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拾遺——知恩的母雞隨母親去了

2020-11-17 綠今

歲月拾遺——知恩的母雞隨母親去了

綠今

那年臘月,姐夫來我家,拎來一隻綁著雙腳的母雞給母親,說,單位發的年貨,殺了給您補補身子!

活雞?母親馬上湊到跟前,呀!這麼漂亮的雞!她撫摸著雞的脊背,仔細端詳它:紅紅冠子,晶亮的眼珠,深深的雙眼皮在緊張地忽閃;美麗的白羽毛,黃腳爪,驚恐的眼睛緊盯著眼前陌生人,似乎等待厄運的到來。

母親迅速解開繩子,拍拍它說,「不殺你,我養著!」繼而又對它說,「遛遛吧,別害怕!」雞好像懂得她的意思,立刻爬起來,伸伸僵硬的雙腳遲疑地抬頭觀察母親。可能知道得到大赦,馬上變得溫順,減少了戒備,遲疑地在屋裡遛達起來,轉而展開碩大的翅膀抖抖羽毛,喉嚨咕咕發出舒心的叫聲,好像在唱歌。當確認解除危險時,它竟悠閒地在屋子四處打量起來。母親一下把它抱在腿上,它迅速地擰過臉來,把屁股朝外,很懂禮貌。母親從它一進門就認可它,像對寵物那樣善待。

以後,雞就成家裡的一員,起名叫大白。大白成了母親的好夥伴。姐一家與母親生活,夫妻都忙;我們不在跟前的,只有周日才回家。大白替代我們和母親做伴,帶來歡樂並解除寂寞。

到臘月初九母親過生日那天,我們一到家,母親異常興奮地說,今天我得到意外驚喜,我太高興了,大白送我一份重禮,一個大雞蛋!呀,大白,這麼乖巧,正在母親生日,寒冷的臘月天生了蛋!母親樂得嘴閉不上,歡喜地讓我們欣賞。我們拿著那個大雞蛋傳一圈後,母親小心翼翼地接過來捧著,輕輕放在鋪著紫絨布的小盒裡,像寶貝一樣蓋上蓋。母親把桌上美味菜餚各取一些,讓大白盡情享受。

在幸福的日子裡,大白舒服、愉快地和母親廝守,母親精心餵養它。只要有新鮮食品,都要給它品嘗,冰淇淋、點心、香蕉……母親到兒女家從來不過夜,總要在天黑之前趕回家,並帶給雞愛吃的食物。大白吃飽,臥在母親的腿上睡覺,時而把腦袋扎進脖子的羽毛裡,時而依偎著母親的胸口,母親看著報,那是她們最愜意的時候。母親輕輕地翻動報紙,惟恐吵醒它。

常聽人說,家雞,三伏和嚴冬不生蛋,說來也怪,大白一連三年,都是在母親生日臘月初九或頭天生第一個蛋,為母親送來欣喜和得意。大白成了有功之臣,它的待遇居高不下,它的人氣與日俱增。

三年以後的寒冬,母親患感冒轉肺炎在生日前突然離開我們。在突如其來的極度悲傷忙亂中,我蹲在木椅下空擋的雞籠前餵雞,眼淚串珠一樣流。可能,我餵的食物不如母親餵得好,擺到嘴邊,它理也不理。大白,沒有往日的歡樂,眼中無神,不出聲響,拒絕出窩。我強行把它抱出來,放在屋子中間,它即刻邁著沉重的腳步,蹣跚走回,只是臥在窩裡,繼續盯著雜亂的腳步。

大白,我們知道它翹首以待,在等它的親人。它一定知道它的親人已經遠去,再不回來?才不吃、不喝、不動?第二天,它把嘴伸到碗邊,垂著頭聞聞噴香的食物,又無力地把腦袋甩到一邊,我把水放在窩裡,它竟把水碗踢倒,臥在地上一動不動,兩眼無力地辨認地面匆匆晃動的每一雙鞋,每一雙腳,期盼在陌生匆忙的腳步中發現熟悉的那雙。第三天,大白在絕望中死去,它的冠子紅紅的,她給母親送雞蛋去了!我仿佛看見母親託著雞蛋,駕雞西去,大白抖抖翅膀,轉瞬變成一隻大仙鶴,偕母親飛向遠方。

大白,是那樣俠肝義膽,盡了朋友的本分、盡了兒女的孝心、盡了對主人的忠心。為報恩給母親帶來快樂、帶來親情、帶來恩賜。是它日夜陪伴突然生病的母親,陪伴她走向另一個世界。一隻雞:甕中的佳餚,餐桌上的美味。它的故事,對於別人可能覺得荒誕、甚至不可思議,但一隻雞充滿熱情日夜廝守,把真摯快樂的感情、親情、獻給母親,是多麼讓人感動!

