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5毛錢,讓他「惦記」了20多年

2020-11-17 今日頭條

小時候,

小蔡的父母經常不在家,

所以從小他就學著母親的樣子,

給自己和妹妹做飯:

洗米下鍋、用樹枝燒火,

然後將上一頓的飯菜翻炒一次,

簡簡單單裝碗裡吃。


父母不在身邊,

幸好小蔡有個遠房太婆,

經常轉悠到家裡關照他,

繞著房子走走問問,

問得最多的就是他吃飯了沒有。

「90年代,農村還沒有打火機,

做飯只能用小火柴點燃樹枝。」

有一次,大人遲遲未歸,

家裡的火柴卻用完了。

「沒錢沒火柴,連飯都做不了。」


恰巧太婆轉悠到家裡,

看到面黃肌瘦的小蔡,

責問他怎麼不好好做飯,

小蔡只好把沒錢買火柴的難處說出來。

太婆連忙從口袋裡翻出一塊包裹的布,

從裡面抽出1張5毛的紙幣塞到小蔡手裡。

小蔡握著被捂得熱乎的5毛錢,

心裡也暖呼呼的:

「終於有辦法做飯了!」

「有時候,家裡的米也沒有了,

吃上頓就沒了下頓。」

那些年挨餓的日子小蔡經歷了很多次。

但是每次太婆都會借串門的名義,

悄悄把泡麵塞給他,

「一包泡麵可以頂一頓飢餓,

能斷續忍到母親回來。」


如今,

小蔡再也不用為一頓飯發愁,

逢年過節他也會回到老家,

看望上了年紀的太婆。


「行善不在於大小,

及時最好。

總有那麼幾次,

太婆及時照顧了我。

在我無依無靠的時候,

還有她惦記著我,

幫助了我。」


上面這段故事,

來自今日頭條活動,

自從10月15日活動上線以來,

不少用戶都在頭條中,

寫下了自己被人幫助,

或幫助別人的經歷。

不少人也像小蔡一樣,

感受過來自他人的溫暖。


1.

去年,

曹女士驅車前往火車站,

接外地念書的女兒回家,

路上天降大雨。

而兩個老人的身影,

卻吸引了她的注意。


他們一高一矮,

用棍子擔著兩個蛇皮袋冒雨前行,

身上的衣服已被雨水全部打溼。

曹女士估計,

他們的年齡在80歲左右。

曹女士穿著棉襖還覺得冷,

更何況是兩位穿著單薄的老人。

「他們渾身溼漉漉地走在風雨裡,

該是多麼寒冷和可憐啊。」


她馬上把車開到老人前面,

問他們要去哪裡。

「我們想回家,去車站坐車!」

老人聲音沙啞,雨水也糊住了眼睛。

「二十多裡路,你們走著去?」

曹女士不禁鼻子一酸,

「快上車吧,我去車站,捎你們。」


一聽這話,兩位大爺一愣,

其中一位迅速擺了擺手,

「我們倆都沒錢,你走吧!」

曹女士耐心勸解:

「我不要錢。快上車暖和暖和吧!」

車外雨聲淅瀝,車內暖氣襲人。

大爺漸漸說起這幾天的經歷:

他們都80歲左右了,

聽說臨沂板材廠多,

從菏澤過來,想找個工廠幹活。

結果問了十幾家,沒有一個要他們。

說完,便情不自禁抽泣了起來。

「我恨不得自己也有公司,

讓他們來我這兒,我養著。」


很快就到了車站,

曹女士帶著兩位老人到候車室。

老人們顫抖著手從衣兜裡,

掏出10元、5元的零錢,

團在一起交給曹女士,

但都被拒絕了。

當曹女士把兩張車票交到老人手裡,

另外又給他們每人200元作為開銷時,

老人又激動地擦起了眼淚:

「我們真是遇到好人了,

太謝謝了!」


「女兒見我姍姍來遲,

不免有些嗔怪。

而當我把剛才的經歷告訴女兒後,

她開始跑向候車室。

後來我才知道,

她是把自己打工,

掙的零花錢分出來給了老人。」


2.

