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單親母親不容易,但路怎麼走都是自己選的,比如常嬤嬤

2020-09-05 素問心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這部小說展現出了各種各樣的女性角色,她們性格不同、品行不同、為人處世的方法也不同,各有各的特點,各有各的理由。今天我想說一個比較特殊的人群,那就是單親母親。

單親母親不容易,自己一個人拉扯著孩子長大,孩子是她們唯一的希望,也是後半生的寄託,為了孩子她們可以委曲求全,也可以不顧一切,甚至做出傷害別人的事情,而到最後被揭穿的時候,她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理由,那就是為了孩子!

其實今天我想說的是,單親媽媽是不容易,但是她怎麼做或者她想讓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完全是她自己的選擇,有人選擇了放縱,有人選擇了約束,選擇的不同也導致了孩子人生的不同。

貪圖富貴又不安分的孫母

這第一位要說的單親母親非孫母莫屬。孫母年紀輕輕守寡一個人撫養兒子長大,好在兒子爭氣,十二歲便中了秀才,成為了當地人人稱讚的神童。母親多年的辛苦沒有白費,這本是一個好的開端,可沒想到兒子少年成名不僅毀了單親母親的美好夢想,更毀了兒子的一生。

孫母唯一的兒子孫志高自詡高人一等,有名氣在身,又娶了宥陽富商盛維的長女淑蘭,可謂愛情事業雙豐收,於是孫志高開始忘乎所以。從此孫志高不再安心學習,屢戰屢敗,雖然十二歲中了秀才,可到二十五歲他還沒考取功名,每天只知道花天酒地,漸漸地當年的寒門學子不在,他變成了一個不知天高地厚的紈絝子弟。

兒子不學無術,孫母也好不到哪去,娶了富家兒媳後她由原來的窮苦母親搖身一變成為了闊太太,每天只知道吹捧自己,別人的嘲笑諷刺她一概看不出,依然洋洋得意不自知。最可怕的是,她絲毫不知足,拿著兒媳的嫁妝耀武揚威,欺負兒媳不說,還一味縱容兒子敗家。後來盛家忍無可忍要和離,孫志高拿著一半嫁妝開始揮霍人生,直到最後錢財全無,這對母子被身邊最信任的兩個人拋棄成為了整個宥陽的笑話。

當孫志高再回頭去求淑蘭原諒的時候卻發現,淑蘭早已過上了幸福的生活,而他卻還沉浸在自我得意之中。最後的結局是,孫志高娶了一個潑辣的寡婦,當街被妻子追打,甚至是侮辱,可他卻沒有絲毫的反抗能力。而曾經那個高傲的婆婆也被眾人踩在腳下唾棄,這對母子就這樣身敗名裂了!

其實孫志高著實是個人,才12歲便中了秀才,本該前程繁花似錦的,可正是因為他的少年成名才讓這對母子過分得了意,最終迷失了自我。作為單親母親,孫母固然可憐,可她一味縱容孩子的行為十分不妥,她本性的自私更是暴露無遺。像孫母這樣貪心又不安分的母親帶出來的孩子註定了不會有什麼好結局,只能說是自作自受吧!

偏心又小氣的文母

單親母親總會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兒子身上,而兒子出人頭地最好的方法就是讀書。跟孫志高相比,文炎敬是成功的那一個。他雖出身貧寒,可卻靠自己的能力考取了功名,最後還迎娶了盛家嫡女,是典型的高攀。兒子讀書上進,又有了美好姻緣,這應該是所有單親母親最想看到的吧!可是文母在付出了一切辛苦之後,當美好生活來臨之時卻迷失了自我。

文炎敬一貧如洗,成親時連住的地方都是嶽家提供的,如蘭為了愛情不顧一切要嫁給他,文炎敬很感恩,也格外珍惜,可是沒想到婆媳矛盾卻也由此而生。

文母看著長子有了功名又娶了高門貴女,她的心裡開始不平衡了!兒子成親後,她不僅帶著小兒子一家搬到大兒媳陪嫁的屋子裡共同居住,還總是找兒媳的麻煩。一味為難如蘭不說,還故意找茬招惹如蘭,文母的舉動實在不甚明智。真心想問她一句,兒子過得好,難道不是她最想看到的嗎?

