒不配擁有劉姥姥這樣好的嶽母。
作者:紅泥,本文為紅泥品名著原創作品,歡迎大家關注紅泥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