這天,

小崔剛踏出地鐵站就發現:

北京西站湧動的人潮中,

蹲著一個身著粉衣、瘦小的女子,

在地上掩面哭泣,

旁邊還有一個手足無措的女孩。

圍觀群眾議論著,

卻又無人上前幫忙。

據說母女倆從廣西來北京看病,

沒想到被老公拋棄了。

在陌生的城市,母女倆沒有錢,

也沒朋友,不知該去往何處。

兩人唯一的旅行箱也已經損壞,

勉強用白布條綁著。

但此時已接近9點,

一旦遲到會被記入績效考核。

小崔看著小女孩有些發抖,

決定就算遲到也要幫助她們。

「徵得她母親的同意後,

就趕緊帶著她去旁邊的

房產中介要了杯熱水。

店員們也非常幫忙,

還給小傢伙搞了個泡麵。」

女孩的眼睛才又煥發光彩,

小崔很是心疼:

「那種倔強的眼神,

是經歷了多少磨難才練成的呀,

一個這個年紀的孩子承受了多少苦楚。」

見這樣下去不是辦法,

小崔決定尋求官方機構的幫助。

他打電話聯繫了當地救助站,

隨後又與警方取得聯繫。

警方答應派車前來送兩人去救助站,

一直悶頭哭泣的女子也終於應允,

輕微地點了點頭。


幫母女倆打點好一切,

已經是上午十點多。

小崔這才顧得上自己的工作,

緊趕慢趕往公司跑。

終於歇下來的小崔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他腦中總浮現母女倆倉皇無助的神情,

於是在今日頭條上記錄了這一幕,

以及自己複雜的感觸。

沒想到被關注了他的主管看到,

默默刪去了他的遲到記錄。


「後來我又回到那個路口看過,

母女倆已不見蹤影。

我猜測兩人應該已經在救助站有了落腳點,

心裡的擔憂也稍有緩解。

人心都有柔軟的一面,

有時候就差一個行動。

善意不需要壓抑和逃避,

勇敢一點就夠了。」


3.

2018年,

是頭條用戶張女士,

父親去世的第二年,

她的母親決定搬回鄉下老家住。

「當時我媽回到老家時,

家裡的菜園已經荒草叢生。」

擔心母親無人照顧,

但自己的工作又脫不開身,

張女士陷入了兩難。


幸好,鄰居張俊楓幫了大忙,

對老人關心照料,毫無怨言。

「隔三差五就摘菜給我媽送去。」

張女士的母親年邁,

幹不了重活,

於是在老家養了一群雞,

張俊楓每次都陪老人撿糧食餵雞,

還用車幫她把糧食拉回家,

盡力不讓老人累著。

平時,家裡的家電出了問題,

老人也是喊俊楓來修理,

而他,從未有過一句抱怨。


村裡家家戶戶都靠賣樹苗賺錢,

張俊楓每次聯繫到樹苗買家後,

只要是張女士家有的品種,

他一定優先向別人推薦。

張女士的父親還在世時,

俊楓也時常幫忙照顧,

張父當時總說,

「要是哪天他不在了,

可能就是俊楓最先知道。」


「我媽年齡大了,

手機經常不帶在身邊。

有時候我們打電話找不到她,

就讓俊楓去看一下。

他每次都是立馬過去,

然後打電話給我們報平安。」


「因為有張俊楓和村裡其他人關照,

老人才不覺得孤單,

反而感到比城裡省錢和舒心。

儘管非親非故,

張俊楓幾十年如一日地照顧我父母,

讓我既慶幸又感激。」


4.

