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楊縣有個姓柳的書生,柳書生從小聰慧異常過目不忘,十五歲就中了秀才,之後博覽群書學識越來越好,這年二十二歲時前往州府參加鄉試。
這鄉試中了就有舉人功名,可以上京會考,也可以博得一個官位。柳書生自信能夠脫穎而出光宗耀祖,於是帶著祖傳下來的一隻狼毫毛筆上了路。
白楊縣縣令吳德,為人貪得無厭溜須拍馬,他的兒子吳才也是個不學無術的紈絝子弟,吳德賄賂考官給吳才弄了個秀才的功名,吳才當了秀才之後還想做舉人,於是也要去州府參加鄉試。
吳德見兒子對功名這麼看重,於是不惜花費重金上下疏通,買通了鄉試監考官,請監考官做做手腳,讓自己的兒子中個舉人,有了舉人功名方便以後做官發財。
那監考官收了吳德的巨額銀子將這事兒答應了下來。鄉試時考題一出,柳書生胸有成竹信手拈來,筆下文章對家事國事天下事見解獨到,字字工整句句絕妙。
柳書生寫完便請監考官收卷,而吳才此刻文章才寫了幾句,且結結巴巴狗屁不通。監考官收了柳書生的答卷後卻悄悄塞給了吳才,叫他將自己的答卷改成柳書生的名字,再依著柳書生的答卷認真謄抄一份寫上自己名字。
就這樣,柳書生一篇文採斐然的好文章做了吳才的嫁衣,鄉試發榜後,吳才位列第一中了解元,柳書生信心滿滿前去看榜,卻發現自己名落孫山並沒有上榜。
吳才不知羞恥一路大呼小叫向吳德報喜,柳書生卻滿腔鬱郁失魂落魄往家走,柳書生怎麼也想不明白,憑藉自己的文採上榜應該是毫無懸念的,為什麼反而那不學無術的吳才中了解元。
這天,柳書生約了幾個秀才喝酒解悶,席間說起吳才中解元一事都憤憤不平,都知道吳才遛狗鬥雞不通文墨,能中解元肯定有貓膩。有一人道:「吳才的文章流傳出來了,我為大家背上幾句。」
柳書生側耳仔細聽,那人背道:「夫君子入仕,為天下非為君也,為萬民非為一姓也……」 柳書生越聽越氣憤,這分明是自己所作的文章,字字相同句句不差,為什麼成了吳才的文章?
柳書生滿臉憤怒站起來便往縣衙趕,秀才們面面相覷不知所措。柳書生到了縣衙見到吳德憤然問道:「為什麼我的文章成了你兒子吳才的文章?你們在背後做了什麼手腳!」
吳德一聽,事情這麼巧?監考官調換的答卷竟然是本縣柳書生的,吳德也知道柳書生博學多才,自己兒子能中解元竟然是借了柳書生光。吳德臉色一變笑嘻嘻道:「這可能是巧合吧!」
「巧合?巧合一兩句也就罷了,為什麼字字相同?一定是你們調換了我的考卷!我要上京告你父子二人!」吳德一聽慌了神,這事兒要是捅出去必然吃不了兜著走,乾脆一不做二不休!
吳德叫道:「來人!柳秀才藐視一縣父母官咆哮大堂,給我重打三十大板!」那些個衙役過來將柳書生押倒在地,任憑柳書生嘴裡「狗官!無恥!」地叫罵,結結實實打了他三十大板。
柳書生遭打得半死,被同學攙扶著回了家,雖然請來郎中精心醫治,但柳書生心中一股怨氣不散鬱鬱不樂,加之身體有傷茶飯不思,沒過兩個月便抑鬱而終了。
柳書生死後一股怨念不滅附在了祖傳的狼毫毛筆上,那狼毫毛筆有些價值,幾經輾轉之下流落到了鬼市上。這天,吳才帶著幾個狐朋狗友逛鬼市淘寶貝,他一眼就看上了這隻狼毫毛筆。
吳才買下狼毫毛筆後在書房習字寫文章,不料下筆猶如有神靈相助,腦子裡想不到的字句卻能在紙上立馬寫出來,而且字跡工整文章絕美,吳才非常高興,將這事兒告訴了父親吳德。
吳德隨意出了一個題目叫吳才作答,吳才下筆如有神一蹴而就,而且文章上乘,吳德拿起狼毫毛筆仔細觀看非常高興,有了這支毛筆,還愁兒子考不中狀元麼?
就這樣,吳才用這支毛筆參加了京城會試又中了第一名會元。這天,皇帝召集三百名在會試中脫穎而出的貢士在金殿上殿試,殿試第一名為狀元,第二名為榜眼,第三名為探花。
眾人朝見完皇帝,皇帝出了考題讓貢士們當眾作答,吳才手執狼毫毛筆信心滿滿下筆,不料毛筆卻不受他控制在紙上疾書,吳才用盡全力也無法讓筆停下來。
只見吳才雙手緊握毛筆滿頭大汗,那毛筆卻像活的東西一樣在紙上奮筆疾書,幾個監考官見吳才異常急忙前來查看。恰好皇帝下到考場巡視,卻見吳才那裡圍著幾個監考官吵吵鬧鬧。
皇帝近前問:「何故失儀。」眾人急忙下跪,一個監考官道:「會元吳才方才作答,但仿佛中邪一樣雙手不受控制,奮筆疾書胡言亂語!」皇帝皺眉道:「把他答卷呈上來我看。」
此時吳才手中的毛筆終於寫完,吳才猛然鬆開手坐在椅子上氣喘籲籲滿頭大汗,監考官將他的答卷收了呈送皇帝查閱。皇帝接過只見答卷寫道:「聖上親見,草民本白楊縣柳姓秀才,寒窗十數年應府鄉試……」
吳才答卷上所寫的,竟然是柳書生對吳德吳才父子的血淚控訴,將吳德如何買通監考官調換答卷,又如何將自己重責三十大板以至抑鬱而終,而後怨念不滅附在毛筆上被吳才買下等事情一一說來。
皇帝看完大怒道:「換過紙筆,叫吳才重新答題!」監考官為吳才換了紙筆,吳才冷汗直流,硬著頭皮作答,但作出來的文章字字醜陋句句不通,十歲小兒的字體文章都比他寫得好。
皇帝拿來一看大怒,下旨道:「將吳才拉下去斬了!白楊縣令吳德斬立決!吳才鄉試監考官斬立決!」大內接了聖旨將吳才拉下去斬了首,又捉了吳德和那監考官殺了頭。
那狼毫毛筆此刻靜靜插在筆筒裡,皇帝好奇拿在手中查看,邊看邊道:「柳秀才,你的冤屈我幫你伸了,你若是還在筆上就顯靈告訴我。」那筆忽然顫抖起來,皇帝蘸了墨將筆尖輕放在紙上,狼毫毛筆自顧自寫下「謝恩」二字,筆跡秀麗疏朗。