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找了一個座位,老人硬是記了20多年

2020-08-24 凱歌聲聲

女兒公休,於是在周末一起去了孩子的外公外婆家……

這是一個山清水秀的大山中,當我們剛剛坐下,一位年近八旬的老人——有福,便匆匆走了進來……

「你還記得在毛溝的那次嗎?你叫我坐在椅子上看演出……」有福走向前,拉住我的手,開心地笑著說。

這句話,不是有福第一次說,而是遇見我一次就說一次,每次都是笑容滿面,說的很是開心。

有福在這個山村裡,屬於有些智力問題的人物,因此很多人並不願意跟他多說什麼,他跟人家說話,別人總是哼哼哈哈的一邊應付一邊走人。

二十年前,省上來了客人,我作為政府的接待者,全程陪同這些客人。

記得是在一個景區的大酒店吃過晚飯,一個文化村落的代表,邀請我們前往觀看他們農民演出,我們乘車前往,一下車便遇見了有福和幾個同鄉,有福看見我便拿出一包一塊五毛錢的五牛牌香菸,熱情的遞給我後,又馬上給我點燃……

原來,有福幾個人在這裡修公路,聽說村裡有演出,便深一腳淺一腳的趕了過來,沒有想到竟然遇見了我……

看著站在人群中的有福和同鄉,我迅速招呼他們道:「來來,這邊還有椅子,你們坐下看演出……」

開始有福幾個還不好意思,於是我一把拉住有福,把他按在了椅子上,其他的人也跟著坐了下來……

一個客人大哥笑呵呵地問我:你認識他們嗎?

我馬上回答:他們是我嶽父那個村裡的鄉親。

這個大哥一聽這句話,馬上站了起來,從桌子上拿起礦泉水,一個人發了一瓶後,翹起大拇指說:小張,你做的很好!

因為當時村裡還沒有公路,演出結束後,我們要走一公裡左右,才能到達公路上車,這個時候,有福和幾個鄉親執意送我們……

此時此刻,一個客人因為在演出現場喝了兩杯酒,沒有走多遠,一下子摔倒在稻田裡……

有福他們馬上跳進稻田裡,把客人背在身上,一直送在車上……

真的沒有想到,就是這麼一件舉手之勞的小事,僅僅在一個鄉村的演出現場,為有福安排了一個凳子坐,他卻記了20多年,只要是看到我,就走向前拉住我的手說:你還記得毛溝村裡的事嗎?

回憶完這個故事,我問有福道:您今年多大歲數了呢?

有福搖了搖頭說:不知道。

我又問他:那你知道你的屬相嗎?

有福又搖了搖頭說:不知道。

一個連自己年齡和屬相都記不住的老人,卻把我在20年前這件讓他坐在椅子上看演出的事情,卻記得清清楚楚……

真的,我感覺很是感動。

(張勝開)

