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朦朧、華燈初上。寂靜的皇宮中,一聲女聲清脆的啼哭聲,讓眉頭緊鎖、心事重重的朱元璋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躺在床榻上的張美人張玄妙,剛剛生產完,滿頭大汗,渾身酸痛無力。聽到,自己的貼身宮女說,生下的是一位公主。當時,暈了過去。
張美人的父親是一個八品官員,她是家中嫡女,但是,在家中的地位還不如庶女妹妹。
她家境貧寒,從小跟著母親給人家做針線活,貼補家用。
後來父親走了狗屎運,當上了八品官員。母親成了官太太,她也成了官家小姐。苦盡甘來,幸福的生活開始了。
幸福總是那麼短暫,父親又娶了一房姨太太。那個女人是唱戲的,不過年輕貌美。進門之後,很是得寵。接二連來地生了兩個女兒、一個女兒。
母親雖然是正室,但是有名無實。那個女人雖然是妾,卻是當家主母。這一切都源於他們都依靠的那個男人。
轉眼,到了選秀。張玄妙雖然眉清目秀,但在眾人秀女中,勉強算上中等。
山珍海味吃膩了,反而惦記著山間野菜。朱元璋絕色美女看多了,反而對張玄妙清水出芙蓉般的小家碧玉情有獨鍾。
不久後,張玄妙有了身孕。朱元璋龍顏大悅,晉封她為美人。張美人撫摸著自己的肚子,暗暗祈禱能生下一個男孩。日後封為親王,自己從此可以揚眉吐氣,帶著母親去兒子封地享受榮華富貴。
聽到生了一位公主的消息後,剛剛生產,本就虛弱的張美人當即失望地暈了過去。
不知睡了多久,終於醒來了。出乎意料,皇上竟然賞賜了很多綾羅綢緞、金銀珠寶。
朱元璋人到晚年,最心愛的兒子太子劉標去世了。朱元璋悲痛欲絕,愛屋及烏,立朱標的兒子朱允炆為皇太孫。朱允炆當時只有十幾歲。肯定不是那些久經沙場、老謀深算的人的對手。朱家的皇位汲汲可危。
朱元璋深思熟慮之後,決定對那些功高蓋主的昔日戰友們痛下殺手。
有一回,朱元璋在夢中又見到了那些鮮活熟悉的面孔,他們追著朱元璋,質問他為什麼要忘恩負義、恩將仇報。朱元璋在前面跑,他們在後面緊追不捨。朱元璋跑到了一個懸崖邊……這時,他醒了,原來是一枕黃粱夢。
清醒之後,朱元璋既悲痛又後悔,內心十分矛盾。他最歡他的第十六個女兒寶慶公主。特別是那雙烏黑純淨沒有雜質的眼睛。每次見到女兒,朱元璋仿佛又回到自己的童年。那無憂無慮、自由自在的童年是多麼美妙呵!
夕陽西下、英雄遲暮,朱元璋走到了生命盡頭。他下令讓所有的嬪妃殉葬。這時,寶慶公主來看望他,小公主很懂事,一直安慰父親。朱元璋的父愛泛濫了,下令赦免張美人殉葬。
歷史上著名的愛情故事,唐太宗李世民和徐惠。徐惠從小就是出了名的才華,「腹有詩書氣自華」,並且溫柔嫻靜,不像武則天心狠手辣。徐惠是李世民喜歡的類型,李世民曾經專寵徐惠。倆人伉儷情深。
李世民駕崩後,徐惠鬱鬱寡歡,不久就駕鶴西去,陪伴李世明。他們的忘年戀,也成了千古佳話。
當然,心甘情願為皇帝殉葬的很少。絕大多數都是被逼無奈。當朱元璋的嬪妃和侍寢未獲封號的宮女不得不自盡殉葬時,張美人不由感慨萬千。
朱棣非常疼愛這位最小的妹妹,讓徐皇后把她當親生女兒一樣照顧。
寶慶公主快樂地皇宮裡成長,出落得姿容秀麗。明朝是唯一一個不用公主和親的朝代。朱棣為寶慶公主選中的駙馬趙輝,是鎮守金川門的千戶侯。想當年靖難之役中,朱棣就是從金川門進入皇宮的。
趙輝是個大帥哥,貌比潘安,並且年輕有為,是個標準的鳳凰男。當時,眾人皆稱讚是金玉良緣。
公主出嫁時,由皇太子親自護送到駙馬府邸。其嫁妝是其他公主的好幾倍。
寶慶公主因為年幼,所以沒有像大姐臨安公主那樣,受到胡惟庸案的牽連;因為與建文帝父親朱標同父異母,所以沒有像二姐寧國公主那樣受到靖難之役的連累。但是,安慶公主也有自己的苦惱。
幸運和幸福是相似的,煩惱和不幸,卻各不一樣。駙馬趙輝生得一表人才,但是,很好色,納了很多小妾。寶慶公主為此悶悶不樂,抑鬱成疾,終年三十九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