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類媒體,請不要消費可憐的被害人了!

2020-08-24 沂蒙地三鮮

前些天,讀完了王躍文的小說《國畫》。

小說中,有個突發的拆遷事故,開鏟車的小夥聽信別人的話,開著鏟車推倒了釘子戶的房子。

推倒之後,他才知道,他媽媽就在房子裡,被活活地砸死了。

拆遷辦主任怕了解實情的主人公孫離把事情抖摟出去,勸孫離不要接受採訪,孫離說了一句話耐人尋味:

「我決不會接受媒體採訪,我討厭把人間悲劇用作新聞消費。」

這句話,前半截不負責任,後半截很有道理很有人味。

說前半截不負責,這是因為,孫離是這個案子的知情人,他可以拒絕媒體的接受採訪,但是他應當主動向司法機關實事求是反映情況,舉報揭露犯罪,不讓禍國殃民者逍遙法外,這是每名公民的義務。

說後半截很有道理很有人味,這是因為,重大刑事案件本身就是個悲劇。

把重大刑事案件一遍一遍、狂轟濫炸地報導出去,會傷害不該被傷害的人,會引起不該有的恐慌,會傷害更多的人。當然,有根據的監督報導除外。

典型的如張玉環被宣告無罪後,一下子成了新聞熱點。新聞媒體鋪天蓋地地報導張玉環及其近親屬的言行活動,不厭其煩。

是的,被宣判無罪,對張玉環來說,是件天大的事,他和家人敲鑼打鼓、高呼歡呼、慶祝勝利,無可厚非。

但是,我們看到,媒體一邊倒地報導張玉環,根本沒有人關注案件中的兩個被害人家屬。

27年前,兩個家庭失去幼子,而且是被殘忍地殺害,家裡簡直就是塌了天,成為兩個家庭及其親人永遠的痛。

27年後,張玉環被判無罪,這就意味著殺人兇手還逍遙法外。這無疑,又讓這兩個家庭重新陷入了悲痛之中,他們的心情,簡直難以想像。

媒體一遍遍報導歡呼,無疑就是一遍一遍血淋淋地殘忍地撕開這兩個家庭的傷口。報導越激烈密集,傷害越嚴重。

刑事案件的被害人及其近親屬,他們有可能因案致殘,因案致貧,因案致病,是弱者中的弱者,可憐中的可憐,悲慘中的悲慘,無助中的無助。他們有苦說不出啊。

而且,我們看到,很少媒體關注被害人的家庭,很少媒體顧及被害人家庭的感受,汪洋肆意,毫無顧忌。

媒體是社會的良心,應當有人文情懷。新聞報導是把雙刃劍。好的報導,能讓強者低頭,兇者悔罪,惡者懼怕,生者有力,弱者堅強,全社會充滿正能量。

如果媒體報導不考慮被害人的感受,是不公允的,也是不人道的。

他們覺得自己沒有傷人,卻傷得更甚。他們覺得自己沒有殺人,卻又拾起了兇手的刀,砍向更多的人。不光是肉體上的折磨,還有精神上的蹂躪。

也有些媒體,成了看客,看到殺人、滅門等刑事案件,就像蒼蠅見了血,立馬紅了眼,想方設法、極盡所能、恬不知恥去報導傳播,甚至添油加醋、道聽途說、造謠生事、搬弄是非,根本就沒有同理心,根本就沒有道德底線。

這樣做,無非就是為了吸引眼球,為了帶動流量,為了自己名利。

甚至為了報導,各路媒體一輪輪、一遍遍地去採訪被害人及其親屬,讓他們在鏡頭前一遍又一遍淚流滿面、十分痛苦地回憶自己親人的悲劇。

當然這裡面,不排除背後有推手,有各種支持,各種撐腰,各種利益鏈,要不媒體不會如此卑鄙無恥下流。

在此,借公號一角,強烈呼籲媒體,報導各類人間悲劇的時候,一定要慎之又慎,能不報導的就不報導。非要報導不行,要照顧多方的感受。否則,各類報導就是一柄柄傷人、殺人的利刃。