相關焦點

  • 女乞丐上門乞討,一碗湯麵,癱瘓老人認出去世多年的女兒
    女乞丐上門乞討,一碗湯麵,癱瘓老人認出去世多年的女兒落潮村的張老太因病癱瘓在床已經很多年了,為了給她治病,家裡欠了一屁股的債。為此,她年近七旬的老伴胡振山還要去鎮上的施工隊打工。張老太和老伴有一個兒子,叫胡聰。老兩口好容易將胡聰拉扯大,還供他上了大學,娶了媳婦。
  • 故事:那個座位不能坐
    相傳有一間學校,其中的一間教室的一個座位位置長期是留空的;甚至連桌椅也不予設置。  有人說曾有學生在那裡離奇暴斃,因此勐鬼傳聞不絕於耳。  還有另一個更為詭異的傳 聞,在近年間傳得更為言猶耳,就是有人相信此位置乃是「魔鬼之位」,原因是這座位就是位於學校六樓的第六間課室中第六行的第六個座位,六六六六」,即是大魔鬼之數。
  • 記一些老人的故事
    說來神奇,這麼多年,我經常做夢在離開家鄉的路上,可能是要去趕火車,但是行李沒帶上,所以得折回去;可能是在自己家裡幹著點啥但是夢裡她們也沒找我要什麼,似乎就像從前那樣的平凡日子,做了點兒什麼吃的,一起吃飯。跟大姑說的奶奶託夢找她要錢不是一回事兒。那麼,大概是她們不太放心我吧。我離得這麼遠,她們到底能不能保佑到我呀?應該可以吧,不然我咋啥都順風順水的呢。跟媽媽說你看我就夢不到爺爺和外公。
  • 公交車上的空座位
    》 公交車到站,一老大爺和老大娘爬上車來,車上已經坐滿,大都是年邁的老人。 有人讓出了一個座位,老大娘連聲說:「謝謝,謝謝。我們沒幾站,你坐吧。」 「老人家來坐吧」,讓座的繼續堅持,「我一會兒就下了,您來坐。」大娘攙扶著大爺朝座位走去,才發現老大爺手裡帶著拐杖。 這時,一個年輕小夥子說到:「大娘,您過來坐。」
  • 農民工去吃麵,老闆娘多找90塊,發工資還錢時,她卻說我記錯了
    農民工去吃麵,老闆娘多找80塊,發工資還錢時,她卻說我記錯了這個社會還是好人多,記得我剛出來打工時,陌生老闆娘多找了80塊,讓我買件毛衣,在那個寒冷的冬天感覺特別溫暖,我這麼多年都記住,希望她好人一生平安。
  • 乞討老人暈倒,20歲美女好心照顧,老人兒子反應讓她傻眼了
    乞討老人暈倒,20歲美女好心照顧,老人兒子反應讓她傻眼了!正文:「瞧,那邊好像有人暈倒了。」20歲美女趙瑤在下班的路上,突然聽到前面有人在議論著。 她有點好奇地湊上前去看了一眼,發現是一個衣衫襤褸的乞討老人家,他大概是因為天氣太炎熱了,中暑而暈倒了的。 「太可憐了,那麼老了也沒有一個家。」
  • 老人在洞中尋找20年,收穫一本古書,流傳100年的秘密揭開了
    相傳在湖南省郴州市桂東縣有一個鮮為人知的故事,在遠處,連綿不絕層巒疊翠的青山當中,有一座矮峰大家都喚它為青娥峰,根據附近的村民描述,很久以前,他們的祖輩曾經說過這座山,曾經有一位青娥仙,是一仙人修行的仙場,靈氣逼人。
  • 人滿為患的公交車上,有一個空座位
    也不知是過了幾站,門口空了一個位置。這時,上來了一個中年男子,他衣著破舊但很乾淨,黑白相見的頭髮透露著滄桑。上車後,他顯得十分拘謹。看見面前的空座位,他沒有坐下,而是把手中乾淨的包裹放在了椅子上。挨著他座位的,是一位大姐,她不悅的看了男子一眼,起身離開了。男子顯得有點手足無措。此時,司機也隔著玻璃門喊他,你往後靠靠。
  • 公交車上的三位老人
    1、大概是五六年前,我還在郊區住,每天上班要乘坐公交車進城,單程需要一個小時。車上高速不停車,高速上一站大約得四十分鐘。不管是誰站一個小時都是有點累,所以這趟車的座位就比較重要。為了保證有個座,我一般都是去始發站排隊上車,儘量往後面坐。如果看著座位剩的不多,我一般就不上去了,等下一輛再上。我要說的第一位老人就是在這輛車上遇到的。
  • 那個老人哀怨的眼神
    這是我多年前的經歷了,但到今天我還記得那個老人的眼神。多年前的一個深秋,我發燒重感冒,夜裡實在難過的不行,於是在家人的陪同下到醫院看急診。醫院的急診室裡病人不少,大家或坐或躺的靠在座位上,守著吊瓶掛水。我找到一個空位坐下,也開始打吊針。深秋的夜已經有了初冬的寒意,那天晚上還下雨,更是增添了一種蕭瑟。
  • 春運煩惱:花錢買的座位,卻遭眾人詬病,這個座位究竟該不該讓?
    我在人群中仔細一找,眼前的一幕頓時讓我鼻子一酸,心疼得熱淚盈眶。我搶的三個座位裡面,有孩子一個。擠火車擠怕了,路上抱著孩子也挺難受的,不如讓她自己坐一個位子。但售票員說,孩子自己要是坐一個座位的話,就要買一張成人票。我們想想也合情合理,於是總共買了三張成人票。回縣城過年的人也不少。有外地打工返鄉的,有來城裡採購完年貨回去的,不消一會兒工夫,一輛大巴車又被擠得滿滿當當。當時也沒有啥安全意識,核定三十人的車,能裝進五十人。比火車強不到哪裡去。有些沒買票的小孩,被售票員早早地轟起來讓人抱著,好能騰出座位多上幾個人。