如果她是一個懂事的婆婆就應該與如蘭好好相處,讓文炎敬夫婦心甘情願的幫扶兄弟,可是文母的行為不僅傷害了長子和長媳的心,更讓兄弟之間產生了隔閡。作為單親母親,她一開始的付出固然艱辛,可她卻始終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只一味地由著自己的性子胡來,最後被兒子嫌棄。

有志氣、有底線的常嬤嬤

常嬤嬤也是一位單親母親,但是她跟上面兩位不同,她有自己的底線,也十分清楚目標是什麼,所以她選擇了完全不同的路。從一開始她就知道,自己要給孩子創造什麼樣的環境,要讓孩子走什麼樣的路,為此她寧可過艱苦的日子,也不願輕易打破底線!

年輕的時候,她走投無路做了白家大小姐的乳母,白家漸漸發跡,常嬤嬤一家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可當白家提出要讓她們全家到白家的時候,常嬤嬤卻拒絕了。因為她想讓自己的兒子走仕途,那她就不能入奴籍,她寧可自己少掙些銀子也要給孩子留一個清白的家庭環境。後來兒子去世,她為孫子常年也是如此打算。

常嬤嬤一生堅守底線,從不貪圖榮華富貴,與顧廷燁雖然感情深厚卻從來不主動去找顧廷燁,這也是顧廷燁對這位嬤嬤十分敬重的最主要的原因。常嬤嬤第一次與明蘭相見時就將自家的情況全部坦誠交代,因為她知道明蘭聰慧,與其讓人家打聽,還不如自己直接說出來。這樣的常嬤嬤讓明蘭對她另眼相看。

常嬤嬤為了孫子的仕途主動向明蘭開口,明蘭也是真心相待,向長柏推薦了常年,最後常年成功考取功名,還娶了蓉姐,跟侯府成為了親家,常嬤嬤的付出終於有了回報!

話在最後:

單親母親不容易,獨自撫養孩子長大,且要比一般家庭付出更多倍的努力,要忍受別人的偏見,要經歷更多的苦楚,但是無論如何,為了孩子的將來,作為母親也應該明白自己要走什麼樣的路,自己的底線是什麼,自己要的又是什麼!只有母親把路引好了,孩子才能不走彎路,未來的路上也才能走得更穩、更順。眼前的辛苦都是暫時的,只有把路選對了,未來才能是光明的。

