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有餘是一個52歲的男人,剛剛被一家物業公司辭退,租住在一間簡陋的出租房。他已經有十多年沒有和家裡的妻子,兩個兒女聯繫了。也沒有回去看他們,妻子也沒有聯繫他,唯一的關係是還沒有離婚。
程有餘是很瀟灑的人,年輕的時候尤其如此。妻子照顧孩子做家務、幾十年如一日去工地搬磚賺錢補貼家用。程有餘喜歡彈吉他,玩樂器,喜歡在外面玩,沾花惹草,從來沒給過妻子家用,沒管過一雙兒女。
被公司辭退後,程有餘的生活頓時沒了方向。年紀大了身體不好,存款也不多,也找不到合適的工作。這時候,他想到了妻子和兒女。當他打聽到妻子的上班地點,去找她,伍麗雲一個瘦小的女人,在一群男人幹活的工地尤其顯眼。她的皮膚又黑又粗,臉上布滿了皺紋,由於幹的是力氣活,頭髮都是亂糟糟的。程有餘西裝革履,戴著副墨鏡,看上去儒雅斯文。
伍麗雲一直不理他,稱不認識,一番糾纏,下班的路上,伍麗雲終於爆發了。指責程有餘對家庭的不負責不擔當,結婚三十年就給過不到一千塊錢的家用她,妻子聲淚俱下,訴說著幾十年的委屈不易。程有餘自知理虧,一言不發,原本想著回歸家庭的他,後來只想要個了結,就算離婚也接受。村裡人對程有餘的印象也很差,都說他既不負責又不孝順,母親死了都不回家。
後來,以程有餘的一張保證書,妻子同意他回歸家庭,負起做為父親的責任。
這是尋情記裡的真實故事,故事裡的妻子是善良的,也是很愛他們的家很愛她的丈夫的。只是這個男人的所作所為太讓人心寒。十多年來,他一直在逃避責任,不敢直面妻子,就是最後破釜沉舟回去,也是只敢遠遠地跟妻子說話,說明他對妻子有一種懼怕的心理。
了解到程有餘的原生家庭,他前面有三個姐姐。他成為那樣,真不是他自己造成的,是他的父母他的家庭。在重男輕女的農村,不管家裡多窮,三個女兒後終於生了兒子,全家都拿兒子當寶,好吃的好喝的都是兒子的,活兒家務不用做。三個姐姐都要把弟弟照顧的好好的,兒子在家裡就是皇帝般的待遇。沒責任沒擔當,不能吃苦耐勞,更有甚者,弟弟成年娶媳婦的費用也要姐姐們掏腰包。
我一直都對有姐姐的男人是有偏見的,因為身邊很多有姐姐的男人都比較懶惰,自私,缺乏責任心沒擔當。可見,有三個姐姐的男人是什麼樣的,程有餘的妻子一生勞苦,靠一個女人支撐起一個家,就是因為找個了有三個姐姐的男人,沒有家庭責任感,懶惰自私,遇事逃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