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皇帝大怒斬縣令 書生含恨怨念不滅

2020-08-19 民間好看故事

白楊縣有個姓柳的書生,柳書生從小聰慧異常過目不忘,十五歲就中了秀才,之後博覽群書學識越來越好,這年二十二歲時前往州府參加鄉試。

這鄉試中了就有舉人功名,可以上京會考,也可以博得一個官位。柳書生自信能夠脫穎而出光宗耀祖,於是帶著祖傳下來的一隻狼毫毛筆上了路。



白楊縣縣令吳德,為人貪得無厭溜須拍馬,他的兒子吳才也是個不學無術的紈絝子弟,吳德賄賂考官給吳才弄了個秀才的功名,吳才當了秀才之後還想做舉人,於是也要去州府參加鄉試。

吳德見兒子對功名這麼看重,於是不惜花費重金上下疏通,買通了鄉試監考官,請監考官做做手腳,讓自己的兒子中個舉人,有了舉人功名方便以後做官發財。

那監考官收了吳德的巨額銀子將這事兒答應了下來。鄉試時考題一出,柳書生胸有成竹信手拈來,筆下文章對家事國事天下事見解獨到,字字工整句句絕妙。

柳書生寫完便請監考官收卷,而吳才此刻文章才寫了幾句,且結結巴巴狗屁不通。監考官收了柳書生的答卷後卻悄悄塞給了吳才,叫他將自己的答卷改成柳書生的名字,再依著柳書生的答卷認真謄抄一份寫上自己名字。



就這樣,柳書生一篇文採斐然的好文章做了吳才的嫁衣,鄉試發榜後,吳才位列第一中了解元,柳書生信心滿滿前去看榜,卻發現自己名落孫山並沒有上榜。

吳才不知羞恥一路大呼小叫向吳德報喜,柳書生卻滿腔鬱郁失魂落魄往家走,柳書生怎麼也想不明白,憑藉自己的文採上榜應該是毫無懸念的,為什麼反而那不學無術的吳才中了解元。

這天,柳書生約了幾個秀才喝酒解悶,席間說起吳才中解元一事都憤憤不平,都知道吳才遛狗鬥雞不通文墨,能中解元肯定有貓膩。有一人道:「吳才的文章流傳出來了,我為大家背上幾句。」

柳書生側耳仔細聽,那人背道:「夫君子入仕,為天下非為君也,為萬民非為一姓也……」 柳書生越聽越氣憤,這分明是自己所作的文章,字字相同句句不差,為什麼成了吳才的文章?



柳書生滿臉憤怒站起來便往縣衙趕,秀才們面面相覷不知所措。柳書生到了縣衙見到吳德憤然問道:「為什麼我的文章成了你兒子吳才的文章?你們在背後做了什麼手腳!」

吳德一聽,事情這麼巧?監考官調換的答卷竟然是本縣柳書生的,吳德也知道柳書生博學多才,自己兒子能中解元竟然是借了柳書生光。吳德臉色一變笑嘻嘻道:「這可能是巧合吧!」

「巧合?巧合一兩句也就罷了,為什麼字字相同?一定是你們調換了我的考卷!我要上京告你父子二人!」吳德一聽慌了神,這事兒要是捅出去必然吃不了兜著走,乾脆一不做二不休!

吳德叫道:「來人!柳秀才藐視一縣父母官咆哮大堂,給我重打三十大板!」那些個衙役過來將柳書生押倒在地,任憑柳書生嘴裡「狗官!無恥!」地叫罵,結結實實打了他三十大板。



柳書生遭打得半死,被同學攙扶著回了家,雖然請來郎中精心醫治,但柳書生心中一股怨氣不散鬱鬱不樂,加之身體有傷茶飯不思,沒過兩個月便抑鬱而終了。

柳書生死後一股怨念不滅附在了祖傳的狼毫毛筆上,那狼毫毛筆有些價值,幾經輾轉之下流落到了鬼市上。這天,吳才帶著幾個狐朋狗友逛鬼市淘寶貝,他一眼就看上了這隻狼毫毛筆。