2020年10月19日,

小周剛下班,

就被一位迷路的大爺攔住了:

大爺今年93歲,

忘了回家的路,

兒子也沒法及時來接他,

「因為擔心老人一個人,

在外面待久了不安全」,

小周只好自己護送大爺回家。

大爺堅持要感謝小周,

請他到家裡坐坐,

小周讀出了大爺的孤獨,

就跟著上了樓。

進家門以後老人十分熱情,

又是做飯,又是沏茶,

跟小周聊天,要跟他做朋友。


聽到老人說想去養老院,

怕添麻煩不去兒女家住時,

小周心裡酸酸的,

想著能為眼前這位老人做點什麼。

細心的小周注意到:

老人一直在撓腿,皮膚乾燥,

需要補充維生素C,

於是就順手拿了自己的潤唇膏,

給老人塗抹了一些。


平時老人8點就睡,

但那天跟小周聊到將近10點,

老爺子依舊捨不得他離開。

走後,小周給老人的兒子發了簡訊:

囑咐他要多看看老人。

過了一周,

小周還是惦記著老人,

於是提著水果和自己做的食物,

還有兩種維生素和潤膚霜,

來到了大爺的家:

「大爺見到我,高興得手舞足蹈。」

小周心裡也暖暖的。


「我在今日頭條上記錄了這段故事,

有些感慨,

又有些無奈。

終有一天我們都會老去,

願每一位老人都能善終。」


生活中,

總有人給予過你真誠的幫助,

也許是微不足道的小事,

也許是至關重要的大事,

但無論大小,

都值得我們由衷感謝。

如果你也在遇到困難時,

被他人幫助,

或幫助過其他人,

就將你的故事,

帶話題

分享在今日頭條中,

將這份正能量,

傳遞給更多人吧。

相關焦點

  • 母親欠我六毛錢
    這樣,一周只在學校吃五天飯,五斤糧,能省一斤糧食、一毛二分錢……母親聽明白了,淡淡地笑了笑,繼而又面無表情地望著屋外的夜空說:你明天去,得給老師說,欠他六毛錢……我驚了一跳:這咋行呢?按當時乾柴一塊錢、溼柴七毛錢的市價計算,只掙了五毛錢。其實,要不是國營食堂的陳姨開恩,還賣不掉呢。當時,我跟著表哥,將柴扛到公社、糧站等六個單位,人家都不要。
  • 老公惦記8年的女人投懷送抱,被我用2毛錢擊退
    她代表熊慶的過往,是熊慶心心念念多年的女神。02 田梅認識向雅茹是兩個月前的事。年初她和熊慶去熊慶的老家辦事,在那邊住了兩天。回來前一晚,熊慶騎著他大姨家的電動車,帶她去河邊的小吃街吃夜宵,碰到了高中同學。同學說大後天有個同學聚會,叫他過來參加,還熱情地把他拉到高中班級群裡邊。田梅閒來無事,跟著去了。
  • 為了5毛錢,丟掉了人品
    我算了一下5元正好,付了5元錢正打算離開,店鋪裡那個老頭接見我要離開,趕忙說:「美女,少付了2元。」我一臉迷惑地看著他:「饅頭3元,燒麥2元,不是正好5元嗎?」「饅頭1元1個,4個4元,燒麥1.5元1個,2個3元,一共7元。」老頭仔細地給我算著帳。"饅頭不是1.5元2個嗎?燒麥不是1元個。」我反問了一句。
  • 20歲我買人生中第一隻手機的故事
    2003年,我的工作崗位屬於潛水員,工作單位是國家級5a級旅遊景區,在這裡認識一位姑娘,說是姑娘,記憶當中她比我年長七歲,那時候我20歲,正是荷爾蒙旺盛期,哇上帝呀,第一次感覺到,看到她心會跳,臉會紅,在她面前手心會冒汗,難道這是所謂的愛情?心動的感覺。
  • 小說:婆婆惦記新房把兒媳趕出家,隔天兒媳帶房本扔行李,婆婆懵