相關焦點

  • 聚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丨商務部副部長錢克明:讓居民能消費、敢消費、願消費
    (央視財經《天下財經》)在擴大內需方面,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必須在合理引導消費商務部副部長錢克明表示,要全面促進消費在路徑上就要打好組合拳,讓居民能消費、敢消費、願消費、放心消費、合理消費。首先要做的就是創造就業機會。
  • 我們的生活裡藏著哪些消費主義洗腦話術?
    首先,明確一點,消費本身沒什麼不好,每個人日常生活都離不開消費,消費是我們追求美好生活的方式。但是消費主義就不一樣了,消費主義最大的一個特徵就是以物為本,宣揚買買買能帶來快樂,甚至將「節日=消費=消費營造的儀式感=愛情or美好的生活」這個公式,深深植入了這一代年輕人的心裡,所以這屆年輕人幾乎每個月都要過節
  • 絕世唐門566:唐門拐來墨軒,霍雨浩又挑事,這次被害人是貝貝
    導讀:絕世唐門566更新啦,唐門又拐來墨軒,霍雨浩又挑事,這次被害人是貝貝。而這次不幸的被害人是貝貝了,霍雨浩和季絕塵在旁小聲嘀咕,挑動季絕塵找貝貝比試,一旁的貝貝雖然不知道他們在嘀咕什麼,但看著兩人看著他的目光就感覺到被人出賣了!霍雨浩看來還真「不是挑事的人」啊!
  • 留守兒童之痛丨請不要讓你的孩子成為留守兒童
    留守兒童之痛好在咱們的國家早在很多年前便已開始關心留守兒童的問題,社會各界和各類媒體也一直在關注這個特殊的群體身為父母,我們一定學會權衡利弊,不要把生活的無奈當成背井離鄉的藉口,好好想想,你在外打拼掙的那點工資,能不能彌補孩子心靈的創傷?現在交通這麼方便,通訊這麼發達,如果真是逼不得已必須跟孩子分開的話,一定要多回家看看,多跟孩子視頻,多交流,多溝通。
  • 媒體:是魔女還是天女?
    又有一個魔女從此經過,她想讓這些商人都被大海吞沒,即在空中對眾商人說:「你們不要走,這個寶島怎麼可能會被海水吞沒呢?如失去機會,這些勾人魂魄的美女、奇妙的珍寶,世上去哪兒再找呢?剛才那個天女是騙你們呢,你們可別相信她所說的!」第一商隊的頭領聽後,即對他的手下說道:「你們不要相信那天女的話,我們大家還是呆在這島上,盡情享受吧!」
  • 小說:顧南枝接母親出院被媒體刻意放大,嚴靳跑來興師問罪
    她挽著嚴靳的手剛出酒店,就被一堆媒體包圍,閃光燈閃得她眼睛睜不開。一上車,嚴靳就立馬甩開了她的手。第二天,報紙上出現了兩條新聞,擺在同一個版面上。一張是嚴靳溫柔的吻著顧南枝的額頭,一張是新婚當晚,嚴靳跟陌生女人出入會所。太諷刺了!顧南枝看著報紙上的兩張照片,臉上露出了一個慘澹的笑。
  • 請不要拒收現金,留給老農民一點選擇的權利
    表嫂說,我們差點就要下跪了,錢往人家口袋裡塞,人家就是不要,你有什麼辦法?我知道,現在的情況的確是這樣。身上裝一部智慧型手機,什麼問題都能解決。特別是年輕人,對於高科技特別歡迎。很多人外出身上不帶一分錢現金。但我也不會使用手機付帳。要是學,我自信還是能夠學會的,但是我不想學。我覺得,老百姓日常買賣,都是小筆交易,一手交錢,一手交貨最方便。
  • 請不要對我的孩子說這種話
    我要打你媽媽了……」我家小子衝上去就對他著撕牙裂嘴,我趕緊喝住了他:「伯伯是在跟你開玩笑呢,不要這樣!」 那人看六六走進雜物房裡了,就靠近我身邊,大聲對他說:「我現在就打你媽媽一棍啦!」「好了好了,媽媽已經跟他說過了以後不要開這種玩笑了。不過你要記住,如果是小朋友之間開這種玩笑,你可不要當真去打人哦。」「我們小朋友才不會這樣呢!」
  • 【媒體聚焦】媒體關注河西法院「執轉破」案件案情發布會及案款發放活動
    法治日報、人民法院報、央廣網、天津政法報等媒體到現場報導。下面一起去看看媒體是如何報導的吧!
  • 精打細算,每月消費依然過萬!這個「魔咒」,何時才能解開?
    「你看,你大部分花費都是孩子的教育,學費,自己本身沒有花多少,不算陷入了消費陷阱,沒有問題啦。」我看了看曉雪的記帳軟體,對她說。「那我是不是陷入了消費陷阱?」我們經常說消費陷阱,什麼是消費陷阱,那就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消費主義。消費主義:通過營銷手段,把特定品牌或商品和優質的個人形象聯繫起來,比如包代表生活品味,鞋代表潮流,鑽石代表真愛等。
  • 《三十而已》被圈養的金絲雀趙靜語,被小三的王漫妮,誰更可憐?
    可是房子每個月還有1萬多的房貸要還,再加上這些年養成的消費習慣,她的日常開銷也不低。她算過,自己每個月至少要花3萬塊打底。所以如果她再找男友,就是要找到一個能夠像前男友一樣養得起自己的人。最後的解決方案是什麼呢,你們猜得到嗎?
  • 特殊時刻,五國媒體對華出手!哪料中方早有準備
    稍早前,以美國為首的「五眼」國家媒體再次齊齊對華出手,大肆炒作「中國滲透」論。哪料這一次中方對此早有準備,火速反擊。「研究」,調查得出這些普通黨員中有人在西方留過學,有的在英美等外資企業或者駐華使領館等外國機構中工作,隨後經過英澳美等國媒體和部分反華政客的包裝、加料,變成了所謂的「中國滲透」論。
  • 鄉村振興看沂蒙丨挖經驗、找亮點、採典型 媒體大咖點讚媒體行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王豔彩 梁紅國 臨沂報導10月20日,「鄉村振興看沂蒙」全國主流網絡媒體採訪活動在臨沂啟動美麗的風景和動人的故事,給媒體大咖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起來聽聽他們心目中的大美新臨沂吧。
  • 《富爸爸·巴比倫最富有的人》:6000年前如何處理超前消費的故事
    請記住,今天的太陽和你的父輩出生時的太陽沒有什麼兩樣,而且這同一個太陽將永遠地照耀下去,直到你的最後一個子孫落入冥界。在超前消費的類型中,有85.98%的用於購物,其次是飲食和娛樂,分別佔65.16%和30.30%。
  • @所有人,請查收119「藍朋友」的最新重要信息
    應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藉助國家級媒體平臺的傳播力和影響力,通過在中國之聲早高峰黃金時段高頻次發聲,以場景式、押韻式的公益廣告傳播消防安全知識,使「關注消防、生命至上」的消防宣傳月活動主題深入人心,進一步提升公民的消防安全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