吳才買下狼毫毛筆後在書房習字寫文章,不料下筆猶如有神靈相助,腦子裡想不到的字句卻能在紙上立馬寫出來,而且字跡工整文章絕美,吳才非常高興,將這事兒告訴了父親吳德。

吳德隨意出了一個題目叫吳才作答,吳才下筆如有神一蹴而就,而且文章上乘,吳德拿起狼毫毛筆仔細觀看非常高興,有了這支毛筆,還愁兒子考不中狀元麼?



就這樣,吳才用這支毛筆參加了京城會試又中了第一名會元。這天,皇帝召集三百名在會試中脫穎而出的貢士在金殿上殿試,殿試第一名為狀元,第二名為榜眼,第三名為探花。

眾人朝見完皇帝,皇帝出了考題讓貢士們當眾作答,吳才手執狼毫毛筆信心滿滿下筆,不料毛筆卻不受他控制在紙上疾書,吳才用盡全力也無法讓筆停下來。

只見吳才雙手緊握毛筆滿頭大汗,那毛筆卻像活的東西一樣在紙上奮筆疾書,幾個監考官見吳才異常急忙前來查看。恰好皇帝下到考場巡視,卻見吳才那裡圍著幾個監考官吵吵鬧鬧。

皇帝近前問:「何故失儀。」眾人急忙下跪,一個監考官道:「會元吳才方才作答,但仿佛中邪一樣雙手不受控制,奮筆疾書胡言亂語!」皇帝皺眉道:「把他答卷呈上來我看。」



此時吳才手中的毛筆終於寫完,吳才猛然鬆開手坐在椅子上氣喘籲籲滿頭大汗,監考官將他的答卷收了呈送皇帝查閱。皇帝接過只見答卷寫道:「聖上親見,草民本白楊縣柳姓秀才,寒窗十數年應府鄉試……」

吳才答卷上所寫的,竟然是柳書生對吳德吳才父子的血淚控訴,將吳德如何買通監考官調換答卷,又如何將自己重責三十大板以至抑鬱而終,而後怨念不滅附在毛筆上被吳才買下等事情一一說來。

皇帝看完大怒道:「換過紙筆,叫吳才重新答題!」監考官為吳才換了紙筆,吳才冷汗直流,硬著頭皮作答,但作出來的文章字字醜陋句句不通,十歲小兒的字體文章都比他寫得好。

皇帝拿來一看大怒,下旨道:「將吳才拉下去斬了!白楊縣令吳德斬立決!吳才鄉試監考官斬立決!」大內接了聖旨將吳才拉下去斬了首,又捉了吳德和那監考官殺了頭。


那狼毫毛筆此刻靜靜插在筆筒裡,皇帝好奇拿在手中查看,邊看邊道:「柳秀才,你的冤屈我幫你伸了,你若是還在筆上就顯靈告訴我。」那筆忽然顫抖起來,皇帝蘸了墨將筆尖輕放在紙上,狼毫毛筆自顧自寫下「謝恩」二字,筆跡秀麗疏朗。