    婆婆惦記新房把兒媳趕出家,隔天兒媳帶房本扔行李,婆婆懵婆婆開始無理取鬧,撒潑打滾。「沒天理了是吧?我兒子買的房,裝修錢還是我家給出的兒子借的,你家一毛錢沒出,還不要臉不要皮的說著房子的事,別人家兒媳婦入門嫁妝少說十萬八萬的,你家倒好,一分錢沒出,還惦記上我家房子了!」紫涵早就知道這個婆婆不是講道理的人,氣得眼淚簌簌直流。
  • 猥褻男告訴你,如何用5天時間新鮮骨折,將300元變成20萬?
    嗯這事聽起來也真夠新鮮的,這麼多的粉碎性骨折,居然能在5天之後才被發現,這雷某某在5天中是承受了多大的痛苦啊?我們是不是應該在這裡擠出幾滴淚水來告慰雷某某的忍痛過程?又或者說我們應該給他叫個好?5天時間不用治療,村頭的牛二狗也不能這麼厲害都說傷筋動骨一百天,小時候看到鄰居家的牛二狗騎車摔傷了胳膊,當天就被他爸揪著去了醫院,打上了石膏和繃帶,從此之後的三個多月裡,我們這幫經常被他欺負的猴崽子們終於有了短暫的出頭之日。
  • 5歲女兒失蹤,母親苦尋20年,養子結婚時瞧見新娘,母親蒙住
    5歲女兒失蹤,母親苦尋20年,養子結婚時瞧見新娘,母親蒙住故事純屬虛構,只為弘揚社會正能量我叫張淑芬。很久以前,我有一個非常幸福的家庭,有一個能幹的丈夫和一個可愛的女兒。然而,上帝對我開了這麼大的玩笑。我女兒5歲時,我帶她出去玩,但由於我的疏忽,我女兒失蹤了。我瘋狂地尋找,但沒有任何消息。
  • 李三回鄉遇怪老頭,二叔卻說:那是三爺,5年前就沒了
    故事中的男子,漂泊在外多年,在一次回鄉祭祖時,因為不識路,便問了一位老大爺,後來聽家族裡的二叔說,這個老大爺原來是自己家族的三爺。而這位三爺其實在5年之前就已經過世了……閒話嘮到這,咱這就開講這則民間小故事:李三,今年45歲。在大城市裡生活,當年李三的父親離開了故鄉,來到這個城市裡打拼。不久後,便生下了李三。
  • 退休金3500的爺爺:錢都被兒孫惦記了,生活卻沒人管
    有一些老人,含辛茹苦一輩子,省吃儉用攢下幾個錢,卻被晚輩都惦記上了。 錢被惦記也就罷了,他們的生活又有誰惦記呢?但是他們會惦記我的錢,但他們不明說,總讓孫子來跟我說。我那孫子連著幾天來給我們送點吃喝,我就知道他有事了。
  • 真實小笑話--四毛錢的酒
    這日講到"先打四角酒來"時,毫無懸念的解釋為"魯提轄先打了四毛錢的酒",講臺下的我們面面相覷,想笑又不敢笑,不少同學都憋的花枝亂顫,眼淚婆娑,甚至有小便失禁憋出了內傷哈。老師啊,你用點心好不好?底下的注釋明明寫的是"角,古代量器,酒的計量單位"啊!
  • 只是找了一個座位,老人硬是記了20多年
    有福在這個山村裡,屬於有些智力問題的人物,因此很多人並不願意跟他多說什麼,他跟人家說話,別人總是哼哼哈哈的一邊應付一邊走人。有福他們馬上跳進稻田裡,把客人背在身上,一直送在車上……真的沒有想到,就是這麼一件舉手之勞的小事,僅僅在一個鄉村的演出現場,為有福安排了一個凳子坐,他卻記了
  • 「死去」20多年的弟弟忽然坐在沙發上!姐弟倆一起做了個決定……
    2019年5月的一天,接到母親電話,汪娟急匆匆地趕到母親住處,一進門,看見二十多年前就已經「亡故」的弟弟汪濤正好端端地坐在沙發上,她嚇了一大跳。「復活」的弟弟 二十多年前,汪家父母是國營單位的職工,普普通通的工薪家庭,汪娟和弟弟自小感情很好。