  • 多年後我才明白,站在講臺上的老師,也只是一個普通的中年人而已
    我這才明白,華哥口中的「記不記得」只是個試探。它的潛臺詞是:你都回來了怎麼沒來找我呢?以我們的關係,這實在是說不過去啊。對啊,以我們的關係,回來了卻不找華哥,實在是說不過去啊。不管是日常開會還是安排座位,華哥把班上的管理全權交給我去負責。但凡有什麼比賽,也總是把資格留給我。在其他班主任看來,華哥非常幸運,因為有我在替他分擔。而在別的同學眼裡,我也十分幸運。因為華哥對我的種種「包容」和「偏愛」,讓我總能肆無忌憚地使用各種「特權」。
  • 70歲老人被兒子背上山等死,20歲孫子歡喜帶回女人,男人你哭啥?
    100多年前,在日本信州的一個偏僻小山村,人們過得與世隔絕的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村裡有名老人叫阿玲婆,今年69歲,她身體硬朗,牙齒健全,孫子介左吉嘲笑老人,說奶奶的牙齒比年輕人還堅硬。村裡有個習俗:因糧食短缺,老人到了70歲,就會被兒子背上楢山,獻給楢山神,任其風吹雨打,自生自滅。
  • 桂林市公交車上一壯年討到兩個座位,讓位者挺樂意
    車開動時候,我聽到擠的乘客裡響起一個渾厚的男聲:「老人家,你們這樣子站著,好危險的啵!」我尋聲望去,只見一個身穿白襯衫的中年男子正對車梯口的兩位老人說話。那兩位老年婦女白髮蒼蒼,看起來有七十幾八十歲了,她們一個拄著拐杖,一個拿著摺疊小凳子,互相攙扶著,顫顫巍巍地站在車梯口的擋板前。我沒有位置,所以我沒辦法給老人讓座,我只能默默地看著兩位搖搖欲墜的老人。
  • 老人過大壽,女婿帶著小姨子接人,半天未歸,女兒臉上掛不住了
    在中午十一點時候,妻子接到一個電話,說是遠房的表叔來了,剛下火車,想讓莊旭了接一下。說到那個表叔,莊旭並沒有見過幾面,再加上這麼多年沒相見,早就對長相沒有了印象。本來也就是二十幾分鐘的路程,但是一個小時過去了,兩個人還是沒有回來,趁著不忙的時候,妻子給莊旭打了個電話,可是都打不通。因為今天是母親的生日,所以妻子就沒有聲張,以為路上堵車,於是就又等了半個小時,卻還是沒見兩人回來,她也覺得有點不對勁。
  • 老人替孤兒寡母還債20年,被人稱老不正經,死後兒子才道出隱情
    因為他替一家孤兒寡母還債還了20年,怎麼議論他的都有,有人說他傻,更多的人說他和寡婦之間不清不楚,是個老不正經等等。在家人的不解和外人的詬病中,老人總是一笑而過,繼續幹著自己的事。就在老人去世的那天,彌留之際,囑咐了兒子一番,然後就永遠的離開了。家人都放聲痛哭,外人知道事情經過後也都肅然起敬!
  • 第六百五十章 座位
    只是因為石皇召開珍果宴,不知天道怎麼想的,似乎覺得場面和影響還不夠大,卻是想要來一個現場直播。 須臾之間,伴隨著兩個活寶的聲音,整個靈山便直接顯露在所有人眼前,事無巨細,好似身臨其境。 想要登臨靈山,還有一個考驗,那便是鎮龍臺。
  • 《我們》之換座位
    《我們》之換座位 周一最後一節課是班會課, 通常都是自習課,班主任嶽老師來轉一圈,讓同學們看書,有問題可以舉手,然後他坐在講臺上忙自己的事。 今天的班會有點特別,嶽老師坐在講臺上頓了幾分鐘說:「我看你們也沒心思看書,不如我們做點有意義的事情吧!」聽到這句話,同學們都抬起頭,然後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這不太像嶽老師風格啊。
  • 老人找養女討要錢被親家趕出門,養女給袋麵粉,麵粉吃完驚喜來了
    李窪村的李老漢單身一人,在他49歲時,有人在他門口扔了一個棄嬰,李老漢覺得女孩可憐,就把這個女孩抱回家當作女兒一樣收養。為了養這個女孩,李老漢這個大男人不知受了多少罪,吃了多少苦,但李老漢從沒有喊過累,他對這個養女疼愛有加。隨著自己年齡增大,外出打工別人拒收,他只好拾荒換點錢供養女讀書。
  • 小小說:騙「婚」記
    又是一年炎炎夏季,昔時的騙「婚」記,不能以杞柳為杯棬作為笑談。「噓!」樓上的女租客一根手指擋在嘴邊,神態慌張,把腦袋伸到我面前,壓低聲音說:「你知道嗎?與我們合租的那個佬兒憨,生病啦!臉色蒼白,在地上爬!」「啊?」我一臉詫異,連聲追問:「誰呀?哪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