相關焦點

  • 手筋被挑,家族被滅,她撫肚含恨跳城樓,皇上跪地咆哮:不
    她以為她足夠了解歐陽珏,可今日一樁樁一件件看來,她竟是從未看清過眼前這位皇帝!若是真的斷了手筋,她便再也拿不起瀝泉槍,程芊雪心裡難免一陣恐慌。手筋被挑,家族被滅,她撫肚含恨跳城樓,皇上跪地咆哮:不!話語間,他急忙將人給攔住。
  • 聊齋故事:縣城連續多人失蹤縣令束手無策,書生夜裡除鬼揭露真因
    縣令調查了幾日便不了了之,張三的家人也不敢深究,害怕得罪了鬼神連累家裡其他人。不久,縣令還沒來得及被免職,便和其他人一樣消失了。上級很快委派了一個年輕的縣令陳朗來接替廣平縣令。本來廣平縣令早就應該被撤職,可惜沒有一個人願意接替廣平縣令之職,既害怕惹怒鬼神遭到報應,又擔心無法破案受到責罰。直到陳朗主動請纓,願意來廣平縣接任縣令之職,縣令的空缺才得以補上。
  • 故事:縣令心術不正遭戲弄,傭人赤子之心退妖狐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不同地域衍生出不一樣的文化特色,民間故事便是其中不可缺少的一環。許多民間故事之所以廣為流傳,就是因為它的通俗易懂,讓人讀後有所收穫。有的故事是教人為善,有的故事是警醒世人,還有的故事只是單純博人一笑,民間故事之所以如此讓人津津樂道,正是說明了它獨特的魅力。
  • 故事:聊齋故事:女鬼薦卷
    這天閱卷結束,就要發榜了,楊縣令便把他負責的落榜的試卷匯總到一起,並且在這些試卷上寫上批語。已經二更,楊縣令便哈欠不斷,趴在桌子上睡著了。夢中見一三十歲左右的女子對他行了一叩拜禮,這女子身材玲瓏嬌小,肌膚白膩,嬌媚而不俗氣,穿著青衣紅裙,用一黑頭巾束著額頭,看她的打扮像是江南的女子。楊縣令很奇怪,從來沒有見過這女子呀,她是誰呢?
  • 聊齋改編|皇帝一句話能有多大影響?書生差點因一隻蛐蛐家破人亡
    這東西本不是陝西特產,可華陰縣令為了巴結上司,選了一個送了上去。嘿,你還別說,送上去的這蛐蛐兒,真的是勇猛異常。如此一來,皇帝大大有賞,上司高興,就責令華陰縣令年年供奉。第二天,成名把蛐蛐獻給了縣令,縣令嫌蛐蛐太小,發脾氣訓斥他,又準備打他板子,成名趕忙講了這蛐蛐奇妙的本領,縣令不信,成名就拿它和其他蛐蛐鬥,結果縣令手下的那些蛐蛐全都一一落敗。
  • 小說:大婚次日全族被滅,髮妻含恨跳誅仙臺,帝君見她撫肚身影瘋了
    大婚次日全族被滅,髮妻含恨跳誅仙臺,帝君見她撫肚身影瘋了「嗷嗚……」紅狼弱聲嚎叫著,用最後一絲力量跟瑟瑤建立了神識,「狼族如今的下場,父親早就預料到了……他說一切都是天命,怨不得任何人,尤其是你……」瑟瑤的眼淚似斷線的珠子般掉落:「不……都怪我,是我害了狼爹,是我害了大家……該死的人應當是我,是我啊……」若不是苓靈視她為眼中釘,亦不會掀起這般風浪來讓邕冥大下殺手
  • 千兩黃金離奇失蹤,捕快縣令意外死亡,皇帝說:這案子別查了
    看完下面這個故事,或許有答案!張小舍,是縣城一名捕快。有一天,他回到家中對妻子說:「我的死期不遠了,替我照顧母親!」妻子驚恐地詢問「為何說出如此不吉利的話,莫非是你遇到了仇家?」第二天早上,縣令在公堂之上當眾打碎罈子,千兩黃金滾撒出來,在場的張小舍、張三和衙役,均看到這一幕。