動物是人類的朋友,大白是我家的一員,每到清明,我們就想起可愛的大白,美麗的大白。大白,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相關焦點

  • 一個被誤殺的母雞
    誤殺:有一件事,小時候由於我的無知,那時還沒有上小學,母親讓我給雞洗澡,我誤以為就是帶雞遊泳,扎猛子,因此洗了澡帶雞回家,感覺那隻雞頭軟腳軟渾身無力,丟在地上什麼樣就什麼樣,已經沒命了。 當時的家境一隻母雞算是家裡很貴重的固定資產,雖然母親沒有懲罰我,但時當時的場景還歷歷在目。
  • 故事:民間故事:母雞還債
    來人,帶這婦人去……」「閻君且慢。」判官打斷秦廣王說道:「閻君,可有一點不妥。這王氏與其子趙三受僱於當地富戶郭家,受了郭家不少恩惠。王氏曾於某年某月某日偷盜了主人家三百錢。按說三百錢不算大數目,如果沒有其他罪責可以免除處罰。但是這郭家於王氏及其子趙三屢有恩惠,這………不懲罰王氏,日後此事傳到人間,誰還願意施恩於他人呢?」
  • 丟蛋的母雞
    丟蛋的雞鄰居吵架,二大娘的母雞跑到大大娘家的雞簍裡下蛋去了。大大娘照單全收,二大娘氣不過,去評理,大大娘理壯地說,我家雞簍的蛋就是我家的。大大娘的公雞長得標誌,並有副金嗓子,唱得絕好聽,大大娘的雞站在牆頭上,抬起脖子,「咕,咕,嘎…」二大娘的母雞就寵寵欲動,翻牆而過,公雞順勢跳下,一陣「嘎嘎,咕咕」地響動之後,聲音靜極。約莫個把小時,就聽「咕蛋咕咕,咕蛋咕咕。」此起彼伏。大大娘從屋裡出來,抓起雞蛋放在唇邊親了一下,幾個雞蛋還熱乎乎的,回手撒把米,欣欣然地回到屋裡。
  • 故事:鄉村軼事:母雞下鵝蛋
    過了三天後母雞又開始下蛋了,而且下的蛋比以前的大了許多。  這天,張老漢從地裡幹活回來,一進屋見老伴從籃子裡拿出雞蛋又準備給他炒下酒菜。張老漢走過去一看,原來老伴手裡拿的是綠皮大鵝蛋。張老漢就問老伴說:「你從哪兒弄來的鵝蛋?」  老伴說:「是咱那母雞下的呀!」  張老漢嘿嘿地笑了:「你也老沒正形了,母雞能下鵝蛋?盤古至今哪有這種事?
  • 故事:光棍山中抱回母雞,多年後母雞長嘆一聲:你我緣分到此為止
    回到家中,他將小母雞拴在桌角邊,然後燒水磨刀,打算把小母雞宰了燉湯。當他磨好刀,回來一看,只見地上赫然是一行小母雞用爪子爬拉出來的字:「別殺我,我願每日為你生蛋。」於是,就將小母雞養在院角裡,他怕小母雞逃走,用一根細繩將小母雞的腳綁住,每天餵一些野菜葉。小母雞就這樣留了下來,似乎是為了實現那句話的承諾,小母雞的腿好了之後,就開始每天下一隻蛋,從未間斷過。
  • 會叫的母雞二:妻子是被人陷害的,惡人終獲懲罰
    然而,讓賀清河感到鬱悶的是,那隻母雞每天都會在半夜丑時,在井邊嗷嗷直叫個不停,直到天明時分,這把賀清河吵得睡覺都不消停。 每次賀清河把母雞趕走並關到雞窩後,它又會神不知鬼不覺的從籠門緊閉的雞窩裡逃出來,並站在井邊不停的鳴叫。
  • 萬物皆有愛:一隻公雞和母雞的生死相依的故事讓人感動