相關焦點

  • 《知否》常嬤嬤到底有多厲害?一眼便看出曼娘的真面目
    《知否》常嬤嬤到底有多厲害?一眼便看出曼娘的真面目《知否》是圍繞盛家庶女明蘭展開的故事,在劇中明蘭雖為庶女最終卻高嫁侯府,與侯府當家人顧廷燁相愛一生,不過明蘭並非是顧廷燁第一個喜歡的女子,在明蘭之前顧廷燁早就有了一個名為曼娘的外室,還生下了兩個孩子,這曼娘可與林噙霜有的一拼,作妖哭鬧樣樣都會,可這顧廷燁偏像一個瞎子似的看不見,好在有常嬤嬤的提點。
  • 《知否》:痛罵康姨母、暗諷小秦氏,常嬤嬤的厲害你根本想不到
    白老太公提出收下常家夫妻倆,誰知常嬤嬤寧可少落些好處,也婉拒不從。 面對東家的好意,為什麼常嬤嬤不領情? 只因那一句話: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這個謎底還是明蘭看到常嬤嬤的孫子常年之後才悟到的:如果常年將來要科舉入仕,那麼他就不能在身份上有硬傷,否則容易在官場上遭人攻擊,他的祖母可以做過奶娘,但不能入奴籍。
  • 《知否》:罵癱康姨媽,氣壞太夫人,常嬤嬤的戰鬥力有多強
    生母去世後,除了整天打他罵他的老爹,能夠真心對他,好像也就常嬤嬤和秋娘。常嬤嬤是顧廷燁母親白氏夫人的乳母,她父親本是秀才,後來家道中落,在白家當了乳母,但她一直沒有入奴籍。常嬤嬤摸爬滾打幾十年,冷暖世情見識不少,叫人捧過,也嘗過白眼,當初顧廷燁在外頭最艱難的時候,常嬤嬤對他悉心關照,助益良多,真是不是親人勝似親人。顧廷燁和明蘭結婚後,常嬤嬤也常來看顧他們。
  • 「妙人」常嬤嬤,為何能逆襲為人生贏家?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中,很多角色深入人心。其中,讓人念念不忘的常嬤嬤,難道只是因為她是顧廷燁的奶母子,才逆襲為人生贏家的?可常嬤嬤寧願少拿好處,也不賣進白府為奴。常嬤嬤就是我們口中「人窮志不窮」的典範。她不願意賣身為奴,是為了後世子孫可以耕讀考榜。當然,常嬤嬤這個決定是無比英明的。原著中,雖然她的兒子沒有考取功名,可她的孫子卻是兩榜進士。那書讀的,比明蘭的弟弟長棟還要好!
  • 《隱秘的角落》劉琳:單親媽媽帶娃不容易
    朱朝陽的父母離異了,他和母親相依為命。父親與一個叫王瑤的阿姨結婚,並有了一個小妹妹朱晶晶。與父親見面的次數有限,而且都會遭來朱晶晶和母親的冷言冷語。朱晶晶對這個同姓哥哥不尊重,更沒有愛。她看到爸爸給哥哥買的白球鞋便故意踩一腳。可是,母親王瑤卻說,她不是故意的。朱晶晶被寵壞了,愛欺負人。她絲毫沒有意識到悲劇也就此產生。朱朝陽仇恨的心裡不為人知就像他內向的性格。
  • 《女傭的故事》:28歲成單親媽媽,自己選的路,跪著也要走完
    我的父母都各自再婚,他們都選擇了往前看,對我不管不顧,把我扔下了,撇得乾乾淨淨。男友對我惡語相向,還把我趕出家門。自此,我不得不開始一邊照顧孩子,一邊念書,一邊當女傭的生活。在生活的漩渦中,我雖焦慮憂心忡忡,但我熱愛生活,熱愛女兒,並一步步地朝著自己夢想的生活前進,最後成為了一名作家,離自己的夢想越來越近。
  • 《知否》常嬤嬤怒懟康姨媽,暗諷小秦氏,是大快人心還是弄巧成拙
    要說《知否》裡最精彩的一段罵戲曲,莫過於常嬤嬤怒罵康姨母這場戲了吧!常嬤嬤剛把小秦氏的貼身嬤嬤打發完,就一路風塵僕僕的趕往小秦氏的住處,門口的小廝攔著常嬤嬤不讓進,常嬤嬤一把推開直接進了正廳。常嬤嬤,你來做什麼。」常嬤嬤道「我老婆子倚老賣老,來替我們夫人陪個不是,實則是夫人身子重,不方便經常挪動,想必兩位都是長輩,也是能體恤的。」康姨母一臉嫌棄的道「感情天底下就她一個人懷過孕似的,仗著肚子裡有貨,就喬大拿,不尊長輩。」