  • 《紅樓夢》中賈府並沒有「文」字輩,反文旁和文沒有半毛錢關係!
    大家都知道,《紅樓夢》賈府中自寧榮二公開始,一共出現了5輩人。反文旁只是看著像「文」,但意思卻和文沒有半毛錢關係!反文旁是「鞭打、鞭策」的意思,字型就是右手拿著一根小木棍反文旁是我們中國字裡面非常常見的一個偏旁,只是因為看上去特別像「文」這個字,我們才叫它反文旁,但它的意思確實鞭打的意思。
  • 同學聚會我請客約好5人來20,吃完酒店去歌廳,結帳時卻戲劇了
    ,也是同桌,上學時就很合得來,畢業十多年了,他考了軍校,復員後分配到了燕郊,現在已經是正處了,雖然身份懸殊,可是感情還在,回到老家一趟不容易,我總要請一頓。玉龍到家的那天晚上,我早己安排好了酒店,又約了5個玉龍想見的同學。老同學見面,格外親切,一下子把畫面又拉回到了那個青澀的年代,聊起了上學時某個同學有趣的段子,酒意正濃,聊到誰就給誰打個電話,就這樣一個傳喚一個,到最後喊來20人,咱心裡也明白,都是衝著玉龍來的。
  • 《遙遠的鄉愁》:生產隊的那把地瓜秧子,讓我惦記了半輩子
    其實,在紅塵中翻滾了那麼多年,我們無法再做回心地簡單的人,也無法回到每個人都眷戀的「人之初、性本善」……隊長他老人家晃著頭講了半天,唾沫四濺,口水噴得離他近的幾個社員,一邊往後挪動屁股,一邊將破芭蕉扇擋在臉上。但突然間,老隊長「噗——」地一聲,忽然住嘴不說了,還低頭往地下踅摸。
  • 小說:72歲父親娶小20的後媽,兒女全反對,領證回家後卻喜笑顏開
    張志明和張苑紅的72歲老父親,最近吵著要娶小20歲的後媽。而且這個後媽還是以前照顧他們72歲父母的保姆。一個年輕漂亮的保姆居然要跟一個72歲的老人,他們這一雙兒女當然是全反對的,說這個後媽一定是看上了他們家的錢。可是老父親老張卻十分固執,說什麼都認定了這個小他20歲的保姆,於是便背著兒女們偷偷和這個保姆領了證。
  • 小說:76歲父親娶小20的後媽,兒女全反對,領證回家後卻喜笑顏開
    楊志明和楊苑紅的76歲老父親,最近吵著要娶小20歲的後媽。而且這個後媽還是以前照李他們76歲父母的保姆。一個年輕漂亮的保姆居然要跟一個76歲的老人,他們這一雙兒女當然是全反對的,說這個後媽一定是看上了他們家的錢。可是老父親老楊卻十分固執,說什麼都認定了這個小他20歲的保姆,於是便背著兒女們偷偷和這個保姆領了證。
  • 下臺被司機趕下車,花4毛錢坐中巴回家,馮侖:偉大都是熬出來的
    有一次,馮侖讓司機送他回宿舍,可是到了一個路口司機就把他趕下了車馮侖一聽,就下了車,花了四毛錢坐中巴回去了。過了一些日子,馮侖他們發行股票,司機就找到馮侖,說想買便宜的股票。當時馮侖很惱火,很想抽他一頓,但最後馮侖什麼也沒說還是賣給他了。
  • 《5毛錢的願望》:3個孩子的故事——成功不能靠「天上掉餡餅」
    有3個孩子經歷了這樣的「幸運」,他們分別用5毛錢從一個長相奇特的人那裡買了一個願望。「你想要的任何東西——只要你能夠想像得到的東西——你都可以得到!」那人這樣告訴他們。他們原以為那個「賣願望」的人是個無恥的騙子,但誰能想到,那個願望真的給他們的生活帶來了意想不到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