    第二日清早雨停後,一家人出動去剝玉米,卻看到暖心一幕:一隻公雞領著四五隻母雞在玉米堆旁找蟲吃。因玉米蓋著塑料布內部發熱,雨停後玉米內的蟲子競相往外爬,玉米堆周圍蟲子還真不少,一群雞吃得不亦樂乎。雞群中最扎眼的是那隻公雞,高大雄壯,很威風的樣子。令人意外的是這隻公雞找到蟲子卻自己不吃,而是招呼那些小母雞過來吃,大清早的這恩愛秀的噴人一臉鼻血啊。
  • 《激情燃燒的歲月》裡有我母親的《芳華》
    而母親也很熱情的投身到這樣的時代洪流中去,貢獻自己的才智青春和所有。我每次看到母親的那些照片,就如同時光倒流。那是一個人人不計名利,真正為了建設新中國而激情迸發的歲月。中國持續百多年的羞辱委屈黑暗,終於在新中國的最初十年當中洗涮乾淨,誰個不興奮,誰個不喜悅,誰個不願為新中國赴湯蹈火呢?
  • 民間故事之弟弟轉世變母雞下蛋還債
    這一年的端午節,弟弟家的糧缸又空了,弟弟又打發孩子上姐姐家去借糧。正巧,姐姐正在磨房裡磨麵,於是拿起細鑼滿滿的裝了一鑼面,讓孩子端回去了。弟弟想,反正姐姐家也不缺這點東西,還面只是走走形式,於是就把那個鑼子反過來,用底子裝了淺淺的一層,表面看象是滿滿的,就打發孩子給姐姐送了去。當然姐姐是不會計較的,姐姐壓根兒就沒有打算向弟弟要,事情就這樣過去了。    有一天,弟弟得了急症死了。弟弟忽忽悠悠醒來時,卻發現自己成了姐姐家裡那隻大母雞呵護下的那一群小雞中的一隻小母雞。這隻小母雞對前生的一切,記的清清楚楚。
  • 黃芪燉老母雞的案情
    「黃芪燉老母雞啊!這藥膳是大補的,怎會有毒?我知道夫妻哪有隔夜仇,婆娘燒燉好的,丈夫一高興,又怎會捨得打她?」」這……「稍懂藥理的人,一聽這配方,就知道,不可能毒殺人,可死者的妻子卻又說道:」可我老公就是吃了這個毒死的!我不識字,這裡有他給我的方子,還請老爺明鑑!「而後,她就從側衣口袋裡掏出了藥方,遞給了官差。
  • 小寓言:想高飛的母雞
    母雞一直想不明白,自己也長著一樣的翅膀,為什麼就飛不高呢?每次起飛,為什麼只會下降不會上升呢?它站在房頂徘徊,這時來了一隻麻雀,告訴它飛行很簡單,翅膀扇一下就飛起來了,麻雀果然輕巧的飛走了。又來了一隻燕子,聽了它的煩惱,告訴它要利用翅膀和尾巴配合,果然也輕巧的飛走了。又來了一隻鴿子,告訴它很簡單,胖也不是問題,照樣能飛高。
  • 意林小作家 | | 富春二小 六年級 王子悅《母雞逃生記》
    母雞逃生記富春二小 六年級 王子悅「嘰,嘰,嘰!」只聽一隻母雞一邊叫著一邊邁著它的飛毛腿向門外跑去。這是怎麼加回事呢?這裡還有一個曲折動人的故事呢,讓我來告訴你吧!這一天,母雞的主人家來了很多客人,主人為了招待客人,說是要殺兩隻雞當作晚餐。
  • 《走出院子的母雞》:殘酷童話裡的一隻雞媽媽,教會我什麼是母愛
    最近讀了一本童書《走出院子的母雞》。作者黃善美是韓國著名的兒童文學作家,她特別擅長塑造小動物的形象,通過母雞、鴨子、老鼠……描述了每個普通人經歷磨難仍希望不滅的生活。其中,《走出院子的母雞》這本小說,不僅在豆瓣獲得了8.3的高分,還被改編成了動畫電影《雞媽鴨仔》,感動了無數大人和小朋友。
  • 母雞呆在井口邊站著,他感覺不對過去一看,原來自己的妻子在井裡