  • 《知否》裡的三個「老狐狸」,孔嬤嬤,常嬤嬤,盛老太太何等厲害
    重刷一遍《知否》,收穫最大的是看懂了孔嬤嬤,常嬤嬤,盛老太太這三個「老狐狸」的厲害之處。她們身上的閃光點,值得女孩子們學習一輩子。02 常嬤嬤的戰鬥力常嬤嬤是顧廷燁母親白氏的貼身丫鬟,白氏死後,顧廷燁被常嬤嬤拉扯大,之後常嬤嬤回了揚州老家,直到顧廷燁繼承了母親的財產,他才將常嬤嬤接到京城中居住。顧廷燁和常嬤嬤的關係十分要好,要不然就不會將自己的外室託付給常嬤嬤。
  • 知否:劇中隱藏的王者,雖是下人,但能撕會懟,明蘭都甘拜下風
    知否這部劇裡面可以說是臥虎藏龍,高智商高情商的人那可是數不勝數,大倒主角小到一個小小的配角,都有自己生存的智慧。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裡面一個戲份不是特別多的角色——常嬤嬤,她可是一個隱藏的王者,撕得了綠茶,懟得了康姨母,明蘭都佩服她!
  • 原著《知否》顧廷燁一波三折的娶妻路,甚至還成了鰥夫
    原著《知否》顧廷燁一波三折的娶妻路,甚至還成了鰥夫。原著《知否》顧廷燁在求娶明蘭之前,他的娶妻路可謂是一波三折。彭家也不是什麼高門顯貴,甚至是已經走了下坡路,只不過在皇城裡有顯貴的親戚可以依靠,不過當時顧廷燁和老父鬧得厲害,加之素來風評又是極差的,什麼花花太歲、秦樓楚館裡的座上賓呀,彭家便十分瞧不上顧廷燁,但又不想因此得罪了顧老侯爺,便想著讓一個不受寵的庶女嫁過來,此舉不僅引來顧老侯爺的不滿,更讓顧廷燁惱怒不已。
  • 不顧小秦氏臉面,當眾「羞辱」座上賓,常嬤嬤為何敢手撕康姨母?
    很多人在刷《知否》的時候都非常的好奇,顧廷燁的乳母常嬤嬤究竟是一個什麼身份,為什麼明明只是一個下人的身份,但是卻敢直接打別家大娘子的臉。大家都知道,常嬤嬤最開始是顧廷燁母親出嫁時從娘家帶來的人,對顧廷燁的母親白氏是非常忠心的,但是可惜的是,後來的白氏因為難產而早逝。
  • 《知否》常嬤嬤才是隱藏的王者,不僅鑑婊一流,罵人也毫不嘴軟
    常嬤嬤是顧廷燁母親白氏的貼身丫鬟,也是顧廷燁的奶媽,自白氏過世後,都是常嬤嬤照顧的他,在顧廷燁眼裡,除了母親,常嬤嬤便是他最親的人了。而常嬤嬤也將顧廷燁當成自己的孩子一樣。常嬤嬤畢竟是在深宅大院裡幾十年,看人方面自然也不弱,雖然現在老了,但眼睛依然是明朗的。
  • 《知否》:不止敢罵,常嬤嬤的厲害人生你根本想不到
    這個謎底還是明蘭看到常嬤嬤的孫子常年之後才悟到的:如果常年將來要科舉入仕,那麼他就不能在身份上有硬傷,否則容易在官場上遭人攻擊,他的祖母可以做過奶娘,但不能入奴籍。這是為人父母的用心良苦,也是常嬤嬤的高瞻遠矚。
  • 《知否》常嬤嬤:一番話道出白氏婚姻真相,顧廷燁說了六個字
    ,也都是為了他著想,縱然白氏早已不在人世,但常嬤嬤依然對顧廷燁盡心盡力。從此處看,顧偃開不喜歡顧廷燁多少和他的生母是有關係的。儘管常嬤嬤已經說出了當年的真相,白氏嫁入侯爵府是顧家為了用她的嫁妝填補虧空。包括白氏一屍兩命,也是因為聽到小秦氏哄騙顧廷煜的話,找顧偃開求證理論時,氣得突然早產喪失性命。但是,顧廷燁卻不敢相信這是他母親在顧家的遭遇,他從小都被小秦氏溺愛,他也叫小秦氏母親,不成想,母親的死和小秦氏也有間接的關係。
  • 知否:小主人的奶母們,有人被尊重,有人被提防,有人只是臨時工
