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馬村北有條蒲草河,源頭在東山頂上,雜草亂石很多,不易行船,卻沒有一座橋。
每逢馬市開市,北岸百姓想過河,若是枯水期,大多涉險趟河;若是雨季,則束手無策,只好多繞幾十裡山路。
話說交馬村有位錢老闆,為人很精明,見百姓過河難,心裡有了主意。
錢老闆是開皮貨鋪的,他盤算著,在蒲草河上修座石橋,雖然花些銀子,但自家運貨方便,百姓們念他是善人,也會多光顧生意。
趁著雨季沒到,錢老闆帶人動了工,石橋一修就是倆月,花費了近千兩銀子。
石橋竣工後,百姓們通行方便了,自然很高興,都說錢老闆真是大善人。
可惜好景不長,石橋開通後,很多貨郎得以往返,從女真部落私販皮貨,擾亂了行市。
錢老闆的皮貨店受到衝擊,生意越來越差,他後悔了,覺得自己虧了。
錢老闆決定,派家丁守著石橋兩端,行人過橋需交十文錢,車輛還要加倍。
石橋畢竟是錢老闆修的,百姓們雖然心裡不痛快,但人家收點錢也合理,倒也沒人反對。
錢老闆嘗到了甜頭,心想一千兩銀子,每人十文,啥時候能回本啊?就不斷漲價。
經過幾輪漲價,過橋費竟然漲到2兩銀子,普通百姓根本承受不起,他們罵著娘,像之前一樣冒險趟河了。
更讓人始料不及的是,原本冬天河面冰封后,女真人的騎兵才會來搶人搶物。
今年秋收剛過,女真人便長驅直入,大肆搶劫,騎兵走的正是錢老闆的石橋。
遼東都司沒有防範,只能任由女真人肆虐,人力物力損失很大。
總兵大發雷霆,下令拆毀石橋,錢老闆全家以通敵罪,滿門抄斬……
策劃叔言,善有善道,商有商道,若是糊塗,必有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