  • 故事傳說|窮書生解夢
    書生接著西瓜,特別感激,邊掰瓜邊說:「大紅西瓜打四架,樓上小姐想著我。有朝一日若為官,小生娶你去把家。」管門老伯走過來說:「你這個書生亂話三千,快走開,老相爺出來了。」書生說:「小姐若沒有這種心思,西瓜是不給我吃的。」還未說完,已被裡面出來的老相爺聽見。
  • 犯人裝鬼戲弄縣令,卻不料弄巧成拙
    這個鬼立刻跪地,以頭觸出,對著唐共哭訴道:「殺我的人是某人,而您卻把另外一個人當成了兇手,我的仇就報不了,所以我死不瞑目啊。」唐公聽完之後,對鬼說道:「我已經知道了,你走吧。」於是鬼轉身離去。到了第二天,幕僚來到縣裡的家裡,就問縣令:「你看到鬼是從哪進來的嗎?」唐公說:「沒有看到,我看見他的時候,他已經在臺階下。」幕僚又問:「那你看到鬼是從哪兒離開的嗎?」唐公說:「他轉身從牆那邊跳了出去。」幕僚說:「如果真的是鬼的話,鬼應該是有形而無質,離開的時候應該是一下子就消失不見了,而不應該是翻牆離開。」
  • 民間故事:書生貪戀美色,不聽道士的好心勸阻,終食了惡果
    說了這麼多,自然是為了引出今兒咱們要講的這則民間小故事。故事說:一個書生平日裡就喜歡畫畫,尤其筆下所畫的美女,更是栩栩如生。有一晚,來了個美女約他去城外密會,他不顧道士的好心勸阻,執意前去,結果被那美女給開了膛破了肚。唉!您說這突如其來的美色是有多怕!文白不多言,咱這就開講故事:荊州城內有一個王姓書生。自幼愛好讀書,琴棋書畫是樣樣精通。
  • 奇案故事:書生因小過鬧出人命官司,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冤枉的
    明代奇案故事:書生因小過鬧出人命官司,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冤枉的明朝成化年間,浙江溫州永嘉縣有個書生叫王傑,家中人口不多,只有夫妻二人和一個兩歲的女兒。此人家庭也算是小康,僱傭了幾個僕人。有一天幾個朋友拉著王傑去郊外踏青,郊外春色正濃,王傑心中歡喜和朋友把酒言歡喝的有點醉意。
  • 民間故事:因書生老婆漂亮,縣令嫉妒心起,害人不成反害己
    雞鴨魚肉更是碰都不碰,他認為萬物皆有靈性,因此從小到大隻吃素食。鄰裡街坊很多人都笑話劉燁傻,但他卻不以為意。可世上哪有不透風的牆,劉燁家有嬌妻的消息還是被傳了出去,被縣令大人知曉了,縣令想到家裡的母夜叉那副兇狠的樣子心生嫉妒。心想為何劉燁一窮小子能取到美嬌娘,而自己卻只能與家中的長相平平的媳婦過日子呢。這天,縣長大人找到劉燁說是請他吃酒,為給你成親賀喜,劉燁不作他想,囑咐了讓鯉兒不要出門後便去赴宴了。到了縣長家,兩人相談甚歡,推杯換盞喝得大醉。
  • 新聊齋:書生借宿深山道觀,遇見已亡故友,從此當縣令娶嬌妻
    新聊齋:冒牌縣令承聊齋之志,譜靜月新篇|頌古之情義,明今世德尚明朝嘉靖年間,泉州有一位書生叫陳賢,鄉試落榜後,性情開始變得好吃懶做不一會兒,陳賢由於白天行路太累,就在床上睡著了。在迷迷糊糊的時候,隱約感覺門被打開了,走進一個人影,陳賢嚇得想醒過來,但渾身猶如被人按住掙脫不了,急得他冷汗直冒,大喊:「你是誰,想幹什麼」,人影站在床頭輕聲的說:「陳兄莫怕,我是林木七」。