    她們大都由自家的太太們選出來,伺候剛剛出生的哥兒,姐兒奶水的,她們大都是忠心的,因為自己和家人的前程都在太太們的手裡,她們的兒子將來可能成為少爺的小廝,女兒將來可能成為小姐的丫鬟,利益都是綁在一起的。在《知否》原著中,就對小主人們的奶母們有所提及,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
  • 知否:女人的厲害之處就在於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比如若眉
    在小說《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裡有許多有特點的女性角色,其實,除了主子們,丫環們身上也是有很多值得欣賞的地方的,其中明蘭身邊的幾個大丫環就非常有特點。小桃、丹橘、綠枝、燕草等,有的厚道,有的潑辣,有的機警,有的靈活,各有各的好處與缺點。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明蘭身邊一個非常有主意的丫環,她就是若眉。我之所以對這個女孩子印象特別深是因為她倔強的性格和對人生的果敢!
  • 《知否》:柔弱朱曼娘,機關算盡惹人煩
    顧廷燁第一次把朱曼娘母子帶去見他奶娘常嬤嬤時,常嬤嬤就告訴他這就不是個正經過日子的女人,可顧廷燁仍是對她有求必應、一擲千金。 就說,這老天有眼嗎?論慘,顧廷燁也慘,母親難產而亡,父親見面就打,白家要置他於死地、顧家想趕他出門,就在這麼個恰巧的時機裡,不早一秒不晚一分,朱曼娘出場了。 可能男人天生就對那種哭哭啼啼、慘慘兮兮的女人沒有抵抗力吧,要說朱曼娘能成功,真是天時地利顧廷燁眼瞎。
  • 知否原著喪父喪夫喪子,顧廷燁奶媽常嬤嬤為啥將一手爛牌打成王炸
    命運這個看不見、摸不著的指揮棒,在無形中指揮著人們的人生走向。有一種人,坦然勇敢,命運給什麼便接什麼,最後卻能讓厄運低頭。《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原著中,顧廷燁的奶媽常嬤嬤就是這種人。還有一個對顧廷燁傾心以對的人,她就是顧廷燁的奶媽,常嬤嬤。常嬤嬤是顧廷燁母親白氏的貼身侍女,後來又做了顧廷燁的奶媽。常嬤嬤跟顧廷燁感情非常深厚,顧廷燁的母親去世後,常嬤嬤把顧廷燁當成自己的兒子,多方照顧。
  • 《知否》:男人迷戀林噙霜、朱曼娘型「心機女」,原因只有2個字
    事實上,盛紘、顧廷燁心裡,對這兩位嬌滴滴的寵妾,也談不上深信不疑。林噙霜幾次犯錯,被王大娘子告發,盛紘都是真的生氣,他知道林噙霜沒有被冤枉,只是強行偏袒她;顧廷燁被顧家趕出來的時候,常嬤嬤建議他試試曼娘的忠心,他果然去試了,說明對曼娘也不是百分之百的信任。「心機女」的偽裝,本來就不是無懈可擊,越是危急關頭,越容易暴露。
  • 《知否》原著常年的成功常嬤嬤功不可沒:家人明理有分寸有多重要
    《知否》原著常嬤嬤的孫子常年考取狀元,娶了顧廷燁的女兒蓉姐兒,可謂是愛情事業雙豐收。他的成功常嬤嬤功不可沒,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明理的常嬤嬤充分得說明了這一點。我們不否認常年有真才實學,但如果不是常嬤嬤真心對顧廷燁,第一次見明蘭時,約束兒媳和孫女,讓明蘭對她很有好感,明蘭是不會給常年機會展示他的才華,並用心給他推薦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