    大家好,我是魯南伍子,我在臺兒莊區馬蘭屯鎮褚堡村,探望一位孤寡老人時,在與老人的閒聊中,聽到了一則有關母雞的怪異小故事,在此分享給大家。老人講,在她還是一個小孩時,她的母親就給她講了這個小故事。就當賀清河抱著疑惑,去其它屋子裡找他媳婦時,卻發現她根本不在。 他又焦急無比的跑向院裡去查看一番,他卻發現一隻老母雞出奇的站在院裡牆角的井口邊,而井口邊近處的雞窩裡其它公雞母雞,卻瑟瑟發抖般在雞窩裡一動不動,一個叫聲也沒有。
  • 白狐嘴裡叼著母雞經過,老農緊追不捨,卻不巧進入地下神宮
    老農非常高興,白狐可是個好東西,進獻給大王還能換取不少的東西,老農拎著鋤頭小心翼翼的跑上前去。走近一看,原來白狐嘴裡還叼著只母雞,母雞肥美,「咯咯咯」的叫個不停,老農更加高興了,還能改善口味白狐看見老農就跑走,老農想要得到白狐,便緊追不捨,白狐叼著母雞來到一處洞口,鑽了進去。
  • 母雞奇遇記□百色市實驗小學2017級(9)班 覃浩宇
    一隻母雞正在地上找東西吃,不小心吃進一顆小石子似的東西,卡在嗓子裡。「咳!咳!咳!」母雞使勁往外咳,那個東西就是咳不出來。就在母雞灰心喪氣的時候,突然感覺嗓子裡的東西慢慢地融化了,不一會兒,嗓子裡清清爽爽的,呼吸也順暢了。
  • 那幾隻被欺凌至死的母雞告訴女人:要麼抗爭,要麼墮落
    有時我媽沒空,我去摘菜也順便帶點回來分發到兩個雞圈裡。每次路過雞圈門口,一群雞就會蜂擁而來,伸長脖子,「噔噔噔"地擠到雞圈門口,等著吃新鮮綠葉菜。一晃夏天來了,雞仔們從胖胖的嬰兒長成了健壯的青春少年,開始躁動不安起來,動不動就打架。20隻土雞,只有5隻母雞,其餘都是身強力壯的大公雞,大紅冠子花外衣,走起路來只聽見「踢踢踏踏」的腳步聲,猶如千軍萬馬奔騰。
  • 夢變母雞之奇遇,是要開悟嗎?
    做了一個夢,夢見自己是一隻散養的母雞,和一群雞在一起覓食。食物不是十分充足,同伴多,誰搶到了誰吃。實在找不到可囗的,便叼幾口青草的葉子。味道又苦又澀,不知道為什麼牛和羊吃起來那麼津津有味。偶爾趁主人不注意鑽進菜園子裡,鮮嫩香甜的菜葉大快朵頤。然後便是被小主人追得上氣不接下氣。正是夏天,常常可以逮住各式各樣的蟲子,那便是改善夥食。雞生經歷告訴我,肉比菜更好吃。
  • 母親生病住院了,歲月不待人,珍惜陪伴親人的時光
    我仔細想想,好像是這樣,總是老太太吩咐著幹活,而那女人和和氣氣去做,沒有主動,沒有聊天,更沒有爭吵。老太太的被子搭拉到床邊,她抬眼撇一眼保姆,保姆在低頭看手機。老太太沒吱聲,自己用力拽,沒力氣,拽不上來,眼睛裡頓時充滿怒火,使勁憋著喊保姆,保姆才不緊不慢站起身,走上前去幫忙。她們之間不存在感情連結,有的只是員工與領導間的利益關係。
  • 《老黑豬》一頭智商極高的豬,知恩圖報,比某些人的品性要好太多
    《老黑豬》一頭智商極高的豬,知恩圖報,比某些人的品性要好太多這個故事中,我感受到一頭十分有人情味的豬,在某些方面,做得甚至比某些人的品性要好太多。老黑豬知恩圖報,也是難能可貴的人性。這一點來看,知恩圖報,已經超越了相當多的人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