  • 故事:書生藏起白玉酒杯,被抓進縣衙,為了友誼,狐狸投案自首
    這篇故事,講述的就是狐狸和書生之間的友誼。為了解救朋友脫離厄難,狐狸投案自首,不惜自斷一指。遺憾的是,狐狸和書生的友誼,隨著斷指的落下,從此恩斷義絕。可惜,書生沒有珍惜這份得之不易的友情。 很久以前,書生施俊舉放蕩形骸,不拘小節,而且貪戀杯中之物,喜歡附庸風雅。這一天,秋高氣爽,晴空萬裡,他騎著騾馬,讓家僕挑著酒菜,到深山裡遊玩。
  • 民間故事:少女慘死之後,化為厲鬼回來復仇
    到了七月份的時候,縣城裡面突然流傳起這張翠蓮怨念不散,準備在中元節鬼門大開的時候回來復仇的傳聞。再加上後來又有打更人說他看見有個長得很像張翠蓮的少女一身紅衣手持尖刀於三更時分站在空無一人的大街上。也就在此時,縣城之中的張家府邸突然燃起大火,待得火滅了之後發現死傷無數。起火之後,那紅衣少女突然出聲似是發笑,那聲音仔細聽去卻像是狐狸哭泣一樣。最終這少女不知何時換上了一身鳳冠霞帔上了花轎,大漢們抬起花轎大步走進黑夜之中不知所蹤。
  • 聊齋故事:女鬼藏匿湖中為禍多年,得縣令點撥後放棄仇恨重新做人
    明朝初期自洪武三年科舉實行擴招之後,出現了很多以讀書為業的人,陽西縣溪頭鎮的風洋村有一個叫左丘玉的書生就是其中一個。他自幼飽讀詩書,希望有朝一日能入朝為官,可左丘玉家境貧寒,不打魚不種地沒有收入來源,他之所以能以讀書為業多虧了他的妻子秦阿蓮。可就在左丘玉考中探花之後沒多久,秦阿蓮被村裡浸了豬籠,淹死在村東頭的悲戀湖。
  • 前世她被皇帝拋棄含恨而終,重生庶女,靠前世先知助攝政王蕩六合
    今天給大家推薦前世她被皇帝拋棄含恨而終,重生庶女,靠前世先知助攝政王蕩六合!話不多說,請往下看。第1本:《庶女為後:攝政王請節制》——作者:心靜如藍短評簡介:十年荊棘之路,她被皇帝棄之敝屣,家破人亡,剖腹取子,含恨而終。
  • 民間故事:書生被女鬼糾纏險喪命
    乾隆二十四年五月,豐縣知縣盧世昌編修縣誌,請蘇州的一個書生吳某來抄寫大家把吳生扶起來,他一點也不覺得疼痛。盧縣令前來探視,吳生用手招呼盧縣令上前,並寫了一個「冤」字,盧縣令問:「有什麼冤情?」吳生說:「是歡喜冤家。今天早晨,那個婦人來逼迫我,要我死,這樣她才好與我做夫妻。我問她:『怎麼個死法?』她就指著桌上的刀,說:『這東西最好。』
  • 故事:縣令大人住店
    古時有個縣令帶著家眷趕路回老家祭祖,到了夜裡,見天色已晚,就帶著家眷投宿旅店,縣令大人見店內樓上的客房鎖著,就問店家:「 這是為何呀?」 店家對他說:「 這樓上鬧gui啊,已有多年不曾打開了。」縣令大人向來不信邪,就是:「 這有什麼好怕的?每年si在我縣衙的人不計其數,我也沒見過那個gui 敢來找過我!」
  • 朱元璋當皇帝後要滅明教,張無忌為何不阻攔?
    金庸的故事總讓人有種意猶未盡之感,因為他總是會讓自己的故事在恰到好處的時候戛然而止,而不是將書中一切的懸念都揭開,將故事說透,有時候把一些細枝末節的東西說得過於通透反而會毀了經典所以我們永遠都不知道《雪山飛狐》結尾胡斐那一刀究竟有沒有砍下去,也不知道虛竹退隱江湖之後他和他的逍遙派是如何在武林中消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